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论经典语录(57句精选句子)

2023-06-17 10:35:53

人性论经典语录

1、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原因,都有因果关系,只要条件不变,原因就一定可以推导出结果,存在因果律,这个就是我们先天的理性,至于它是不是在客观世界存在的,不重要,反正我们也只能认识我们的先天理性可以认识的世界。于是,休谟问题完美的解决了,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又可以愉快的研究科学了!(人性论经典语录)。

2、效儒家“天人合一”的环境保护主义,倡“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新道德伦理观,解决国家的社会问题。新加坡政府对传统儒家思想取其糟粕,赋予符合时代、适应国情的现代化内涵。忠,乃忠于国家,有国民意识;孝,即孝顺长辈,尊老敬贤;仁爱,指怜悯同情心和友爱精神;礼义,为待人接物要以礼相待,且坦诚守信;廉耻,意秉公守法,清正廉洁。经过演绎的“八德目”,已成为新加坡的“治国之纲”和社会道德标准,树立了社会稳定、种族和谐、法制健全、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文明富裕之国家形象。(人性论经典语录)。

3、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值得注意的是,就共产主义革命的意识觉悟方面,穷人并不比富人更具优势,有时,反尔因穷而受占有欲望之毒更深,在事实社会中被资产阶级意识纵容下,更具被坏性。

5、张载被称为宋代大儒,是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他提岀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就是孔子“仁政爱民”思想的体现。“为天地立心”,体现的儒家思想的宇宙观,体现的是“天人和一”的思想。天不能言,地不能语,但天垂象,地载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给人们进行感化和教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上天是公正的威严的,像一位有责任心的父亲,自强不息,刚健有力,充满了阳刚奋斗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哺育万物,忍劳忍怨,甘于奉献,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财富。天人合感恩天地,把天地的厚爱化作自已的慈悲之心。这是做人的根本。“为生民立命”,体现的是儒家的社会道德观。社会上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往往受瘟疫和战爭的影响,饱受贫穷和饥荒的苦难,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时时会有生命危险。因此,读书人自觉担当历史使命,走在时代前列,实行仁政,让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同时,还要教导引导老百姓,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用劳动创造幸福的生活。“为往圣继绝学”,体现的是儒家的思想文化观。学习先圣创造的思想文化,弘扬先贤圣人的思想道德。张载生活的时代,儒释道三家共同发展,道教、佛教兴盛,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张载担心儒教的衰落,所以,他身体力行,钻研儒家经典,发扬光大儒家学说。终成为一代大儒。“为万世开太平”,则体现儒家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和平发展观的思想。儒家主张和平发展,反对战爭,儒家的最髙理想是建设大同社会。“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张载生活的北宋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但由于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重内轻外的政策,因此,积贫积弱,饱受外族入侵,边患成为整个王朝始终沒有解决的忧患。北宋时,北方有强大的契丹,时不时发动战争,入侵中原。宋朝采取和边政策,每年都要向辽提供岁币、岁银、丝绸、茶叶,以求得边境的安宁。这样,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西北有d项族的崛起,同样造成边患,北宋仍然采取抚恤的绥靖政策。张载具有民族英雄主义情怀,主张强大军事,训练民众力量,收复失地,扫除边患,让老百姓过上千秋万代太平安宁的生活。张载是名符其实的宋代大儒。

6、查正贤     “论语讲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为了社会和谐,为了人类进步,人们总希望社会中善多恶少,但是总要遇到“用善”和“用恶”的问题。

8、   荀子认为:“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儒效篇》),这里的“化”就是教化,人性固然先天本恶,我们对于先天的无能为力,但是在后天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可以教化,可以改变。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就是《老子》说过的“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很多人用老子这句话抨击“礼义”和“智”,要“绝圣弃智”,但是这个“伪”在荀子这里,有了这样的认识:“圣人之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这个“伪”,荀子认为是“化性”的人为。“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由此,我们也就理解了《荀子》书开篇就是《劝学》、《修身》,这应该是我们读《荀子》应该非常需要知道的事情。

9、人辛勤困苦地工作,所为何来?夙兴夜寐,胼手砥足,如果纯是为了温饱像蚂蚁蜜蜂一样,那又何贵乎做人?

10、归纳法就是从已知推导出未知,从有限推导出无限,从特称命题推导出全称命题--某些S是P,推导出所有S都是P?一个农夫养了一只鸡,每天都喂它,这只鸡于是得出一个结论,每天农夫都来喂它,直到感恩节的前一天它被杀了。这只鸡到死都不知道为什么归纳法实效了(这个例子来自罗素)。

11、康德说,我们过去所有的认知,都是假设这个世界有一个客观的存在,有客观的规律,我们认知的目的就是去了解这个客观的存在,去发现这些规律。但是这个是不正确的,这个客观的世界我们是无法真正认识的,我们只能认识我们的先天理性允许我们认识的那部分世界。

12、因为,这种谦虚的背后,八成隐藏了强烈的虚荣心和功名心。---希尔泰虚荣以嘲弄别人为能事;自傲使人卑贱,野心使人穷凶恶极。

13、畅开心扉是为了虚荣,为了侃侃而谈,为了得到别人的信赖,为了交换秘密。---拉罗什富科

14、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太近了会扎人,太远了会伤人。

15、《读通鉴论》讲述了自秦至五代之间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分析历代成败兴亡,盛衰得失,臧否人物,总结经验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

16、张载为了“为往圣继绝学”,刻苦攻读《易》经。张载博览群书,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认为世界万物的一切存在和一切现象都是“气”,即“太虚”,主张“理在气中”。同时,又认为只有“德性之知”,才能理解事物。张载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气”一元论哲学体系,开创了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新阶段,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从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哲学理论髙度批判唯心主义哲学家。张载的哲学内容非常丰富,对中国哲学史和关中思想文化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突岀的地位,并对11世纪后的哲学思想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7、历史证明,荀子、韩非子等主张是有道理的。在战国的乱世,要定规则,用重刑,要依法行政,方能兴邦定国。当时法家代表人物李斯正是运用法治,帮助了秦始皇,使秦国迅速崛起,进而平定六国,统一中华。他们所做的许多法规,已成为中国后来各朝盛世所依照,从而发展了生产,安定了民众。当然,只用法家的严刑重典,会容易出现苛政,也会破坏社会的安宁,使人民再度陷于苦难。 

18、在康德之前,哲学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系,自康德之后,主流的哲学界再也没有人坚持唯物主义了(不知道的同学,可以去面壁了)。世界是唯心的,我们只能认识我们能认识的那个世界,规律是我们人类自己想出来的,至于客观存在的那部分,我们无法认识,不可知。

19、   虽然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是,他说人还有一种天然本能,就是对仁义法正的认知、理解、实行。例如,大禹之所以能够成为大禹,就是因为他能实行仁义法正。所有的人都有像大禹一样的天然本能,都有能够认知仁义法正之质和实施仁义法正之具,换句话说就是,既有认知的能力条件,也有能够做到的才具条件。所以,普通人可以成为大禹那样的人。这就是《荀子·性恶篇》中的“涂之人可以为禹 ”的理由:“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

20、以恶止恶是必须的。历史证明,光靠施“仁”,光靠说服教育,光讲大道理是不能治乱、治暴、治罪的。对于侵略战争,也必须用正义的暴力来制止,任何怀柔政策只会助兴长侵略者的气焰。

21、在对自然哲学和人性哲学的理解和两者间的统一上,王阳明可以说是开了中国哲学界的先河,是第一个如此明确、精深的解释自然万物与人性、人心之间的关系的哲学大师。

22、没有人有义务对任何人好,但善良从未让我们失望,我们看不到的角落里,善良从未缺席。

23、专题丨2021高考备考:节俭以养德,奏时代弦歌

24、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25、孟子半身像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

26、《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毕其一生心血,从六十九岁开始动笔写作、在其逝世前才完成的一部史论经典。

27、由此可见在新加坡不仅法纪严明,而且执法如山,对那些身居高位、功勋卓著的人,也决不网开一面,真正做到法大于情。正如李光耀在郑章远案处理之后所说:“要采取行动对付一个认识多年的密友和部长是很困难的事。但是,如果不采取行动,任他逍遥法外,那整个制度受到损害。新加坡过去30年建立起来的廉洁制度就会很快削弱而且毁于一旦。”

28、新加坡腐败现象少,除法制健全、措施得力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薪养廉制度,即政府给予官员优厚的薪金和良好的待遇,政府官员的收入在世界上属于较高的国家之一。另外,新加坡实行退休养老金保险制度。如果公务员因贪污受贿等罪被开除或判刑,其养老金亦一并取消。同时以扬善、治恶双管齐下鼓励监督公务员珍惜职务,勤政清廉。

29、我真诚地告诉你,即便你是高贵的大天使长,我也要拉著你一起堕落。

30、诚然固有的法律条文和规定最终还需依靠掌握政府权力的官员来执行。因此以法治权,法大于权,通过使腐败者受到严惩,为腐败行为付出巨大代价之以恶治恶,达到使人“不敢贪”的目的。

31、至于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其实说的是一个人如果能够理解自然万物与人内心之间的关系,能够理解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就会同于道。

32、休谟出生在爱丁堡,并在爱丁堡大学就读。他做过不同的秘书职位,在国内外都有任职。休谟试图在爱丁堡大学任职,但由于他在宗教方面的思想被视为异端而被爱丁堡大学拒绝。

33、意思: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帝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多么令人心驰神往!

34、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有《莎士比亚全集》(译作)、散文集有《雅舍小品》、《槐园梦忆》等。

35、我们的大脑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先天就具备一定的理性,我们是自带操作系统的,我们感知那些经验时是基于先天的理性的。比如,休谟说我们只能感知先有太阳照,才有石头热,那这个先和后就是对时间的感知,这个是先天存在的。虽然休谟不认为苹果第二天必然会落到地面上,但是他也承认树比地面高,这就是空间,这个对空间的概念是先天的。

36、虚荣心强的人有比一般人强的自尊心然而因为依赖性,所以自信心不够,所以向外表现为自尊心过强,对某些事物过于敏感,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内表现为自卑,不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达成愿望,希望通过快捷的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37、只有神仙与野兽才喜欢孤独,人是要朋友的。              ──《秋室杂文·谈友谊》

38、他在镇压太平天国时期,白天打仗,晚上就编辑校对王夫之的作品。曾国藩部分日记显示,同治五年,曾国藩几乎每天都在读船山的著作。

39、”灰犀牛”是与“黑天鹅”相互补足的概念,“灰犀牛事件”是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黑天鹅事件”则是极其罕见的、出乎人们意料的风险。人生的多数悲剧,都和这两个动物有关。但是比较起来,黑天鹅虽可怕,但是实属无奈,因为不可预测,不可控制。而灰犀牛的可怕之处在于,本来可以避免,却最终厄运来袭,除了损失本身,为此的悔恨更是一种不可承受之痛。正如尼采所说:生命僵死之处,必然是执着的堆积。

40、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爱因斯坦讽刺“爱慕虚荣”的名言有哪些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当你进入某个沙龙时,你必须让你的虚荣心向别人的虚荣心致敬。

41、张载还进行原始土地公有制和井田制的试验。张载对推行“井田”用力最多,他曾把自己撰写的《井田议》主张,上奏皇帝,并与学生们买地一块,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等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并疏通东西二渠“验之一乡”,以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今横渠镇崖下村,扶风午井镇、长安子午镇仍保持着遗迹,并流传着“横渠八水验井田”的故事。

42、虚荣心首先以社会为对象,名誉心则首先以自身为对象。与虚荣心针对社会相反,名誉心是对自身品格的认识。---三木清

43、“性相近,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的天性是非常接近的,后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后天的教育使人变得千差万别。这一思想为孔子“有教无类”教育平等、教育普及的观念奠定了基础,正是因为天性的接近,所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44、 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不死。

45、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拉罗什富科

46、作者:白居易     出处:《钱塘湖春行》

47、毛泽东     “矛盾论”                       毛泽东选集

48、只要有可能,人人都会成为暴君,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本性。--笛福

49、“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认为人的天性是本恶的,这种恶的天性导致了“争夺”“残贼”“淫乱”的不良社会风气,因此教育应当要“化性起伪”,改变人不良的先天本性,强调后天的良好因素的影响。

50、孔孟用善除恶,充分利用“本善”方面来克服自己的缺点,来感化教育他人,以期达到国泰民安、百姓幸福的目标。在必要时,他们也会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极大的“善”来克“恶”。孔孟这种精神和他的修身之道是应该予以发扬光大的,特别应以之教育后代。

51、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2、---休谟《人性论》虚荣是虚伪的产物。---卡莱尔虚荣是一件无聊的骗人的东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么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么过失。

53、旧的事物之所以可爱,往往是因为它有内容,能唤起人的记忆。                     ——《旧》

54、法家用“恶”止“恶”。韩非子说:“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这就是说,人性本有好恶,有私欲;赏可以满是其欲,罚可以限制其恶,于是管治将取得成功了。他主张利用这“私欲”,这个“恶”来处理一切人际关系,包括君臣关系,上下关系。他认为人与人都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利用得当,则事获成功。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特别用“刑法”。法律是公开的,是赏罚分明的。法是强制性的,有时是暴利的。

55、说的其实是一种自然和万物的认知方法。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称之为唯心论,但这种唯心论更多的是在讲述在“心学”体系内如何理解万物、如何理解自身。

56、那这个所谓的先天理性,那幅眼镜,那个操作系统,是什么呢?康德给出了空间和时间,以及十二个范畴,因果关系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每个人都是用这些先天的认知能力来认知世界,这就是人为自然立法。不是我们的认知是否符合客观世界的问题,而是我们的认知必然符合我们的理性的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2010经典语录歌曲(78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