空灵有禅意的诗句(69句精选句子)
空灵有禅意的诗句
1、善慧大士这首禅诗写得真好,是矛盾也不矛盾,是假的也是真的,“桥流”是人心不定,是心中起了波动,身心不清净,一旦放下了,就能用智慧的水行船到彼岸,一个“度”字,自度度人,度尽我执我爱,度尽众生的贪瞋痴。总之,善慧大士这首禅诗懂得开悟人,帮助人心觉悟,“道不远人”,他知道“空手”、“步行”、“水流”的重要,像母亲一样抚摸着迷失的人。
2、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言归本诗,《鸟鸣涧》第二句“夜静春山空”,用了"空”字,毫无疑问,这首诗也是禅诗。如果你还不信,那咱们就从第一句开始阐述。
4、我坐色空中,色空我独行。不劳菩提树,无月自空明。
5、释义: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空灵有禅意的诗句)。
6、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花月痕》佚名
7、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一个好听的名字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起名是一件很费功夫的事,那怎么从诗词中为孩子起名呢?那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些出自诗词清新唯美的名字,如果你喜欢有内涵有意境的名字,那就快来看看吧!
8、诗中梅花都显示一种高洁的品格。“松柏”出自《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
9、首二句写诗人的行踪,尾二句写诗人眼中的春光。首二句用笔精妙,予人以清凉幽静的美感:斑驳的古木、汩汩的溪水、轻巧的篷船、虬曲的杖藜、古朴的小桥和无事的老僧,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游春图。一句“杖藜扶我过桥东”,诗意地表现了禅宗所崇尚的物我合一的佳境。
10、可,当然地,他也想起了步入官场时大失所望的自己,小小的一个太乐丞,小小的一个黄狮子,竟差点要了他的命;
11、有关禅意的诗句我个人就很喜欢这几首:题义公禅房唐·孟浩然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12、它让我想到了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3、诗句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14、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
15、“梧桐”、“芭蕉”在古典诗歌中大多表达孤独忧愁、凄苦之意。古语常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说得便是梧桐叶落。
16、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7、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大师《修行偈颂》
18、自然有阴阳消长,人生有成败兴衰,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所谓“缘来则聚,缘尽则散”,还是一切随缘!
19、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20、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21、来源:诗词世界(ID:shicishijie)
22、教参熟,是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偷闲来此徘徊。把人世黄粱都唤回。
23、禅意法乘俱莫问,且谈旧事更依依。《蛇山》——宋代诗人仇远
24、以梧桐写悲秋,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5、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26、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27、(译文)在那树木丛生,溪水潺潺的人迹罕到之处,寂静笼罩了一切,只有那幽静的山花,随着微风飘过,送来了一股股芬芳。
28、陶渊明那天然、如璞玉一般的诗词直抒胸臆,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成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种意境更是每一个现代人毕生追求但却永远无法达到。…
29、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念奴娇》
3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蜀顾夐
31、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雨催行客到,风送片帆归。
32、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33、释义: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34、——宋·王安石《春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月》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35、《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刘长卿)工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36、译文:当我们身心不再被外界影响,才能悟道。正是因为农夫插秧时退后,所以插秧工作才会有进展。
37、 其实,有时候,我们应该收拢身心,远离一些名利、物质、世俗的追求,心情自然会变得宁静起来,渐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将会更加真率,更为自然!
38、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39、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词里长亭已成为陆上送别之所。“浮云”、“春草(芳草)”,则有游子离思之意,“浮云”出自汉古诗“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40、 (译文)相交到老还要按剑提防,先贵者却笑我突然弹冠。——《酌酒与裴迪》
41、他想起了21岁即高中状元,被所有人视为天纵英才的自己,往后的万里长空,等待着他尽情遨游;
42、既无路可走了,便索性盘腿坐下,看天上云雾万千变化。
43、 ——宋·无门慧开
44、 李白诗风源于自然,平淡之美、幽静而空灵的禅意使诗成为一幅幅山水画。用“诗情画意”也再描绘这一特点,最恰当不过。
45、《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刘长卿)工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46、这些诗句蕴含了佛家时空观,包容了却又超越了过去、现在、将来。诗中的禅意不仅仅是对禅的思考,更能体现诗人的人生观和哲学观。比如《把酒问青天》,诗人把古、今、将来用月色和流水黏合在一起,从而自然地让人体会佛家轮回思想的精髓。
47、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与贫者结缘。如果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这两种人两种生活自然有着天壤之别,但换个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贵者须得时刻绷紧神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过活,而所谓贫者,却能多几分闲情,多几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实,更加轻松和快乐。
48、有了赏心乐事,不再希求旁人知晓理解,而只求自己味得其趣。
49、《插秧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是是五代梁朝时契此和尚创作的一首寓意深刻,韵味隽永的七言绝句。插秧手拿秧苗,插满清澈的水田。水田一望无际,平静如镜,倒映着辽阔蓝蓝的天空和朵朵漂浮的白云。秧苗需要根须干净清洁,才能茁壮成长。插秧看起来是边插边后退,实际却是一直向前,退一步海阔天空。
50、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范仲淹
51、——《感春五首》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52、意思: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53、牵驴饮江水,鼻吹波浪起。岸上蹄踏蹄,水中嘴连嘴。
54、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55、冰心即高洁的心性。古人常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56、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57、“空山”,道出了深山的幽寂空旷,给人灰蒙蒙一片林山树海的感觉,茂密幽深,不见人影,甚至于山中的飞禽走兽也销声匿迹。画面中所有这些都旨在渲染一份山林的寂静,因而后面说“不见人”。
58、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唐·鸟窠《无题》
59、这几句诗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闲事,也即烦心之事。……
60、 (译文)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逢入京使》
61、意思:一天的欢乐陪伴解语莲,浮花要比价格相差千。
62、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63、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64、(译文)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65、出自(唐)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66、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
67、“时鸣春涧中”。这里的"时鸣”不是一只鸟儿不时地鸣叫,而是一只鸟的叫声惊动附近的鸟儿,一只一只跟着鸣叫,立体声的那种。看看,都是月亮惹得祸,那些个被我茧缚隐藏得严严实实的心事,被你惊动那只先出头的“鸟",一件件一桩桩破茧而出了。夜的静寂,使远处一声声鸟鸣那么响亮、那么清脆、那么惊人心魄,甚至能够听到很远的地方春涧小溪隐隐的流水声,涤荡着空灵的心,“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身世两忘,万念俱寂”……我宁愿脱离红尘的纷扰,永远沉浸在这佛国天堂一般的静寂里,没有物喜,没有己悲,没有变幻无常,没有生,也没死。
68、 禅是梵文“禅那”的音译,在梵文中的本意是“静虑”,通过瑜珈禅坐的方式澄心静虑,返观自身,去除爱恨纠葛,截断贪嗔痴念,从而消除一切外界加诸的影响,以人的本心去悟到世间万物的真理,去掌握无处不在的佛性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