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砂锅问到底是成语还是歇后语(27句精选句子)

2023-08-01 09:25:33

打破砂锅问到底是成语还是歇后语

1、(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否定句

2、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18回:“阿福先见雯青动怒,也怕寻根问底,早就暗暗跟了进来。”

3、(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一定要把事情弄清

4、意思: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

5、示例:这个学生对学习有股钻劲,什么问题都想寻根究底。

6、☞当家的透蛮妮子 ———— 那是抬举你成人哩

7、刘姥姥到大观园里走亲戚,贾母与凤姐留她住几天,他们大摆酒宴,让刘姥姥讲一些乡下的奇闻趣事。刘姥姥则信口开河讲一个茗玉小姐17岁死后成仙,地方人们为她建庙。宝玉听了想寻根究底弄个明白,打发家人茗烟去村上核实。

8、[典故出处]近现代·石三友《金陵野史·圆明园与基泰工程司》:“说到这八座模型,追本溯源,不能不提到北洋政府时的总长朱启钤。”

9、释义:宋·黄庭坚《拙轩颂》:“寻找灵巧尚且得不到,笨拙又从哪里来呢?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本想卖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给蛇画足,更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灵巧是有剩余的,而笨拙却不充足。”

10、沙锅即泥烧制成的锅,多为人们用作熬制中药或冬季煲汤的器具,这种锅稍不小心极易破碎,而且一碎就会一裂到底。“打破沙锅问到底”实际应为“打破沙锅纹到底”,即裂纹直到底部,后来竟变成“问到底”了。

11、谐音类,如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12、故事类,如: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13、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14、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15、只有付出辛劳,付出汗水,才能有收获。做学问不能一知半解,不能做伪学问,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真精神,求真求实,实事求是,不要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禄,做泡沫学者。

16、示例:你刨根问底,是啥意思?你既不是治安组长,又不是民兵队长!

17、“打破沙锅问到底”常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一定要把事情弄清。语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拙轩颂》: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译文是狂热的人将沙盆打破一问,突然顿悟,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18、☞四金刚拖鼻涕 ———— 越大越不成人;越大越勿像人

19、☞风箱板做棺材 ———— 气死人;昔日受气今盛人;昔日受气今成人

20、也有说应该是“打破沙锅璺到底”,璺读作wèn。因为和问同声,所以就改用问字了。璺就是沙锅上的裂纹,沙锅磕坏了打坏以后就会有裂纹一直延伸到沙锅的最下面。就是比喻解答问题应该追根究底。

21、“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样的语言是熟语的一种,叫歇后语。 歇后语的语言形式很有意思,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打破沙锅”就像谜语中的谜面,而后一部分“问到底”就像谜语中的谜底。后一部分才是歇后语的真意所在。

22、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23、[成语解释]本:根本;溯:探求。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根源。

24、分析:“打破砂锅——问到底”。原本是“打破砂锅——纹到底”,因为“纹”同“问”同音,当打破砂锅时,眼见从锅边直到锅底裂开长纹,“问到底”是“纹到底”之谓也。

25、例句:她为什么不回到文工团去?不过我也并非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巴金《团圆》

26、译文:寻找灵巧尚且得不到,笨拙又从哪里来呢,狂热的人将沙盆打破一问,突然顿悟,弄巧成拙,为蛇画足,这些都是多余和重复的事,毕竟灵巧的人有很多,笨拙的人是少数啊。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美文400字摘抄(97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