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格拉底的评价(84句精选句子)

2023-04-24 08:28:32

对苏格拉底的评价

1、对于这一个问题,岱岱学力不逮,也只能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因此岱岱尝试从孔子苏格拉底的差异这一独特剖面出发,来进行文明根源上的有趣解读。对于第二个问题,岱岱则坚定保证客观立场,即使会做出对中西文化的优劣评价,但都坚持最大限度以事实出发,做到“不占豪,不媚洋”的基本节操。

2、进攻端的表现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出色的,手感在众多高个子中场中数一数灵活度丝毫不比古利特要差,盘带和控球能力也比较出色。能做花式能过人,大长腿做动作很有欺骗性,拉球、麦克基迪转身、假射都是拿手好戏,只不过身体属实拉胯经常出现球过人不过的情况。苏格拉底还有个小优点是花式大师这个隐藏能力,经常能做触发一些像油炸丸子、脚后跟磕球的微操,还是挺不错的。

3、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靠军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雅典城并没有因为处死苏格拉底而重焕辉煌,也没有任何文字记载那些法官们在审判后的心路历程。我想,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没办法面对和说服自己的良知了,他们的灵魂,将笼罩在那位老人孤独而顽强的身影下。苏格拉底去了,到他的神那里去了。“哪一条路更好,惟有神知道”。千年的步行者们越走越远,但是谁都无法从他们心中抹去这个虽然虚幻的名字――苏格拉底。(对苏格拉底的评价)。

4、我过去常做同一个梦。梦是各式各样的,可是说的总是同一句话。它说:“用你的创作去教育人们吧苏格拉底!”我以前觉得,梦对我的督促,就像观众对赛场上的赛跑运动员喊加油一样,是想让我成为最优秀的教育家;正因为讲哲学是最优秀的教育,所以我过去也就一直在给人们讲哲学。直到现在,我已经判了死刑。在因敬神而延缓执行的日子里,我才突然意识到梦里对我的鼓励其实只是让我从事我们这里常见的那种“创作式”的教育。也就是想让我用寓言、传说、神话等故事创作去感染人而不是用哲学论证的方式讲道理说服人......其实想想也对,“创作”这个动词只能和“故事”搭配,不能和“道理”搭配......我讲了这么多年的道理或许是误解了梦了。现在临死了,我违背梦违背了这么久,我想我也应该试着听命一次梦的真实意图编一段故事。但我又没有新编故事的经验,于是我只好借照伊索的寓言故事改写了一段儿......

5、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6、(省略号为略去的译文。在杨绛的译文中,这段文字在(辽宁人民出版社版)第7-8页)

7、杨绛(1911-2016),原名杨季康,中国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主要作品包括小说《洗澡》、散文《我们仨》、散文集《干校六记》。译著有《堂吉诃德》、《斐多》等。2001年,杨绛将自己的全部稿费在清华大学捐助设立“好读书”奖学金。2016年,杨绛去世,清华大学学生自发聚集到清华大学逸夫图书馆门前点燃蜡烛悼念杨绛。人民网发表悼念文章说:“杨绛先生的译著之所以被译界奉为圭臬,源于其治学态度的严谨。在译界普遍以每日2000字为正常速度的情况下,杨绛每日不会翻译超过500字。足见其负责任的治学态度(0)。”

8、“认识你自己”这一思想命题的深远意义,在西方哲学的发展中经历了一个由隐而显的过程。在近代,西方哲学家休漠、康德都清醒地认识到研究自身意识确定性的重要性,并给予了力透纸背的探讨与论证,彰显了复归自己、认识自己这种思想原则的深刻意蕴。同样,中国哲学史上,儒家的理想主义者孟子曾在《尽心章句上》以不同的文化话语方式,表达了与之相类似的思想原则,即“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不过,孟子比苏格拉底更具体,又进一步主张“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3)对苏格拉底来说,复归于自己,认识你自己,意味着凡是对人显现的事物或自然,都是为人的意识所显现的,这与中国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含义无异。但是,切不可将此等同于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以及中国后来的儒学家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即是理”。因为苏格拉底既承认意识之外存在着自然物,也没有肯定万物的本质就是意识,他和孟子一样,只是说,为人所认知的一切事物、对象是在人的意识中并为人所显现的,因而它们作为万物皆备于我的一个意识确定性是在反映一个客观自然,所以,人如果不通过皆备于我的万物,就很难达到对外界自然的认识。

9、《说文》解释说,仁,亲也。《礼记·经解》解释说,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中庸》和《孟子·尽心下》都解释为,仁者,人也。

10、摘要: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殉道一直以来都是西方思想史上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为何会被以自由民主著称的雅典城邦以公正合理的程序判处死刑?面对这一疑问,本文试图以苏格拉底之死为切入点,从其哲学性格方面入手,揭示苏格拉底之死的必然性,并阐释哲学家与死亡的内在关联。

11、先有论据,后有论点,而不是先有论点,再为论点有选择地找论据。

12、编辑:慈怀读书(ID:cihuairead)

13、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槿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14、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

15、杨绛既不了解古希腊,也不了解柏拉图,英文阅读理解也令人堪忧。她并不能胜任《斐多》一书的翻译。

16、政治家如果愚昧,他就会理直气壮地把人类投入苦难的深渊。

17、除了时代背景上的不同,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个人学说上,还有这三个很大的不同。

18、因此,追求说话的善意是让人性得到升华的熏陶,我们也应该努力做好。

19、不管人们对义和团做怎样的评价,“刀枪不入”愚昧透顶!

20、《斐多》的英译注释本较好的有Gallop(1975)和Hackforth(1955)两版。

21、但因杨绛擅长文学,所以其最后五分之一有关寓言和苏格拉底死亡描写的翻译文笔较为流畅,值得一读。

22、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处死,就是宗教原因——“沾污神祗、创造新神和恶意引导青年”罪。

23、亚里士多德在评价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时曾说,苏格拉底把所有德性都看作是知识的样式。在苏格拉底时期,希腊流行着四种美德,即勇敢、公正、节制和智慧。苏格拉底清楚地认识到,所谓四德都可以归结为一个统一性或道德规定性,这就是人的自我识见与知识。因为勇敢之为德,就要知道何为勇敢,并用在正当的地方,这是一种知识;公正之为德,就要知道什么是公正,这也是一种知识;节制之为德,就要知道依什么原则来规范自己,同样也是一种知识,由此可见,伦理道德是以理性为基础的理解和领悟,从而伦理道德问题就是识见与知识的问题。

24、学子问答|胡扬华东师大-里昂高师李晶晶 | 评Thompson《Waking,Dreaming,Being》李智星 |评雅法《自由的新生:林肯与内战的来临》自由主义中立性及其相关问题|南京大学顾肃教授专访

25、顺便提一句,落于“讲故事”和“讲道理”之间,处于“中间环节”的教育是体育。

26、作为中场球员来说覆盖面积会比较广,进可前插入对方禁区参与进攻,退可至球场腰线进行辅助防守,苏格拉底79的体力相对来说太缺乏了。如果是节奏偏快的打法不上3体力助教的话,基本上半场体力就过半,3体力医疗助教相对好得多,能够撑到全场90分钟比赛结束。

27、于是,孔子和苏格拉底又有两个醒目的时代标签,一个“重农”,一个“重商”。

28、地缘上中国为大陆,偏封闭,且古中国文明高于周围,因此孔子儒学“独尊华夏”,并不太重视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如后世的“华夷之辨”。

29、苏格拉底研究的是“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30、苏格拉底的高足柏拉图在《申辩篇》中详细地记载了苏格拉底申辩和赴死的完整过程。雅典人控告苏格拉底的罪名是亵渎神灵和腐蚀青年。第一批原告控诉苏格拉底追求地以下天以上的东西,强词夺理颠倒是非,并且以此传授他人。众所周知,只有自然哲学家尤其关注自然,并以自然的原因来解释世界的本原。文明的起源由超越自然的神圣力量下降到我们共同经验的自然世界,不得不说这是自然哲学的进步之处。但对自然神的顶礼膜拜,只会取消人类自身理性的力量。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回到地上,从自然界转向人自身、转向人内在的德性。他在市井之中与人辩论,目的也不在于传授知识收取报酬,纯是出于爱智的动机,与人共同寻求真理。而亵渎神灵的控告,则是说苏格拉底不信有神,或者说只相信自己发明的神灵,而不信本邦认可的诸神。这也是他被认为败坏青年之处。证据之一是苏格拉底曾经说太阳是一块石而月亮是一块土。这其实仍是同以安那克萨戈拉为代表的自然哲学家混为一谈。不信有神和引进新神首先在逻辑上就是自相矛盾的。原告和被告的分歧不在于相不相信有神,而在于相信神是什么,而这些都不足以说明苏格拉底有罪。

31、此外,在临床工作中,医生还常常要面对来自患者或家属关于某病复发或遗传风险的咨询。这样的行为本身就表明他们自己就存在着某种过分的担心或焦虑,会高估相应的风险而不太可能相信预示低风险的信息。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告知咨询者所谓“风险”高低时,一要强调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样本以及不同年代的数据不一致甚至差距悬殊,使其对得出正确结论的期望值降低。二要以一般人口数据说话:在一般人口中此类疾病患者数目确实不少,绝对数是大的,使其的担心和病耻感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但患病的相对风险并不大,如双相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也只是3-6%左右。这样他们就可能会相对理性地评判相应风险,并采取恰当的措施了。

32、也正因如此,当儒家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而占据中国文化正统后,儒家学说就牢牢的把控着文化解释权,“法古”思想也在中国长久的传递下去,后世的中国士人,一辈子就为前人留下的文字作注疏,既不注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不注重在追索问题中获得超越。仅有的一点不甘心,也往往必须打着“复古”的旗号,以向古人看齐为准则。

33、杨绛因为不懂古希腊文,所以决定从英文版转译《斐多》。而从英文译本转译柏拉图,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想法。西方学界阅读柏拉图的标准版是1578年出版的古希腊文和拉丁文对照的Stephanus版柏拉图全集(三卷)。在拉丁文已经是古希腊文的参考译文的时候,在拉丁文是全欧洲的学术交流语言的时候,英文柏拉图没有存在的价值。随着18世纪末启蒙运动的发展,拉丁文逐渐退出舞台。各国开始使用本国语言作为学术交流的语言后,渐渐有人开始用英文翻译柏拉图。第一部比较正规的柏拉图英文译作出版于1804年,由ThomasTaylor翻译。第一部比较出名的柏拉图译作BenjaminJowett版(也就是杨绛列为第一参考书的这版)出版于1871年。但他们都还不能称作“比较准确”的柏拉图译作。事实上,19世纪只是英译柏拉图的“婴儿期”和“探索期”,此时的柏拉图英译本并不成熟,更多的只是作为读罢古希腊文后的消遣,并不能独立成书。即使到了今天,有了如Grube版等较为成熟的英译本的情况下,严肃的柏拉图学者仍要使用古希腊文阅读柏拉图。杨绛选择从英文版转译柏拉图,从立意上就限制了她的译本能够达到的高度。

34、苏格拉底:可是你刚才还说,欺骗和盗窃是不正义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35、柏拉图虽然在作品中贬低“讲故事”,但这并不表明柏拉图认为“讲故事”毫无价值。事实上,柏拉图认为讲故事仍有价值,但其价值低于哲学论证。柏拉图认为,能用讲道理的方式说服人,就优先用讲道理的方式说服人。如果道理讲完了对方还因为愚钝没听明白的话,就再试试讲一个隐含了这个道理的故事。看看能不能再用这个故事感染他。先讲道理,后讲故事,《理想国》、《斐多》都采用了这样的行文结构。

36、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37、苏格拉底是自愿自觉选择死亡,是为理想信仰而死。哲学为死亡做练习、做准备,但真正的哲学家反对自杀。柏拉图在《斐多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说:“我相信神是我们的守护者,我们是神的财产,如果我们这样看问题,那么也有理由说,一个人应该等待,在上帝召唤他之前不要夺走他的生命。”诸神是我们的看护,我们是神的财产。虽然死亡必然属于我们自己,但我们却没有权利自行了断,自杀是不可取的。而且自杀迫使灵魂离开肉体,这样的净化是不彻底的,可能仍带有肉体的欲望和痛苦。我们只能选择做好准备的死,而不能选择对死毫无准备的自杀。在继伏尔泰说自杀是人类最后的自由后,加缪宣称“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9)人是有自杀的自由,但却依然不能自杀。在加缪看来,自杀不是反抗,而是对自身懦弱的妥协。自杀是意志自由的一种实现方式,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在自杀面前,人本能有求生存意志,自杀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苏格拉底视死如归,一直以来都在为死亡做准备,是民主制度达成了他的心意,将他判处死刑。这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他杀。哲学家不必去自杀,他只要学会如何看待生与死的关系。

38、在古希腊,法律被视做城邦安全的基础,具有女神般的尊严,可以说是城邦真正的保护神。在此神灵的保护下,古希腊的城邦按法律治理,任何人的地位都不得高于法律。苏格拉底认为城邦的法律是公民们一致制定的协议,应该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只有遵守法律,才能使人民同心协力,使城邦强大无比,严守法律是人民幸福、城邦强大的根本保证,他的价值远远高于个人的生命。

39、名人堂苏格拉底并不算是一个全面的中场球员,他以精湛的进攻技术见长,以羸弱的对抗和防守能力为短板,和世传古利特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对于传奇套玩家帮助甚微,可以作为替补来使用,而对于巴西套玩家来说帮助非常大。

40、和孔子之于中国文化一样,被称为“西方的孔子”的苏格拉底,对西方文化也是影响深远。

41、而论据,最好是各方都明确接受且无法辩驳的客观事实。

42、“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无奈地说:

43、大智慧的苏格拉底却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

44、来源|TheJournalofPolitics,Vol.No.April20E

45、而在西方人眼里,孔子更是中国文化的化身,如美国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就没有把中国定义为“马列主义国家”,而是定义为“儒家文明国家”,而美国联邦法院的门前,更是将中国的孔子和公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并立。

46、“看欧洲地图,希腊如同一只骷髅手,正将其瘦骨嶙峋的手指伸入地

47、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也是人类永恒的隐痛。对每个人来说,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归宿。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不断向死亡趋近的过程。对于死亡,人们总是怀着莫名的恐惧和敬畏。正如叔本华所说,人们怕死,事实上是怕个体的毁灭,而死也毫不隐讳把自己表现为这种毁灭。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死亡,如何看待死后的未知状态,如何进行死亡的价值评价,是涉及人的安身立命之道的终极问题之一。作为世界文明史一大公案的苏格拉底之死为我们公正看待死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48、苏格拉底第二次解读这个梦,把解读的注意力放在了“创作(poiei)”这个动词上,认为梦中其实是特指“我们这里常见的教育(dēmōdēmousikē,dēmōdē是“适合大众的”的意思,其词根dēmō是“大多数人”的意思,含有贬义)”。古希腊那会儿常见的教育形式,也就是古希腊的传统教育形式,也就是以神话、故事、寓言、传说等“创作”进行的教育。

49、如果你想在迷惘人生保持清醒,请读读苏格拉底。

50、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出生于周礼影响深刻的鲁国,时人称为“周礼尽在鲁矣”,和旁边沿海重商的齐国不一样,鲁国重农轻商,孔子深受影响。而苏格拉底出生的希腊,商业活动盛行,特别是雅典,是当时地中海东部经济、贸易、文化的中心。(以出口橄榄、葡萄等经济作物和工业制成品为主,粮食依赖进口)

51、神之所以说他最聪明,并不是因为他有多智慧,而是苏格拉底知道自己无知,并敢于公开承认。

52、中西文化差异涉及中西方的政治、伦理、经济、军事、宗教、社会组织等等,需要研究者有极大的知识储备,门槛很高,所以大部分人看中西差异,要么只能管中窥豹盲人摸象,要么面对庞大话题无从下手。

53、人之所以为人而与周围其他物种区别开来,是因为人有自我意识。人从出生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开始,便也意识到了自身的有限性和有死性。“我们可以借助观察我们之外的他人之必有死而推论出我之必有死,并超越于当下,面对死亡的恐惧。”(7)尼采曾说,人生是一个长期的死亡过程。人的生存本来就是向着死亡的存在。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也是无数人担心和害怕的结果。不同于一般人对于死亡的恐惧,苏格拉底在可以生的情况下选择死,并在死前申辩中说出关于死亡的大道理:“死的境界必居其一:或是全空,死者毫无知觉;或是,如世俗所云,灵魂是由此界迁居彼界。”不管是何原因,哲学家和死亡结下了不解之缘。普通大众努力克服死亡的恐惧,去过一种好的生活,而哲学家选择向死而生,在趋向死亡的过程中与死亡达成和解。

54、学子问答|胡扬华东师大-里昂高师李晶晶 | 评Thompson《Waking,Dreaming,Being》自由主义中立性及其相关问题|南京大学顾肃教授专访

55、你们都希望在我们争吵时,凑热闹说,“打,苏格拉底!”、“做得好,克珊西帕!”

56、这两个动词合起来只想让苏格拉底做一件事情,也就是“用自己的创作投身教育事业”。杨绛的“培育”一词不仅表明她不知道这种修辞手法,也表明她误读了Jowett的译文。Jowett的英译文模仿了古希腊文的修辞手法,将出于强调的第二个动词译为“cultivate”。Cultivate一词的词根是拉丁文动词colō,意思是“关怀、关心、照料”。关心自己的作品,也就是“投身于作品”的意思。杨绛因为不知cultivate的拉丁文字源,也不知这里表强调的修辞手法,将cultivate错译为“培育”,实在是遗憾。

57、正因孔子不喜下定义,而苏格拉底执着于下定义,所以儒学完备的体系却少有细节上的严谨,加上儒学的“尊本抑末”,而受益于苏格拉底的严谨,科学开始了萌芽。

58、所有对美和知识追求,所有“治愈心灵”的活动,例如器乐、声乐、诗词歌赋、哲学......古希腊统都统称为mousikē。Mousikē(心灵教育)和Gymnastikē(体育)两部分构成了古希腊教育的主干内容(注意古希腊教育为了培育“身心健康”的青年对“心灵”和“身体”的分别关怀)。Mousikē通常情况下以文学为重点,音乐为次要。如果语境没有特别指明,mousikē绝对不能单独翻译成“音乐”。如果一定要取里面的某个概念翻译,宁可取“文学”也不能取“音乐”。请注意古希腊文、拉丁文、英文“mousikē,musica,music”三个词词形的传承。勒布版英文将mousikē记为music,目的只是为了指明mousikē这个专有概念,并不代表英译者认为music应当理解为“音乐”。汉语中,“接受教育”等于“读书”。所以古希腊的“心灵教育”这个概念在翻译的过程中,“心灵”二字可以省略。Mousikē可以直接翻译成“教育”。“创造音乐”其实也就是“创作你自己的有教育意义的作品”的意思。

59、苏格拉底单身时跟几个朋友住在一间七八平米的房间里,每天很乐呵。

60、    苏格拉底的一些探讨问题的方式对我们也有很大启迪的,他擅长辩论,喜欢在反驳、提问中思考,慢慢感悟自己的思想。

61、苏格拉底认为,即使文学再美丽动人,因其本质仍只是虚构作品,即使能感染人,说服性也永远不如真正的事实论证。“文学”不是最高价值的写作。讲道理才是最有力的说服。

62、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63、正由于古希腊的“心灵教育”同时允许“讲故事感染人”和“讲道理说服人”两种不同教育手段,苏格拉底才误解了他的梦。苏格拉底一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这句话的“心灵教育”这个名词上,却不想梦想表达的重点也许是在“创作”这个动词上,才有了苏格拉底后来对梦的第二次解读。要正确翻译这个督促,就必须找到汉语中能同时承载这两种解读的句子。所以这句mousikēnpoieikaiergazou应当翻译成:“用你的创作去教育人们吧苏格拉底!”

64、苏格拉底天天喜欢在大街上跟人讨论哲学,是公认的智者。

65、苏格拉底还认为,法律同城邦一样,都来源于神,是神定的原则。法律最初体现为自然法,自然法也就是自然规律,它纯粹是一种神的意志或神有意的安排。后来城邦颁布的法律称为人定法。虽然人定法不像自然法那样具有普遍性,而具有易变性,但是,由于人定法来源于自然法,人们接受和服从人定法的指导就意味着人们接受和服从自然法的约束,也就是服从神的意志。一个城邦的理想状态必须是人人从内心守法的状态,这既是苏格拉底一生的理想和信仰,也是他最后慷慨以身殉法的内在动力。

66、苏格拉底不怕死,但最终还是死了。对于死后有没有灵魂,灵魂归于何处,死后的世界是不是绝对的虚无我们一无所知。我们知道的是苏格拉底死后不久,雅典民众追悔莫及。于是给他平反,并且流放了原告,还树立铜像来纪念他。苏格拉底死而不朽,他的思想和精神一代代传承不衰。死亡是超出我们经验的,任何正在活着的人都不可能真正体验到死亡。所以我们对死亡的解释只能诉诸于玄想和信仰。出于对终极关怀的反思和死后世界的构想,哲学和宗教应运而生。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和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确认超验的世界本体存在,并在那里为灵魂和生命本体安了家。“人们之所以对肉体的死亡感到莫大的恐惧和焦虑,其根本原因正是由于不知道死后灵魂的归宿。死亡的可怕之处不在于死亡过程中肉体所受的痛苦,而在于死后的绝对虚无。”(10)哲学的灵肉二分之说,尤其是宗教关于死后归宿的天堂地狱之教,很好地消解了人们对于死亡和虚无的恐惧。这一信仰支撑着人们在现世生活中完善人格做正义之事,或立德立功立言,实现另一种不朽。

67、苏格拉底决定去找一个比自己聪明的人,带他一起去神的面前质疑。

68、苏格拉底这样孜孜不倦地关心人的内心和灵魂,把道德和知识联系起来,教人努力体认自我,回归内心善性。德性落实到城邦和个人则是正义、勇敢、节制的美德。即便神谶说他是最智慧的,他依然认为自己无知。当他逐一访察以智慧著称的人后,才知道他们有的是有限的知识,甚至根本无知,反而自认为无所不知。如同他们怕死一样,只是不智而自命为智,以其所不知为知。没有人知道死亡对人来说是好是坏,但人们都怕死,就好像确知死亡是最坏的境界。苏格拉底不以不知为知,更不会逃避死亡,“苏格拉底悟出了神的本意,真正的智慧是属于神的,神示只是告诉我们,人的智慧微不足道,是没有价值的”所以神认为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让苏格拉底不停地与人辩论检验别人的智慧。反讽和助产士的方法常使别人理屈词穷,陷入尴尬的境地,他也因此得罪了一批有名望的政客。这些人对苏格拉底怀恨在心,必欲置其于死地。

69、这篇文章希望能通过指出杨绛翻译的《斐多》里的一些基本概念的错译和漏译,表明一个观点:做好翻译,外语能力只是基本。翻译归根结底要依赖的是译者在“本门专业”上对所译内容的精通和熟悉。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背景知识的译者,外语再好,也无法胜任作品的翻译。

70、综合来看,属性面板还是不错的,对标的球员应该是世传古利特,两人模型和总评相似度很高,只不过古利特的定位是CM,而苏格拉底的定位是CAM,CM相比CAM来说要全面些,而CAM的传球和终结属性要更豪华。但是苏格拉底有诸多短板,比较明显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71、一辩后被判有罪。第二次申辩中,他强调自己是一个不图钱财、不治生业,不当将帅,不求闻达的人。作为一个哲人,苏格拉底较之他的人民更清楚看到雅典社会的弊病。为了拯救雅典和人民到处奔走呼号。正如苏氏所说,如今我一贫如洗,两袖清风,这就是一心侍奉神道的结果。这个神道就是知识分子的良知,正是他要承担和应尽的社会责任。

72、苏格拉底没有像孔子那样直接给出一个道理让学生背诵,而是通过不断问答来得出这样道理。如他所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73、(若干年后,中国出了这样一句俗语:“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和苏格拉底那句话道理类似,但也仅仅是类似,没有具体的思辨过程来支撑这个道理。)

74、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75、半年后,苏格拉底即将告别人世,人选还是没找到,助手说:

76、既然善为人的精神本性所固有,善恶规定是内在的,人是人自己的道德标准。这样便产生了一个问题,善为人心所固有,是主体的品格或习性,那么,为什么人会有善恶之分?苏格拉底认为,没有人愿意去犯错误,或者希望为恶,“任何人犯错误都不是自愿的”。因为人心有其所向,人从本性上是趋向于善的,没有人会自愿选择或追求对他而言是邪恶的东西。“没有人有意作恶或无意为善”,趋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人之所以会为恶不为善,这是理智的错误而不是道德的弱点。换言之,人之所以为恶,这源自于人的识见与知识,在于人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所向的善,所背的恶,即人没有把自己所向所背的道理弄清楚,所以,人往往觉得自己的行为在求善,而实际上却是在行恶。在这里,苏格拉底把人的行为善恶归结为知识问题,那么,把德性与知识完全等同起来,在逻辑上必然带来的结果是,人的道德实质在于要发挥人的认知能力去认识自己的所向所背的道理,认识这是善的,那是不善的。人在知德中,自然会为善不为恶,所以,道德的实质问题是知德,知识是至善。

77、而任何学说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正是古希腊和古中国不同的地缘条件,才有了后续中西文化的不同。

78、人之所以为人而与周围其他物种区别开来,是因为人有自我意识。人从出生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开始,便也意识到了自身的有限性和有死性。“我们可以借助观察我们之外的他人之必有死而推论出我之必有死,并超越于当下,面对死亡的恐惧。”(7)尼采曾说,人生是一个长期的死亡过程。人的生存本来就是向着死亡的存在。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也是无数人担心和害怕的结果。不同于一般人对于死亡的恐惧,苏格拉底在可以生的情况下选择死,并在死前申辩中说出关于死亡的大道理:“死的境界必居其一:或是全空,死者毫无知觉;或是,如世俗所云,灵魂是由此界迁居彼界。”不管是何原因,哲学家和死亡结下了不解之缘。普通大众努力克服死亡的恐惧,去过一种好的生活,而哲学家选择向死而生,在趋向死亡的过程中与死亡达成和解。

79、“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丢失了……

80、(如果孔子出身于商业氛围浓厚的齐国,也许儒学会不一样些。。。)

81、首先,古希腊明显逊色于古中国,古希腊地小人稀,文明发展迟缓,耕地严重不足,中国进入春秋时,希腊才开始形成“城邦”的小国,其他非城邦的地区都是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制。

82、我想,这句话作为对苏格拉底的评价就差不多够了。

83、苏格拉底也是如此。认识自我就是反身而诚,认识人心的理性规律,只有求助于心灵,运用理性的思维,才能达到存在的真理。这是思维与存在统一性的萌芽。在此,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原则,从人的理性思维看,理性思维表现万物的统一性,万物在其统一性中是个“共同本性”或“共同概念”,不是一些知觉的总和。万物在“共同本性”或这个道与理的统一中,其最高的规定是人的伦理规定。因为万物中的最高环节是人,所以,万物统一的“共同本性”、道和理是一个绝对的至善,正是在这里,开始有了和自然哲学不同的目的论。但是,苏格拉底虽然提出了这个思想,却并未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那样对绝对的至善—万物的统一体作过认真的研究,这个思想后来被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发展。然而,尽管苏格拉底所谓的善仅仅是理念、道与理的一种形式,但在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中,由于苏格拉底通过对自己的意识和反思最先注意到了善,因此,黑格尔称赞苏格拉底的特殊贡献在于,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概念,亦即他把伦理学加进了哲学,建立了伦理学。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杨绛经典短句(50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