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代表作(66句精选句子)

2023-06-30 11:01:52

苏格拉底代表作

1、米兰•昆德拉,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

2、《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3、詹老师首先探讨了研究苏格拉底的史料问题。苏格拉底本人没有留下任何著述,后世对于苏格拉底思想的研究都是根据其同时代人的记载展开的,其中最具影响力有阿里斯托芬的《云》、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一系列对话录,而它们对于苏格拉底的描述各有不同,其中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记载被看作是最具学术价值的。学界关于柏拉图对话录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关系存在各种不同看法:1)柏拉图著作仅仅体现了统一的柏拉图哲学,不涉及所谓“苏格拉底的哲学”;2)柏拉图每篇对话录都是独立的文学作品,每一篇中苏格拉底都是特定的虚构角色,不可能从中总结出“苏格拉底的哲学”;3)认同柏拉图哲学存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但不能将其早期思想关联到历史上的苏格拉底;4)柏拉图早期作品更多体现了苏格拉底的思想,而中晚期作品则主要是柏拉图自己思想的阐发。詹老师认同最后一种观点,并且介绍了美国学者弗拉斯托斯关于此问题的观点。早期作品的特点在于以对话的方式寻求定义,借苏格拉底之口不断提出问题并给出反驳,最后以无解告终。

4、古希腊著名戏剧家阿里斯托芬在他的喜剧《云》中对苏格拉底极尽讽刺之能事,嘲笑苏格拉底不务正业、不切实际,行走在空中。然而,黑格尔却说,阿里斯托芬对苏格拉底的辩证法的描述是公正的,因为它的确使人们可以反对一切权威或者看上去最“天经地义”的观念。“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要用人类理性检验一切——这种精神本身,正与苏格拉底的名字一样,代表了哲学的起点。

5、苏格拉底的学生色诺芬(另译,克塞诺芬尼)在他的著作《回忆苏格拉底》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晚年,在他被法庭审判的狱中,有一位犯人不信神,苏格拉底是这样开导这位犯人的。他说,比如我们的眼睛,神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看见他设计的这个世界,他设计的这个世界精妙绝伦,如果他不给人们设计眼睛,这个精妙世界的一切都将陷入混沌,神的大作岂不是无人欣赏,空费了苦心。

6、声明:本平台支持艺术、学术、文化传播。发布或转载内容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7、苏格拉底思想的另一个特征是理智上的谦逊,强调自己的“无知”。詹老师指出苏格拉底所谓“无知”和“有知”有其特别的含义,需要分析希腊语中的认识动词和知识名词的多义性来具体说明;苏格拉底并不是泛泛的怀疑论者或不可知论者,只是由于他关于“知识”和“智慧”有更严苛的界定,才常常说自己“不知道”某个事物或没有某种智慧。苏格拉底心目中的知识主要是“专家知识”,而专家知识蕴含理论性理解。他不认为自己拥有关于美德的专家知识,并且认为智者派之流声称拥有这种专家知识是对于“超人类智慧”的僭越。智者、政客、诗人和技术专家之类的人,由于缺乏必要的理智谦逊而受到苏格拉底的诘难。不过,苏格拉底似乎陷入了某种思想困境,因为他可能同时接受这样三个观点:“美德是不可教的”、“美德是知识”和“知识是可教的”,而在《普罗泰戈拉》和《美诺》中,苏格拉底试图以某种方式解决这个难题。

8、苏格拉底,这位站在西方哲学起点上的巨人,似乎用自己悲壮的人生预示了哲学的命运。对一切现实的权威毫不畏惧,正是因为心底对真理和至善的敬畏与执着。反思一切的精神或许永远为当代所不容,但用暴力压制思考和表达的结果,只能是使代表真理的声音亘古弥新。

9、1:高尔基,代表作品《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

10、作  者: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David

11、4:海明威,代表作《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

12、关于获得知识的方法,苏格拉底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论述,而是以自己的生活实践进行活剧式的示范。他认为,得到可靠知识的可靠方法就是规范的对话和问答,即“辩证法”(dialectic)。

13、金锋的艺术创作总是呈现出某种“深思”,这种深思在近期的创作中主要体现在作品观念表达与现实安全性的平衡上。由于现实安全性的愈加逼仄,金锋的这种平衡滑向了安全性的极端,以至于作品观念表达无法像他以前的许多作品(如《秦桧夫妇站像》、《孔子哭了》、《马家爵在上海宾阳路》、《以拍摄电影的名义》、《招牌》等)那样与现实社会问题(本质上是人的存在问题,也即自由问题)建立内在深刻的联系,从而也就无法在现实问题语境中呈现出应有的张力。尽管我可以理解对所谓安全性的考虑,但作品丧失了当代艺术最重要的问题针对性以及导致张力的迷失确是事实。

14、从皇家美术院毕业后获罗马大奖,得以赴意大利游学,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影响。回到法国后,他接受了狄德罗的思想,反对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苏格拉底代表作)。

15、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古希腊哲学最重要的三位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三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想必是对哲学稍有兴趣的朋友都非常熟悉的。他们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巅峰,是几千年西方思想的源泉。小猫哲学课堂将在介绍他们生平和思想的同时搭配原著选读,让我们共同和那个人类还年轻的时代最伟大的灵魂对话,共情人之为人追求真知、真理、至善的初心。

16、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柏拉图的学生,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许多学科的创始人,代表作《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

17、(主要成就)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古希腊三贤之一

18、据说,在他被判处死刑之后,有人策划过让他出逃雅典,但被他拒绝了。他虽然有着玩世不恭的态度,但对骨子却是个坚定的法律捍卫者。“雅典法律必须被尊重”苏格拉底用这么一句话让想帮助他的人闭上了嘴。

19、在第一次申辩中,苏格拉底直言无罪可认,并且说自己是雅典最聪明的人,也是上天派来拯救大众智商的人。熟悉奥斯卡·王尔德的人一定会对苏格拉底这句话露出会心的微笑,王尔德也曾当众夸自己聪明与才华。

20、苏:或者假设你发现一个朋友极度疯狂,你偷走他的剑以免他自杀。对于这一偷窃行为你认为如何?

21、苏:再假设一个小孩需要药物,但是又不肯吃,他的父亲欺骗他,使他相信药是好东西并吃了药,从而救了他一命。这一欺骗行为怎么样?

22、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教学方法又称为“产婆术”。

23、苏:那么,假设一位将军必须处理某个对其国家犯了极大错误的敌人,如果他征服并奴役这个敌人,这样做错了吗?

24、所以神设计了这个世界,必须设计观众,设计了观众,必须设计眼睛。眼睛是娇嫩的,又必须设计眼皮来保护它,眼皮就像两扇大门,只有需要眼睛的时候才会打开,其余的时间都在休息,都在关闭。在看看我们的睫毛,就像两道门帘,两个屏障,它长得又细又长,神是怕风沙伤害了我们的眼睛,进而看不到了他的作品。再看看我们的五官,四肢和内脏,这是一个多么精妙的作品,如果神不存在,如果神没有目的,谁又能设计出这么精妙,这么和谐的作品呢?

25、他的理由:我是被国家判决有罪的,如果我逃走了,法律得不到遵守,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效力和权威。当法律失去权威,正义也就不复存在。这不是悲剧的声音,这是一个智者在用生命诠释法律的真正含义——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只有法律树立了权威,才能有国家秩序与社会正义的存在。

26、1:斯蒂芬•茨威格,代表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心灵的焦灼》。

27、在如今,我们都知道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是柏拉图的师傅,是亚里士多德的师祖。但实际上,苏格拉底从不直接的传授知识,也不收一分钱。

28、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著作,我们了解他主要通过他的两个学生:一是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一是柏拉图。色诺芬对苏格拉底的主要记载见他的著作《回忆苏格拉底》,而柏拉图所著对话录中的很大部分众所周知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没有人能够完全确定这两个人的著作分别多大程度上代表“真实的”苏格拉底。一般认为,色诺芬的记载具有较强历史价值,而关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还要更多地到柏拉图的对话录中寻找。但柏拉图在他的著作中借苏格拉底之口说出的思想,有多少真正代表苏格拉底,有多少代表柏拉图本人,又是另一个争论的焦点。一般认为,柏拉图早期作品更多反映苏格拉底的思想,晚期作品更多代表柏拉图本人。虽然学界对柏拉图作品的时间本身亦有争论,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对话录中,《申辩篇》、《克里托篇》、《斐多篇》、《欧绪弗洛篇》等是了解苏格拉底最重要和可靠的来源。

29、2:托马斯•曼,代表作《魔山》《布登勃洛克一家》。

30、苏格拉底于公元前469年出生于雅典,活了70岁,公元前399年被雅典城邦处以极刑而死。我们已经多次提到,公元前449年希波战争以后,随着希腊战胜古波斯帝国,雅典成为海上霸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和辉煌,古希腊文明在各个领域均走上了巅峰。苏格拉底成长于雅典文明的“黄金时代”,即希波战争至伯罗奔尼撒战争之间。这一时期,在伯里克利治下,雅典民主制得以发展,经济高度繁荣,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科学等诸多领域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孕育了苏格拉底这样伟大的哲学家似乎也非偶然。同样,当他在垂暮之年见证了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失败和衰落,这个城邦似乎也不再能包容他实践哲学的反思,终于以“腐化青年”的罪名将他处死。

31、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拓展资料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和其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32、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33、(死因)被雅典法庭判处了死刑,自己在众位弟子面前饮鸩而死。

34、法国巴洛克晚期作曲家。今天最为人所知的是他的大键琴音乐,但拉莫在当时也是出名的音乐理论家和歌剧作曲家。父为当地管风琴乐师,望子成为律师。

35、9:果戈里,主要作品有《死魂灵》《钦差大臣》等。

36、1:巴尔扎克,代表作品《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幻灭》等。

37、从数字上来看,苏格拉底得到的票数并不算糟糕,如果在第二次申辩中他能诚恳一点,微微的低一些头,或许就能逃脱厄运。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苏格拉底第二次的申辩要比第一次还要出格。

38、在苏格拉底的时代,东西方分别诞生了三大足以影响各自世界千年的人物,东方是孔子与释迦摩尼,而西方就是苏格拉底。

39、定义概念在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中十分重要。澄清观点的基础就是对其中的概念进行清晰定义,有了清晰的概念,我们才能准确地知道我们正在谈论什么。《欧绪弗洛篇》中,苏格拉底请欧绪弗洛解释“虔敬”的意思。欧绪弗洛说,虔敬就是“起诉犯罪的人”。苏格拉底说,我没有要你从无数虔敬的行为中列举出一两样,我是要你告诉我虔敬的概念是什么,正是它使得一切虔敬的行为成为虔敬。欧绪弗洛又几次试图描述“虔敬”,说“虔敬”就是诸神喜爱的,是正义的一部分等等,但这些显然都只是“虔敬”的一些特征,并不是它的本质。最终,欧绪弗洛终于落荒而逃,似乎承认了他并不清楚“虔敬”的真正本质含义。

40、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出身贫寒,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

41、苏格拉底与人们讨论的话题涉及方方面面,但主要是道德问题,比如什么是正义、节制、勇敢等等。这正是他做哲学的方式,如黑格尔所说,他的生活和他的哲学是一回事。他在讨论中谦和有礼、机智幽默,“同任何人谈话,都不自以为是,不好为人师,不强人从己,充分保证并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但却会在循循善诱中尖锐揭露出很多人们既有的或社会流行观念的错误。苏格拉底的谈话正是古希腊哲学精神的完美体现:不以灌输结论为目的,又不盲从任何权威和“主流”,在自由、平等的讨论中践行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

42、3:赫尔曼•黑塞,代表作《荒原狼》《东方之旅》。

43、6:托马斯•哈代,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

44、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公式是“知识即美德”。他认为,知识既是美德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相反,恶行即无知。无人自愿为恶或者知道什么是善的而不去做。这似乎与人们通常的认知不一致。但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不是对行为本身的知识,而是关于“怎样的行为能带来真正的幸福”的知识。

45、苏格拉底热爱雅典城邦,他更不容许最神圣的信仰有丝毫的被亵渎,因此,他毅然选择死亡。他并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更注重自己的灵魂,他相信神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万事万物都是神有意识有目的的巧妙的安排。他没有背叛神,既然如此,死亡也就是神对他的召唤,他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也许人们笑他,笑他天真,笑他顽固,执迷不悟,但是惟有那些真正洞察了他内心世界的人,才会为他的智慧与忠诚所折服:智慧使他看到并一直紧紧关注着的众人未曾察觉的美德,忠诚的是于他自己热爱的城邦,于他一生遵从的法律,于他永恒不变的理想追求。

46、苏格拉底相信,通过辩证法的问答,就可以引导人们得出真理,这种对话的作用就像思想的助产士。从认识论上来讲,应该说他主要站在理性主义一边,认为人的内在理性,而不是外在生活是认识真理的基础。他提出了“灵魂”的概念,而他所谓的“灵魂”基本等同于理智、性格的能力和人格的结构。当然,苏格拉底也不否认有观察事实这个层面上的知识,但他将对特殊事物的观察与对一般和普遍概念的分析区分开来。至于在此基础上提出普遍概念是最实在的存在的理念论,虽然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出于苏格拉底之口,但一般认为是他的弟子柏拉图的代表思想。

47、说到这儿,欧提德莫斯不得不承认:说实话我对自己的回答已经丧失了信心,整个事情已经与我之前认为的完全相反。

48、3:陀斯妥耶夫斯基,主要作品有《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

49、这种只顾自夸式的申辩让苏格拉底得到了280:200的投票,一共有280人认为他有罪。

50、当智者派到处以诡辩宣扬a和非a都同样可能正确时,苏格拉底似乎就是挽救这个混乱时代的定海神针。他和智者派一样关注认识论和伦理学,一样对权威持怀疑态度,但他在哲学立场上恰恰站在智者的对立面。他坚定地告诉我们,世上有普遍的真理和道德规范,人类理性可以认识它们。他的一生,就是追求真理和实践美德的典范。他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整个人生,就是一部鲜活展开的哲学教科书。

51、这篇对话最终没有给出关于“虔敬”定义的结论。比起结论,苏格拉底更关心的是清晰定义概念的方法本身。准确的定义是清晰思想的基础和工具,也使苏格拉底从根本上动摇了相对主义——如果事物有明确的定义,就意味着特殊事物多样性的背后存在着稳定的本质——对这种本质的追求是苏格拉底同他之前的哲学家的共同之处。相信这样的本质存在,多样性就无法如智者派所认为的那样推导出相对主义。

52、报告结束后,方老师给出总结点评,在场同学们提出理念是否有可见和不可见之分、柏拉图是否仅仅延续了苏格拉底的思想而没有独创性、苏格拉底是否区分了命题性知识、亲知和能力之知、如何看待技术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关系等问题,詹老师一一给出回答。本场讲座圆满结束。

53、神赐予了人眼睛,赐予了人灵魂,使人成为了万物的主人,整个自然的系统,就是神以人的目的,为人设计的一个存在系统,人乃是万物之灵。这就是苏格拉底的目的论,论述的确实精彩绝伦,苏格拉底的目的论,是上帝存在最早的思想雏形,是希腊文化影响早期基督教文化的第一人,为基督教的有神论提供了有力的注解,之后的有神论,也就是中世纪的哲学和神学,都是苏格拉底神学目的论的注解。所有的注解,只为在逻辑上证明上帝的存在,基督教的一切存在,都建立在上帝存在的基础。

54、他说,哲学家的事业和责任,就是把人彻底的从囚车里解脱出来,一个把自己一生献给哲学的人是幸福的,他将在另一个世界,找到自己更大的幸福!现在我们抛开苏格拉底的有神论,单说他的目的论,他认为神设计的这个世界,或这个自然系统是为人配套的,是为人服务的,也就是以人为目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主观的,那我们该怎么理解这种认识呢?

55、1:莎士比亚,代表作品《哈姆雷特》《奥赛罗》《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

56、这一方法的起点是对一切观点的怀疑。苏格拉底认为,任何未经仔细审视的观念都不值得拥有,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人们头脑中经常存在很多模糊、混乱、空洞的思想,可能来自某种权威或流行观点,也可能只是偶然进入了我们的观念,必须通过问答将它们澄清。问答往往从看似最显而易见的方面开始,最终迫使谈话人得出清晰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自认为确信的、简单的观点中自相矛盾之处往往暴露无遗。

57、加西亚•马尔克斯,代表作《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58、最早的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

59、4:左拉,代表作品有《萌芽》《小酒店》《金钱》等。

60、11:阎连科,代表作《受活》《日光流年》。

61、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世人普遍认为其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62、2:狄更斯,代表作品有《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艰难时世》。

63、沉浸在这样的阅读里,从故事、风格、语言、流派……发现一种文学的奥秘,是多么幸福啊。忘记是在哪本书上曾读到这样的一段话,大意是文学之路已经有很多人在走了,我们需要阅读很多作品,但浮华的今天鲜有人愿意做一个沉默的阅读者,而都急于想做呼风唤雨的作者。其实在读与写的关系上,也许做一个沉默的读者更加幸福。每次阅读都是一种轻言的或无言的交流,而一部伟大的作品只有经过精细的阅读才显示其价值。

64、纳博科夫说,聪明的读者在欣赏一部天才作品的时候,为了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他不只是用心灵,也不全是用脑筋,“而是用脊椎骨去读的”。脊椎骨里神经系统最发达,最能敏感的感受到愉悦。在一种缓慢的柔光里阅读,每根神经都得到拨动,每寸心灵都得到滋养,身体的敏感部位仿佛被那些灵妖一样的文字反复抚摸。

65、1:歌德,代表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经典古诗词鉴赏(17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