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的论文(69句精选句子)

2023-05-26 08:38:28

关于道德的论文

1、美好的德行带来利益,卑劣的德行令你丧失手中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更是如此。所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们更应注重品德的修养,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于道德的精议论文作文3道德,是飘落在初春的雨,润物无声;道德,是吹拂在仲夏的风,丝丝透凉;道德,是成熟在深秋的果,丰收在望;道德,是绽放在严冬的花,傲雪凌霜……新世纪的曙光照亮了每个人的心房,人们一次又一次在历史中诉说着辉煌,在生活中创造了奇迹。但是是,请别忘记:曾经我们最美好的东西——社会公德。

2、严格意义上说,社会的道德首先应该维护社会的公平。道德是讲“应当的”,社会的公平是最大的“应当”。比方说,市场经济诉诸的是效益手段,多劳多得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但道德要考虑社会的公平问题。那么,我们社会的政策、法律在维护人们正当获得利益、权利的同时,还主张要维护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我们社会所实行的先富与共同富裕的这样一个基本政策,其中就表达了道德对社会公平的一种要求。

3、网络道德从外借助强制性规则和方式约束网络行为

4、道德是什么?道德就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少助”。这其中,最令人发指的应该就是秦始皇的暴政了。筑长城、挖灵渠、焚书坑儒,失尽民心,失尽道德。天下百姓不堪忍受揭竿而起,于是秦朝灭亡了,它死在了“道”字上。

5、一方面,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是指相关部门与社会大众为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有关措施,包括实践组织保障、实践基地保障和实践经费保障等。”(6)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社会实践活动本身的开展.完善实践育人机制;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更好地履行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因而,只有建立健全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才能保证大学生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使大学生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6、诚信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道德教育,既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培养和完善大学生的良好诚信品质,既要靠教育也要靠管理。管理是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

7、如果没有诚信,就没有我们所谓的真诚;如果没诚信,就没有我们所谓的友情;如果没有诚信,就没有我们所谓的爱情。任何想要取得更好成绩的手段就是诚信,然而在充满诱惑的现实社会中,许多人已经失去了自我原则,看起诚信,他们也许会为一时的风光失去很多,甚至生命。

8、我也有过面临着道德抉择的时候,有一次单元考试,我考了98分,我大喜过望,可是翻到背面一看,不对啊!怎么减了5分,应该是5才对。哦!我知道了,一定是赵老师给我算错了分数。这是,我的心里出现了一个魔鬼,他在对我说:“你不去告诉老师,她也不会知道的,你还可以在考核上多加1分。”我觉得这个理由很充分,甚至心里就准备这么做了,可是,我的心里又像是飞出一个天使,她也对我说:“你应该去告诉老师,虽然少加一分,可你却是个道德高尚的人。”

9、如果没有宽容,就没有我们所谓的温暖;如果没有宽容,就没有我们所谓的海阔天空;如果没有宽容,就没有我们所谓的幸福。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发生得不仅仅是简单的事。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

10、人工智能体的道德规则(moralnorm)

11、注(13)ARENDTH.EichmanninJerusalem:AReportontheBanalityofEvil(M).London:PenguinBooks,2006:2

12、(1)尚胜.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13、最后,从严治d,使广大d员、特别是d员领导干部成为遵纪守法和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表率。d员作风正派则干部群众和睦相处,干部群众和睦则社会就会稳定。社会稳定老百姓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一定要把思想道德监督作为d员作风监督、社会群众监督和行政机关监督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各级d组织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和广大d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d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部门监察监督机关在道德层次方面的监督检查作用。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这一d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关键在d,特别是d的各级领导干部。围绕保持d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d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d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快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系列问题,做好新形势下新阶段群众工作。完善d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优质服务制度。坚持做到问政于老百姓、问需于老百姓、问计于老百姓,从人民伟大实践中吸收智慧和力量。坚持实干才能使老百姓富裕、实干才能使国家兴旺发达,敢于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各种责任,多干一些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坚持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优良传统,一定要下决心改进所谓的文风会风,着力整治部分d员庸懒散奢的不良作风,坚决克服一些形象工程、官僚霸道,以优良d员作风凝聚各种社会力量、带动政府风气人民风气。支持社会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妇联组织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d和群众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一定要坚持认真贯彻执行d员作风和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巩固和发展全d狠抓d风廉政建设的新局面,以优良的d风促政风从而带动民风建设,营造出d员群众和谐的友好稳定关系。

14、《将相和》中蔺相如的谦让、大度、有错必改等美好的道德不就照亮了历史的一片天空么?道德,美好的道德,这真金,它们所散射出的金色的圣光改变了许多的不美好,也使美好变得更加辉煌。

15、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从小事做起,从细嫩之处做起,在做作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让道德扎根于我们的心灵,让道德之花开遍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16、加大职业道德建立的力度。要对会计从业人员停止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采用职业道德教育与典型案例剖析相分离的方式,增强会计法宣传,加强各级指导的法制观念。认真做好各项会计法规的宣传工作,使会计人员加强法制观念,并经过对各类典型案例公开曝光,使他们遭到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加强遵纪违法的盲目性。

17、(1)任海宾.诚信教育的反思与重构(J).教学与管理,2003

18、事实上,生存模式的建构本身就意味着自觉性的选择。可以说,人是文化存在的实在形态,也是其现实性的根基。而这就决定了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所表现出来的连续性和自觉性。马克思认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其实,当有欲望去改造对象世界以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的时候,人就已经不再是被动的野蛮动物,而是步入了拥有能动性的文明人的行列,这就已经开始了对文化的建构。由此,人才区别于“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的动物性存在,而表现为可以“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尤其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人的自由自觉的理性选择及由此体现出来的特殊性才真正得以展现。所以,文化语境下的人的活动已经超越了本能,而自觉地表现为包含着目的性和选择性的积极的建构性活动。

19、第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发挥规章制度的教育导向功能。高校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为了有效培育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注重规章制度对大学生的教育导向功能。

20、网络行为有善有恶,不道德网络行为是指“网络主体出自非善和邪恶动机而作出的不利或危害他人和社会的网络行为”,有不正当(如网络上谩骂、撒谎、人身攻击),较恶(如信息欺诈),极恶(网络犯罪行为、数字化犯罪)三类。这些缺乏自我鞭策和审视的不道德网络行为无疑是背离了正当网络伦理的,可以说也是违背了人们的道德良心的。其带来的社会危害不言而喻。

21、1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及他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22、在春天,道德是一片金灿灿的迎春花,闪耀得令太阳也为之失色;在夏天,道德是一池清纯端庄的荷花,高雅得让酷暑也俯首称臣;在秋天,道德是一束幽美的菊花,幽静得令落叶也无地自容;在冬天,道德是一枝腊梅,傲然挺立在漫天大雪中……

23、第齐抓共管,形成诚信道德教育的合力。“建立高效能的管理体系和素质较高的政工队伍,是实现高校诚信教育目标的组织保证”高校要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政工队伍,并充分发挥d、政、工、团等各级组织的职能作用,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内容和方式,把“诚信”与各职能工作有机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24、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我们要捍卫道德,宣传道德,实践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底线作文道德,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得道路;道德,好似一团坚硬的巨石,敲打出希望的火;道德,如同一条宽阔平坦的道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道德,是人心中得法律。道德是人类的根本,遗失了它,等于失去了你的灵魂。

25、摘要: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网络行为善恶不一。网络道德从内强化网络主体的道德责任意识、增强道德自律、生成道德良心。从外借助规则制定、技术预防和法律制裁、网络教育对网络行为进行强制性规范,在约束人们网络行为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26、老子曰:“人之立身,所贵者在德。”没有道德的人是社会的耻辱,是民族的败类。天地间,没有人愿意同一个满嘴污秽,六亲不认的人多说话。中国,为何又能重回世界之巅?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我们有一颗中国心,有种道德观。俗话说:“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雷锋,20世纪中期人民的楷模!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他把自己最美好的东西——青春全部献给了d,献给了人民。年仅22岁,英年早逝,但是他无私的道德观,高尚的情操必将在我们这一代身上不断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为华夏大地添一片流光溢彩!

27、生活中就有许多真实的例子,比如海子生前本就一直很不得志:清贫、寂寞、不被人承认和理解,而他则与现实的关系紧张得慢慢失去弹性,他的脾气非常的固执,写作事业的不理想和生活的压迫下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直到最后,死亡就这么成为了惟一的解脱。

28、(9)叶响裙.由韦伯的“新教伦理”到“责任伦理”(J).哲学研究,2014(9):113-1

29、假设当你成为两鬓斑白的老人时,站在公交车上却无人给你让座,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从班级中随地乱飞的作业本到学校中天女散花的垃圾,从马路上乱闯红灯任意穿梭的人群到街道旁随地吐痰的“潇洒”作风,从公共场所偷贵重物品的扒手到满街熟视无睹的过客,从夜深人静时满口胡言的骚扰短信到电视上说得天花乱坠的销售广告……我们总在呼唤着社会公德,然而,当你真正遇到时,却想不起以前的豪言壮语,造成了“徒有道德观,却无道德心”的悲哀。

30、P1正如预期,外群体图片的P150(M=22μV,SE=0.52)高于内群体图片(M=23μV,SE=0.52)(F(1,38)=95,p综合讨论

31、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罗曼?罗兰

32、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看,道德是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革命导师恩格斯讲:“大多数的道德论总的来说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诞生物。而对于社会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不断运动发展的。所以道德永远是阶级社会的道德”这就突出了道德的内容最终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伴随经济的发展而有相应的改变;对于以不同的物质生活基础存在的不同社会团体,他们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在阶级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具有阶级性质。因此,我们可以把道德简略的总结为:道德是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人们关于善良与恶毒、荣耀与羞耻、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爱、霸道与谦卑等观念、规范以及原则的总合,或者说是一个大综合的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体系。

33、幸而,人们总是患难见真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祖国的灾难,唤醒了我们沉睡已久美好公德——绝不能忘,汶川地震后任劳任怨的志愿者,节省零花钱纷纷捐款的孩子们;绝不能忘,献血车开来时,默默排队,无声无息站出来献血的.奉献者;绝不能忘,房屋倒塌时,为了一个毫不相识的婴儿,牺牲自己的勇士们。

34、这些价值观系统对于人工智能体来说适用吗?实际上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即不适用。因为人类价值观系统是一种抽象、尽量简约化的系统,而人工智能体所输入的必须是一种可以转化为变量或者代码表征的极其具体的行为规则。这种规则如果可以,最好表述为如果…那么…(if…then…)形式,这符合认知情感人格系统(CAPS)对于行为发生的定义(喻丰等,2012)。而如果将人类总结的抽象道德规范系统转化为具体的规则,这是一个演绎的过程,而具体需要演绎出多少特异化的规则,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学习材料中需要包含究竟何种程度多样化的场景,这都需要探讨。通常情况下,人工智能科学家面对这样的问题会进行一个粗略的估计,如李飞飞等人在ImageNet中对于图片的人工标注数量(320万张或者1500万张),只是一个粗略估计后看其识别率变化(Dengetal.,2009)。图片容易获得,而道德情境却很难编制或者估计其数量。一个可能的途径是使用近期心理学对情境的分类模型(Rauthmannetal.,2014)重新对道德情境进行分类、演绎、编制、提取特征等过程来制作人工智能学习材料。

35、论文首先从作为道德评价前提的人性假设入手,对潜藏于道德评价实践的两种人性假设——“道德人”与“理性人”假设进行反思。道德评价的根本旨趣是以“道德人”假设作为价值预设,强调培养“有道德”的人。然而,现实中的道德评价却更符合“理性人”特质。主要表现为通过预设诸多的外在刺激并与个体利益加以捆绑,依靠量化评价方式和基于道德奖惩的外部强化机制,通过对学生的道德状况进行甄别和鉴定,来激励学生之间基于外在利益展开道德竞赛。道德教育用“道德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道德评价却用“理性人”的标准去评价学生,进而导致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二律背反。为避免二律背反,道德评价的价值基础应从人性自私转向人性美好,积极建构“道德人”的人性指向。使道德评价成为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的精神力量。

36、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今天,法律和道德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们是考察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在社会治理中,根本上来说法律与道德要相辅相成,相互适应。但是由于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在实践中,法律和道德的结合往往不能达到人们期望的状态,正确认识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在社会中更好的发挥二者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因此,本文力图通过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分析研究,针对我国社会现状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法与道德关系的完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法与道德关系协调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以达到双方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37、参与者表现出了标准的IAT效应:人们表现出对外群体(例如:戴头巾妇女)的消极内隐偏见(t(65)=72,p更为重要的是:相较道德条件(t(32)=77,p=0.09),这种消极内隐偏见在能力条件(t(32)=40,p方差分析预测的指导语条件中的D分数和测验块的顺序显示:与能力条件相比,道德条件下的偏见减少了(M(道德)=0.SD=0.M(能力)=0.34,SD=0.F(1,62)=56,p=0.04,η2=0.07)。

38、其次,广泛开展诚信道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诚信品质”一是要选取现实生活中诚信的正反典型案例,通过开展诚信主题班会、团活等活动,用大学生身边鲜活的诚信案例来教育他们,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二是开展以诚实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诚信承诺书签名、演讲、征文、辩论、文艺演出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三是通过设立诚信考场、诚信奖学金等方式创设诚信情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诚信品质。

39、  xxxx年,本人积极响应自治区劳教局、所部两级提出的打造一支“学习型劳教机关”队伍的号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个条例、四个专题,特别是d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决议的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做好记录、积极讨论、用心体会、写出心得。同时积极参与到“文明执法树形象”、“向任长霞同志学习”等政治活动以及“爱岗敬业”演讲比赛、“两个条例”知识竞赛活动中,在参加活动的时候,明确目标、树立榜样、锻炼胆识、提高认识。

40、国庆节当天有11万人排队看升旗,而环卫工人在三十分钟内就清理完了广场上的垃圾。如果真的如人们普遍认为的每人都产生很多垃圾,那么这个速度除非是有观世音下凡。况且,媒体只是盯住垃圾问题,而没有报道当晚11万人严格遵守规矩排队,等了整整一夜!

41、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体若被赋予道德地位,其也应该担负道德责任。研究发现,若自动驾驶汽车处于一个道德考量中,面临一种需要杀一救五或者杀一救多,而杀的这个“一”是自动驾驶汽车的主人的话,人们只会将很少的道德责任归结于这辆无人驾驶汽车,而大多数人认为应该杀一救但大多数人都倾向于不去购买这辆无人驾驶汽车(Bonnefonetal.,2016)。笔者自己的研究也发现,如果一辆智能汽车突然失灵、开始鸣笛,鸣笛的声音伤害了正从超市里出来经过这辆汽车的一个被母亲推在摇篮中的孩子的听力,那么人们在归责时倾向于将更多的道德责任归结为设计这辆智能汽车的程序员、生产商、售卖商甚至这位母亲,而将很少的道德责任归结为是这辆汽车所为。两个实验都发现了同样的效应,即人们实际上很少会将道德责任归结为人工智能体,但值得指出的是,人们并不是完全不把道德责任归结为它们。我们不倾向于给人工智能体归责,是因为在人类归因的规律上,存在一种所谓的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attributionerror,FAE;Ross,1977),即我们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结为行为人本身,而非除人之外的其他一切,比如情境。一个被赋予了道德立场的人工智能体必然是能够承受道德责任的行为主体,在认识上人们倾向于让其负少量责任,这也许也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工智能发展让人不那么容易将其作为道德主体看待,而若要赋予其道德立场,我们需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实体来类比于人或动物形成对其进行道德责任归因或者是道德谴责、道德表扬的独特模式。

42、发挥亚文化的道德模仿功能。道德的社会传播与培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人际影响来实现的,而模仿是人际影响的重要方式。所谓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影响,依照他人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模仿是人们具有的一种社会学习能力,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环节。道德模仿是通过对道德榜样的行为仿效、内心产生道德情感共鸣、直至产生道德认同。换言之,道德模仿是人们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学习活动,是主体自觉地仿效他人的道德行为、做出与之相同或相似的道德行为的活动过程。道德模仿在人的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它的“复制”作用使道德规范为大多数人所自觉遵从。

43、此时我们便还能考虑另一种解决方案,即人工智能体或者机器人是否可以有双语甚至具有双语所代表的双文化规则?由于人工智能体现在还缺乏自我和意识,因此其双文化道德规则系统或者更多文化规则系统也许都是可以实现的,只是用两个训练集分别训练两个人工智能代码而存储在同一个实体中即可。但是如果人工智能在将来有了自我认同,那么这种情况是否还能出现?人工智能体是否能够双文化切换、是否能够同时容忍两种不同的道德价值存在,这都是需要思考和探索,而现今并无答案的问题。

44、人类的道德规则有哪些?通常情况下,人类倾向于将规则简约化,形成一整套所谓的价值观系统。价值观系统简单地在比较当两种情况相冲突时,人们看重(value)哪一种,所谓价值即重量的含义。人类规范系统或曰价值观系统通常情况下有如下理论:第弗洛伦斯·克拉克宏(FlorenceKluckhohn)和弗雷德·斯特罗德贝克(FredStrodtbeek)提出了五种维度:人性(善、恶还是混合)、人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从属、主导还是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他人的关系(等级、集体平权还是个性化的)、人的主要活动模式(存在、成为还是奋斗)、人的时间观念(看重过去、现在还是将来)(Kluckhohn&Strodtbeek,1961)。第戈登·奥尔波特(GordonW.Allport)将人类的价值观分为看重理论的、政治的、经济的、审美的、社会的还是宗教的(Vernon&Allport,1931)。第米尔顿·罗克奇(MiltonRokeach)将价值观分为看重工具性价值观(有抱负、心胸宽广、有才能、快活、整洁、勇敢、助人、诚实、富于想象、独立、有理智、有逻辑性、钟情、顺从、有教养、负责任、自控、仁慈)还是终极性价值观(舒适生活、振奋生活、成就感、和平世界、美丽世界、平等、家庭保障、自由、幸福、内心平静、成熟的爱、国家安全、享乐、灵魂得到拯救、自尊、社会承认、真正友谊、智慧)(Rokeach,1973)。第萨洛蒙·舒瓦茨(ShalomH.Schwartz)区分了十种价值观,并将其分为自我超越(包含普世与慈善)、自我强化(包含权力与成就)、保守(包含传统、遵从与安全)与开放(包含自我导向、刺激与享乐)四类(Schwartz,1992)。当然有些美德的分类通常情况下也可能被视为价值观的分类,如马丁·塞利格曼(MartinE.P.Seligman)和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Peterson)的六种美德模型: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正义、节制、超越(Peterson&Seligman,2004);或者理查德·舒瓦德(RichardShweder)的自治伦理、社群伦理和神性伦理(Shweder&Haidt,1993);抑或是乔纳森·海特(JonathanHaidt)的伤害/关怀、公平/互惠、内群体/忠诚、权威/尊敬、纯净/圣洁五种道德基础(Grahametal.,2011)。实际上这些美德或者道德分类并非是看重何种价值的定义方式,将其看作价值观是存疑的(喻丰等,2013)。当然还有其他价值观的维度,比如文化价值观(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传统儒家价值观(如吃苦耐劳、服从权威、礼尚往来等)(彭凯平等,2011)。

45、《社会认知和情感神经科学》(SocialCognitiveandAffectiveNeuroscience)

46、http://qqcm.cbpt.cnki.net/EditorEN/index.aspx?t=1

47、网络道德借助网络教育深化对网络行为的约束作用

48、gmj2014@tsinghua.edu.cn 

49、法律的规范性是指法律规范是一种一般的、抽象的行为规则,不针对具体的人或具体的事,而是为人们规定一种行为模式或行为准则,在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反复适用。法律的普遍性是指法律规范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效,每个人都必须遵守。

50、(2)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一方面要有诚信的约束机制,让学生诚信有章可循,违背诚信有章可罚,提高学生失信行为的风险成本;另一方面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学校对学生诚信行为选择进行精神褒奖和物质奖励的机制,学生因其诚信的行为选择而获得心理坦然和精神满足,这样学生会更加追奉诚信。

51、基于道德作为一种社会事实所具有的三大特征,涂尔干进一步指出道德作为“集体意识” (2)在共同秩序的建立和维系中所发挥的重要功能。类似地,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将社会描述为“生产道德的工厂”。在这里,“道德”的内涵同样也指向一种“准则(principle)/规范(norm)”,也即肯定道德作为某个群体共享的价值判断原则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当然,道德与社会的关系固然紧密,但是它并非完全意义上孕育于社会的一种建构。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引述列维纳斯的观点称,道德具有一种“前社会来源” 这种前社会来源意味着,在任何的集体与社会形成之前,个人就对他人负有最基本的、无可撼移的责任,这种个人之间的责任与契约性的义务或互惠性的收益没有任何关联并构成了社会道德的根基。正因此,侵犯到道德便意味着没能为他人负责,那么个人自然应当为这种失职付出代价。正是在这种“前社会来源”的基础上,道德才以不同的“集体意识”形态在不同社会中发展,并经历了涂尔干所说的那种由严苛到松散的转变。换言之,涂尔干将道德视作纯粹的社会产物而忽视了道德之根源,这种将道德等同于行为规范的认识存在滑向彻底相对主义的危险——因为社会先于道德出现,“道德禁忌”存在的不过只是因为某些被社会视作“恶”,而并非是出于行为本身所蕴含的“恶”的性质。这种认识意味着,一旦社会权威垄断了道德判断,便自然地获得了通过各种行为规范来推行这种道德判断的权力,那么无论在这个社会之外有多么强烈的反对和质疑,都难以动摇这个社会对于这种道德判断的认同和实践。二战大屠杀的悲剧正是因此而得以可能。这种相对主义之所以无助于人类辨别是非,其原因就在于彻底的相对主义背后缺失了对于根本善恶的考察,而这种根本性的东西,也即道德的“前社会基础”,可以理解为“有人性的人”。“人性”的存在给予了个人反抗社会,或者更具体地说,反抗社会压制道德的可能。这也即是说,尽管道德通过不同社会中相异的建构得以发挥其功能,但是不同社会道德具有统一的根源:它植根在先于社会存在的“人性”中。

52、那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呢?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果我们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荀子有句话说的好;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所以说人要一步一个脚印,要善于由大及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决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细小而不足为。

53、关键词:人工智能;道德;道德判断;人机交互;人-机器人交互

54、说了这么多,那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在学校,我们一样要讲文明、讲道德。在学校,我们不能在楼道里追跑打闹。如果楼道里有许多的同学,那必然会撞到其他的同学。在学校,我们还应该节约用水、用电。上操之前,应先把灯关掉。见了老师就向老师问好,这些都是在学校应该做的。

55、怎样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呢?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因为尊重是道德之本,是人类最起码的道德共识。其次,我们要助人为乐,献出自己的爱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最后,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做到“文明始于心,道德践于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我要行动起来,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让文明成为习惯,让道德成为自然。

56、第有利于在法制建设中培育良好的文明道德风尚“法律制度调整各种社会基础关系,一定要讲求平衡的。”据此,在法律制定过程中,应对道德的一些重要原则加以维护和保障,如对家庭成员的侮辱、殴打行为,如果后果非常恶劣就不仅仅是不道德的行为,而应按照侮辱罪、故意伤害罪进行刑事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的立法要体现道德的基本原则,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本质的要求。司法机构适用法律规范的行为,就是惩恶扬善、褒是抑非的行为,同时也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的行为,其影响不只涉及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有当事人自身,而且会在整个社会中产生一种震慑力。因此,要有效地利用法律强制手段,促进社会的公德、职业的道德、家庭的美德在人民群众中逐步形成优良的传统和一定习惯作用

57、网络道德形成网上道德舆论气氛,推动个体的道德自律。当网络平台上形成统一的道德要求和准则时,每个个体在网络上的行为受到他律的同时也加强了人们在进行网络活动的自律意识,约束自身行为以符合网络大众的共同行为标准。使网络主体合理地调整利己化的尺度,规范网络行为。

58、《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可见,至诚是一种尽性知天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这是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学,而从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尽性知天的途径,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59、这也即是说,西方语境中建立在集体和个人关系上的“公德”与“私德”之分在中国的道德传统中并不存在。传统中国所有的社会道德“只在私人群系中发生意义” “孝悌忠信”这些传统的道德要素无不与私人关系相联结,并根据所施加的对象与评判者主体的关系而加以伸缩,而并不存在一套普遍的标准。换言之,传统中国社会的道德是“关系性”的,道德责任的承担者既无法简单地化约为独立的个人,也无法上升至集体层面(用费老的话来说,传统中国的道德观是“自我主义”的)。尽管如此,我们仍需要意识到,在任何一种关系中,道德义务的承担主体都是处于道德连续体中心的“己”,因此可以说,个人仍然是道德责任承担的基本单位,只是中国传统语境下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并不等同于西方意义上的“独立个体”,而是永远处在层叠复杂的关系联结之中。此外,个人承担道德责任的方式以其义务为根基,与西方社会权利本位的道德责任体系有所不同。

60、然而,大学生是否能将社会道德期待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还与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意识是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内在心理基础。由于自我意识中蕴含着深刻的自我要求、自我体验、自我评价的意义,因此,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强,其道德的责任感与义务感就越强,克制本能的欲望与冲动的能力也就越强。作为道德意识之一的诚信意识,说到底是一种道德的义务感、责任感,它直接发生于人的自我意识之中。也就是说,没有自我意识的确立与发展,诚信意识是很难产生的。所以,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需要不断强化其对社会道德期待的自我意识。

61、我们或许可以就此把这场20世纪最大的人文灾难之一简单归因于纳粹“完美的”制度设计和社会领域中个人面对强大的集体力量所难以逃脱的必然性和强制性,但是这无疑是将其视作人类历史上一个沉重的意外。我们必须追问:“无思性”的来源是什么?事实上,纳粹大屠杀的发生并非毫无征兆,它建立在20世纪资本主义充满内在悖谬(物质丰裕与精神匮乏)的发展基础上。用阿伦特的话来说,“(奥斯维辛的)恐怖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桩暴行” 鲍曼则提出,纳粹大屠杀本身蕴含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之中,是现代性固有的一种可能而绝非一种异常残暴的例外。他将充满技术理性的现代文化称为“园艺文化” 这种文化旨在消解、剪切差异,使得一切趋于清晰规整。在这种文化下,犹太人在文明、民族等多重意义上便成为了“杂草”,成为了纳粹“割草机”力图清除的对象。

62、失密守信。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标准的根本请求。财会信息洒盖一个单位整个消费运营各个环节的方方面面,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一个单位经济运转和财务情况与运营成果的数字报告。在市场竞争日益严酷的今天,财会人员必需对本单位以财务本钱材料为主的相关财会信息和商业机密,严厉失密,不得外传,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根本请求。

63、注(6)叶响裙.由韦伯的“新教伦理”到“责任伦理”(J).哲学研究,2014(9):1

64、伴随西方社会道德的个人本位产生的另一个问题是,个人与集体、公领域与私领域在现实中是否真的如此泾渭分明?启蒙运动以来的近现代社会正在经历一个公领域不断向私领域扩张的过程。这一过程如果以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中提出的“私人-社会-公共”三分法来分析,则是“社会领域”对于其他两者的不断吞噬。一方面,婚姻需要到行政部门进行登记才能获得“合法性”,儿童教育通常在学校中进行,这些家庭事务的社会化无不彰显着传统私人领域的收缩;另一方面,(古希腊语境下)公共领域的自由行动传统也在不断撤退,被“社会领域”的组织化、规范化原则所取代。在阿伦特看来,社会是一个带有单面性的领域,它只允许一种利益和一种意见的顺从主义曾经在私人领域中进行的“生存活动”被社会领域所吸收,这赋予了后者以一种“必然性”,使得个人彻底丧失了自由和生而与俱的权利。与这种情形相契合地,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的区分自然也就几乎不存在了,统驭两者的是某一种支配性的利益和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大多数个人似乎就从道德责任中脱离出来,而诸如“制度”、“集体”等无意识的事物成为了事实上的道德责任承担者。当然,少数的制度设计者和高级指挥者作为无意识的制度的“大脑”,在某些情形下自然应承担重要的道德责任。20世纪30年代德国特殊的社会环境(经济崩溃、一战战败、政治斗争等)则将这种普遍的“道德无涉”推向了极致。二战中的种种人道灾难,很大程度上也正是从这样的道德土壤中生长出来的。

65、什么是财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外乎有如下观点,财富就是金钱,财富就是知识,财富就是阅历………严格来说这些观点没有问题,但笔者认为高尚的职业道德也是宝贵的财富。

66、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下,我们所认可的法治,就是以d为领导核心,从而使国家权力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和社会中的人民团体,实施依靠法律来治理国家的方略,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作用,增强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作用、政治作用、文化作用、社会生活法制协调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正义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我们所认可的德治,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指导地位,树立“坚持以热爱我们的祖国为光荣、以危害我们的祖国为耻辱,以服务广大人民为光荣、以背离广大人民为耻辱,以崇尚科学技术为光荣、以愚昧迷信无知为耻辱,以辛勤热爱劳动为光荣、以好逸恶劳懒惰为耻辱,以团结互相帮助为光荣、以损人利己自私为耻辱,以诚实守信为光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辱,以遵纪守法为光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辱,以艰苦奋斗精神为光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辱。”为主要标准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领域形成知道荣辱、讲究正气、促进和谐的新道德风尚,形成广大的男女平等、尊重老人,爱护幼儿、辅助贫困地区、礼貌待人的人际和谐关系可以这样说,法治是德治的进一步升华出来的,德治思维是法治思维的思想前提和基础,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社会民主制度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律治国解决的是民主制度中“硬件标准”方面的问题,它使民主有法律可以依靠,它具有优秀的对违反民主法制行为的规避作用和有效地制止这些行为的社会强制力的保障作用。道德治国解决的是民主制度“软件标准”这一方面的问题,它通过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和民主权利意识来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良性循环运转。法治约束力非常强,但有明显的“治标”特点和落后的滞后性,德治约束力比较软弱,但是扎根于“治本性”并具有超前的特点。二者既相互区别,又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正确了解法治与德治的相互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67、事实上,当在文化概念之下来谈人的生存问题时,自由选择的自觉性维度就已经决定了生存不能作单纯的、动物性的“活着”来理解,而应包含着自由、自尊等因素在内的、对幸福而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概念本身就包含着一种向善性的形而上学意蕴,即作为实践活动之规约的文化必然要满足人对趋向完满理想的需求。这也说明,文化的内容指向并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着明确的价值偏向。正如美国学者卡洪所言:“价值是文化过程中不可抹杀的一部分;文化产品和交往事实如果继续是文化的,那么就不可能是价值中立的。”②(劳伦斯·E.卡洪:《现代性的困境》,王志宏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55~356页。)当然这种价值偏向并不是个体性或本能性的,而是表现为一种相对于人之整体性发展来说的普遍性、谋划性、目的性。因此,说文化之为人的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并非说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有效的文化形态为世人所普遍共有或普遍认可,而是说它蕴涵着一种理性化的、趋向于最高善的精神指引。这种精神指引既能容有特殊的历史沉淀和区域认同性因素在内,也可为在此基础上延伸于未来的实践走向提供一个价值参照。也即是说,由于内在或外在的原因,生存样法总要进行不断的调整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然而,这一过程中的传承并不是随意的,更不是以个体性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总有一些为理智的人们所普遍认可的理性形式法则在指引着人们进行选择、改造,以使文化的现实走向成为自觉。事实上,也正是这种理性的形式法则的指引,现实生活中才会出现历史性选择的现象:一些生活习惯或生活样式或者被作为一种样本搁置起来成为历史性回忆的线索,或者作为历史长河中的尘沙而被遗忘或遗弃,而另一些生活习惯或生活样式则一直被延续下来,在新的生活环境中继续发挥着作用。这种选择的现象也只有在蕴含形而上学向善性维度的文化基础上才能得到合理的理解和解释。

68、比如这个船主和漆工的`故事,船主交代给漆工的任务是刷漆,所以漆工只要能认真完成刷漆任务即可,但职业道德告诉这个漆工,这个洞可能会让这艘船沉没,所以道德的力量让他但这个漆工却在刷完漆之后补上这个漏洞。而正是这个不经意举动使漆工不仅赢得了船主大量的额外奖励,而且还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描述老师的诗句(40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