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的美育思想(81句精选句子)

2023-05-24 08:22:04

席勒的美育思想

1、席勒认为,在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冲动,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这两种冲动都使人受到一种强迫(压力)。感性冲动使人受到自然要求的压力,理性冲动使人受到理性要求的压力。在这两种冲动的面前,人都是不自由的。于是席勒又提出第三者冲动,即游戏冲动。他认为,这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可以消除这两个方面的压力,“使人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回复自由。”席勒认为,游戏冲动的对象就是美(广义的美),而美就是“活的形象”。所以席勒又把游戏冲动称之为“审美的创造形象的冲动”。(席勒的美育思想)。

2、席勒身处于欧洲人呼吁人性自觉的启蒙运动之中,其思考的问题正是人本性二元分裂和对立的困境。在寻求解决之道上,康德的理性哲学——尤其是判断力理性的理论——曾为席勒提供了指引,但终究为他所弃;因为康德固然以人之三大理性的统摄运作去说明整体人格的完成,但是,当他宣称「纯粹理性为自然立法」、「实践理性优位」和「判断力理性对自然之合目的性进行直观」时事实上仍将物质性消解于精神性中,自然本身没有属己的真正独立性和价值。

3、席勒从法国大革命所高举的自由旗帜与实际上造成的专制暴力这一矛盾图景中透视出其所处时代的病症:一切都在被现代性肢解。这一论述预示了后世诸多哲人所思索的“现代性问题”。另一方面,席勒所提出的“游戏冲动”与美育观念克服为康德哲学所带来的感性和理性的二元对立做了有益的尝试,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黑格尔。黑格尔高度评价席勒的美学体系,“席勒的大功劳就在于克服了康德所理解的思想的主观性与抽象性,感于设法超越这些局限,在思想和上把统一与和解作为真实来理解,并且在艺术里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解。”

4、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反对将人予以分解,尤其是主张把伦理视作整体的人的修为,而非人的某种特定部分的秘密环节。

5、但是,王国维的美学思想是以叔本华的哲学作为理论基础的,这样就使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层灰暗的色彩。叔本华是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他竭力宣扬唯意志论和悲观主义,否定历史的进步。叔本华认为意志要求生存,而“生存意志”总是利己的,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克服的矛盾,所以为了生存,人与人之间就必然要发生斗争。由于“生存斗争”,就不断地产生痛苦和灾难,因此人类只能永远生活在充满悲哀和忧虑的环境中。

6、年仅33岁,席勒就在歌德的推荐下获得了耶拿大学历史学的教授席位。也正是在此任教期间,他连续致信丹麦奥古斯滕堡公爵弗里德里希·克里斯蒂安,汇报与阐发对人类审美教育的一系列见地,从而完成了《审美教育书简》(1794年)。

7、基于这样的认识,席勒进一步指出:“美的艺术的本质就是假象”(1)(p139),张玉能先生将此“假象”译为“外观”(5)(p87)可能更好理解,在席勒看来,美的艺术就是外观,即形式。在席勒那里,艺术的产生必须以审美外观为基础,并依赖游戏的创造力,而一旦离开审美外观,游戏的创造力就无从谈起,艺术本身就更是空中楼阁。所以说,审美表象与艺术密不可分,艺术的本质就是审美表象。

8、康德判断力批判体系的未竟与欧洲政局与社会的动荡成为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的底色。然而,席勒并非简单总结、批判理论与实践所遭遇的诸多问题,而是有机的将二者相结合,以社会状况为切口考察时代精神的症候,进而从社会的宏大叙事下沉至人的心灵,点出个人内心的分裂造成了社会的裂解与动乱。席勒指出,只有通过美学,人才能走向自由,“人类每次都通过审美生命(dassthetischeLeben)重新被赋予人性”。一言以蔽之,审美教育将弥合分裂的人,清除人的重负,治愈社会的创伤。笔者将以“分裂的人”为起点重构席勒《书简》中的美学思想。(席勒的美育思想)。

9、  弥合现代性分裂状况——哈贝马斯对席勒美育思想解读的逻辑起点

10、●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众多大师一致推崇的必读之书

11、席勒的美学观念既是对康德哲学体系中问题的回应,又是对时代病症深切的关怀。哈贝马斯指出,“这些书简成了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席勒用康德哲学的概念来分析自身内部已经发生分裂的现代性,并设计了一套审美乌托邦,赋了艺术一种全面的社会-革命作用。”

12、先验人性论。席勒指出,“经验指给我们的只是个别人的个别状态,从来就不是人类”,而席勒是从整个抽象人类的意义上提出审美教育,因此,“我们必须使我们自己提高到人的纯粹概念上”(1)(p54),在这样的意义上,席勒对人性的分析走上了先验的道路。

13、继王国维之后,蔡元培在我国近代美学史上是有重要贡献的教育家和美学家。

14、我国是世界上有名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也很早就重视审美教育。我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把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列为学校教育的内容,而“乐”就是美育。

15、席勒是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席勒的一生之中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多数是文学作品,席勒也发表了美学论著《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论述了他的美学思想。

16、美学和艺术打破了自身的“自治”或“孤立”状态,为消除认识、伦理和审美三大领域的长期隔离作出了贡献,也为促进整个文化的审美升华作出了贡献。而当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全都艺术化时,整个文化就成为审美文化。

17、在《书简》的末尾几封信中,席勒考察了人由“无理性兽类”向“有理性兽类”(第二十四封信)、由“肉体状态”向“审美状态”的过度(第二十五封信)。席勒从历史的维度考察人类自然状态的变迁,且点出美学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的育人作用。在最后一封信(第二十七封)中,席勒勾勒出一个“游戏和表象的第三个愉快王国”,在这一美学乌托邦中,人们重新获得了完整的人性,最终走向自由。

18、摘要:席勒的美育观念根植于现实社会状况。基于对社会症候与时代精神的分析,席勒指出唯有通过美学才能搭建起理性与感性间的桥梁,缓和乃至消弭时代中人自身的割裂、封闭、孤立状态以及社会中持续不断的攻伐与争斗,最终以审美教育的方式实现个体自由与社会和谐的双重目标。

19、正因为从物质状态直接上升到道德状态是不可能的,席勒由此提出了其中间的过渡阶段——审美状态。在审美状态中,人“把世界至于他自己的身外或者观赏世界”,这样,人与世界相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才开始存在。审美状态使人从物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自由地观赏世界的假象、外观。因为在谈论美的艺术时,席勒曾经指出,美的艺术的本质即是假象,这种假象,既联系于感性的范围,又联系于理性的形式。它是感性的,但并不受到事物物质性存在的限制,不与人发生利害关系;它是理性的,但又不同于抽象的观念,它是人的视觉和听觉所直接感知到的形象。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席勒指出“一个欣赏假象的人,已经不再以他所接受的东西为快乐,而是以他所创造的东西为快乐。”这样的快乐正是由美的艺术之源——游戏所产生,因此,在对美的艺术的观赏中,人性获得了自由,并最终能够完成从物质状态到道德状态的过渡。

20、总的来说,通过对《审美教育书简》的思想道路进行考察,可以得知,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人性、美和艺术的抽象论证,最终实现其通过审美教育以解决现实问题的美好愿望。试图通过改造主观世界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对人格的改造以实现社会的变革,是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的核心。然而,这样一种唯心主义基础的审美教育思想不可能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异化问题,完成社会的变革,而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正如蒋孔阳先生所指出的,席勒的“这些将发不过是软弱无力的德国资产阶级在强大的革命风暴面前,所作的一种胆怯的自我粉饰罢了。

21、“美育”由席勒提出来的。但是美育实践和美育意识,古已有之。

22、20世纪初,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杜威(J。Dewey)继续阐述了这一思想,并提出“完美的经验即艺术”和“艺术即经验”的见解。在杜威看来,美不等于日常经验,但又不是与经验无关;任何美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日常经验中升华出来和由正常经验转变而成的。

23、第美育是自由的,宗教是强制的;第美育是进步的,宗教是保守的;第美育是普及的,宗教是有界的。蔡元培还提出美育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三个方面。

24、席勒认为,人之本性的确是一种二元分裂的结构,兼具着感性和理性两种特性;前者是由物质性、有限的身体所引起的盲目冲动(Trieb),促使人投身于流变的物质生活中,后者则是源自于绝对且无限的精神力,是形式冲动(Formtrieb)的表征,为人形构一种理想的人格。表面上看来,感性和理性——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是彼此对立的,但是根本上,此二者之间具有一种相互从属和相互奠基的关系。席勒解释:因为人于盲目的物质生命中,意识到其感性冲动必须被理性规范,而在建构理想人格时,意识到其形式冲动必须被肉身化成为现实个体——真实的人——才具意义,所以感性和理性二者皆在各自运作的当下发现对另一方的需求,而且基于这种需求,产生了与对方结合的冲动——席勒称此冲动为「游戏冲动」(Spieltrieb)。

25、《意见》还指出,在美育教学中,应当着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并且,应当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

26、在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中,认为“审美的人”与“自由的人”、“伦理的人”密不可分。本期内容通过转发《审美教育书简》导言,以期让读者有机会通过美育思想中的一种重要观点进行入门,激发后续阅读和思考的兴趣。

27、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为我们描绘了一条通向政治自由的光明大道,即通过审美教育来改造性格“完整的人”,以审美自由取道政治自由。他试图避开政治问题的本质和近代政治危机的根源,而寄希望于用改造人的精神世界来解决现实问题,这注定只是一个无法到达的“审美乌托邦”。

28、本文荣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本科生优秀读书报告一等奖。

29、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30、以后,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率先使用了这个概念,并把它当作审美社会学的中心范畴,认为审美文化不是一个封闭、孤立的文化形态,而是一般文化这一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审美文化就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不仅包括各种艺术作品,也包括具有审美属性的其他人工产品(如服饰、日用工艺品等)和经过人力加工的自然景观,以及传播和保存这些审美化产品的社会设施、审美意识与人的审美行为方式。

31、“美育”这个术语是德国美学家席勒最早使用的。中国最早使用“美育”术语的是蔡元培先生,他在《哲学总论》中提出了“美育”的概念;1903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把西方美育理论较为全面地引进中国。

32、梁启超首先提出“趣味教育”。王国维则是第一个把美育概念引人中国并对美育的独特性质和独立地位做了进一步阐发的思想家。蔡元培是我国近代美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指出要“以美育代宗教”,因为:

33、然而,席勒并非认为这两种力量生来就彼此对立,而是在文明化过程中,人因文化的发展疏远了自然,导致对理性的单方面追求,进而形成了物质驱动力与形式驱动力的分离与对立,造成社会愈加割裂、机械的时代病症。这一论述类似于卢梭所谓“现在盛行的不平等来源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且“社会及其孕育的不平等精神改变和歪曲着我们所有的自然倾向”。因此在第八封信中,席勒指出时代任务为培养“感受能力”。

34、系统提出要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并把审美教育作为一个专门理论加以研究的,则是德国近代诗人和思想家席勒。他在《美育书简》一书中,系统论述了美育的内容、性质及其任务。席勒的美育理论是以康德的美学思想为基础的。康德把人类的精神活动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并认为审美判断(情)是沟通认识(知)和道德(意)的桥梁。

35、爱情有一种是旨在追求快乐的天生的欲望,另一种是旨在追求至善的后天获得的判断力。当我们在判断力的理性指导下追求至善时,我们有了一种指导,称作节制;但当欲望拉着我们不合理地趋向快乐并统治我们时,这种统治的名称就是奢侈。

36、总的来说,通过先验的人性论、对美的分析和作为工具的艺术的论证分析,席勒审美教育的本质得到彰显——审美教育即通过观赏美的艺术,使人的感性与理性得到调和,人性获得完满、自由。然而,席勒对审美教育的界定始终是从抽象的层面来进行,其审美教育的最终作用仍然得回到现实社会的层面。

37、 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迅猛发展时期,当时欧洲各界人士都在关注事态的发展,随着政治暴力的急剧升温,席勒开始对法国大革命产生失望甚至厌恶之情。这让他重新思考国家变革与政治自由问题,并且试图从自己关注的艺术美学中寻找改良之法,而《审美教育书简》就是他对审美教育与政治自由探求的丰硕成果。在第二封信中,席勒就表明了自己的主要观点“这题目同时代需要的密切程度并不亚于同时代趣味的密切程度;人们在经验中要解决的政治问题必须假道美学问题,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①这些信件其实都是在关注时代变革与政治问题,他认为只有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使人们成为性格“完整的人”,才能使得个人与国家的统最后实现国家的进步与政治的自由。

38、对象化(vergegenständlicht)

39、 所以审美状态是一种中间状态,审美把人从感性被动的状态转变成思维与意志的主动状态,使我们成为理性的人,成为性格“完整的人”。也就是说: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把粗野懒散的人变成理性和道德的人,从而实现理想状态的“伦理国家”。席勒试着去证明感性与理性在审美活动中能够统一起来,他“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思想的主观性与抽象性,敢于设法超越这些局限,在思想上把统一于和解作为真实来了解,并且在艺术里实现了这种统一和和解”。⑦

40、主体性反思理性带来的实证化或者说实证性与主体性反思理性所带来的对象化休戚相关。所谓对象化(vergegenständlicht),也称客体化(Objektivation),主体性反思理性在其具体的反思过程中将宇宙、世界、自然、社会甚至主体自身视为有待反思的客体对象。在哈贝马斯看来,黑格尔在分析中发现了这一点。主体性的反思理性“使周围的一切都对象化(vergegenständlicht),也就是说,就会把周围的一切都转变为可以控制的对象”。这也就是说,主体性反思理性的主体性原则存在压制机制,它甚至将主体自身视为客体,“使得认知主体自身成了客体”,那么更遑论他人、他物、自然、宇宙世界。所以,倡导主体性反思理性的主体性反思哲学是一种暴力(Gewalt)哲学,在黑格尔看来,这种理性暴力植根于反思理性的自我意识的反思结构之中。他带来了西方传统社会有机总体性(organischeGanzheiten)的分裂。“自足的‘反思’使得有机总体性(organischeGanzheiten)分裂为许多孤立的部分,使得主体间性关系分解为目的理性行为者。”反思理性造成了有机总体性的分裂,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主体间性关系的异化,在此意义上,主体性的反思理性向着工具理性蜕变,他人成为工具理性算计的对象。因而,主体性反思哲学与其说是一种暴力哲学,毋宁说是权力哲学,人与人主体间性关系分裂意味着主体间性的共同社会生活世界的瓦解,意味着主体间性关系蜕变为“对一个成为客体的主体的征服”关系。在哈贝马斯看来,反思理性所推崇的主体性原则锻造了一种异化的主体性,单个主体的对象化逻辑催生了主客体关系的诞生,同时它也意味着主体间关系的分裂。“主客体关系正是产生于主体间性生活世界中的分裂行为”,要弥合现代性的诸种分裂状况只能依赖于主体间性的相互理解结构,以交往理性去取代反思理性。

41、比对“有机生命”式与“机械整体”式的社会,不难看出席勒认为其所处时代的“活力”渐趋消退。难能可贵的是,席勒并非止步于对社会的宏观分析,而是深入到人内心中去思索社会的病症。他认为,纷乱无序、追逐利益的社会根源于人自身理性与感性的分裂,问题在此时转换为如何恢复人性的整体性。席勒指出,“只有通过艺术与美,才能恢复这种整体性。”

42、20世纪初,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首次由王国维介绍到中国来,影响了几代国人的美学观和哲学观。1917年,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希望通过美育求得人性人心的改善,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这一思想受惠于德国美学,特别是席勒美育思想颇多。

43、上文业已叙明,康德体系的根本关切为“人类自律”问题,而“人是自由”则是其对这一关切地回应。在第二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指出自由构成实践理性或道德的根基。然而前两大批判中康德的认识论与道德实践完全割裂,因此导致了必然与自由的对立。为此,康德力图在第三批判《判断力批判》中将这两个分裂的部分(必然与自由、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但最终未能超越其二元分裂与外在对立的哲学体系。

44、(2)康德将人类理性区分成三大分殊功能:纯粹理性(reineVernunft)、实践理性(praktischeVernunft)和判断力理性。纯粹理性又称为理论理性(theoretischeVernunft),能使人通过感性而取得的杂多经验内容依循必然法则而被赋予形式意义,因此是构成有关经验之现象世界的知识——即自然知识——的主体先天形式条件。实践理性规范人之意志的道德行动法则,其本身以彰显善、自由和人格尊严为目的,因此于实现人之存在价值上具有优位性。判断力理性则使人能在自然之中直观到合乎善之目的性的存有意义;换句话说,判断力理性是经验世界(属于纯粹理性规范的领域)和睿智界(属于实践理性规范的领域)二者相互沟通的桥梁,藉之,人得以克服自然法则的支配而于感性的生命中实现对善与人格的追求。

45、本文作者聂润泽,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2018级哲学(励耘)专业本科生。

46、到了20世纪,蔡元培在北大和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产生了巨大影响。

47、以艺术为工具的审美教育。人性的分裂要靠审美才能得到恢复,而艺术作为美的主要形态,自然充当了席勒审美教育理念的工具。然而,席勒指出,“精神的这种高尚的宁静和自由,再与刚毅和精明相结合,就是真正的艺术作品把我们从禁锢中解脱出来所需要的那种心境,这事检验真正没的品质的最可靠的试金石。”(1)(p112)只有真正的艺术作品才能使人性得到完满,由此,席勒对艺术进行了区分和规定。

48、声明:本平台支持艺术、学术、文化传播。发布或转载内容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49、席勒的美育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对自由、民主与真理的向往和追求,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席勒不了解人的社会性,不了解美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认为要使人从不自由变为自由,只要“通过审美自由这个中间状态”就可以实现,这就夸大了审美教育的作用,事实上是行不通、办不到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与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50、而“实质美育”则以上述目标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已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这样,美育概念就应在从狭义走向广义的同时,也实现由形式向实质的革命。

51、席勒认为只有审美才是人实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在他看来,人身上有两种相反的要求,可以叫做“冲动”:一个叫“感性冲动”它产生于人的自然存在或感性本质;另一个叫“理性冲动”,它产生于人的绝对存在或理性本质。席勒指出,需要有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来作为桥梁,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人成为具有完美人性的真正的人。

52、他认为艺术教育的合理性是,已经认识到大工业社会造成的社会矛盾和人性分裂,他还朦胧的意识到资本主义产生关系带来的劳动异化,使近代人丧失了人性的和谐,突破了古希腊时期单纯把美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特殊方式或补充手段的狭隘观点,把美育提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对后来世界各国的美育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3、席勒用游戏冲动去消解人之本性二元论的难题,用美去表征理想的人格性;这些思想都展现在《美育书简》之中。但是,席勒书写《美育书简》一书的目的并不只是去提供一个建构理想人性的理论而已,亦同时去呼应启蒙一词的时代意义——人应通过理性自觉而进行自我教育与成长,而这才是他倡导美学教育的初衷。对席勒而言,美学教育并不是单一个人进行自我修养的事件,而是国家应该介入和统筹的政策;因为个体的理想人格必须在政治自由的基础上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54、1904年,王国维将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介绍到中国,对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带来了一定启发。由于是书信形式,《审美教育书简》比偏向理性思辨的美学专著具有更强的可读性。

55、席勒认为,在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冲动,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这两种冲动都使人受到一种强迫(压力)。感性冲动使人受到自然要求的压力,理性冲动使人受到理性要求的压力。在这两种冲动的面前,人都是不自由的。于是席勒又提出第三者冲动,即游戏冲动。他认为,这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可以消除这两个方面的压力,“使人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回复自由。”席勒认为,游戏冲动的对象就是美(广义的美),而美就是“活的形象”。所以席勒又把游戏冲动称之为“审美的创造形象的冲动”。

56、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席勒审美教育思想的提出是直接针对着他所反思的现实问题的,因此,对审美教育的抽象论证,最终必须回到它对现实问题的克服,即审美教育在问题的克服中起着什么作用。

57、席勒认为理想的人是知情意完美结合的统一体。它们形成了三种文化状态:自然状态、道德状态、审美状态。 美国学者把审美文化理解为一种融艺术与生活于一体的文化。远在19世纪中叶,美国大思想家梭罗(H。

58、主体性反思哲学的反思理性还造成了实证化。此实证化是倡导理性原则的启蒙哲学的产物,其所针对的主要是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启蒙哲学所倡导的启蒙理性是一种反思理性,它要求将宗教纳入反思理性的批判考察之下。因此,宗教神学的权威地位让位于反思理性,同时必须在反思理性面前证明自身的合法性,因而,宗教整合社会生活的一体化力量被消解。在哈贝马斯看来,主体性的反思理性虽然褫夺了宗教的一体化整合力量,但是并不足以成为新的替代性的一体化整合力量,它给宗教带来的是一种实证化。“宗教的正统性通过……启蒙而成了一种实证性(Positivität),从而剥夺了宗教的纽带力量。”黑格尔早就认识到启蒙哲学所倡导的主体性反思理性的实证化,“在黑格尔看来,启蒙文化是实证宗教(positiverstarrtenReligion)的对应物。”主体性的反思理性的实证化并不囿于宗教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它具有普遍性。他不仅使得科学、道德、艺术出现了实证化倾向,而且反思理性的实证化所具有的实证性还与现代性分裂状况中的科层化和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相关。“‘实证性(Positivität)’使得制度异化,使得社会关系物化。”

59、时间:2022年4月22日19:00—21:00

60、如何理解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在当下重读席勒有何新的意义?

61、在法国大革命背景下,席勒对于“时代的喧嚣”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其审美教育理念不仅在个人层面,也在国家和政治层面产生了意义。

62、在席勒看来,通过审美感受性的提升,有可能实现伦理的教育,感性的人必须先变成审美的人,才能变成伦理的人,换言之,人类只有先学会了为美服务,然后才能忠实地为自由服务。因此,有必要首先培养一种美感,为自由的真正孕育而做好准备。

63、他认为艺术教育的不合理性:席勒主张以美育来实现人性的改造乃至社会的改革,完全脱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无疑只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空想。在近代最早公开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来提倡的是清末学者王国维。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更是大力倡导美育,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64、首先,美育主要是艺术教育,而他又把艺术完全变成为他的社会政治理想服务的工具。

65、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生。

66、席勒的美学思想中认为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终极目的为建立起完整人性,否定理性或效益对人本身的完整存在的代替,突出并强化了审美活动的非功利性和自由独立性。

67、在这种状态中,“感性和理性同时发挥着作用”,他们的积极面得以保留,而消极面则被美所扬弃。至此,人由分裂、对抗的状态走向“充实的无限状态”。席勒在某种程度上赋予美以“神”的色彩,尊崇其为“第二创造者”,因为美赋予人真正的完整与自由。

68、1789年,法国大革命(Révolutionfrançaise)爆发。法国大革命以自由、平等、博爱等新原则为旗帜,猛烈的冲击了法国政治体制与阶级结构,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与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这场革命革命导致各界对立,特别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后长达二百年的政治对立。这场革命被视作“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然而,革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呈现出极复杂的面貌。法国大革命导致各界对立,尤其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后长达二百年的政治对立。1793年5月,雅各宾派实行专政统治,被称为“恐怖时代”。自由的旗帜被专制的铁手撕碎,断头台被称为“国家的剃刀”。据统计,法兰西全国有16,594人送上断头台。其中包括化学家拉瓦锡、教士埃德热沃尔特等著名人士。但是其中不少并非保王d成员,只是反对雅各宾派的人士。罗伯斯庇尔认为只要目的正确合理,那么即使采用流血与暴力手段来捍卫这一目的也是合理的。1794年2月5日,罗伯斯庇尔在国民公会中说,“如果人民政府在和平时期的基础是美德,那么在革命时期,他的基础既是美德也是恐怖暴力。没有恐怖暴力,美德将趋于毁灭。” 

69、 首先,席勒所说的人类的理想状态是与强制国家相对的“伦理国家”,这个伦理国家只是观念中的,是通过理性设想的,并没有一个具体阐释,这个“乌托邦“不免显得飘渺恍惚。其次,席勒对当时政治现状的认识与分析很准确,但他在解决政治问题的方法上走向了形而上学的迷途。他认为近代国家无法改变社会现状,因此要依靠个人性格的完整性来实现。但是“理论的修养应带来实践的修养,实践的修养又是理论修养的条件,”⑧个人是国家中的个人,国家是个人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性格的高尚化无法撇开人所生活的社会现实来谈,性格的完整性与也不能回避社会现状。席勒“避开社会实践而把人的精神世界看作独立的世界来说,他的美学观点仍然是形而上学的。”⑨这也代表了当时欧洲知识分子群虽对欧洲现实的深为厌恶,但不敢直面现实,规避现实利害,去艺术世界里寻找一种幻想的审美乌托邦来求得心灵的慰藉的心理。

70、从中外美学史上看,虽然不少思想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美育理论,但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难免有其局限性,还不可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才能使人们正确认识美育的性质及其意义,才可能使美育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71、 席勒认为,通过审美可以改造性格“完整的人”。首先,从个人的内在机制来分析,每个个人的身上具有两种看似对立的天性”,一种是“感性形式”,一种是“理性形式”,而这两种对立的天性在我们作用于外界时变成了一对对立的推动力,一种是“感性冲动”,一种是“理性冲动”。席勒认为,“文明”可以把两者统一起来,这时个人就达到了一种自由状态,“人就会兼具最丰满的存在和最高度的独立自由”。而这种状态就是理想的“审美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身上会被唤起一种新的冲动,即“游戏冲动”,它是两个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之间的集合体,是实在与形式,受动与自由,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人在“游戏冲动”的状态下获得了人性的“完整”。

72、它可以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道德情操;它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它可以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它可以鼓舞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73、●冯至、范大灿经典译本,译者在每封信前增加内容提要,帮助读者更好理解

74、席勒认为,人类发展的道路是从被感性支配的自然人走向精神能控制物质的理性人,其中的关键则是具有美的心灵,为此他宣布:“唯有通过审美教育,来恢复我们天性中的完整。”

75、“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

76、在第十四封信中,席勒创立了“游戏内在驱动力”(Spieltrieb)这一概念,旨在缓和乃至瓦解物质内在驱动力与形式内在驱动力的矛盾,实现二者的统完成人性的复归。“游戏内在驱动力”即艺术冲动,这一概念可能借用于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由概念把诸表象统一起来的理解力的“自由游戏”(freeplay)这种“自由游戏”先于审美快感,作为其根源且赋予鉴赏力的判断以普遍性。此外,席勒的“游戏冲动”与费希特“美学内在驱动力”亦有相似之处。

77、 席勒的观点是假道审美来获得政治自由。他认为近代欧洲面临的政治问题其实是国家与个人冲突问题,当两者无法取得协调的进步与和谐的关系时,就会造成政治的冲突。当国家处在初级阶段时,个人满足于“自然国家”的生存状态,这时候人与国家这个集体是和谐相处的,随着个人慢慢成长起来,他的道德性不被满足,他不再满足于所在的“自然国家”,向往一种可以自由选择的“理想状态”,这就要求把现存的“自然国家”改造为“伦理国家”。但是现实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首先,因为近代文明的严密分工机制和强制国家的严格等级制度,近代人成了碎片化的“不完整的人”。同时,现在的国家被下层的粗野和上层的懒散所统治,虽然“自然国家”的基础已经动摇,但是还缺少“道德的可能性”。要改变现在的国家现状,不能指望现在的国家,要建立伦理社会,首先要改造“完整的人”。因为,伦理国家代表了纯粹的、理想的人,只有个人主观特殊的性格与客观纯粹的性格统一起来,使其成为性格“完整的人”,强制国家才能变为理想的伦理国家,“国家与个人才能达到和谐统一。”②

78、席勒于第六封信中深刻的评述了时代的病症:“国家和教会,法律和习俗被分离;享受与工作、手段与目的、劳累与报酬相互割裂。人永远只束缚在整体的个别的小碎片上……永远也无法达到他本质上的和谐,他未能将其天性中的人性表达出来。”可见,席勒认为当时社会混乱状态根源于人“内心的分裂”,而唯有借助更高的艺术,才可能恢复这一整体性。在第十二封信中,席勒引进了两种内在驱动力以解释人“理性”及“感性”的双重本性。一为物质(感性)内在驱动力(instinctforform),这一力量针对感性世界,具有丰富的内涵且在时间上实现自身;另一驱动力为形式内在驱动力(sensuousinstinct),这一力量以人的理性的本性为基础,力图在一切变化中保持人的统一和本质。两种驱动力都力图实现自身,二者相互关联,且在时代中呈现出相分离、对抗的状态。

79、在物质状态阶段,人受到自然的支配,处于一种蒙昧的状态,“在这个时期,世界对他来说只是命运,而不是对象;只有为他创造了生存的那些食物对他来说才是存在,而一切既无施于他又无取于他的事物对他来说都根本不存在。”(1)(p123)在这个状态中,理性还没有出现,人是无理性的动物。然而,即使当人具有了理性,直接从物质状态上升到了道德的阶段,也不能使人性具有了自由,因为“理性在人身上被识别出来是通过它要求绝对的(即以自身为基础的和必然的)东西”,这样的要求使人离开物质的需求,从有限的现实中上升到绝对的观念,但在现实中,由自然阶段直接过渡到道德阶段,将导致“曲解”,因为这时人的感性仍然占据统治缔约,因此,理性产生的要求“有可能把矛头对准物质生活,不是使人获得独立,而是把它推入最可怕的奴役之中。”(1)(p125)这即是说,这时理性给人带来的不是自由,而是另外的一种束缚。

80、弗里德里希・席勒是18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他是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国大革命期间,他发表的《审美教育书简》本是席勒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的书信,以此来答谢公爵对他的资助。1793年开始写作,1795年整理出版,并发表于《季节女神》上。而他的1-11和24-27封信是之前给公爵的信件,12-23封信是他转向哲学思辨的成果。他的这些信件都表达了他试图通过审美教育来塑造性格完善的人,用审美自由获取国家的政治自由的主张。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自我介绍范文(57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