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105句精选句子)
秋收起义
1、 17时19分,队员们在行军11个小时后胜利到达秋收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渣津老街万寿宫,行程110余里。这既是一次对他们体能的考验,更是一次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洗礼。(秋收起义)。
2、到1928年2月,在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领导下,中国工农革命军帮助地方重建地方d组织,改编地方武装,加强军队建设,组织发动群众在茶陵、遂川、永新、宁冈等地开展打土豪筹款子的游击暴动,先后建立茶陵、遂川、宁冈三个县的红色政权,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3、文家市转兵,在紧急关头挽救了工农革命军,是中国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折点。
4、秋收起义是继“八一”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d领导人民拿起武器,向国民d反动派的一个有力反击。革命的烽火,伟人的足迹,为铜鼓铸造了永恒的光荣和不朽的历史丰碑。90多年过去了,铜鼓县委、县政府秉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成功地将以毛泽东脱险处为龙头的红色景点打造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红色、绿色、丹霞、运动、长寿等特色旅游业,“景区、乡村旅游交织,红色、生态旅游齐飞”的旅游产业新格局已初具规模。
5、随后,国民d南京政府急忙于11月2日调遣军警赶往宜兴进行镇压,在敌我力量严重悬殊的情况下,3日,暴动指挥部决定主动率部撤离县城,起义失败。
6、它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7、经过一系列的组织和准备之后,9月9日,工农革命军第一团胜利地占领了平江县龙门厂。收编在起义部队中的邱国轩部叛变,向我军袭击,战斗失利,遂向浏阳方向转移。10日,第二团在安源起义,在接连胜利的形势下,团长王新亚麻痹轻敌,未及时撤出浏阳,起义军严重失利。毛泽东亲自指挥第三团战斗,相继歼灭反动武装一部。14日,起义军遭到敌人两个团的围攻,被迫撤退。
8、1927年9月16日,陷入优势敌人的包围,部队被打散,部分突围脱险,不少人牺牲。
9、在八一南昌起义之后,中共中央又作出了在湘鄂粤赣四省举行农民秋收暴动的决定。最后由中共中央特派员、湖南省委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实施的湘赣两省农民秋收起义,就是共产d人对武装斗争有了崭新认识后的重大举措。
10、1927年8月31日夜,月黑风高,山迢水远,毛泽东与杨开慧就此永别。(秋收起义)。
11、第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d领导农民翻身求解放、探求革命新道路的伟大实践。在八一南昌起义爆发以后,中国共产d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在组织和部署秋收起义的过程中,中共中央要求这次暴动要“以农会为中心”,要“夺取一切政权于农民协会”。“除夺取乡村政权之外,于可能的范围应夺取县政权,联合城市工人贫民(小商人)组织革命委员会,使成为当地的革命中心”在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队伍中,除了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和安源煤矿的工人武装,其他的都是湖南平江和浏阳的农军、湖北崇阳和通城的部分农军。
12、1927年8月,共产d领导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奉d中央之命参加南昌起义,途中得知起义军已退出南昌,便来到湘、鄂、赣三省交界的修水驻扎待命。
13、秋收起义部队在第一次拥有自己番号的同时,也拥有了自己的军旗,这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的第一面军旗。
14、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了秋收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从那一刻起,伟大的中国革命方才真正开始。
15、“三湾改编”后,各连队开始发展工农骨干入d,毛泽东在第一批新d员宣誓会上,要求加强组织观念和组织纪律,组织生活无故不得请假,d员要每星期开一次小组会,d内的事情不要乱讲,尤其是d内的秘密,对自己的亲人都不能讲,d的决议一经做出就要严格遵守。
16、正如中共中央1927年12月15日复湖南省委信中指出:“秋暴的事实已告诉我们,攻打萍乡、醴陵、浏阳,血战几百里的领导者和先锋,就是素有训练的安源工人……可以说秋暴颇具声色,还是安源工人的作用。”
17、回顾秋收起义这段历史,不难看出,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胜利,关键是有中国共产d的坚强领导,有严明纪律和优良作风的坚强保障,所以人心所向、战无不胜,毛泽东就总结说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当前,我们d带领全国人民正在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奋勇前行,而全面从严治d就是我们取得新的胜利和辉煌的最大保障!(徐建中)
18、到达三湾时,原有5000多人的起义部队仅剩不足1000人和48匹战马,士气十分低落,组织很不健全,思想相当混乱,纪律很是松弛。通过对革命失败的深入分析,毛泽东找准了根本问题,在于缺乏d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于是作出了“三湾改编”的重大决定:第部队缩编,把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缩编为一个团。第将d组织建立在连上,设立d代表制度,排有d小组,班有d员;营、团以上有d委,从而确立了“d指挥枪”的原则。当时,担任师长的余洒度对“把支部建在连上”提出质疑,一些军官也不能理解,毛泽东耐心地一一解答,并以叶挺独立团把支部建在团上的成功经验为例,说明发挥了d支部的堡垒作用,军队在艰苦条件下就拖不垮、打不烂,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就这样,在一盏微弱的油灯下,一直讨论到天亮,大家尽数释疑,“d指挥枪”的理念开始站稳脚跟。第设立士兵委员会,让士兵群众参加军队的民主管理,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平,破除旧军雇佣关系,确立新型的官兵关系。
19、回顾秋收起义这段历史,不难看出,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胜利,关键是有中国共产d的坚强领导,有严明纪律和优良作风的坚强保障,所以人心所向、战无不胜,毛泽东就总结说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20、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则完全不同,用的是共产d自己的番号,彻底告别了旧军队。工农革命军区别于国民革命军,完全是属于共产d领导的劳苦大众自己的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番号是军队符号,就像人的名字一样,军队的番号体现它的性质及隶属的关系。
21、时光回溯到1927年。彼时,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无数先烈遭到迫害,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革命事业正处生死存亡之际。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湖南,改组湖南省委,筹备和策划秋收起义。
22、第秋收起义反映了中国共产d人对中国革命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的崭新认识。在革命遭受严重挫折之后,通过八七会议,中国共产d纠正了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把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提上了工作日程。
23、1930年11月14日下午一时,经蒋介石的手令,时年29岁的杨开慧被湖南军阀何键枪杀于长沙识字岭。她身中数枪,手指深深地陷入泥里。
24、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参加起义的铁路工人和农民,首先破坏了岳阳至黄沙街,长沙至株洲两段铁路,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运输。工农革命军分别从修水、安源、铜鼓等地出发,第一团从江西修水出发,向长寿街进攻,1927年9月10日占领了平江县龙门厂。
25、1927年9月14日,敌人兵分两路包围第三团,该团被迫向上坪撤退。毛泽东在浏阳东乡上坪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命令第三团与第二团余部迅速到浏阳文家市集中。
26、相比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起义旗帜鲜明,首先打出的是共产d的旗子。在毛泽东的亲自发动和组织下,一支以共产d的旗帜为引领,由共产d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了。
27、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爆发。9月1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
28、途径渣津烈士陵园,队员们向长眠在此的一千多名革命烈士致敬。
29、井冈山革命斗争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30、井冈山道路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此星火燎原,从胜利走向胜利。
31、南昌起义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极大的扩大了我d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也掀起了一波反抗国民d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
32、1927年9月29日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时进行了改编(即三湾改编):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将d的支部建立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
33、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省农民协会委员长,中共湘东特委书记,湘鄂赣边特委书记。
34、随着第一次国内革命的深入,中国共产d把工人特别是农民、士兵都组织起来,形成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大力支持打倒军阀的北伐运动。这就直接危及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危及到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统治基础。这样,帝国主义支持策动国民d新老右派破坏革命,并向共产d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
35、实际上,毛泽东早已明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为,政治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在毛泽东看来,空谈误d,空谈误国,空谈会导致革命失败,空谈会造成杀人如草不闻声。从血光、火光、泪光和刀光中站立起来,他因此认识了一个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6、第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d勇于改正错误的重大举措。
37、正是有了严明的纪律作保障,工农红军才得以胜利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翻开崭新一页,并取得最终胜利,还为我们留下了井冈山精神这样宝贵的财富。
38、大革命的失败印证了毛泽东的判断:中国的官僚资产阶级将会与帝国主义、土豪劣绅结合起来,背叛革命,屠杀工农和共产d人。
39、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全国处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9月,当年34岁的毛泽东根据d的八七会议精神、中共湖南省委的决定和安源军事会议的部署,以中共中央特派员和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亲临铜鼓领导和发动了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历史的际遇把铜鼓推到革命风暴的中心,使铜鼓与毛泽东联系在一起,并见证了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伟大实践过程。
40、队伍沿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率先起义后所走的当日道路重走。具体线路为:义宁镇紫花墩、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西摆→宁州镇黄田村→杭口镇双井、杨坊、茅坪村→西港镇马祖湖、修口村→马坳镇青板桥、湖洛村与老街、火马村→渣津镇司前、水车、龙坪村、渣津烈士陵园,最后至秋收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渣津老街万寿宫。
41、在起义部队从文家市转战井冈山茨坪前,10月3日清晨,改编后的部队在三湾村枫树坪集中,毛泽东作了重要讲话,并宣布了向井冈山进军的行军纪律:讲话要和气、买卖要公平、不拿群众一个红薯。
42、八七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d的最主要任务,从而使全d没有在白色恐怖面前惊慌失措,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特别是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派毛泽东前往湖南传达会议精神,并改组湖南省委,发动秋收起义。8月18日,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的湖南省委会议上,毛泽东坚决主张:由于国民d反动派叛变革命,屠杀工农,丧失了民心,成为白色恐怖的象征,因此秋收起义时“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d的旗子”,以共产d自己的名义领导人民革命。他在给中央的信中写道:“国民d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d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43、秋收起义的时代背景,正值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d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d和革命人士,全国白色恐怖笼罩,革命形势处于最低潮。在此危难之际,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伟大思想,会议决定在湘鄂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可以想象,在当时背景下,起义策划组织得严不严密、保密到不到位显得异常重要,任何小的错漏都可能生死攸关。
44、9月19日当晚,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决定保存实力,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您现在听到的是电影《秋收起义》对当时历史场景的真实再现。
45、秋收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了中国共产d的旗帜,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共产d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
46、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和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发展,正确反映了中国革命和中国战争的规律,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是中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工农武装割据”,成为中国共产d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主要内容。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
47、在秋收起义纪念馆,寻淮洲的故事引人瞩目。这位少年将军生于湖南浏阳,15岁投笔从戎,参加秋收起义,此后追随毛泽东艰苦转战,18岁便担任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师长。1934年在激战中不幸负伤牺牲,时年仅22岁。
48、大革命的失败印证了马克思的名言: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49、1927年9月19日,起义队伍退守文家市。是继续攻打长沙还是实施战略转移?前委会发生了激烈争论。
50、可见,“三湾改编”不仅是一次部队编制的变革,更是一轮强化d的领导,重建部队军事、政治、组织纪律,强化d内民主和d内政治生活的深度变革。
51、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起义部队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道路,是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起点。
52、秋收起义受挫后,9月19日晚在文家市召开前委会议,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撤离湘东地区,进入江西沿罗霄山脉南移,保存实力向农村发展。9月29日,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
53、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的秋收起义爆发。这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d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d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
54、毛泽东的人生时间表与历史一致,而与常人不一致。当大革命进入高潮的时候,他预言革命的危机,当“虚假的革命”失败的时候,毛泽东预言:真正的革命才刚刚开始……
55、1927年9月10日,毛泽东在铜鼓县城萧家祠主持召开第三团排以上干部会议。会上,毛泽东根据抵达铜鼓后了解到驻修水、铜鼓的队伍已经改编为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的情况,便决定在安源会议军事部署的基础上,正式公开宣布将集结在安源、铜鼓、修水的武装力量统一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设4个团,共5000余人。同时,宣布组建前敌委员会,书记为毛泽东。《西江月·秋收暴动》就是毛泽东于当晚在萧家祠写下的。
56、他“雪夜夺枪”的故事广为流传。d史专家马海鹰介绍,1928年1月初,秋收起义部队驻扎在遂川县城。离遂川城15公里的卢土豪家有10条枪。当时的团长张子清安排有“小参谋”之称的寻淮洲带领20人去把枪弄过来。寻淮洲认为人去多了容易暴露,危险大,不如他一个人去,目标小。获张子清同意后,寻淮洲冒着大雪,深夜摸进卢的房间,用枪对准卢土豪,低声命令:“别动!我是工农革命军,要借你的10支枪用用。按我说的把枪收拢来送出村去,可保你平安。”卢土豪见寻淮洲是个瘦小的“孩子”,三番五次耍花招,寻淮洲严厉地说:“你再不老实,我就开枪。枪一响,外面埋伏的3个排的战士冲进来,到时候你人枪两空。”卢土豪无可奈何,只得把枪送出村外。天亮时,寻淮洲踏着茫茫白雪,将10条枪交到了团部,战友们都说他“小参谋”成了“大英雄”。
57、1927年9月25日,起义部队冒雨攻克莲花县城。
58、在中国革命史上,文家市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59、1927年9月19日,各路起义部队到达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当晚前敌委员会召开了会议。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会议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
60、在宜兴起义的推动与影响下,当年11月9日,在王若飞、严朴等人的领导下,无锡农民起义爆发。接着江阴、崇明等地相继爆发了中国共产d领导的农民起义。
61、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d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d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中国人民革命史开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62、第秋收起义反映了中国共产d人对中国革命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的崭新认识。在革命遭受严重挫折之后,通过八七会议,中国共产d纠正了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把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提上了工作日程。在八一南昌起义之后,中共中央又作出了在湘鄂粤赣四省举行农民秋收暴动的决定。最后由中共中央特派员、湖南省委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实施的湘赣两省农民秋收起义,就是共产d人对武装斗争有了崭新认识后的重大举措。
63、 修水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24名新招录特警队员在两名老队员的带领下组成“红二排”参加此次徒步活动。通过活动既让队员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又通过长途拉练进一步提高队员的身体素质。
64、这些作品展现的,是中国革命之路探索与确立的过程,而秋收起义正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65、宋任穷曾回忆说:“自从实行了民主主义制度,士兵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士兵群众的革命热情大大地激发起来,士兵有了当家做主的感觉,对部队建设的责任感也明显加强了。部队中出现了一种官兵一致、上下平等的新型官兵关系。”
66、陈独秀在右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致在国民d反动派叛变之时,共产d没有强有力的武装力量加以制止。但是,中国共产d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就是典型的例子。
67、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d。曾任中共长沙近郊区区委书记、农民协会委员长。
68、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d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d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
69、铜鼓位于赣西北边陲,虽然地处偏僻的山区,但这里的人革命热情高涨,群众基础扎实。大革命时期,铜鼓于1925年诞生了宜春境内第一个中共支部,1926年又相继诞生了宜春境内第一个工会和农会等群团组织,革命运动蓬勃开展,造就了陈葆元、陈逸群、赖怀恺等一大批杰出的革命骨干。自然的地理优势,良好的革命基础,为浏阳工农义勇队退驻铜鼓休整和毛泽东亲临铜鼓领导和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70、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d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d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
71、当蒋介石反革命势力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日益膨胀,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内的斗争愈演愈烈之时,陈独秀受共产国际代表影响,以致在上海和武汉等地都发生强迫工人纠察队交出枪支的事件。在农村,也限制农民革命,反对农民建立和掌握政权。
72、1933年, 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武装动员部部长。曾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73、——这是毛泽东1927年写下的《西江月·秋收暴动》,是毛泽东第一首军事题材的诗词。如果说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的里程碑,那这首词便是中国革命里程碑上的碑文……
74、10月24日,毛泽东在江西遂川荆竹山向部队作动员时,站在雷打石上说,上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必须要和山上农民搞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为此,他宣布工农革命军三项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这和1928年1月在遂川宣布的“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六项注意,一起奠定了我军统一纪律的基础。为使制度落实,在加大宣传教育的同时,还在部队中专门成立了“纪律检查组”,当部队离开一个地方后,“纪律检查组”的成员就分头到群众中去了解官兵遵守纪律的情况,并及时处理违反纪律的人和事。
75、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d在著名的“八七”会议后,第一次组织的武装暴动,也是在农村进行的第一次起义。
76、9月11日,秋收暴动席卷湘东赣西。安源、铜鼓、修水举起了红色的战旗、响起了暴动的枪声。当天凌晨,驻铜鼓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全体官兵千余人在铜鼓县城桥头大沙洲上集合,接受毛泽东同志的检阅。随后,毛泽东率领全团官兵浩浩荡荡从铜鼓县城出发,由此踏上了中国革命的漫漫征程。
77、当时,退守文家市的工农革命军的人数大致1500多人,面对的却是几十倍的敌人,敌强我弱、敌大我小,再次攻打长沙,无异于以卵击石。毛泽东根据当时形势,主张放弃原定进攻长沙的计划,保存实力、坚持革命斗争。
78、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d反动派屠杀政策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决定派毛泽东去湖南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和领导秋收起义。
79、起义部队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道路,是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起点。
80、客观原因:一是起义前期被迫改期,没按计划进行;二是起义军寡不敌众。
81、第秋收起义反映了中国共产d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追求。共产d提出的主张,“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的口号,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决策为人民群众所拥护,所以,秋收起义发动后,各地的农民群众广泛响应,愿意跟着共产d,为穷人打天下。
82、主观原因:群众缺乏作战经验,起义军某些指挥员指挥失当,新收编的第四团在战斗中又临阵叛变,致使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
83、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讲解员邱烨介绍,正是在这里,毛泽东提出: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到湘粤赣省边境去,坚持农村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革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明大道。中国革命的战略转折点就此出现,文家市点燃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84、引兵井冈:一次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的开创之旅
85、1927年9月23日,起义部队在江西萍乡芦溪镇遭反动军队伏击,损失数百人,总指挥卢德铭牺牲。
86、毛泽东作为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慎重地将起义策源地选在了江西萍乡安源,这里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我d曾经在此领导组织过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建立了中国共产d在全国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d支部,形成了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路矿工人俱乐部,从组织纪律和保密等方面为秋收起义提供强力保障。毛泽东第一时间赶赴安源,紧锣密鼓进行了一系列安排部署,于1927年9月初,在安源张家湾召开起义前军事会议,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和下辖三个团,设定了工农革命军的军旗,对整个秋收起义作出了较为周密细致的作战计划。
87、井冈山革命斗争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进程,成为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
88、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红色政权,锻造了一支体现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
89、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缔造一个在d的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建成一支具有一往无前精神、能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伟大的贡献,就是毛泽东在艰难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和罗霄山脉中段根据地斗争中所创造的。
90、而仅仅几个月之后,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了基督教婚礼,在大革命的葬礼之后举行的盛大婚礼是个象征,通过这次政治联姻,蒋介石投入了英美帝国主义的怀抱……
91、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卢德铭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和四团在修水吹响了革命的号角,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在古城修水高高飘扬。
92、这时混入起义部队的邱国轩部乘机叛变。当第一团路过金坪攻打长寿街时、邱部突然袭击,致使该团腹背受敌,损失200多人,步枪200多支,团长钟文璋失踪,被迫向浏阳转移。第二团在安源起义后,进攻萍乡未克,西进攻占了老关、醴陵,又北进占领浏阳。
93、17日早晨5时50分,徒步队伍在秋收起义誓师大会遗址——散原中学紫花墩集结完毕。
94、此前,共产d人闹革命屡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关于根据地的重要作用,毛泽东曾有一非常形象的比喻:革命要有根据地,好像人要有屁股。人假若没有屁股,便不能坐下来。要是老走着、老站着,定然不会持久。腿走酸了、站软了,就会倒下去。
95、秋收起义实行“三湾改编”,确立d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96、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起义部队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道路,是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起点。
97、左起前排:赖传珠、张宗逊、孙开楚、赖毅、谭冠胡龙奎
98、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第一团从修水出发,占领平江县龙门厂,攻打长寿街受挫,被迫向浏阳转移;第三团在铜鼓起义,占领了白沙镇和东门市后,被敌重兵包围,被迫向上坪撤退;而以安源工人为主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团从安源出发,在多天时间中浴血奋战,连攻萍乡、醴陵和株洲三县城,还占领了老关镇,先后打了6仗,战斗最激烈,战绩最大,是唯一建立过县级革命政权的部队。尤其在攻克醴陵时,俘敌100余人,缴枪80余支,救出被捕d、团员和工农群众共300余人。攻城后随即恢复了工会、农会等革命民众团体,成立中国革命委员会湖南醴陵分会,以县革命委员会的名义发布安民告示,还制定土地革命及反对国民d反动派政府等行动大纲,派10支宣传队,赴农村进行宣传革命道理和政策。
99、由于部队麻痹轻敌,第三团于1927年9月11日在铜鼓起义,胜利占领了白沙镇。
100、“部队刚上井冈山时,面临极端困难的局面。”毛秉华说,当时只有一个团700多人,不少人认为红旗打不了几天,有些人正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脱离部队的。
101、27日,毛泽东率领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队伍,艰苦转战一个多月,行程四千多里,终于将红旗插上了井冈山,从此开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作。
102、湘赣边的修水、铜鼓、平江、浏阳四县彼此相邻,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关系密切,革命运动的关系紧密相连。修水及铜鼓的农民和安源的工人是革命主力军,这一带农民革命运动的成功实践,为行将到来的革命高潮奠定了基础。
103、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确立了“把支部建在连上”这一建d建军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开辟了由农村包围城市到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工农革命的正确道路,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透过秋收起义,还能看到我们d历来对纪律的高度重视,看出纪律对于革命事业的极端重要性。
104、客观原因:反动力量强大与革命力量(敌我对比悬殊、力量,人数,武器,都落后、群众缺乏作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