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外从军远(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①李商隐剑外②从军远 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 回梦旧鸳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李商隐的这首《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的边塞风景。诗人远离故土,身着铠甲,踏雪寻梦,心中满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逝去亲人的哀悼。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诗人初入剑外之地,便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远离故土,无家可归,只能借衣御寒。这句诗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诗人的孤独无依。“剑外从军远”,剑外指的是边塞地区,这里战争频仍,生活艰辛。诗人离开故乡,投身军旅,为国家的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远离故土,让他倍感孤独和无助。这句诗中的“剑外”和“从军”,勾勒出一个勇敢无畏的战士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
“无家与寄衣”,家是人们最温暖的港湾,然而,战争让诗人无家可归。他只能寄衣寄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句诗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诗人的辛酸,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家的深深思念。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诗人行至散关,正值大雪纷飞。这雪景让他的思绪回到了家乡,回到了那曾经的幸福时光。“散关三尺雪”,散关地处高寒地区,冬季大雪纷飞。这句诗描绘了边塞的严寒和荒凉,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梦境埋下了伏笔。
“回梦旧鸳机”,旧鸳机是诗人与妻子曾经共同生活的象征。在这寒冷的边塞,诗人思念妻子,回忆起往日的美好时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怀念和对过去的追忆。
缅怀逝去亲人,寄情山水之间
在诗人心中,既有对亲人的怀念,也有对祖国的忠诚。他在这片土地上,寄托着自己的情感,抒发着自己的抱负。诗人在这片土地上,缅怀逝去的亲人,寄托着自己的哀思。他在战火中成长,也在这片土地上学会了坚强。他深知,只有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同时,诗人也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这片山水之间。他在边塞的荒凉中,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也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他坚信,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在这首诗中,李商隐以独特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和对祖国的忠诚。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更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的壮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