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走进徐州(央视寻宝 走进徐州徐州12件民间国宝藏品诞生 分为书画 瓷器 青铜 杂项4类 瓷器组 宋代磁州窑珍珠地划花
央视寻宝 走进徐州徐州12件民间国宝藏品诞生 分为书画、瓷器、青铜、杂项4类 瓷器组 宋代磁州窑珍珠地划花婴戏枕 隋相州窑印花
近日,央视《寻宝》栏目走进徐州,带观众们探寻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背后的珍贵宝藏。现场共有12件民间国宝藏品展出,它们分别属于书画、瓷器、青铜、杂项四个类别。其中,瓷器组的宋代磁州窑珍珠地划花婴戏枕和隋相州窑印花等精品,令人叹为观止。
瓷器组的珍品:宋代磁州窑珍珠地划花婴戏枕
宋代磁州窑珍珠地划花婴戏枕,作为此次展出的瓷器类国宝,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此枕以磁州窑的典型技法——珍珠地划花工艺制作而成,珍珠地是指在地仗上用针或细线戳出大小不一的孔,形成珍珠般的图案,使整个枕面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此枕的纹饰生动活泼,刻画了一位天真可爱的儿童,正在进行嬉戏。其线条流畅,刻画细腻,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婴戏枕在古代是一种寓意吉祥、祈求孩子健康的用品,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据专家介绍,宋代磁州窑是中国古代瓷器的佼佼者,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珍珠地划花工艺则是磁州窑的代表性技法之一,此枕的出土,为研究宋代磁州窑瓷器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瓷器组的另一珍品:隋相州窑印花
隋相州窑印花,是此次展出的瓷器类国宝中的另一件珍品。该印花瓷器采用隋代相州窑的典型工艺制作而成,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这件印花瓷器的底部呈圆形,腹部稍鼓,颈部较短。瓷器的通体以白釉为地,纹饰采用印花工艺,图案包括花卉、动物、人物等,构图精美,线条流畅,充满生机。
专家表示,隋代相州窑印花瓷器的纹饰以花卉为主,反映了隋代审美趣味和民间信仰。此件国宝的出土,为研究隋代瓷器的发展历程提供了有力证据。
总结
此次央视《寻宝》栏目走进徐州,为我们展示了一件件民间国宝,其中瓷器组的宋代磁州窑珍珠地划花婴戏枕和隋相州窑印花等珍品,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国宝不仅见证了我国瓷器艺术的繁荣发展,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