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用兵(77句精选句子)

2023-08-21 09:43:33

诸葛亮用兵

1、诸葛亮还有一个厉害的事,就是给刘备写的《隆中对》。这个东西是诸葛亮一人写的,但是却是当时很多人的智慧。至少可以证明周瑜、庞统这些人都有这个共识。把众人的想法全部按在诸葛亮头上,确实有些欠妥了。

2、诸葛亮初出茅庐,火烧博望坡使他在刘备军团中站住脚,也赢得大家的赏识。

3、姜尚,字子牙,也被称为吕尚,商朝末年人,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不管朝代如何更迭,姜子牙一直被尊为“百家宗师”,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

4、事必躬亲恰巧体现了诸葛亮对蜀汉的责任心,生怕有负先帝重托。

5、魏延是蜀军内乱被杀的,吴懿、王平、赵云、邓芝是病死的,姜维一直活到了蜀汉灭亡前夕,因钟会谋反导致成都兵变被杀的,陈式、高翔、吴班、孟琰等将领死因没有记载,从种种迹象来看,绝对不是战死沙场的,因为这几人在诸葛亮去世后还活着。

6、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神秘莫测。纵观太公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也是一位千年不遇的全才。虽然80岁之前东一直贫困潦倒,但他并没有浮躁,选择了洞悉人性,终遇到明主。之后,他封了那么多神,却没有给自己留下一个神仙之位,大公无私的精神令后人钦佩不已。

7、诸葛亮为何要前往益州呢?原来,是刘备在紧急召唤他。

8、在撤退回成都的路上,除了魏延因为违抗诸葛亮的军令,又与杨仪有矛盾而被杨仪派出马岱杀害后,其他蜀军大将基本没有损失,但魏延之死是因为蜀军内乱,并不是战死沙场,所以算不上。

9、还有更危险的,诸葛亮北伐,那是跟谁对阵,跟司马懿,郭淮,孙礼,张郃对阵!这帮人好打吗?

10、你说这赵女士,她透支这九万块钱,如果是为了花天酒地、胡吃海塞,你判她三年半还不过分。她不过是为了活命,这是最基本的需求啊!

11、如果诸葛亮真是活废物,你跑什么啊,至于吓得掉头就跑吗!

12、自古以来,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都很高,为什么他许世友却这么说?他的观点很明确,就是诸葛亮不会利用“地利”,天时、地利是古代战争很重要的2个因素。(诸葛亮用兵)。

13、说诸葛亮统兵作战能力差劲,蜀国没有一寸土地是诸葛亮打下来的。

14、曹操也说,不行了,得回去了!朝中已经对我议论纷纷了!我再不回去,朝廷还是我当家吗?就要变天了!

15、荆州是孙权借的;益州是法正和庞统打下来的、汉中是刘备亲自指挥打下来的。

16、诸葛亮提出了“联吴抗曹”,结果关羽不和东吴联合,结果最后被东吴给杀了。还有一仗就是失街亭,马谡也是个聪明人,诸葛亮对他十分器重,结果却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指令,导致街亭失守。

17、这里所谓的“三分兵力”,指的是关羽之镇守荆州,刘备之进攻东吴的猇亭之战,诸葛亮之北伐中原的五出祁山。这三次作战是依次展开,而不是集中在一起使用,最终前两次惨败,关羽身死,消耗了蜀汉的国力!

18、说到这,有人立马又会跳出来反驳:诸葛亮再厉害,说到底还不是无功而返。

19、之前还有人做过假设,把诸葛亮和司马懿调换下位置。结果会怎么样?

20、并且这里的“事必躬亲”并不是什么事都做,而是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参与进来。比如杖打20以上的,诸葛亮过来监看。这正是诸葛亮的伟大之处。

21、平都之战,实际反映出诸葛亮在行军作战过程中的一个习惯和特点:果断集中兵力,换句话说,诸葛亮在用兵方面并不武断,而且也不喜欢分散兵力。这从诸葛亮一生参与的作战中都能看出。例如,曹操扫平河北后,率领大军南下荆襄,刘备带着十万百姓向南迁徙,当时诸葛亮就劝刘备:“百姓日行十余里,曹军若追,旬日即至,届时将军何往?”刘备放心不下百姓,是出于他的仁德之心,但刘备要做的事业,不可能不付出惨痛代价,这种时候,为天下计,诸葛亮果断地规劝刘备放弃百姓。注意,历史上的刘备并没有像演义中那样,为百姓哭鼻子流眼泪,实际上,曹军追来后,他不但放弃了百姓,连妻儿都抛弃了。

22、历史上的诸葛亮,真正有作为的战役就是北伐。众所周知,诸葛亮发动北伐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大蜀汉的生产力。当时的蜀汉,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国力、人口等各个方面,都要比吴国和魏国差。总的来说,北伐是迫不得已。

23、诸葛亮虽然用兵如神,每次用兵都很谨慎,确保万无一失才会出兵,却不知道利用地形优势,虽然打了很多胜仗,但很少有“出奇兵”的时候。

24、再看看诸葛亮的敌对势力,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怎么评价他:“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25、赵云这一路,由于刘璋的后防相当空虚,所以进展得非常顺利,从外水溯流而上进入犍为郡,沿途经过江阳县、南安县、武阳县,顺顺当当就杀到成都的城池之下。

26、正因为用人失误,导致没有足够优秀的人才,所以蜀国后继乏力。关于三国后期蜀国的人才,你能说出几个?显然,后期人才极度凋谢,和丞相诸葛亮大有关系。

27、试想一下,如果诸葛亮不那么迷信分兵,而是知道集中优势兵力的道理,那么蜀汉或许是另一番局面了!由于刘备和秦末刘邦占据的地方有些像,所以三家归蜀,也未必不可能!

28、任人唯亲有没有?不可否认,确实有一点,比如马谡、杨仪之类的。都是诸葛亮身边的红人。

29、所以说,诸葛亮虽然用兵如神,但并不是个好统帅。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后人也是不断总结前人的失败和教训,才能越来越聪明。

30、诸葛亮娶丑妻的事情遭受到了当时人的嘲笑,并因此流传说一句谚语,叫作:“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31、当初刘备进入益州,受到刘璋的热烈欢迎和大力资助,然后安排他进驻北边的军事要塞葭萌关,以便就近攻击北面汉中的张鲁。而刘备在葭萌关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之后,就耐心等待时机,要唱一出“鸠占鹊巢”的好戏,夺取刘璋的益州。

32、总之,诸葛亮北伐的目的达到了,什么目的?一个是“以攻为守”一个是通过战争让内部三股势力团结起来。让蜀汉政权延年续命三四十年已经很不错了。当然这不是诸葛亮一个人的功劳,但是跟诸葛亮肯定是分不开的。

33、这一日,大军来到巴郡的郡府江州城下。这江州就是现今重庆市的渝中区,位于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之处,是益州东部最为关键的军事要津。在当时,这两条交汇的江河,另有习惯性的称呼:从西北方向流下来的嘉陵江,叫作“内水”;而从西南方向流下来的长江,则叫作“外水”。面对这两水分流的地方,诸葛亮做出了早已考虑成熟的军事部署,兵分三路继续进军。对于他的部署,东晋时益州本土的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卷五《公孙述刘二牧志》之中,记载得最为清晰和细致:

34、1 游击队员们神出鬼没,打得侵略者魂飞魄散。

35、在这两则史料中,分别采取了“轻骑以备应援”和“因置拐子阵,以为救援”的针对性对策,这种处理问题的思路,是和案例一史料中的“护侧骑与相远”完全一致的。

36、蜀汉灭亡后,蜀主八剑一直下落不明。后来诸葛亮佩剑章武剑被李师古所得,李师古将此剑据为己有,并改名师古剑。

37、现在某些单位的领导,纯粹靠算计人上位!天天拿一本厚黑学在那研究,除了算计人那不会别的。

38、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三国志》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历代的吐槽不少。最出名的就是《三国志》里的这句: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所谓“诸葛亮不会打仗”的论调,大都是参考的这句。但参考《三国志》原书,就知道这是严重的断章取义。

39、火烧新野县城,使诸葛亮名声大噪。火烧赤壁,使诸葛亮闻名天下。

40、因此,关于诸葛亮到底如何,我们还是得综合像《后汉书》、《九州春秋》等其他一系列书来看。

41、位于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相传是诸葛亮当年躬耕之地,这里景色幽雅,建筑别致。武侯祠内有这样一副对联:“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从这副楹联中不难看出,上联嵌入了数字一至下联嵌入了“五方”和“五行”,对诸葛孔明的一生作出了高度概括。

42、更厉害的是,还有一种类似手雷的东西,这个手雷里不光是火药,还有其他毒药的成分。

43、然后这个老师又说,你看司马懿都嘲笑他,说他“食少而事繁,岂能久乎”?

44、外部军队进入益州而后攻取成都,东汉初年就有一次大型的战役。那是建武十一年(35年),光武帝刘秀派遣征南大将军岑彭从三峡进入益州,向益州的割据者公孙述发起进攻。

45、若把诸葛亮同当时的名士孔融、祢衡等人相比,显然后者的声望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和才智过人的周瑜、鲁肃、司马懿相比也略高一筹。诸葛亮无私无畏,谦虚谨慎,深思熟虑,卓识远见,善于博采众长,融化于胆识之中。

46、天下人才出荆冀,天下税负出江南,而这两样都不在蜀国的手上,吴蜀联盟也是非常局限,之所以要从祁山走,就是因为祁山地形是用兵的好地方。

47、《晋书》云“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48、说来话长,亮仅举一例,比如用兵,“兵”字即大有学问。兵者有可见之兵,荷戟执戈,肉躯之身乃可见之兵。不可见之兵者,日月星辰,风云水火,山川之灵气,如此万物万象,均可以为兵!”

49、孔明治蜀刑法颇严,他与法正等人制定法典《蜀科》,还拟出,《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科条。

50、你要跟百姓讲道理!你要让他们打心里面拥护你。这才行!

51、原来,他这是在吸取前车之鉴,因而才会打破常规,不拘一格来用兵。

52、桓温(312年-373年)东晋政治家、军事家

53、深扒历史上真实的张飞:集颜值才华武艺与一身?

54、诸葛亮在守街亭启用马谡,导致街亭失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完全是因为他用人不当所致。

55、他如果想要弄权,应该稳稳当当的坐在中央,稳扎稳打的排斥异己!

56、当时有个诗人,来到了大齐,就问当地的百姓,大齐政府罪恶滔天、罄竹难书,你们怎么还肯听他的话?为什么不敢揭竿而起?

57、有人说同样也是三次北伐,桓温打下了三个省,而诸葛亮连三个市都没能打下。

58、诸葛亮在那样的条件下,打得司马懿只能防守,无法还招。

59、所以,诸葛亮有巨大的缺点,才导致了蜀国成为三国之中,最先倒下的那一个势力。总体而言,诸葛亮一生中有两大缺点,一个是错误的用人,一个是死板的用兵。

60、需要注意的是,诸葛亮的这一用兵缺陷,其实在“隆中对”中,就已经表露出来了。后来,关羽身死,隆中对破产时,诸葛亮依然没有悔改,于是错上加错,导致蜀汉急速衰弱,成为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

61、这则史料虽然精悍短小,但是透露的信息量很大。我们来逐字逐句的进行分析。陈即阵,连冲之陈就是连冲之阵(注:部分版本中此阵名为“连衡之阵”,但无论是冲字还是衡字,都不影响我们的分析),此乃阵形的名字。狭就是狭小,古语有“宽狭”,可见狭是宽的反义词,这里解释为宽度不大,综合起来理解就是阵形的正面要小一些。而在兵力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阵形正面比通常的左右纵向展开排列法变窄了,那自然就是阵形的深度变厚。阵形深度变厚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侧翼距离中心的距离变短了,对于防守而言自然是比较有利的形态。所以说是“为利阵”,即(对防守)比较有利的阵形。

62、众所周知,诸葛亮用兵不像刘备,你看刘备领导的汉中之战和夷陵之战,蜀汉战死沙场的将领并不少,汉中之战有雷铜、吴兰、任夔等将领战死,夷陵之战有张南、冯习、沙摩轲、傅肜等将领战死。

63、我举这三个例子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看他们三个枭雄,到了晚年,怎么总惦记往政治中心跑?

64、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65、但陈寿毕竟是司马家吃的,有些史料并没有明确写在诸葛亮的部分,而是穿插在司马懿、张郃、郭怀等人的传记中。人们佩服苏羽对抗大军团的能力。很多人都亲自问过苏羽,你哪里来的这么厉害的军团战技,陶勇、王必成等人都这样问过。

66、你说多悬!差一点就能引起哗变!幸亏最后刘禅明辨是非,把粮草拨过去了。

67、但是诸葛亮先生没有这么做。我们看看,他给自己儿子的职位,一点含金量都没有,虽然名义上他儿子诸葛瞻继承了诸葛亮的爵位,但是已经不掌大权了。

68、他取士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他不讲门第、资历,破格用人,大胆地授以要职,委以重任。何祗原为蜀郡太守杨洪手下的一个书佐小吏,杨洪亦是犍为郡太守李严之功曹小吏,何、杨都先后被诸葛亮擢为太守与李严同列。因此事他被誉为“是以西士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也。”

69、诸葛亮自己这一路,经内水至垫江后,再取道涪水,杀到当时的德阳县城下。德阳的守将,是刘璋的帐下司马,名叫张裔。双方在德阳城南的陌下,发生了一场恶战。张裔大败,径自逃回成都,于是成都的正东面,形成门户洞开之势。

70、先说第一。在高校有个姓尤的老师,他就以教训的口吻训斥诸葛亮,说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个为相之道,在于任人以贤,自己呢,虚静处事。

71、当然了,如果对谁都判得这么狠,那也有利于金融秩序,应该点赞。

72、傅干: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73、我们再来看下蜀汉后期的地图就知道,两国的实力差距有多大。

74、有人说 诸葛亮那是为了沽名钓誉,那是为了青史留名!所以才不贪污!那证明诸葛亮起码还是要脸的人,有些贪官污吏他是臭不要脸啊!

75、他以宽广的胸怀,纯正的心灵,选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

76、出乎意料的是,诸葛亮说,你想错了,我来不是为了抢地盘。我们华夏讲求的是“以战求和”,战争不是目的,他是手段。我们永结秦晋之好吧!你还是南蛮的老大。好不好?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早安分享正能量励志句子(62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