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的名言名句镜子(110句精选句子)
魏征的名言名句镜子
1、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2、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汉书·文帝纪》
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是百姓赖以生存的衣食来源。
5、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6、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7、译文:居高位一定要有危险意识,东西满了就要防止它溢出来。
8、 格言大意: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自己反而很高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闻过则喜”。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为人较粗犷,但却有“闻过则喜”的好品质,所以孟子用这句话赞美子路。
9、人君出言欲闻己过,其国即兴;若出言欲人从己,其国即丧。
10、格言大意:做好事要积极参与,对坏事要避而不做。这句话强调,做人不仅要是非分明,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尽力做好事,永远不做坏事。(魏征的名言名句镜子)。
11、德不怕难积,只怕易累。千日之积,不禁一日之累,是故君子防所以累者。
12、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
13、我希望我将具有足够的坚定性和美德,藉以保持所有称号中,我认为最值得羡慕的称号:一个诚实的人。
14、译文: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15、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6、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北史·后妃列传》
17、“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高评价。也有人说和“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意思一样。
18、格言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这句话阐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即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创造财富。(魏征的名言名句镜子)。
19、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
20、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21、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22、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23、太宗对梁公说:“用铜当作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我把这三种镜子当作宝贝,用来防止自己犯错。现在魏徵去世了,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
2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2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6、 格言大意: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方形和圆形。这句话用工匠需要靠一定的工具才能画出方形和圆形的事实,比喻我们在生活中要遵守一定的规范。
27、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东巡洛阳,住在显仁宫,因州县官吏供奉不好,大都受到了谴责。魏徵告诉李世民当初隋炀帝杨广曾在此让附近的百姓上贡,贡品吃不完就扔掉,十分浪费。
28、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29、古之学者,知即为行,事即是学,今之学者,离行言知,外事言学。
30、魏征是河北人。 燕赵慷慨悲歌之士众多。 在战国时期荆轲、高渐离易水悲歌、慷慨刺秦的精神启发下,绝大多数河北人都有成为大英雄的心。 魏征也不例外。 这位贞观名臣年轻的时候,历史上只有简单的记载。《旧唐书》记载:“少孤贫,落地有大志,不务生业,出家为道士。 善于读书,涉及很多事情,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 ”
31、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32、 格言大意: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后凋零的。后人常借用松柏来称颂现实生活中不畏困难、意志坚定的强者。
33、 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魏书王昶传》译文:担心的是人们知道前进却不知道后退,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满足,所以才会有受困窘侮辱的过错,才会有产生悔恨的过失。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译文:对于读书这件事,担心的是人们不喜欢它,喜欢它是没有什么伤害的。成败相因,理不常泰。《南史·宋本纪》译文:成功与失败互为因果关系,世事不会永远太平安宁。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南史·徐勉传》译文: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暴,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旧唐书·魏征传》译文:背着木柴去救火,扬起沸水来止沸,用残暴来代替残暴,与原来的混乱同出一辙,其后果之严重是很难测的,这样下去,继前朝而为君的,给后代还有什么可显示的呢?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元史·刘斌传》译文:当官的人应该廉洁公正,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为贪财而丧身败家。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汤和传》译文: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元史·郝经传》译文:(用兵之道在出奇制胜):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如同山丘一样不可震撼,分散的时候又如风雨一样无处不在,行动可以像闪电一样迅速,动作可以像鹰鹘一样凶猛。
34、一毫善行皆可为,勿徼福望报;一毫恶念不可萌,当知出乎尔者反乎尔。
35、 格言大意:一句话已经说出口了,就是用四匹马拉车去追也难追回。这是对信守承诺的形象说法。一个人,一旦对别人做出了承诺,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有责任去兑现。
36、人的眼睛是向外长的,但缺少自知之明,缺少一面镜子
37、 格言大意:立志应当崇高远大。这句话意在鼓励青少年放宽眼界,开阔胸襟,树立远大的志向。
38、对于唐太宗李世民,因为玄武门之变的污点,所以十分重视自己的名声,想要塑造明君的形象,这也是其可以虚心纳谏的重要原因。但是,魏征把生前劝谏的材料交给了史官褚遂良,大有揭李世民老底之嫌,万一劝谏的材料有什么负面的东西,显然不利于唐太宗圣明君主形象的塑造。
39、唐武德二年(619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徵随李密归降李唐。而李密部将李勣尚且占据着李密原来管辖的领土,东到大海,南到长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 李密投降李唐,李勣自己占据这么大的地方不知何去何从。魏徵毛遂自荐,请求安抚山东,到黎阳,魏徵作书与李勣,劝李勣投降。李勣于是派遣使者至长安,将献城的功劳都归给李密,然后押运粮草到李神通那里。
40、朝廷行事苟不自正,何以正天下?《金史·世宗上》
41、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42、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暴,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旧唐书·魏征传》译文:背着木柴去救火,扬起沸水来止沸,用残暴来代替残暴,与原来的混乱同出一辙,其后果之严重是很难测的,这样下去,继前朝而为君的,给后代还有什么可显示的呢?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元史·刘斌传》译文:当官的人应该廉洁公正,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为贪财而丧身败家。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汤和传》译文: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元史·郝经传》译文:(用兵之道在出奇制胜)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如同山丘一样不可震撼,分散的时候又如风雨一样无处不在,行动可以像闪电一样迅速,动作可以像鹰鹘一样凶猛。
4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44、白话译文: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
45、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江夷传》
46、贞观十七年(643年),63岁的魏徵病死,唐太宗李世民非常伤心,并为此废朝五天。在此基础上,唐朝追赠魏徵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
47、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后汉书·刘般传》
48、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49、译文: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
50、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51、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暴,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旧唐书·魏征传》
52、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符登传》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周岂页》译文:过于刚直就会折断,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江夷传》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的道理是,先追求质朴,然后再修饰以文采。
5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54、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汉书·食货志》
55、 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汤和传》
56、 格言大意:长达千丈的大堤,由于有小小的蝼蚁而崩溃。这句话比喻小问题不注意,会酿成大祸。后人也常说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提醒人们要防微杜渐。
57、格言大意:年少时不努力学习,长大后就只能徒然地悲伤了。这句话提醒我们,光阴似箭,岁月如流,要珍惜青春年华,奋发有为。
58、格言大意:听别人说一百次,不如自己亲眼看一次。这句话说明,做任何事,不能只是听别人说,还要亲自去看一看,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5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
60、贞观十六年(642年),后来皇太子李承乾不学习德行和术业,魏王李泰的宠爱一天天增长,朝廷内外众官,都有些疑虑和议论。李世民听到后很厌恶这些议论,对侍臣说:“当今朝臣忠诚正直的,没有人能超过魏徵,我派他辅佐皇太子,用这杜绝天下的怨言。”李世民任命魏徵为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如旧。魏徵自称有病推辞,李世民下诏回答说:“汉朝的太子以四老为辅佐,我现在依靠您,也是这个道理。知道您患病,你卧病也可以保全太子。”
61、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62、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鲁迅
63、李世民下诏厚葬魏徵,但魏徵的妻子裴氏以魏徵生平生活简朴朴素,豪华的葬礼不是亡者之志为由拒绝。裴氏只有小车装载魏徵灵柩,李世民召文武百官出城相送,并亲自刻书碑文。
64、格言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这句话说明了节俭的意义。物质财富和资源总是有限的,不能挥霍滥用。只有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65、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66、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旧唐书·李密传》
67、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68、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大学》
69、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北史·后妃列传》
70、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李元吉等诛杀。李世民听说魏徵以前经常劝谏李建成把李世民安排到别的地方去,李世民派人把魏徵带问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徵回答说:“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之祸了。”李世民见魏徵说话直爽,没有丝毫隐瞒,于是赦免魏徵,并用魏徵为詹事主簿。
71、一念不敢自恕,斯可谓之修。一语不敢苟徇,斯可谓之直。一介不敢自污,斯可谓之廉。
72、译文:显贵的人尽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骄恣专横的习气,富裕的人尽管不希望自己变得奢靡,然而骄奢之风仍然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了。
73、太宗对梁公:说:“用铜做镜子可以使外衣和帽子正确地佩戴;以史为鉴,我们可以知道国家兴衰的原因;你可以用人作为镜子来发现自己的对错。我视这三面镜子为珍宝,以防止自己犯错。现在魏徵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好镜子。”
74、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75、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
76、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
77、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78、格言大意: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这段话告诫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79、大业十四年(618年),王世充袭击仓城被李密击败,王世充转攻洛口,又被李密击败。魏徵却对长史郑颋说:“李密虽然多次取得胜利,但是兵将也死伤了不少,瓦岗又没有府库,将士们取得战功得不到赏赐。还不如深沟高垒,占据险要,与敌人相持,待到敌人粮尽而退时,率军追击,这才是取胜之道。
80、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江夷传》
81、担心的是人们知道前进却不知道后退,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满足,所以才会有受困窘侮辱的过错,才会有产生悔恨的过失。
82、格言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态度。这句话强调,我们在求知、求学中不要弄虚作假,不懂装懂。
8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84、所以,唐太宗也是时时刻刻战战兢兢地治理国家。有一次魏征激烈进谏,把唐太宗气得半死。太宗皇帝气冲冲地跑回他的寝宫,边走边喊:“会须杀此田舍翁!”
85、 格言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这句话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讲的道理是相通的,都强调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贪图享乐。
86、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87、 格言大意:天体运行刚健不息,有才德的人应该像天体运行那样自强不息。这是鼓励人奋发有为,努力进取的警句。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成,就要不畏困难,时刻自我激励,永远自强奋进。
88、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89、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90、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行一事而损终身之福,切须检点。
91、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92、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
9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94、“以人为镜”,用到一个贤良的大臣来劝诫他,“可以明得失”,可以了解到他所有的政策的得跟失,进而去修正。唐太宗说他有这三面镜子,魏征死了,也就坏了一面。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一个贤明的君主一定是非常惜才、爱才,他才能够赢得这些大臣对他的信任。
95、
96、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97、 格言大意: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金子那样宝贵,而一寸金子也无法买回一寸的光阴啊。这句话常被用于强调时光容易流逝,我们在生活中要惜时如金。
98、合集||央视《经典咏流传》(三季全140首经典)
99、译文: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笔)也写不完罪恶;放尽东海之水也无法流完恶行!(罪大恶极)
100、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101、这句话是唐太宗表达对魏征的肯定和对失去他后的惋惜,体现的是唐太宗重用贤才和虚心纳谏的治国之道。唐太宗认为重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是国家安定兴盛的根本。
102、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103、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有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
10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李斯)
105、美呀,在爱中找你自己吧,不要到你镜子的谄谀中支找寻。自私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永远只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块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别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层玻璃,看上去透明,却始终隔开了彼此的距离。
106、格言大意:谁说小草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呢?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母爱的温暖与伟大,又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107、格言大意:以铜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了解朝代兴衰的规律;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这其中,“以古为镜”“以人为镜”,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0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09、有必不可行之事,不必妄自轻营。有必不可劝之人,不必多费唇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