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名言警句并说明理由(52句精选句子)
孟子的名言警句并说明理由
1、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①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②,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③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④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3、管夷吾:管仲,颍上(今河南许昌)人,家贫困。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5、师:“是”是一个代词,代指前一句话,指代他们,他们怎么能叫大丈夫呢?后面一句,“子”是你,你难道没有学过礼吗?好,大家都懂了,找三位同学大声翻译三段大意获得理解文章内涵的门票。
6、C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生:我觉得可以用“野味儿”来形容何满子。文中几次提到了他的“野”:“何满子整天在运河滩上野跑”“长到四五岁,就像野鸟不入笼”“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何大学问一走,何满子就像野马摘了笼头”。可见,何满子最大的特点就是“野”。
8、观点一:中国的传统尤其看重做人要有骨气。在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在人的尊严和卑躬屈膝之间,前者高于、重于后者。在二者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9、独行其道:独:独自。行:这里是固守;坚持的意思。道:原则,行为准则。
10、教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师安排学生整理“送别”主题的作品,下列作品不合适的是( )。
11、师:越王勾践,屈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我认为呢,隐忍下来以施力,保护自己国家。好,所以我们要用不同的心态对待问题,好,下课!
12、⒓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敌:敌对的(名词作形容词)
13、师:(强调)作为真正的大丈夫要有责任和抱负的,景春,公孙衍尽管厉害,但只是满足于个人的利益。(PPT展示《孟子》中的话)
14、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15、⒈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 解释:增加
16、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17、7(单选)古诗中某些句子因为蕴含哲理而被后人反复引用,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某教师安排学生汇编这类诗句,下列不适合的是()
18、师:大概意思读懂了,我们有没有读出来这很短的文章说明了什么是大丈夫?何谓大丈夫?读最后一句话:“此之谓大丈夫”
19、(解析)A项,阅读书报杂志是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有效途径。B项,“更为强烈”表达有误,不能说谁的影响更强烈。D项,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并不一定要有个性化体验。
20、(2)请从发挥评价诊断功能的角度评析此案例并提出改进对策。
21、(PPT展示问题,并让学生熟读课文思考问题)
22、征于色:面色上有征验,意为面容憔悴。征,征验,征兆。色,颜面,面色。
23、《孟子》中有不少历代传诵的名言警句,请从课文或课文以外的篇目中选择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说出理由。单元介绍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还要多读熟读,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预习提示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被尊为“亚圣”。查找资料,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借助注释,通读课文,了解大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学生情况八年级,班级人数40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24、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2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26、第三个层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7、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28、⒈舜发于畎亩之中 古义:被起用 今义:送出,发生
29、5(单选)学习朱自清的《春》,教师讲解“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一句的修辞手法,补充该修辞手法的例句,下列适合的是()
30、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31、C.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
32、畎(quǎn)亩:田亩,此处意为耕田。吠,田间水渠。
33、“人恒过,然后能改……而后喻”,这段文字论述了什么?
34、师:没错,注意是加书名号的《孟子》啊!那《孟子》这本书是怎样的一本书呢?我们曾学过《论语》,这两本书都是他们和弟子共同完成的,《孟子》在古时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为什么重要呢?听我说(解释《孟子》和四书五经)
35、⒋从行文看,文章第二自然段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是人”指上述六人及此相似的其他人,作者认为,对那些将要委以重任的人物,应该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磨练,最终达到今天人们说的“铁不炼不成钢”,“玉不琢不成器”中的“成钢”、“成器”的境界。
36、(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37、(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38、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或’者,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地也。”解释“国”为一片有士兵守卫的疆城。(投影并讲解)“国”字有两种解读:其国都,指京都长安。(朱东润.春望(A).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110-111)其国家。杜甫今存诗歌1400余首,“国”字共出现127次,经统计分类,有50多例解释为“国家”。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39、⒎入则无法家拂士 古义:在里面,指国内(名词) 今义:进入(动词)
40、C两位教师的课堂小结诠释了说明文阅读的重点与难点
41、21(教学设计题)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25分)
42、⒒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
43、上面的人(指当政者)爱好什么,下面的人也爱好什么,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厉害。一个君子的道德表现好像是风,广大人民好比是草。风向哪边吹,草便向哪面倒。
44、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6、阅读某教师《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实录片段,完成第16题。师:课文中用了多个不同的动词表达“走”,找一找。(学生找出相关动词:“爬”“跑”“移”“攀”“探”“踩”等)师: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这么多与“走”相关的动词?生:是为了避免呆板和单调。师:也有这一作用,不过,这些动词可能包含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呢,大家找找看。老师先举个例子,我觉得“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中“飞跑”两字就用得很好,它写出了活泼的童心,让我们一下就感受到五个小男孩的活泼好动。生:“一面跟着他们跑”的“跑”有意思,五个男孩顽皮果断,是“飞跑”。而“我”先有所犹豫,后来被大家激将,才“跟着他们跑”,更多的是随从,是好奇。生:“蹲在小山道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蹲”和“靠”字用得很好,写出了“我”处境的危险、内心的恐惧。我们害怕的时候经常就是“蹲”着、“靠”着的。生:“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这个“攀”字写出了那些孩子动作的老练。师:是啊,面对危境,其他的孩子因为有经验,行动有板有眼,“攀爬”是沉稳。“攀”既点出了孩子们爬山的熟练,又对比鲜明地衬托出“我”的胆怯。其实,还有“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的“踏”字,可以看出父亲的什么?能分析一下吗?生:这个“踏”字可以看出父亲的智慧?父亲不是直接去救孩子,而是一步一步教孩子下来:先让孩子找到下面的岩石,然后告诉孩子具体的方法——“踏到那块岩石上”。让孩子觉得克服困难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好脚下的条件,一步一步地走出困境。师:在父亲的帮助下,儿子有变化吗?生:有的。“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里的“探”字体现出“我”从胆怯谨慎变得勇敢,生命中注入了自信的琼浆。生:这里的“踩”字用得也非常好。“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踩到了安全的地方终于完成了脱险的历程。“踩”字刻画了受到磨炼走向成功的孩子形象。师:父亲在紧急关头唤起了儿子的勇气,更为儿子赢得了宝贵的人生经验。今后,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会想起这段难忘的经历,从而增强自己的勇气和信心?
47、阅读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叙事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48、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4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0、(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会灭亡。
5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通过列举事例论证了在战争中天时、地利和人和三个要素的作用,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表现了孟子“仁政”的治国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