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好处与坏处5条(78句精选句子)

2023-07-04 09:46:33

读书的好处与坏处5条

1、中国的烹饪文化是中华文明桂冠上毫无疑义的一颗明珠,扶霞通过美食打开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大门。她是个英国人,但也会用中国的眼光看问题。她曾这样自嘲自己的同胞,西方人喋喋不休地数落中国人吃珍惜动物,自己却总是津津有味地品尝野生海鱼;西方人指责中国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但按人均标准,美国仍然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同时,她也客观评价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比如食品安全、生态保护、医疗卫生、贫富差距和铺张浪费等。

2、上面这位帅哥,来自环评青年学习小组的陶威锭以其精炼的文字、深邃的思想在五位读书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四月份的爱“月”读之星!!

3、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读书不仅能够让我们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从其中看到解决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的方向。人终其一生,无非就是在不断探知自己的人生到底应当有什么样的意义而已。

4、从2004年的《教师之友》到2015年的《读写月报新教育》,两份杂志的文章,历经十余年,读来依然不过时,依然有切肤之痛,有富于教育含金量的故事,有名师和草根的争鸣,有教师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奇妙旅程,有沉甸甸的回忆和闪亮的智慧……如江苏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先生所言——

5、这个不一样的推荐语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别样的兴趣,终于在多位爱书种子选手(五六位之多呢)之中,我有幸中标,获得了“月”读这本书的机会。

6、读不下去就放下,不要硬读。这就是非专业阅读的潇洒之处。这么有名的著作也放下?是的,放下。因为你与它没有缘分,或许说暂时无缘。

7、从读书中找书读,是读书治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人们可以从读历史书中去寻找那些已有定论且在历史上产生过影响的书去读,也可以从读文学史中去寻找那些已有定评的文学著作去读,还可以从读名人传记中去寻找那些名人读过的书去读。只要用心读书就会从读书中找到该读与可读之书。要尽快把读书的愿望变为读书的行动。只有用心读起来才能享受到读书之乐。(大雄:这条很重要,是找到好书的一个好方法。)

8、作者英国女孩扶霞以鲜活有趣的文字,讲述了她在中国的美食历险之旅。1994年,扶霞是一名在四川大学留学的英国学生,在这个外国人眼中,成都是悠闲、温柔、热情、随性的,就像她说的,成都有种立刻就让人着迷的魔力,当然最让她着魔的是川菜。鱼香茄子、凉拌鸡、豆瓣鱼、夫妻肺片、宫保鸡丁、回锅肉、担担面、豆花、锅魁、凉粉、红油火锅(请擦擦您的口水)……,对于川菜的描写,她用的最多的词语是大快朵颐。这个狂热的川菜粉丝,成为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第一位外国学徒,领略了中国烹饪的刀工、调味和火候的艺术,她甚至连汉字也是从菜单里学起。川菜使她爱上中国,打开了她的中国美食之旅,她从热闹红火的四川到偏僻荒凉的甘肃,从群山环绕的福建到如痴如醉的扬州古城。她对川菜、湘菜、粤菜和淮扬菜如数家珍,她精准地形容川菜惊唇动齿,湘菜大胆厚重,粤菜精致鲜润,淮扬菜和平温暖,可以说这是一本出自外国人之笔的《舌尖上的中国》。

9、你说能看《冒险小虎队》这种书吗?以前有很多老师不提倡看,但我觉得这些书写得不错。还有,为什么老师们不喜欢这种书,他们有什么理由说这些书差?

10、精读(字句落实,玩味,背,打扎实基本功,看书要有自己的看法,有别人没看到的东西)。

11、一个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与家人一起郊外游玩的周末,我带上了这本游记。慵懒地躺在吊床上,我翻开了这本书,刚开始淡淡如流水记账似的描述并没有很吸引我。相反,旁边的小孩嬉戏,家人的热络邀请更吸引我的注意,就这样第一次开读被封闭在了第二页。

12、董遇则提出“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13、“从读书中找书读”,是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许杰教授一生奉行的读书、治学、创作的一条准则。

14、爬长城消耗够了热量之后来一顿铜锅涮肉和二锅头~

15、读书时要做读书笔记,不求多,重在思考,可以记书上。

16、读书要有一个计划,必先决定自己所要研究的科目或中心问题。根据所欲研究的中心问题,把必须读的书和必须参考的书列举出来,在列举之中把各书的先后和研究的门径与方法都有系统地规定好。

17、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尤其是。作者巧妙地由美食为媒介,自然切入到人生百态。滤去大段的“饕餮盛宴”后,其实本书所剩内容并不很多……也许你会说我舍弃了精华;又也许,我只是在大盘辣子鸡的辣椒堆儿中寻觅小小的鸡肉块呢。

18、5月,我们渐渐习惯了戴着口罩外出,一边怀念去年5月小长假的短途旅行,一边遥望境外“此起彼伏”的疫情发展趋势~我们向外看,外面的人也在看我们,这种“看”更像是陌生人初见时谨慎的互相打量,而不似之前旧识一样的热切观望。

19、垫什么样的底,就会建什么样的楼。因此尽量要把底垫得结实一点,但时间不多,要寻找一种省俭方式。最省俭的垫底方式,是选读名著。

20、读书能够让我们集中注意力,做事也容易变得更加专注;

21、ok~第二题,如果 一位对中国并不了解的友人来看望你,第一件带他/她去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22、一戒时效性的书。我家的新书很多,报纸杂志也很多,一般我不会让孩子看这些东西。杂志是以杂为主,对于相对清纯一点的孩子,杂便不适合孩子的天性,并且难以吸收消化,同时浪费时间。况且这些时效性的东西很容易让孩子的心不那么单纯,容易随风转随着流行时髦转,破坏了孩子读书的天籁情境。(大雄:这点我非常赞同。)

23、看书也要辨别什么书,有的书不但不能使人的思想进步,反而使人思想落伍!此外关于看书这件事,还有两点可以谈谈。(大雄:他也谈到了读书要有选择性。)

24、这就是嘉倩最初的冰岛独居生活,充斥着孤独的小挫败、小情绪,那些离家正在独居的人是否产生了些许共鸣?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前独居在我国并不普遍,随着社会的发展,独居已成为大量年轻人的新选择。据民政部数据,当下我国独居成年人口已突破7700万,且数量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北京这种大都市,独居者更是大有人在。那么,独居就一定孤独吗?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5、答:我觉得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一百本作文书。它至少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我们可以写什么?怎么写会更能打动人?还有一个理由是,这本书里有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我每次望着海浪,就会觉得不管事情看起来有多糟,人生还是可以走下去的。

26、也许有一天,纸书将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看见。对这样的未来,我有遗憾,但会安然接受。

27、那该怎么选择呢?老舍先生认为,先读现代题材的作品,再去看古典作品,比较妥当。若是一开始就读古典作品,心中没有底,不会鉴别,往往就容易发生误解。

28、都说当今贼多,贼却不偷书,贼便是好贼。他若要来,钥匙在门框上放着,要喝水喝水,要看书看书,抽屉的作家证中是夹有两张国库券。但贼不拿,说不定能送一条字条:“你比我还穷?!”300年后这字条还真成了高价文物。其实,说穷也不是穷到要饭,出门还是要带10元钱的,大丈夫嘛,视钱如粪土,它就只能装在鞋壳里头。

29、怎样才算是“好读书”?曾经听一个年近八旬歌吟不辄的著名诗人发议论:只在年轻时写写诗的,不是真诗人;到死都在写诗的,才算真诗人。这虽然有些夫子自道,转身想想,也不无道理。按照他这理论,是不是也可以说:只在年轻时好读书的,不算是好读书;到死还迷恋读书,习惯成癖的,才算好读书?

30、这个调查数据,与我对身边朋友读书状况的感受基本一致,与我的期望则相距甚远。据说,我国人均阅读量较欧美日韩各国都有不小的差距。

31、方法,实际即是一种操作;操作是要受被操作的对象的制约的;被操作的对象不同,操作的程序亦自然会因之而异。许多人似乎忽略了这一点,于是无意中把方法过于抽象化,不仅将文献上的求证,混同于自然科学中的实验,忽略了在中国文化中不是缺乏一般的求证的观念,而是缺乏由实验以求证的观念,并且将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假设,以同样的分量移用到读书上面来,于是产生了:读书专门是为了求假设,做翻案文章,便出了许多在鸡蛋中找骨头的考据家,有如顾颉刚这类的疑古派。把考据当作学问的整体,辛苦一生,在文献中打滚,从来没有接触到文化中的问题,尤其是与人生、社会有关的文化问题。这种学者,才真是不生育的尼姑。笨人将不知读书应从何下手假设,聪明人为了过早的假设而耽搁一生。因此,我觉得胡先生这两句口号,可以有旁的用场,但青年学生在读书时,顶好不必先把它横亘在脑筋里面。

32、但若是二月河之辈,虽也讲个兴趣,但似乎就不妨粗放些了。即使有点“猪八戒吃人参果”,一吞而下,快何如之?而且人参果的营养也未见流失。所以要根据你自身的条件来办,这就是我想说的“缘”。

33、言归正传,作者从英来华,从成都开始,经由湖南,福建,北京,扬州等地,凭着对中国美食的一腔热忱,深深地钻入中华料理的“白”洞;同时,对中国的感情也愈发的丰满而复杂起来。

34、上学期我语文阅读成绩合格,有什么办法能提高?是否要多写课外作业、多看书、多上兴趣班?

35、@十年的女友就要嫁人了:可以有底气的说:“你很好,但是我也不差。”

36、带着《三体》去南极,在厚厚的冰层上阅读,应该挺有意思

37、(大雄:我觉得说的很对,我们看书是不应照单全收,但不应觉得自己NB而说别人的书这儿不好那儿也不好,吸收其精华就好。)

38、他为自己开了一张“药方”,列出两条矫正方法:

39、读后细品,蓦然发觉书名很有意思。花椒代表了一种中国独有的麻香味,而食材本身十分亲民且廉价;鱼翅反之,无味,但属奢侈食材,稀少而珍贵。对于作者置身中国的故事,作者便是鱼翅,而花椒便代表着中国的文化(此比喻并无贵贱之分,只是满口川普的英国女生在中国定是稀缺物种。回头我去英国钻研康沃尔肉馅饼(cornishPasty),估计也能出一本“鲍鱼与胡椒”之类的罢)。但不管鱼翅身上的花椒味有多么正宗与浓厚,鱼翅永远是鱼翅;混在花椒群中,永远会被轻易的识别出来。之后被,或好或坏,特殊对待。但,这又何妨?鱼翅自己要记得鱼翅永远是鱼翅就好。

40、坏处:书本里的世界还是比现实社会更理想化。读书太多有可能使得一个人趋向理想主义、很迂腐。对于性格偏谨慎的人来说,读书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可能严重削弱执行力。

41、推荐语来自d群办同事,是这么说的:“《独居冰岛的一年》来自一个中国女生,她丢下行囊飞去冰岛,生活、工作;交流、思考。向你描述一个你完全不知道的世界,也向你敞开一个女生丰富的感想和情思。当视野变小,人变得生动,故事有了注脚,客观就慢慢产生,回忆就慢慢滋长,看法或许也就不同了。在疫情蔓延、对立情绪滋长的时光里,他人眼中的中国和我们眼中的世界变得更加重要,温暖对他人,理性对世界,是我们为人类去战胜疫情最大的武器不是吗?”

42、所以我认为,读书也好,治学也好,是不宜给自己划定一个框子的,相反应该随缘。倘使你要当冯友兰,要当任继愈,当孟森,当戴逸,当周远廉、冯其庸这样的,那也是非有兴趣不可。博之外非要下工夫“求其甚解”。这些先生的文章道德都建立在严谨的逻辑思维上,精金美玉般琢磨钻研,苦心孤诣地构架。那是他们讲究读书治学的“博”与“专”使然。

43、我一直都觉得,读书最大的意义在于多元的全面的了解这个世界。通过学习,培养独立的人格,形成健全的三观,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发生的事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有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和底气。

44、我不主张在课外阅读中做很多卡片,却赞成写一些读书笔记,概括全书的神采和脉络,记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种读书笔记,既在描述书,又在描述自己。

45、如果问我《独居冰岛的一年》这本书讲了什么?我想我会说讲了许多生活中的细节,一些我们正在经历或曾经经历的细节。

46、萧红,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这样我所写的“不知所云体”就好像有出处了呢!

47、青年人读了书,喜欢互相讨论。互相讨论能构建起一种兴趣场和信息场,但是总的说来,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最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更何况我们还是学生,即使有点肤浅的感受也不具备向外传播的价值。

48、说到这儿,有人在骂:瞧,这就是读书人的酸劲了,为什么不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呢?真是阿Q精神喽!这骂得好,能骂出个阿Q,来,便证明你在读书了,不读书怎么会知道鲁迅先生曾写过个阿Q呢?!因此还是好读书者好。

49、答:虽然我是语文老师,我非常希望我的每个学生的语文成绩都是优秀,但我依然认为,一个人的语文水平高低和成绩没有必然联系,也就是说,一个语文成绩很好的人,也有可能语文水平一般,而一个语文成绩一般的人也可能水平很好。如果你很喜欢阅读,经常沉浸在一本书中不能自拔,每次读书都有自己的想法,同时喜欢表达,口头的或书面的,只是因为有人不喜欢,或者你不喜欢按照别人指定的答案来,那么,你既不需要多写课外作业,也不需要上兴趣班,只需要按照既定的路径,继续爱阅读爱表达,坚持自己就行了。当然,如果你不想因为成绩让老妈难过,你可以在老师讲题时听专心一点,好好总结一些答题方法,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既不爱阅读,又不爱写作,然后你又想成绩好,你自己说,凭什么呢?即使多写课外作业,上三个兴趣班,考一个优秀,也是没什么意思的。

50、读书人的病有治其病的药,药不在《本草》而直接是书,一是得本性酷好之书,二是得急需之书,三是得未见之书。但这药医生常不用,有了病就让住院,住院也好,总算有了囫囵时间读书了。所以,约伙打架,不必寻读书人,那鸡爪似的手没四两力;要欺负也不必对读书人,老虎吃鸡不是山中王。读书人性缓,要急急不了他,心又大,要气气不着,要让读书人死,其实很简单,给他些樟脑丸,因为他们是书虫。

51、当代作家贾平凹有《好读书》一文,写得不落俗套。该文劈头就说:好读书就得受穷。接下去还说,好读书就别当官,也当不好官;好读书必然没个好身体……说了许多好读书的坏话、实话,又似些反话。末了,还是忍不住举出了些读书的好处来。说什么“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处,譬如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早年初读这些话,颇喜欢玩味。近来再看,除“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一句觉得实在、有意思外,其余那些“高、大、上”,感觉都有些夸大其词了。

52、答:这两种方法都很重要,我觉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就是同一个人读同一本书,方法的选择也会根据时间、目的、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比如读一本文学作品,可以浏览取其大意,也可以通读后掉过头来对精彩部分细细研读。有时候我们需要不求甚解,享受阅读快感,那就快一点、多一点;有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些研究,破解写作秘密,那就细一点、精一点。我有一个习惯,发现一本好书,会反复重读。就像《走遍天下书为侣》里说的那样,每一次都能发现新的东西。那种感觉简直太棒了,就像你跟一个喜欢的老朋友一次次见面喝茶聊天一样,每次都能聊得意犹未尽。

53、读书可以提高你的层次,提升你的综合素质,让你的气质更出众;

54、谈到方法,或者有人立刻想到胡适先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有名口号,尤其是最近正对此发生争论。其实,假设与求证,无疑地,是科学解决问题的两个重要环节;把这两个环节特别凸显出来,也未尝不可以。但是将杜威的《思考的方法》及《确实性的探求》两部三十多万字的著作,乃至许多与此同性质的著作,简化为两句口号,这是从中国人喜欢简易的传统性格中所想出的办法。

55、@十三潘:多学一点知识,就少一句求人的话。

56、《鱼翅与花椒》,我打8分,这真的真(并)的(不)是一本关于美食的书~

57、凡在功课上,过早限定了自己兴趣的学生,不是局量狭小,便是心气粗浮,当然会影响到将来的成就、何况各种专门知识,常须在许多相关的知识中,才能确定其地位与方向,并保持其发展上的平衡。所以认真读书的大学生,对大学的必修课程,都应认真地学习;并且课外阅读,也应当以各课程为基点而辐射出去。对于重要的,多辐射出一点;其次的,少辐射或只守住基点。随意翻阅,那是为了消磨时间,不算得读书。

58、那些成功疏通马桶、换好灯泡、独自组装好家具叉着腰感慨自己真棒的画面;那些暴雨天顶着雨趟着水浑身湿透却还跟家人感慨地铁站真人性化免费提供雨衣的画面;那些因为需要频繁独自出差而不敢生病,生怕自己倒在住处无人知晓的画面(我第一份工作是在某教育机构做讲师,经常需要独自去陌生城市上课)。当然也有去北海公园喂鸭子,看着鸭子也会在冰上打滑笑弯了腰的画面;感到迷茫时从玉泉路一路骑车去天安门,最后站在景山上俯览故宫的画面;现在更多是坐在小清河旁的草地上看家长领着孩子们抓鱼的画面……

59、读这本书之前,我是没什么期待的,试想一个外国人来品头论足中国美食,会是多么不伦不类,但读过之后,我发现自己错了。你永远无法想像一个吃货的潜在力量是多么地强大,而且是个顶级吃货!一个英国女生,扶霞,在1992左右来中国,完全蒙逼的状态,是美食让她走出了迷失,最终走上了渡劫之路。

60、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从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书,都是经过历来群众的推荐,经过时间的选择,流传了下来。我们看见古代流传下来的书,大部分都是有价值的。现在我们所称为“经典著作”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

61、“独居,然后呢,现在我的回答是,回归人群。”

62、有目的的读书是最有效率的读书,是最能看得见效果的读书;但是无目的读书也不是全无效果,不过效果是间接而微少甚至不易发现罢了。

63、读书要读精品,你真真爱上一本书了,可以在一个时期多找些作家的书来读,读他们长中短篇,或者散文、诗歌甚至理论,再读外人对他的评论,所写的传记,也可再读和他同期作家的一些作品。这样,你就知道他的文了,更知道他的人了,明白当时是什么社会,如何的文坛。他的经历、性格、人品、爱好等等是怎样促使他的风格的形成。大凡世上,一个作家都有自己一套手法,都是有迹而可觅寻,当然有的天分太高了,但不是一时一阵便可理得清的。我读中国的老庄、太白、东坡诗文,读外国的泰戈尔、川端康成、海明威之文,便至今于起灭转接之间不可测识。说来,还是我读书太多,悟觉浅薄啊!如此这番读过,你就不要理他了,将他丢开,重新进入另一个大家。

64、第二个办法是“读了一本文艺作品,或同一作家的几本文艺作品,最好找些有关这些作品的研究、评论著述来读,也应读一读这个作家的传记。”老舍把作品与作家传记及文艺评论结合起来读,使自己对那些作品与那个作家了解得更深刻,吸取更多的营养。

65、总之,有没有时间读书,关键还在于你是不是真的想读书。

66、苏东坡的词我满心赞服,但是李清照却敢公开批评苏的词,更合我的胃口,哈哈

67、广而言之,我们要了解任何一位大哲学家的思想,都必须直接去读原著,而不能通过别人的转述,哪怕这个别人是这位大哲学家的弟子、后继者或者研究他的专家和权威。

68、熊十力治学严谨,讲究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是要看出它的好处。

69、专业外的书也可以少读一些,但不要忘了自身专业。可以泛读。

70、这世界是我们的世界,面对世界给我们的挑战,让我们彼此间多些温情,守望相助。

71、说了许多好读书的坏处,当然坏处还多,譬如好读书不是好丈夫,好读书没有好人缘,好读书性情古怪。但是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譬如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72、读书,本来是极平常的事,假如拿起一本书,未读之前心里就先想有哪些好处、哪些坏处,怎样高雅,怎样无益……那不是先在自己背上驼上了一副沉重的十字架吗?这样的读书捧着书本气都喘不匀,还有何乐趣可言?

73、扶霞选择成都选择川菜,她是幸运的,她把川菜爱到骨子里了,川菜的口味太容易让人欲罢不能,全国人民都在吃川菜,所以大部分在看她分享的美食文字的时候才能感同身受。成都我去的不多,待的最长的一次是半个月,铁哥们是川航的机长,他说成都的小吃可以让我半年不重样,各种老街和巷子里的“苍蝇馆子”让人想不到,开始我还不服气,但事实是我被啪啪打脸,那种满街“地沟油味儿”充满了神奇。只是最后在锦里被难吃的东西搞到拉肚子,他说景区的小吃都不是给人吃的,好吧,我只能承认游客不是人。

74、在石家庄,有一所公立小学,从不谈变革,但变革正在发生……

75、●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答中外记者问(实录全文)

76、其实之前一直对游记不怎么感冒,因为我总觉得所谓游记没有自己亲身体验来得真切,来得有趣。但是d群办同事对这本书的荐语让我对这本来自冰岛的游记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77、不能改变学校,那就改变教室,让它们像家一样……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风雨同舟造句子(83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