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线阅读(59句精选句子)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线阅读
1、我离你很远,我没有什么可以跟你说的,可是我就在这里,而且我知道你在那里。
2、作品剖示隐密的无情,探讨爱的真谛,涵盖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著的义务。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变得比大地还年轻,以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
3、2022年第24期“青年大学习”来咯,请查收!
4、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pBAyxbRXv9NsmlREcm6Cg密码:r0p2 书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5、作者米兰·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围绕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经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这是一部哲理小说,与传统的小说不同,它不再通过故事情境本身吸引读者,而是用将读者引入哲理的思考之中,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件引起读者形而上的深层思考。
6、《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线阅读)。
7、经文循环往复,犹如朝圣者的双眼离不开故土,犹如临终者不忍离世。
8、我想起了《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
9、书中主人公托马斯也意识到了这些,他知道这性的人生,决不能随波逐流,可他却没有像居里夫妇一样找到自己的使命感,而是以放下负担的方式,拒绝媚俗的社会。可没有负担的他变的太过轻飘,反而难以诗意的栖息在这片大地上。因为他努力去感受凡夫俗子所享受的轻松,而承受着‘轻’的痛苦。这种轻松的实质却是人生的虚幻。但事实上,这样的生活也绝非他想要的,他时常沉思于一句德国谚语:“只活一次,等于一次也没有活过。”只有一次的人生,用于享受也无法通过经验对比得知对错,毕竟追求不平凡往往是平凡的,反之,追求平凡就显得那么不平凡了。然而这种平凡并非是托马斯那样的放纵享受。如果想要生命不朽,就必须创造自己独立的人生价值,如果在此同时又不愿被世间的媚俗所感染,那就要向尼采说的一样:“个体必须始终在社会中挣扎求生,才能使自己不致幻灭”。那么这种超脱于媚俗的平凡就是像杨绛先生一样“无名无位自在”的平凡,超脱于世俗之外,又有着贝多芬式的非如此不可。这样的人往往有着平凡的,淡然的心态,也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所想要的。相信他们的平凡,他们的执着,他们对自己的理解,会让他们在这宇宙的小小一角奏响生命的凯歌。
10、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3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11、什么是生命之重,什么是生命之轻,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不同的,渐变的答案。最难受的,不是不能让生命之重变轻,而是,不知道自己生命所重,不知道自己生命所轻。托马斯爱上了特蕾莎,甘愿缴械投降,却还是无法放弃与众多情人的纠葛。特蕾莎如愿以偿嫁给了她深爱的托马斯,却不断陷入后者出轨给她带来的伤害。每个人身上都带有或轻或重的特质,但也不能忽视书中人物性格的转变。在书的结尾,特蕾莎已经看到自身的软弱而开始学会释然,原本打算与爱情绝缘的托马斯,遇见特蕾莎之后也毅然承担起了责任。他们的重和轻也都是相对而言的——请听蝴蝶读米兰·昆德拉最富盛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节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线阅读)。
12、恰如《圣经》中所描述的:“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中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
13、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H2H_uXND8tPsWyimhrYHA提取码:eaq7 书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14、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远离大地,变成一个半真的存在。
15、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16、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以为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17、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是昆德拉最有代表性的小说,通过书中四个主要人物:托马斯、特蕾莎、莎宾娜和法兰滋错综复杂的感情生活经历展开,其实四个人代表着不同的生活理念,肉与灵、自由和责任、怀疑主义和相信绝对真理的冲突。作者其实想表达的是:那些生命中难以承受的伤痛和沉重,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才使得我们的人生不至于没有根基和份量。特蕾莎对爱情和生活的纯真信念,导致她的痛苦,但是她时文中最美好的一个形象,最后也赢来了爱情和尊重。托马斯是怀疑一切,自由至上的。在遇到特蕾莎之前,他的生活几乎算是放荡和毫无责任感。在遇到特蕾莎之后,他一直在两种生活信念中冲突,慢慢的,他被特蕾莎所感染,开始相信爱情,自愿承担责任,做出牺牲。文章最后,两人车祸死亡,似乎又在阐释作者的思想:用认真、负责任和积极相信的态度,人会活得更痛苦,代价更高,有时候是生命的代价。但是这种苦痛和代价,才赋予生命的意义和多维度。
18、《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于我而言是十分深奥的一本书,虽然我现在的阅历还不足以让我深刻理解这本书的内涵,但是它让我开始去思考人生与自己存在的意义,可以说这是一本“启蒙”性质的书。说实话,第一次读时我没太看懂,甚至被作者的博学与文字里浩浩荡荡的哲学思辨给吓住了。但在读第二遍时,我才渐渐体会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深意。正如萨特的一句名言:“人,是要为自由而受苦的。”生命之轻,同样不可承受——索性扛起重负吧,生命因为能够背负起许多重量而显得有意义,如果一个人变得轻而又轻,就会觉得人生毫无意义,这是生命所不能够承受的。
19、 米兰·昆德拉说““我把缺乏经验看作是人类生存处境的性质之一。……人的大地是缺乏经验的世界”。正因为“缺乏经验”是人类生存处境,故而经验才弥足珍贵、“过去”才应倍加珍惜。如果说现实是重负-----因为现实承载了过去,是过去的延续和在场------那么,这种负重状态正是人的生命本质和生存要求。如果失去了重负,人将失去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方向,继而否定生命和生活本身。我们在面对艰难困苦的境遇和非常的磨难时,基于过去经历的生命执守往往能促使我们呼唤出生存的勇气和生活的信心,但当我们一旦“勇敢”决绝地抛弃一切(我们从前所珍视和依赖的东西)后,我们发现面对的是彻底的虚无,但这种虚无却能将我们的生命意志彻底摧垮,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另外,呼唤“过去”的回归和对历史的重视,并不等于认同和赞美“重复”,相反在人类历史上一次次重演重复(错误)的悲剧正在于忽视过去的经验和历史存在。“现代人”立足于彻底抛弃,追求与过去的决裂而一味的“开辟”和“创新”,导致其反倒不可避免地堕入尼采所谓的永恒轮回当中,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那才是真正的地狱重现(米兰·昆德拉如是说:“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无数次的重复”恰恰是因为没有“历史”或忽视“历史”,而固持、反省和回望因延续了历史的“意义”或避免了历史的窠臼,反倒在坚实的现实大地上开出了新异的花朵,“人”的创新和超越不在于抛弃而恰恰在于持守----如果一切只“经历一次,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固然只有一次,人生也只能经历一次,但就个人所面对的人类整体而言,我们皆可从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浩如烟海的他人生存境遇中去寻找我们行为的坐标和定位,并且理解我们行为的意义(我们全部的创造和反传统的行为也恰恰是基于对过去和历史的坐标定位才显出其“意义”,否则就什么不是。)。在此,米兰·昆德拉又给了我们一次重大的反拨-----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未来”而在于“过去”,不在于纯粹和无休止的反叛、创造和抛弃,而在于某种坚守和保持,也就是说,人总要固守些什么东西才成其为“人”吧,至少才能活得坦然和自在些。
20、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5RICj8YIqBbOf-CSstVrg提取码:9wjs书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21、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22、当心灵在说话,理智出来高声反对,是不恰当的。
23、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步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Donoteverthinkaboutthatwecanescape,oureveryeachstepdeterminethefinaloutcome,ourfootstepsaremovingtowardstheendofownchosentarget.
24、该书于1988年改编成电影《布拉格之恋》,获得了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美国金球奖提名,1988年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英国学院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等奖项。
25、 人在抛弃掉一些东西之后的状态就是“生命之轻”。但在人们不经意或义无反顾的抛弃某些东西的时候,焉知被抛弃的不是对于我们最重要的东西,而往往在抛弃后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每一次的反叛都使我们离最初的反叛越来越远”,小说中“萨宾娜”这个人物就代表了某种决绝的反叛者或反抗者的形象。现代生活中我们不断追求“前进”、“进步”、“创造”、“发展”,现代人匆忙的脚步、疲惫的身躯时时提醒我们要“轻装前进”,于是“抛弃”似乎成为生活和生命的必须(现代生活的主旨就是“抛弃”),比如对于“传统”、比如对于“历史”(不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又比如对于无用的“道德”。但实际上在抛弃掉这些东西之后(所谓“包袱”),我们发现我们实际抛弃掉的是“自我”,是自我的丧失。生命顿时失重,生活方向迷失,这样的绝对无负重的“轻松”状态却是人所不能承受的。人就像希腊神话中有着悲剧意味的西西弗斯,沉重的背负、无望而执着地重复努力,这似乎是苦难的最好象征。但他的生存意义或价值,最终看来反倒是负重本身。我们试想,如果西西弗斯一旦摆脱了负重的宿命,或幡然醒悟于负重的“无意义”,继而毅然决绝地抛弃掉那压在背上的巨石,那他也就不成其为“西西弗斯”,而这神话故事本身就会瞬间暗淡了光彩而彻底被我们遗忘----因为他本身就没有“意义”。
26、一切谎言的根源来自私人生活领域与社会生活的分界。
27、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28、链接:https://pan.baidu.com/s/1fhbKY6cd72fC3gCP7EXDpw提取码:tsik 书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9、1984年,昆德拉发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8年,美国导演菲利浦·考夫曼将其改编成电影《布拉格之恋》。
30、人类自产生以来,就面对着两个宇宙:无比辽远的外宇宙和无比深邃的内宇宙。对两个宇宙的探索几乎是同时开始的。但在不同时期,这两类探索在人类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迥异,人们因此也就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作品形式来表现这种理性的探求。
31、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辉煌的轻松,来与之抗衡: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便真的辉煌吗?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由此,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32、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
33、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描写“萨宾娜”时说了一段令人难以索解而又意味深长的话:“他的画家情人给她自己倒了另一杯酒,喝光,仍然一言不发,带着难以揣测的冷漠,慢慢脱掉了短外套,似乎完全无视弗兰茨的存在。她就象一个当着全班即兴表演的学生,要让全班相信她独自一个人在屋子里,没有人看着她。”其实很显然,这是“萨宾娜”反叛姿态的“私人叙事”已经完全变成一种孤芳自赏的生动写照。“她从裙子里退身出来,拉着他的手带向靠墙的一面大镜子。她没让他的手抽出,以同样疑问的眼光久久打量着镜子,先看自己,然后又看他。”这时萨宾娜静静地取过镜子边放着的旧圆顶黑礼帽“戴在自己头上。镜子里的形象立即变了:一位身着内衣的女人,一位美貌、茫然而冷漠的女人戴着一顶极不适当的圆顶礼帽,握着一位穿着灰色西装和结着领带的男子的手。”这里的“圆顶礼帽”和“穿着灰色西装和结着领带的男子”象征了某种“公共性”或“宏大叙事”——这本来是具有礼仪性质的冠冕堂皇的公共事物;而“身着内衣的女人”就象征了具有私密性、个体性的“私人叙事”。但一旦将这二者结合在一处,将公共事物私人化,或将私人事物公共化,就立刻变了味了——“镜子里的形象立即变了”——显得极其怪异和荒诞。这里对“女子”与“男子”的特殊强调也暗示出尊卑、大小、高低、外内、强弱、公私等等之间微妙的、富有张力的“对位”关系。因此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放弃了有关“私人叙事”的正面价值判断,但却没有将“宏大叙事”凌驾于“私人叙事”之上,做一个矫枉过正的反拨,他仍旧保持了其一贯只提问题而不解决问题、不提供答案的“小说家”原则。但这是他狡猾的伎俩还是无奈的选择?只有他自己知道!
34、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是几乎对立的感情。
35、他生着自己的气,直到他弄明白自己的茫然无措其实也很自然我们是永远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前世相比较,也无法使其在后世完美度过。
36、特丽莎选择“重”,虽然遭受不少风险折磨,但内心感到充实。这和萨宾娜过得轻松自如,但内心空虚形成对比。
37、“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爱,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总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也就是说我们总希望从别人那儿得到什么(爱),而不是无条件地投入其怀中并且只要他这个人的存在。”
38、爱与做爱,灵魂与肉体,拯救与放逐,忠诚与背叛,昆德拉把一个个的矛盾摆在面前,“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重与轻不再是物理上的简单对立,而是如昆德拉所说:“重与轻的对立是所有对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
39、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描写“萨宾娜”时说了一段令人难以索解而又意味深长的话:“他的画家情人给她自己倒了另一杯酒,喝光,仍然一言不发,带着难以揣测的冷漠,慢慢脱掉了短外套,似乎完全无视弗兰茨的存在。她就象一个当着全班即兴表演的学生,要让全班相信她独自一个人在屋子里,没有人看着她。”其实很显然,这是“萨宾娜”反叛姿态的“私人叙事”已经完全变成一种孤芳自赏的生动写照。“她从裙子里退身出来,拉着他的手带向靠墙的一面大镜子。她没让他的手抽出,以同样疑问的眼光久久打量着镜子,先看自己,然后又看他。”这时萨宾娜静静地取过镜子边放着的旧圆顶黑礼帽“戴在自己头上。镜子里的形象立即变了:一位身着内衣的女人,一位美貌、茫然而冷漠的女人戴着一顶极不适当的圆顶礼帽,握着一位穿着灰色西装和结着领带的男子的手。”这里的“圆顶礼帽”和“穿着灰色西装和结着领带的男子”象征了某种“公共性”或“宏大叙事”——这本来是具有礼仪性质的冠冕堂皇的公共事物;而“身着内衣的女人”就象征了具有私密性、个体性的“私人叙事”。但一旦将这二者结合在一处,将公共事物私人化,或将私人事物公共化,就立刻变了味了——“镜子里的形象立即变了”——显得极其怪异和荒诞。这里对“女子”与“男子”的特殊强调也暗示出尊卑、大小、高低、外内、强弱、公私等等之间微妙的、富有张力的“对位”关系。因此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放弃了有关“私人叙事”的正面价值判断,但却没有将“宏大叙事”凌驾于“私人叙事”之上,做一个矫枉过正的反拨,他仍旧保持了其一贯只提问题而不解决问题、不提供答案的“小说家”原则。但这是他狡猾的伎俩还是无奈的选择?只有他自己知道!
40、视觉受双重限制:让人什么也看不见的强光和完全彻底的黑暗。
41、昆德拉是哲理小说的大师,但有时候这也会变成缺点。他晚近的作品,《认》《帷幕》这些,越来越僵化,他逐渐退步成了他所藐视的萨特,他曾说萨特的小说是“哲学与小说的尴尬的联姻”,后期的他也变得尴尬。
42、昆德拉当然有资格获诺奖,当然,指望诺奖公正也是不可能的事,几个糟老头躲在瑞典皇家文学院里老眼昏花,就算星星砸下来他们也当萤火虫。截止我写的时候,我发现昆德拉还活着,那就是说他已经91岁了,一个脾气显然比较暴烈的老头也能如此长寿,恭喜昆德拉。
43、这一句话烙在我的思想之中。可当剧情逐渐入境,托马斯,特丽莎与萨宾娜,在交错的叙述中跃然纸上,每一个鲜活的人物在滚滚红尘中受到自身的束缚于情感的羁绊,无疑给上面的定义当头一棒。
44、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
45、书中主人公托马斯一直在固执地拒绝着“媚俗”,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如此。他不可遏制地爱上了特丽莎,但不愿做家庭责任的附庸,更不愿像别人一样甘于平淡地生活,去爱。他用很不负责任的不得已的方式向情人表明:我爱你,但我不属于你!他不断地与别的女人偷情,迫使所爱的人不固守自己,能给自己自由。可是,当他感到了自由,感到了失去责任的“轻”的时候,很快变得空虚难忍,他发现,承担一份家庭责任的“重”对生活本身何等重要!
46、这首《好了歌》,寓意是“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它暗含了西方悲观哲学家们持久的坚持:存在即痛苦,若要不痛苦,须是不存在。
47、萨比娜是具有强烈的背叛现实、争强好胜、富有激情生命之轻人物,萨比娜人生的主题在反复出现、重演、修正和延展,她脚下如同一条漫长的背叛之路,每一次新的背叛,就像一桩罪恶又像一场胜利,时刻在诱惑着她。当一切背叛之后,生命出现了极度空虚。
48、昆德拉极其聪明地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49、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
50、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51、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52、 “岂曰无衣,与子同衣”来自《诗经.秦风·无衣》,为了押韵我改了一个字,不过“同裳”一词,在诗经中本来遍地可拾。这句话本来是形容战士们同仇敌忾奋勇杀敌的精神。后来也常被用来形容目标一致的朋友间的默契,互相帮助、支持、团结协作的状况。
53、这段我印象最深刻。就像造物主不会让某一个人拥有一切旁人所羡慕的东西,作者把九种特质分配到九个人身上,特雷莎的妈妈只能从中选一个。然而她谁都想要,同时她不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她的贪婪让她来到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身边。她开始失去,失去美貌,失去生活品质,失去灵魂。当特雷莎把门锁上,要求自己最基本权利的时候,作为妈妈的她暴跳如雷,她才意识到一切在离她而去,她在用最后母亲的身份,几乎是要挟她女儿留下。可这些都是徒劳的,因为她从没有承担过生命中的责任,无论是对社会、对家庭、还是对亲人。她死掉也只是轻轻地一闭眼,不会有任何重量,她失掉了灵魂。
54、生命之轻,同样不可承受——在生活中,当我们负重前行,被压力和困难压的喘不过气来时,就想想这本书想告诉我们的哲理吧,生命因为能够背负起许多重量而显得有意义,如果一个人变得轻而又轻,就会觉得人生毫无意义,这才是生命所不能够承受的。索性扛起重负吧,让我们去创造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55、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3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56、米兰·昆德拉(MilanKundera,1929-),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
57、人要是天生就具备了“轻”的一切条件,又会怎样呢?弗兰茨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出身良好,才华出众,有稳定的事业与家庭,颇有名望。该有的都有,而且来得很容易。但是,他觉得生活太“轻”,他同样不能忍受,他强烈地向往反抗,向往在苦难中挣扎奋斗呐喊的那份激情。于是,他糊里胡涂地参与游行、示威、呼喊,令人难堪的是,一切努力像堂吉阿德愚蠢地与风车搏斗一样,结局徒劳无益,令人啼笑皆非。
58、米兰·昆德拉(MilanKundera,1929-),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