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的事例(70句精选句子)

2023-04-26 10:37:28

节俭的事例

1、政府也会每个月给发放差不多1k—2k(具体多少我没问)的自由职业养老保险金!

2、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3、他甚至还自己参与农作,皇后也亲自采桑养蚕,宫内的开支也是一省再省,连皇帝的龙袍和皇后的凤袍也经常打着补丁。汉文帝还下令对于八九十岁的老人,由国家进行供养。此外,他减免百姓租赋和徭役,废除盗铸钱令,开放山林川泽,使得社会经济迅速得到恢复。

4、勤俭节约一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们理应继承,那么关于名人的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又有谁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5、道光皇帝在当皇子的时候就非常的节俭,有一次道光出去游玩,临近晚饭时候才回家,回去的时候只带了一个烧饼,晚上和妻子两人分一个烧饼当做晚饭。

6、为了一元钱却花了100元,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划算的。有人向李嘉诚问起这件事情,他的解释:“若我不去捡硬币,它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我觉得钱可以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费。”

7、这几天,我去食堂吃饭时,我发现桌子上放着一些同学吃完饭后盘子里的剩菜剩饭几乎没有,吃的都很干净,我想我也要加光盘行动,因此在点菜的时候,我觉得差不多够吃了也就不点了,吃饭的时候,我也会把菜和饭吃的干干净净,看着吃的光光的盘子,我开心极了!

8、通过对国家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小时候父母姥爷在地里劳作的身影,我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古人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便是在告诉我们要节约粮食,国家领导人也一直在提醒我们要勤俭节约,虽然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但我们勤俭节约的美好品德不能忘,先辈们的努力不能白费,我们要扛起属于我们自己的责任!(节俭的事例)。

9、我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节俭的人,大家都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在家里几乎人人都能做到吃光自己碗里的饭,但是到了学校,却有不少人习惯性的剩碗底。

10、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一种传统美德,从小到大,爸爸总是教导我吃多少拿多少,不能浪费粮食。小时候,为了快点和小伙伴们去玩,吃饭的时候,我草草地吃了几口后就不管剩下的饭了。爸爸为了让节约粮食的思想印在我脑海里,他带我下地种玉米,小麦,从种植到收获,费了我们不少心思,它们需要经过播种、浇水、施肥等多条工序,历经近十个月成熟,在经过深加工后才能成为餐桌上香喷喷的玉米和馒头,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粮食的珍贵。光盘行动打卡虽然只有七天,但勤俭节约却需要我们用一生来践行。

11、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每次吃饭都会吃的很干净,因为我知道每一粒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节俭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一种个人涵养,是一种文明的传承、美德的延续,是亘古不变的永恒时尚。因为富足,我们有权享受生活,但我们无权废弃和浪费有价值的物质、资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不浪费资源,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12、在这段时间里,我和我的室友一起参加了“光盘行动”。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有了许多新的感悟。

13、  “蛮漂亮嘛,怎么样,精神吧,这叫价廉物美,比名牌差不到哪里去,来来,你们都来买……”

14、张桂梅生活很节俭,但是对别人,她却很大方。2011年暑假,张桂梅到华坪县船房乡家访,船房乡是县内典型的民族乡,村民居住分散。

15、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光盘小行动”这个活动。它倡导我们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带动大家珍惜粮食,吃光盘子中的食物。在开展了这项活动之后,我自觉了不少。“每年全球因饥饿死亡的人数达1000万,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我们随意倒掉的剩饭剩菜,很可能是2亿人一年的口粮。”看见这些触目惊心的文字,你还在毫不犹豫地将饭菜倒掉吗?你还因为在餐厅里打包丢脸而剩下许多点了却又吃不掉的食物吗?请大家一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16、何以要“俭素”?司马光以丰富的史实作了论证。

17、小明的奶奶从小就教导小明不能浪费粮食,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要把碗中的粮食吃得干干净净不能剩饭。

18、对于我们在校生,更应该做到这一点。但话虽如此,可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做到了。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做到勤俭节约,使我们的学校成为一个和谐而又节约的学校?

19、实际行动远比说任何好话都实在的多。我们每个人都应参与节约行动,“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集大家所有的力量,并持之以恒,才能真正缔造一个节约型校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再好的良田,如果不勤于耕种,怎能有收成?就算有了收成,挥霍成性,再多的收成都会在转眼间化为乌有。可见要想取得收获,离不开“勤”与“俭”。只有勤奋才能创造劳动成果,只有节约才能珍惜劳动成果。

20、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

21、理学家朱熹历仕四朝却一生淡泊名利,安守清贫。一次,他去看望女儿女婿,未料女婿不在家,女儿留他吃午饭。因家中贫困,女儿只端出几碗大麦饭和一碗葱汤,对父亲很是愧疚。朱熹却不以为意,开开心心地吃了,并告诉女儿俭朴度日本是我们的良好家风,对于饮食,不要计较多少和好坏。

22、同学们,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好队员!

23、有一次和朋友出去玩的时候,我们去了自助餐厅,桌上摆了很多美味的食物,可以随意挑选,那家餐厅并没有什么限制,但是我和朋友选择少量多取,吃多少拿多少,绝不浪费食物。

24、  长年养成的习惯,他喜欢去田垄,一有时间就到实验田去观察,去呼吸田野的气息。如果说事业的成功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到实验田去的交通工具,由原来的自行车改成了摩托车。他觉得这玩意儿轻便、快捷。没料到,玩摩托车、飙车成为他人生的一大乐趣。

25、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26、高尚的人试图凭借节俭而不是凭借荣誉来克服困难。

27、我们的祖先,在从前的艰苦生活中,学会了勤俭节约,以他们为榜样,勤俭节约便成了我们中华人民的美德传统。

28、浪费是一潭深渊,一旦掉进去,就难以自拔。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让我们共同找回失去的节约意识,将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进一步发扬光大。

29、提倡节俭是孔子一贯的思想,阅读全部《论语》便会产生很强烈的这种感受。《论语·子罕》第三章是这样记载的:

30、拿到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

31、人类的生命。我们不节约,就当是我们杀了人的一半生命。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人们不节约粮食。比如我们班的同学吧!她在学校搭食的,我也是,我每次和她一起吃饭。总是见她去饭堂后,只吃几口,就把吐出来的骨头倒在饭里,然后全部到向垃圾桶,真浪费。哎!不止雷依琪一个,还有我堂弟洪海杰呢!我堂弟每次吃完饭后,也不把碗里的饭粒吃掉,真浪费。世界上不止有雷依琪和我堂弟学了悯农是白学的之外,还有许多人是白学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不仅要节约粮食,还要节约水的喔!其实不节约水也是杀了人,因为现在中国也只剩下块冰而已,如果人类不节约水的话,中国的冰一用光了,自己又没有文化,只有呆在中国等死;有文化的可以出国,不用呆在中国等死。比如说我三婶吧!她文化又少,又不会说外语。洗碗也要用一大盆,冲碗、冲筷子、冲勺子也要把水开得大大的,真浪费。哎!刚刚说完我的三婶,我们学校的人又开始浪费水了。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样浪费水的吗?我来告诉你:我们学校门口有很多小摊,大多数同学经常放学后到小摊里看有什么新玩意儿,又有什么好玩的。结果,我们学校有几个同学发现有新玩意儿,就是气球,他们买了几个气球,那到学校里玩。他们玩的方法可多了。有的在气球里装水,然后扔破它,水喷再别人身上;有的把气球吹大,然后又踩破它,吓人……一个人又教一个人,教来教去,真是学校不下雨,也下雨了。我们不仅要节约水和粮食,还要节约电等其他东西喔!

32、愿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继续坚持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拒绝餐饮浪费,为我校营造节约为荣的氛围献出自己的力量。

33、邓小平厉行节俭伴随他三落三起的一生,有许多感人的细节,魅力无穷,再三回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在一些先阔起来的人已把节俭看作小气抠门,把浪费当成促进消费。但是这些人完全忘记了我们资源匮乏的国情。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1/1/10和1/在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中,已有四百多个供水不足。“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资源危机观。厉行节俭,是应对资源短缺的最重要的选择。今天,深感水荒、电荒、煤荒、油荒切肤之痛的我们,应比白居易更加具有节俭的紧迫感,深深感到领袖们厉行节俭的细节魅力的永存。

34、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应该提倡节俭,因为我们的饭菜来之不易,像我们平常吃的米饭都是食堂的工作人员辛辛苦苦煮熟的。以前如果饭菜不好吃就会选择不吃,吃饭也会挑食。但是现在我改掉了这些坏习惯,每次都光盘行动,减少浪费。

35、吃完饭后,他还题了一首诗:“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女婿回来后,对岳父的俭朴之风与仁爱之心大为感动,便将此诗作为家训,于书房悬挂。

36、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

37、隆平手里掌握着上千万元的科研经费,他的生活却极其简朴。

38、因而他当上皇帝后,仍然过着简朴节约的生活。咱们先看看他对住房的要求:据正史记载,明朝刚刚建立时,朱元璋计划在南京营建宫室。负责工程的人把设计好的图纸送给朱元璋批申,当他看到复杂的雕刻设计时,想都没想,直接拿笔划去了。他对设计人员说,建设皇宫只要求坚固耐用,不要求装饰的多么华丽。要想添加装饰,就在宫墙上画一些激励人的历史故事画吧。朱元璋所用的“龙床”,其实并没有雕刻盘旋的金龙,而是“与中人之家卧榻无异”,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朱元璋在饮食方面也很节俭朱元璋的节俭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在饮食上也是如此。陈梧桐在《朱元璋大传》里说:朱元璋每天的早饭,“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对于朱元璋的饮食在他的故乡凤阳,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39、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40、如今生活条件变好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大手大脚的肆意浪费。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的宝贵精神也会一直贯彻到我的生活中。

41、  “别买头等舱,就买经济舱,就是买了头等舱,你也得去退掉。”

42、勤俭节约一词,相信还会有不少同学在疑问:什么是勤俭,而什么又是该节约的呢?要弄清这一点,还需要从浪费的根源说起,比如说我们最常见:每天都要接触的水。有人认为水多得是到处都有,用完了这一水池,它还会从山上流下,地下冒出。如果你是这样想那你就错了。其实,我们人类在处于缺水危险,虽然说地球的3/4面积都是水,但可供人类食用的淡水是很少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还有我们吃剩的饭菜,有的同学吃不完了就随便乱倒。如果是吃不了那么多,我们可以相应地买少一点,这样我们既省了点钱,又不浪费粮食。粮食的短缺,也是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家可以计算,如果每个同学每天需要1斤米,那么我们一个学校有1000个学生一天就要1000斤学生一天就要1000斤大米,一个月就3万斤。可想而知如果更多呢?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不要过余浪费。

43、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日常的生活小事做起,逐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这将是自己终生享用不尽的宝贵财富。光盘行动,从每一次用餐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44、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45、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46、  原来,有一次买机票的同志考虑他工作连轴转了几天,为了让他在飞机上休息得舒适一点,就买了头等舱。登机前,他才发现是头等舱,硬逼着送行的秘书退掉头等舱,换了经济舱。上机后,头等舱里空着位置,加上空姐熟悉他,尊敬他,请了他几次去头等舱,既然不花钱,他就去了头等舱。事后,身边的同事笑他专坐不花钱的头等舱,他说,空着也是空着,浪费资源可惜。

47、史学家司马光的一生也十分俭朴,并把节俭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古代家训中的名篇《训俭示康》便是他结合自身经历与认识所作。在他的熏陶下,司马康以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受后世称赞。

48、即便如此,1984年,陈新杰匿名向厦门市少年儿童基金会一笔就捐出了20元,差不多是他一个月的工资。

49、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

50、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51、每到一家,张桂梅总是尽其所能要给对方一些钱或者衣物。一路下来,此行所带的食物、水等均被张桂梅送了人,已无东西可送。此时,她自己和同事只能饿着肚子。

52、我们应向张婷学习,不讲吃穿,不讲玩乐,当用则用,当省则省,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当代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被看作“小公主”、“小皇帝”,吃穿用玩全都是最好的,还大把大把地花钱,并使这种不良的风气渐渐滋长。我们应该明白,学生是消费者,不是生产者。大人们给的钱是他们辛苦劳动挣来的。平时给零用钱,春节给“压岁钱”,这是大人们对我们的疼爱,我们要把长辈给的钱节省着花,把这些钱花在需要的地方。

53、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着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54、阿姨平时都是和一群人在小区里竞走锻炼身体!

55、节俭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的长辈就开始培养我节俭的习惯,自己的饭要吃光,出门之后要及时关灯,洗完手要立刻关好水龙头……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出发,我也逐渐养成了节俭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因此,我积极参与此次的光盘行动,我认为这是增强全体在校学生节俭意识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参加此次活动,我更加认识到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真正含义,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将会继续坚持“光盘”,将节俭的美好品德真正融入生活。

56、节俭就够了,节俭没什么可要求的,节俭可以是一个家庭,节俭可以忍受。

57、我在生活中也时刻做到勤俭节约,我认为节俭是从小事做起,不浪费每一粒米,不浪费每一滴水。我虽未感到革命时的食草根,嚼树皮的艰苦生活,却也自知“汗滴禾下土”的食之不易。从小妈妈便告诉我吃饭一定要吃干净,不可以留下一粒饭,有一次我真的吃不下了便想去倒掉,妈妈察觉到我的意图后狠狠地批评了我,给我讲了许多知识,这在我的记忆里洒下了种子,如今种子发芽了,我也真正明白了节约的重要性,米饭来之不易,是汗水的滋润,双手的抚慰才有了我们的盘中餐啊!于是我便开始了我的奇幻之旅:我的饭碗变得更加干净,我身边的人也被我感染,渐渐地开始节俭,不再浪费一粥一饭……

58、是啊,“浪费是可耻的”。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身边的小事作起,争做节约小卫士!

59、终其一生,没盖过宫殿,没修过园林,没增添车辆仪仗,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哪怕是为自己预修的霸陵,也要求从简,因此在汉文帝的治理下,大汉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60、司马光还举了许多正面的事例,讲明节俭是“大贤之深谋远虑”。

61、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

62、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63、自开学以来学校组织倡导光盘行动,我就加入其中,每天一日三餐都保持光盘,秉持着不浪费粮食的原则选择适量的饭菜,在活动中我也形成了每天光盘的好习惯。文明有礼、节俭节约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的体现,此次活动我觉得可以很好的倡导大学生文明餐桌,而且餐桌文明也是社会文明的缩影,一粥一饭当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通过此次活动我学习到了很多,我也将一直践行光盘行动,从自身做起,节俭珍惜每一粒粮食。

64、据《二十四史·晋书》,晋武帝时曾任御史中丞的傅玄看到时俗非常奢侈,便上书朝廷说,粮食和绢帛的生产很不容易,人们不注意节约,必然会出现断粮缺绢的时候。傅玄还表示,“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奢侈的浪费比天灾还要严重)。”

65、但是节俭可以珍惜好运气,但是节俭可以滋养正直。

66、意思是说:这件被单是用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做成的,如果把这些边角料丢弃实在太可惜了。大臣们跪地高呼万岁,心想大明皇帝都节俭成这样,我们当臣子的就更应该节俭了,于是上行下效没有人敢铺张浪费。

67、节俭是美德的最高境界,奢侈是罪恶的最高境界。

68、只要有机会,孔子就会赞美节俭的人。在卫国时他曾经高度赞美卫国公子荆,说:“这个人很善于处理家务,刚刚有点财产,就说:‘差不多够用了。’稍微再有一点,就说:‘差不多齐全完备了。’再丰富一点,就说:‘差不多完美了。’”

69、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文天祥舍生取义的故事(53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