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60句精选句子)
传习录
1、阐析:一个傲字,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毛病。身为子女的傲慢,必然不孝顺;身为父母的傲慢,必然不慈爱;身为朋友的傲慢,必然不守信。
2、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心达到“纯是天理”、“虚灵不昧”或者说“致良知”状态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达到非常寂然、专虚静的时刻,那么万事万物的道理就会自动显现。所以说,心外没有理,心外没有物。一切外求者,都是在缘木求鱼。(传习录)。
3、● (听学·传习录)大道至简,删去繁文(25)
4、● (听学·传习录)赏不逾时,罚不后事(38)
5、● (听学·传习录)事预则立,人存政举(50)
6、王阳明(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名守仁,余姚(今浙江)人,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
7、大多数人都生怕被人认为是“不能”,认为只有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才能强大自己,证明自己,以为强大后就能为所欲为,这些鼠目寸光的逻辑,早已渐渐露出自食其果的衰败痕迹。中国,有实力有能力,却肯因为社会综合问题的解决与融合,而暂缓迈入所谓现代文明的发达,这是中华老祖宗传承下来的,独有的“不为”的智慧。
8、再打个比方,这个月奖金发一千块钱,同样领钱,每个人对这一千块钱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张三不知道发奖金,而且他也没觉得自己会发奖金。突然天上掉下一千块钱,他心里很高兴,可能拿着钱马上就出去高兴去了。李四以为这个月可能要发五千块钱奖金,结果实际上就发了一千块钱。他拿到钱的时候心里很郁闷,唉呀,本来应该五千的怎么发一千,心里极度不爽。
9、解析:我们自己以为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未能付诸行动。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
10、《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当代,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新儒家中仍有其深刻的影响。本世纪的许多思想家和学者一直致力于对它作现代解释并力图克服其偏失。(传习录)。
11、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丰。他死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12、同样是发钱这个事情,同样是一千块钱,对于每个人来说,心态反应是不一样的,心里的喜欢或者厌恶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客观判断。我们通常是认为好的就喜欢,认为不好的就不喜欢,没啥感觉的就无视。但是自我意识上判断未必符合客观事实。很显然,认为好的就是“善”,不好的就是“恶”,显然是不太靠谱。
13、谦虚,不是虚伪的客套,而是一种永不满足,永远前进、自强不息的态度。而宽大的胸怀,不仅是一个人成熟、大气的表现,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绝妙法门。
14、凡事不可强求,之所以无法获得宁静,是因为我们有时是刻意追求宁静。而越是刻意,越不得宁静。
15、不仅直接针对当时程朱理学的弊端而发,而且其心学渊源,近可上到陆九渊的思想,远可抵达《孟子》《尚书》《孝经》等诸多古籍。
16、这样,人人就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贤,而人人也都有成为尧舜的潜能。
17、不过,35天后,这场造反就被平复了,而摆平这场叛乱的人,就是王阳明,时年48岁。
18、根据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真的知道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
19、青年们啊,你感觉这种苦痛吗?你发见这种危险吗。我告诉你唯一的救济法门,就是依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
20、(释义)善念在心中萌发,觉察到它。就扩充这种善念。恶念在心中萌发,觉察到它,就遏制这种恶念。
21、事上磨炼,就是通过具体事情来实现克治之功。省察克治应通过做具体的事来实现,而不是一味打坐冥想。若只想不做,一遇到具体的事,也招架不住,不能应对。
22、● (听学·传习录)第一等事:读书学圣贤(29)
23、我们如今会说某家的孩子早熟,但王阳明不是,直到五岁他才能说话,别人还以为这孩子是个傻瓜呢。
24、上卷是语录体,是相对比较基础的东西。比如什么是“知行合一”?什么是“心即理”?什么是“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等等,主要是强调什么是圣人之学,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阳明心学是入世的东西,不是空谈心性,和佛道之学是有分别的。心学不讲彼岸,强调入世践行,强调儒家的“修、齐、治、平”,强调对我们实际的生活和人生究竟有什么帮助,绝对不是遁世枯禅。
25、 该书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本书结合并吸取近年来最新收集整理的王阳明文稿、资料及研究成果,亦参考比对了其他版本的王阳明文集,并根据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对全书做了精心的编排和修订。
26、(释义)至于‘夭寿不二’,它是教育人们一心向善,不能因环境优劣或寿命长短而把为善的心改变了。只去修身等待命运安排,认识到人的困厄通达长寿短命是命中注定,我也不因此而心动。
27、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7年)八月,王阳明的门人薛侃刊刻《初刻传习录》于江西赣州。刊本内容包括正德七年至十三年的阳明先生语录,分“徐爱录”、“陆澄录”和“薛侃录”。此初刻本正是今本之上卷。
28、⊙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29、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30、王阳明在给儿子的信中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心是根本,就如树的根基好,抽出的枝条、结出的果子就是好的。修养好本心,那么一定会有美好的德行。
31、10: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32、王阳明说:“只要已经理解了,为什么非要记住?要知道,不只记住,连理解也只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本体光明。若仅求记住,就不能理解;若只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
33、● (听学·传习录)真心爱民,忠心为国(40)
34、想必大家都看过星爷的《唐伯虎点秋香》,应该都依稀记得里面有个专横跋扈的宁王,这个王爷在电影中没造反,但在历史上,他真的造反了。
35、根据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真的明白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及该行为给自己及社会带来的好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的益处。
36、王阳明龙场一悟彻悟心法内涵知与行是合一的“格物”格的是内心《朱熹晚年定论》,王阳明通过自己不断的实践和探索,“龙场一悟”让他悟彻心法的内涵,他发现了朱熹解释最为关键的“格物”一词的错误。王阳明认为外在的言行都是源于内心,有怎样的内心就有怎样的外在言行,知与行是合一的。可当时,朱熹是国子监,天下儒者都是朱熹的学生,他们并不认同王阳明的看法。直到朱熹晚年,朱熹才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可已经没有办法纠正以往的错误了。幸好,朱熹在跟学生的书信往来里写得很明白,说自己以前对孔子学问最关键的“格物致知”理解有误。王阳明把这些书信收集起来,编为《朱熹晚年定论》,收集在《传习录》里面,使得这一心法的真正意涵得以留传,发扬光大。
37、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
38、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39、王阳明将“心学”精华凝成这4句话28个字。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情感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40、(释义)以种树培根为喻,说明道德修养要从心底开始。意谓道德修养只有发自内心的自觉要求才有效果。
41、(释义)省察是有事时的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的省察。
42、第除了文本和历史背景方面的门槛之外,《传习录》中的很多记载很多是针对当时的人与社会的具体问题而言的,那么《传习录》对500年后的我们有借鉴意义吗?
43、王阳明“龙场悟道”十分有名,但是龙场其实是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跟随王阳明一起来到龙场的人大都病倒,只有他安然无恙。王阳明在龙场受了两年的磨难,依然安康,很重要的一点是他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
44、而曾国藩则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45、可能有人要问,这本书这么牛,作者肯定也是个大牛吧?你说对了!
46、这四句是阳明心学的精华。心,本来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善恶知之所以产生,是在面对外物,自己的思想意识活动而产生的。能辨清善恶就是“良知”,行善事、去除恶念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比如面对一把刀,想到行凶便是恶,想到用来切菜做饭便是善。善恶的想法及行为是本心受到外物而产生的,被事物引发的善恶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还在于自己的本心,心中能明善恶,存善去恶,就能保持心之本体。
47、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48、此京都大学图书馆藏本为明嘉靖三十年蔡汝楠刻本的衡湘书院重印本。全书分七卷。上卷分三卷同于通行本,下卷分四卷,收有《答徐成之》二篇、《答罗整庵少宰书》、《答人论学书》、《答周道通书》、《答陆原静书》二篇、《示弟立志说》及《训蒙大意》九篇。卷首除载有南大吉原序外,还载有嘉靖三十年孙应奎序,卷末有蔡汝楠后叙。孙序和蔡叙均谓此录乃阳明手授孙,孙按部至衡,令蔡刻于石鼓书院⋯⋯比较诸本,日本学者大西睛隆的推断,唯蔡汝楠刻本保持了南大吉刻本的原型,其他诸本均为南本(刊刻于嘉靖三年的南大吉本《传习录》原本,今不可见)之改编本或续补本。
49、解析:有个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
50、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51、16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52、那么心学里的“善”“恶”是什么呢?心学里面的“善”,是《尚书》“允执厥中”的意思,就是“妥当、恰到好处”的意思;“恶”就是失准的判断。打个比方,比如张三偷东西,按照赃物的案值,按法律判他三年有期徒刑,他进去蹲三年出来了。这是符合被惩罚恰当的标准。这是什么?这就是“善”。他本来应该判三年,结果法官判了五年。那还是“善”吗?显然不是了,已经是“恶”了。如果他本来应该判三年,结果判了一年就放出来,是不是“善”呢?这点事容易模糊的,这也是一种“恶”,因为对于受害者而言,判三年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妥当的事情。如果小偷只是受了一年惩罚就出来,对受害者或法律规范来说这无疑是一种伤害。
53、● (听学·传习录)让他三尺又何妨(34)
54、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心达到“纯是天理”、“虚灵不昧”或者说“致良知”状态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达到非常寂然、专虚静的时候,那么万事万物的道理就会自动显现。所以说,心外没有理,心外没有物。一切皆在我们的“内心”中,所有外求者,都是在缘木求鱼。
55、世事浮沉,嬉笑怒骂,有观点有品位的娱乐八卦。
56、无独有偶,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没有人有意做恶,恶只是来自于无知。王阳明虽然没说恶,但观点与苏格拉底却是同理。
57、冬天的时候想到父母的寒冷,要想办法让父母感到温暖;夏天时想到父母的热,要想办法让父母感到凉爽。这些行为是必要的,但只是枝叶,最根本的还是你那颗孝敬父母的心,这些行为都是从纯孝之心这个根本而生发出来的。
58、先生说:“圣人哪有精力顾及许多?圣人的心犹如明镜,由于这个明,使它感而必应,无物不照。过去所照物影已不复存在,未照的不可能预先具备。若如后人所说的那样,圣人对什么都事先研究过了,这与圣人的学说大相背离了。周公旦制礼作乐惠及天下,是圣人所能做到的,为什么尧舜不全部做了而非要等到周公呢?孔子修订六经教育万世,也是圣人所能做到的,为什么周公不先做了而非要等到孔子呢?可见,所谓圣人的光辉事业,乃是碰到特定的历史条件才有的。只怕镜子不明亮,不怕有物不能照。学者研究时事变化,与镜子照物的道理是相同的,但学者须有一个‘明’的功夫。对于学者来说,不怕不能穷究事物的变化,只怕己心不能明。”
59、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