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名言(87句精选句子)

2023-04-25 08:21:58

魏征名言

1、第一段:世民“弥留”之际,“叮嘱仿刘蜀主托孤之意。言毕,沐浴更衣,待时而已。旁闪魏征,手扯龙衣,奏道:陛下宽心,臣有一事,管保陛下长生。臣有书一封,进与陛下,捎去到冥司,付酆都判官崔珏”。

2、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经典名言警句篇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3、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王符传》

4、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魏征名言)。

5、(背景)本文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论述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阶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

6、看吧,世民地府游历一遭,毛也没掉一根,还收获满满地一堆红利,人生走向了又一个高潮。这买卖,换做谁,都觉得值!因此,背后操盘的魏征之所为,也就很好理解了。

7、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8、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

9、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不遵从道德的人必然灭亡。

10、《谏十思疏》中有一段魏征的经典论述,深刻地说明俭节约的重要如下: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要使国家稳定,一定要积聚它的民心。 源头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像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 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应该)推崇皇权的高峻,永保永无止境的美善,不居安思危,不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就像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11、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12、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元史·郝经传》

13、其世民同志还阳之后,立即传旨赦天下罪人,又出恤孤榜文,查宫中老幼彩女共有三千人,出旨配军。如是,罪人有了活路,孤者有了生路,而一众光棍呢,终于也解放了自己的双手。于是民谣出来了,“大国唐王恩德洪,道过尧舜万民丰”。看吧,这是群众自发地唱响了《李世民之歌》,这位帝国CEO的心永远紧密地和老百姓围绕在一起。至于效果,原著有述:“自此时,盖天下无一人不行善者”。看吧,这不仅只是极其亮眼的形象工程,对于帝国的长治久安,也夯实了基础。

1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

15、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16、(用兵之道在出奇制胜):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如同山丘一样不可震撼,分散的时候又如风雨一样无处不在,行动可以像闪电一样迅速,动作可以像鹰鹘一样凶猛。

17、贞观十三年五月,魏徵乘李世民诏五品以上官上封事之机,全面地、系统地总结了政事不如贞观之初的事实,上奏《十渐不克终疏》。疏中列举了李世民搜求珍玩、纵欲以劳役百姓、昵小人、疏君子、崇尚奢靡、频事游猎、无事兴兵、使百姓疲于徭役等不克终十渐,批评了李世民的骄满情绪,再次提醒他慎终如始。李世民看完奏疏后,欣然接纳,并对他说:“朕今闻过矣,愿改之,以终善道。有违此言,当何施颜面与公相见哉!方以所上疏,列为屏障,庶朝夕见之,兼录付史官,使万世知君臣之义。”遂赐黄金十斤、马二匹。

18、(背景)本文写于唐太宗贞观十一年,魏征向太宗上疏,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

19、当然,唐太宗李世民听闻此论也是大为光火,当即质问魏征:“你为什么要宣扬不愿意做忠臣的言论呢?”魏征毫无惧色,娓娓道来:“希望陛下能够让我做一个良臣,而不要逼我不得已做一个忠臣。”

20、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21、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22、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23、译文: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24、同年九月,窦建德率军攻打相州,李神通抵挡不住,率军转驻黎阳,被窦建德击败。魏徵及李神通、李勣都被俘虏。窦建德用魏徵为起居舍人。

2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传》 

26、同年,河北一带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旧属因玄武门事件搞的人人自危,李世民派魏徵前往河北进行安抚。路上魏徵正好碰见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被押往京城,魏徵让将二人释放,仍旧任命官职,这样河北太子旧属才会相信李世民是真的要赦免他们。

27、据史书记载,魏征虽然状貌一般,却胆略过人,一片赤心,善回人主之意。每每犯颜直谏,纵是太宗皇帝异常恼怒,但魏征却神色自若,据理力争,每使太宗为之折服,“霁威”改色,瞿然向魏征赔礼道:“吾已悔之。”遂有“李世民畏魏征”之说。

28、这就话的意思是: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单方面的话,就分不清是非,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现在这句话已经成了一个八字成语。

29、大业十三年(617年),魏徵在武阳郡丞元宝藏帐下为官。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李密,元宝藏给李密的奏疏都是魏徵所写,李密见魏徵非常有文才,于是召见魏徵,魏徵献上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但李密不用。

30、(大意)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

31、(大意)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32、译文: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33、译文:背着木柴去救火,扬起沸水来止沸,用残暴来代替残暴,与原来的混乱同出一辙,其后果之严重是很难测的,这样下去,继前朝而为君的,给后代还有什么可显示的呢?

34、正如同魏征在他的《谏太宗十思疏》所说的一样:“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可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君主是群臣万民的表率,君主品行不端,势必上行下效,危及社稷,甚至祸乱天下。假如开元、天宝有魏征,万民或可免受安史之苦。

35、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6、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37、立身成败,在于所染摘自《贞观政要·卷论慎终》

38、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北史·后妃列传》 

39、正所谓,为人臣者尽忠之不易,“铮臣”是一个高危职业,夏有关龙逄赴火,商有比干剖心,即使贤明如太宗者,亦时有杀魏征而后快之心。一天,太宗皇帝怒气冲冲地回到后宫,边走边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要杀谁?”太宗憋屈的吐槽,魏征经常在朝堂上使他难堪,必欲除之而后快。长孙皇后听了,连忙向太宗道喜,说:魏征之所以敢当面直言,是因为陛下乃贤明之君啊!明君有贤臣,欢喜还来不及,怎能妄开杀戒呢?太宗听后恍然大悟,怒气全消。此后更是励精图治,虚心纳谏,对魏征倍加敬重,魏征也进谏如故,“思竭其用、知无不言”,从不畏龙颜之怒。

40、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元史·刘斌传》

41、作为贞观名臣,魏征呕心沥血,整饬朝纲,为大唐的兴盛耗尽了毕生心血,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d,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品行,无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42、隋末天下大乱,烟尘四起,百姓涂炭。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一展治国平天下的宏图大志,魏征毅然放弃清修,投身义军,在瓦岗军李密账下作了一名幕僚。虽有经世之才,却不受重用,每献良策,多不被采纳。后几易其主,归唐后因才华出众,颇受太子李建成器重,授太子洗马。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身为太子门下主要人物,魏征自然也受到了牵连。雄才大略的李世民深知魏征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召见了他,一见面就声色俱厉地责问魏征:“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之间的情谊?劝李建成除掉我。”见李世民表情严肃,在场的大臣无不替魏征捏了一把汗。没想到魏征从容自若,泰然回答:“如果太子当初采纳我的建议,就没有今日之祸了。”李世民早就听说魏征是个直脾气,也很欣赏他的为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仅没有处罚他,反而委任魏征为谏议大夫(专门向皇帝提意见的官职)。而魏征也被唐太宗的博大胸怀所折服,深感李世民正是自己一直在苦苦寻找的英明之主。自此君臣合璧,相得益彰,终于开创了辉煌的贞观盛世。魏征的直言谏争和李世民的闻过则喜、从谏如流,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明君贤臣的典范之一。

43、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44、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45、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旧唐书·李密传》

46、解释:赏赐时不忘被疏远的臣子,处罚时不庇护亲近的人。

47、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李元吉等诛杀。李世民听说魏徵以前经常劝谏李建成把李世民安排到别的地方去,李世民派人把魏徵带问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徵回答说:“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之祸了。”李世民见魏徵说话直爽,没有丝毫隐瞒,于是赦免魏徵,并用魏徵为詹事主簿。

48、译文:(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49、   (众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谔谔)出处:唐代吴兢《贞观政要•纳谏》。唯唯:应承顺从。谔谔:直言的样子。意思是:众多的人都唯唯诺诺、应承顺从,也比不上_个人直言争辩。

50、(大意)道路平坦距离又近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道路艰险而又偏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辅助,也不能到达。

51、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逝.太宗亲自到他家里哭悼,追赠魏征为司空,谥号文贞.并亲自撰写碑文,又亲手写在魏征的碑石上。据史书记载,太宗如丧考妣,恸哭长叹,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朕遂亡一镜矣!”

52、上篇,我们抛出一个问题:崔珏如何说服正直的魏征做出欺君之举?崔珏动机是什么?他用如何有通天之能?没有道理啊!其实,没道理的事,倒过来就有道理。这个命题可以置换一下。会不会存在另一种可能性,一切源于魏征的局?

53、(背景)本文写于唐太宗贞观十一年,魏征向太宗上疏,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

54、   (良药生人。不能生不饮者)出处:清代唐甄《潜书•鲜君》。生:救活。意思是:虽然良药可以救活有病之人,但却无法救活不饮用它的人。

55、(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56、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高帝纪上》

57、地洼下,经典语句,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

58、当官的人应该廉洁公正,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为贪财而丧身败家。

59、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东巡洛阳,住在显仁宫,因州县官吏供奉不好,大都受到了谴责。魏徵告诉李世民当初隋炀帝杨广曾在此让附近的百姓上贡,贡品吃不完就扔掉,十分浪费。

60、二是通过人口相传,FaceBook上贴满了龙头的照片,并纷纷留言“吾皇威武”,将事件影响辐射到人族四大洲各国。这叫什么?通过民间舆论载体“秀肌肉”,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强调了大唐帝国是不可战胜的!如是,巩固东方大国地位(这也就有了万宗来朝)!

61、(背景)王勃看望父亲路过滕王阁,都督宴请群僚于阁上,王勃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虽遭挫折,仍思进取的可贵志向。

62、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葬于昭陵,谥号文德皇后。 长孙皇后入葬昭陵后,李世民对她思念无法停止,为了缓解思忆之苦,便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妻子的陵墓,还让大臣陪同悼念。一次李世民让魏徵陪同,并指着昭陵的方向问魏徵是否看清了,魏徵装作没看见,李世民顿时着急,问“怎么会没看见,那是昭陵啊!”魏徵闻言回答说“以为陛下望的是献陵,原来是昭陵啊!”李世民听后明白魏徵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只顾及思念亡妻而忘了父亲。于是便哭着下令拆掉了层观。尽管李世民这样追思妻子的行为是违背礼教传统的,却是一个天子的真情流露。

63、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

64、贞观三年(629年),魏徵被任命为秘书监,开始参预朝政。魏徵上奏李世民带领学者将古籍分为四部,并对其进行校定。

65、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窦建德率军来支援王世充。五月,李世民击败窦建德,并将其生擒。魏徵得以再次入唐。太子李建成用魏徵为太子洗马,礼遇甚厚。

66、大业十四年(618年),王世充袭击仓城被李密击败,王世充转攻洛口,又被李密击败。魏徵却对长史郑颋说:“李密虽然多次取得胜利,但是兵将也死伤了不少,瓦岗又没有府库,将士们取得战功得不到赏赐。还不如深沟高垒,占据险要,与敌人相持,待到敌人粮尽而退时,率军追击,这才是取胜之道。洛阳没有了粮食,王世充无计可施就会与我军决战,这时我们却不跟他交战。”郑颋对魏徵的话不以为然,说这是老生常谈的。魏徵说了一句:“这是奇谋深策,怎么是老生常谈呢。”拂袖离去。

67、唐武德二年(619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徵随李密归降李唐。而李密部将李勣尚且占据着李密原来管辖的领土,东到大海,南到长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 李密投降李唐,李勣自己占据这么大的地方不知何去何从。魏徵毛遂自荐,请求安抚山东,到黎阳,魏徵作书与李勣,劝李勣投降。李勣于是派遣使者至长安,将献城的功劳都归给李密,然后押运粮草到李神通那里。

68、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江夷传》

69、   (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出处:《汉书•路温舒传》。意思是:乌鸦鹞鹰的蛋不被毁坏,然后,才有凤凰聚集而来;君主对犯有诽谤罪的人不诛杀,然后,才有忠良之言进谏。(关于纳言进谏的名言警句)

70、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71、译文:当官的人应该廉洁公正,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为贪财而丧身败家。

72、  (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乱莫大焉)出处:《吕氏春秋•听言》。意思是:听来的话一定要详细地考察,不考察就可能会分不清好坏,分不清好坏,就会酿成大祸。

73、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74、太宗李世民何等聪明,这是在劝谏自己要向尧、舜、禹、汤那样的圣君学习,而不要步夏桀、商纣的后尘啊!

75、有学者把魏征归为“谏臣”之列,但我更愿意把他定义为“铮臣”。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谏”与“诤”还是有所区别的。正如《说苑·臣术》所言:“有能尽言于君,用则留之,不用则去之,谓之谏;用则可生,不用则死,谓之诤。”很显然,总是为了纠正皇帝过失,而“逆龙鳞”、“拔虎须”、以死相谏的魏征毫无疑问配得上“铮臣”的名号。而且,纵观整个中国谏诤史,罕有出其右者,委实不负“千古第一铮臣”的名号。

76、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77、《旧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78、解释:有良好开端的实在很多,能够始终如坚持到底的,却十分少。

79、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80、译文: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81、对于唐太宗的品德修养,魏征也很重视。他直言不讳的对太宗说:“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82、(大意)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敌方的勇气竭尽而我方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齐国军队。

83、(大意)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好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便欣然忘食。

84、(大意)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好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便欣然忘食。

85、唐朝政府规定,男丁年满20岁开始服兵役,到60岁则免于征发。但是在贞观三年,以兵源不足为由,应简点使右仆射封德彝等大臣的请求,李世民罔顾法旨,下令把尚未成丁的、十八岁以上的男子都征召入伍。几次三番的下发敕令,当诏令转到魏征任职的门下省时,魏征竟抗旨拒不签字。太宗大怒,直斥道:“朝廷已经商议决定的事情,你怎么敢反对?”魏征坚持上奏,认为这样做不妥当。封德彝又趁机向太宗上奏道:“听负责征兵的人说,即使在家中小一点的男子,也有身体强壮的。”太宗非常生气,于是下了一道命令说:“尚未成丁的男子,即使没有满十八岁,只要身体强壮的,也征兵入伍。”魏征又不同意,不肯签署发布这道命令。太宗召见魏征和另一位负责此事的大臣王珪,怒形于色,并对他们说:“尚未成丁的男子如果太小,自然不征召入伍;如果确实身体强壮,也可以参军。这对于你们来说有何不妥?你们过分固执,我不能理解你们的想法!”魏征严肃地说:“我听说涸泽而渔,这样做的后果虽然可以捕到更多的鱼,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可捕了;放火焚烧森林来获取猎物,这样并不是得不到猎物,而是第二年就再也没有野兽可以捕获了。如果家中尚未成丁的男子全都应召入伍,国家的租税,又由谁来承担呢?况且近年来国家的兵士战斗力下降,难道是因为兵士少吗?那是因为国家的待遇不公,造成人们没有斗志。如果只是一味地想多征兵,有的还充当杂役,即使人数再多,也没有战斗力。不如精挑细选一些强壮的男子,尊重并厚待他们,一个人就可以发挥出百倍的勇气,哪里用得着人数众多呢?”太宗听后,沉吟半晌,深感魏征言之有理,遂下令停止征兵之事。

86、(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在文中,司马迁以极其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受宫刑的不幸遭遇。其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英雄气概流传千古,表现出了他坚守理想,坚韧不屈的精神。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凛冽造句20字(28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