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的英雄事迹(78句精选句子)
谭嗣同的英雄事迹
1、维新变法轰轰烈烈进行了103天,还是失败了,谭嗣同心如死灰,面对来搜捕他的官兵,他没有反抗,束手就擒。
2、王五被捕之后,受尽折磨依然毫不屈服,最终被八国联军枪杀于前门,一代传奇就此落幕,而伴随着王五生命的终结,昏庸黑暗的晚清政府,也即将走到尽头。
3、“轰”的一声,敌人的碉堡毁了,他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扫清了障碍,董存瑞当时年仅19岁。
4、鬼子吃饱了,一个个摸着肚皮,进屋里睡觉去了。歪嘴黑狗叫海娃把羊赶进牲口圈里,然后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海娃拉进屋里。鬼子和黑狗们抱着枪睡在干草上,把海娃挤在尽里头。海娃睡不着,他想:“鬼子明天还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鸡毛信可就完了。”他不住埋怨自己:“海娃,海娃,你怎么搞的,连一封鸡毛信都不会送啊!……”忽然听见外面的哨兵吼了一声:“哪一个?”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不吭气了。不一会儿,远处传来一阵鸡叫。
5、刘胡兰从红军战士孙同志讲的故事里,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刘胡兰渐渐长大了,为了担负家庭的生活重担,她和邻居家的孩子小青,一起去山里驮炭,俩人渐渐产生了爱情。日本鬼子占领了文水县,地主吕善卿又当上了村长。
6、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中的小文章(写于深夜里)中一个小章节的标题叫,他谈到了在他那个时代里,‘暗暗的死,在一个人是极其惨苦的事’。
7、但如果仔细分析,这两个人成长、家庭环境都并无交集,尤其是在士农工商为坚固壁垒的古代社会,这两个人本如同泾河和渭河,是老死不相往来的两个社会阶层。
8、王正谊出身贫寒,三岁的时候父亲便因病去世了,他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从小便开始干各类杂活。
9、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勤奋刻苦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铭记历史,缅怀慷慨赴义的先烈们,在幸福安稳的生活中,常怀感激之情,常存爱国之心。
10、1877年,谭嗣同结交了唐才常,师从“大围先生”涂启先,研习算学、格致等自然科学。此后,谭嗣同赴兰州,在其父道署学习,对儒学、佛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佛学造诣很高。佛学对谭嗣同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体现在他的哲学专著《仁学》和诗文之中。他的《似曾诗》最能体现他的佛学思想,其中一首为:
11、但他们同时都进入了历史,他们不曾退缩。谭嗣同以头颅献祭,王五以毁家纡难为挚交贡献人格。
12、自古宝剑赠英雄。少年时期的谭嗣同有一口七星宝剑。这口宝剑剑身镶有七颗铜星,故而得名。壮游期间,七星剑陪伴谭嗣同游历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与主人形影不离。“何以壮行色,宝剑丁香结。”七星剑不知为主人添了多少豪气,壮了多少胆色,被主人视为最亲密的战友。壮游中,谭嗣同又得到了另一口宝剑—凤矩剑。据说,凤矩剑是南宋文天祥之物。文天祥是他从小就敬仰的民族英雄。睹物思人,他的眼前浮现出文天祥的伟大形象来。他不禁吟咏起文天祥著名的诗句《过零丁洋》:
13、刽子手饮酒作罢,开始砍头。第一刀先砍康广仁,第五刀轮到谭嗣同。谭嗣同面无惧色,大声疾呼:
14、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早年在湖南举办新政,利用时务学堂培养了大量的维新志士。
15、更让我感动的是他追求民主的精神,在当时那种局面混乱的环境下,他依然镇静的面对一切,他相信中华民族会站起来,不再是“东亚病夫”,于是他更加努力,为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正如臧克家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谭嗣同就是这样的人——一个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别人幸福的人,一个死了却永远活在人们心间的人。也许就是强烈的爱国心打动了他,面对国家的衰败,他能做的就仅仅是叹息吗?不,不是的。
16、委婉地表达了对儿子维新变法失败的理解和同情。
17、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18、第二件事是和大刀王五等义士商议营救光绪帝。而此时紫金城内重兵把守,戒备森严,朝廷已布下天罗地网,救皇上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谭嗣同不愿义士们做无谓的牺牲,遂放弃了救皇上的计划。见“欲救皇上既无可救”,谭嗣同觉得该办的事已经办完了,他决心以死来酬谢圣主!
19、两人虽然身份不同,但却有一颗相同的心,想要在乱世为国家尽一份绵力,为了让谭嗣同多些自保的本领,王五经常教谭嗣同舞刀弄剑。
20、12岁之后,便完全出入一副侠客样,常年携一把“七星剑”,终身不离。
21、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王五二话不说积极投身其中,为推翻清政府不懈努力着。
22、19世纪后叶,那是一个混乱黑暗的时代,鸦片战争过去了,笼罩在中华大地的乌云却未散去。1896年,谭嗣同结交了梁启超,深感“大化之所趋,风气之所溺,非守文因旧所能挽回者”。
23、13岁时,谭嗣同的父亲就官任甘肃道台,相当于现在的地区行政公署。33岁时,父亲已经升至湖北巡抚,官职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
24、在任何时代,那些舍身献祭的人,那些献了头颅的人,都会被人视如叛臣逆子。正如123年前,谭嗣同被杀的菜市口,数万民众聚集,不明就里的群众,竟然有人往谭嗣同身上扔白菜帮子。
25、为了生活,王正谊便拜了肖和成为师,这也为他将来习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6、谭嗣同的妻子李闰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后,痛不欲生,为自己更名“臾生”,取自谭嗣同绝命诗中的“忍死须臾待杜根”。在谭嗣同忌日,她又写下悼亡诗一首:
27、百年来,长眠地下的七公子大概不曾想到,他已经俘获了一众新时代粉丝,时光又逢戊戌。七公子的粉丝团有事要做了。。。
28、活动开始,校团委康老师向各位入团积极分子和少先队员介绍了烈士纪念日的设立背景与过程,烈士纪念日的设立对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有积极推动作用。
29、我的亲爱的可怜的宁儿,妈妈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什么是牺牲?就是在今天以前,你一直在妈妈的怀抱里;而在今天以后,妈妈却只能留在你的记忆里了。我亲爱的儿子,妈妈对的起你,因为妈妈是慷慨赴死的;我的苦命的儿子,妈妈又对不起你,因为你还要艰难地活着。
30、这,不能不说,是谭嗣同的一种幸运,当然,这并非表示我们需要对相应的政权有以感谢。即如鲁迅所讽刺的,他写道,‘给死囚在临刑前可以当众说话,倒是“成功的帝王 ”的恩惠,也是他自信还有力量的证据,所以他有胆放死囚开口,给他在临死之前,得到一个自夸的陶醉,大家也明白他的收场’。
31、这时,乡亲们向刑场涌来,这情景把敌人惊呆了。
32、这个名字,您陌生没有关系,但他另外一个名字,想必您一定听过。
33、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流血而牺牲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
34、变法失败之后,谭嗣同决意不走,甘愿披发大叫、大风灭烛。甘愿学他的精神偶像文天祥,以一死来实现自己理想,警示一国愚钝民众。王五也许不懂谭嗣同的舍生取义,但作为出生底层的草莽英雄,他能够想到的依然是周全朋友,为朋友肝脑涂地。
35、“永别了,乡亲们,战斗吧,同志们,胜利一定属于我们!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36、其谭嗣同被捕之后,有人积极营救他,甚至还买通了狱卒,只要谭嗣同肯走,依然可以逃出生天。
37、所谓大刀王五斩谭嗣同是人们出于不忍烈士临死前多受折磨而编织的一种说法:行刑当日慈禧特意指定王五当刽子手去亲自砍掉谭嗣同的脑袋,而诡计多端的慈禧还专门指定只能使用钝刀。由于刀口不锋利,所以需要在受刑囚犯颈部狂砍数十刀才能把脑袋砍断,所砍之人则是惨叫震天,受尽痛苦而死。王五是用刀的高手,刀法如神,为了让好兄弟死得痛快点,他使出了毕生武学在三刀内尽快解决的谭嗣同,可谭嗣同还是在短暂的时间里发出惨叫声。
38、当了几年镖师之后,王五对这一行业也做得得心应手,后来辗转天津、北京等地,在镖师这一行中也打出了名气。
39、1952年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高地反击,必须在天亮前占领阵地,为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奠定基础。联合国军设在山顶上的集团火力点,压制住志愿军反击部队不能前进。营参谋长命令第6连组织爆破组炸掉它。
40、952年10月,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高地前沿是一片开阔地,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潜伏,他所在排潜伏在高地东麓距敌前沿阵地仅60多米的蒿草丛中。
41、孙同志回到这里,领导农民们建起了农会、民兵队、妇救会,刘胡兰担任了妇救会的领导。小青要参军了,刘胡兰鼓励他要勇敢战斗,争取入党。刘胡兰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群众反扫荡,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刘胡兰经受了严峻的斗争考验,党组织吸收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42、其情可悲、可怜,甚至可恨。这不是一个具体人的可怜,而是一个民族的可悲、可怜、可恨。
43、相比较现在的娃娃,王正谊是不幸的,但在那个年代,又有多少人是幸福的呢?
44、梁启超称谭嗣同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彗星,赞扬了谭嗣同三十三年中的学术成就,对谭的未竟之业深表遗憾。他还亲自撰写了《谭嗣同传》,记述了谭嗣同的生平、维新变法的始末及其哲学思想。同时,梁启超也是谭嗣同书稿诗文及书信的主要整理者,对谭嗣同的思想和学术的研究和宣传居功至伟。
45、虽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但王五至少让当时的人们看到了他的态度。
46、绍兴十五年(1145),刚中又与罗巩同登进士。据说,刚中在集英殿试对策时,“不识忌讳”,淋漓慷慨地抒发自己的政治主张,对略云:“法祖宗厚风俗,愿事事以太祖太宗真宗为鉴……”高宗赵构赞赏,称他是“可谓练达故事者矣。”亲擢为进士第二名,授秦国推官。
47、海娃这才记起送鸡毛信这回事来。他脸红了,连忙问:“缴了枪没有?”张连长说:“缴了一大捆,都是崭新油亮的三八式快枪!”海娃高兴地说:“那就给我一支吧!”
48、黄继光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高喊着"冲啊!为黄继光报仇!"踏着黄继光爬行过的道路,很快占领了阵地,全歼守军两个营。
49、然而,尽管王衍受到千百年之久的清谈误国的唾骂,我们仍然得以看到,王衍因为死前这一段自我忏悔言论的被保存,还是为他的清谈误国这一层耻辱洗白了一番,使得我们后人,对王衍这个清谈家,尚存一丝可怜。
50、讲真,这是我听过最能让我内心动容的一句话,没有之一。
51、他不仅熟读中国经典,在上海南京时也熟读西方学术,对西方日本改革历史很了解,每次大变法,权力重新划分,难免伴随流血冲突。
52、十八岁时,谭嗣同与李篁仙之女李闰完婚。婚后,两人情意相投,志同道合,经常在一起吟咏唱和、参禅悟道。李闰非常贤惠,不但将家庭照料的井井有条,而且襄助丈夫去实现维新大业。在谭嗣同的倡导下,她出任中国妇女会的理事,发起妇女不缠足运动,积极为维新事业奔走呼号。
53、张将军的尸骨运回后方后,经检视,张自忠身有八处伤口,其中炮弹伤二处,刺刀伤一处,枪弹伤五处。随后,将军遗体被运往当时的战时首都重庆安葬,路经宜昌时,十万军民恭送灵柩至江岸,其间日机三次飞临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众却无一人躲避,无一人逃散。
54、谭嗣同和王五的友谊,为我们树立了高贵的人格精神坐标。我们的民族也应该庆幸,曾经有过谭嗣同和王五这样的人,这是我们民族的荣幸。
55、杨靖宇,1905年2月13日出生于确山县李湾村(今属驻马店市驿城区)一个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由母亲含辛茹苦照料长大。1923年,18岁考入河南省立开封纺染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秘密参加革命活动,之后受党组织派遣,回到确山从事农民运动。1925年,杨靖宇积极投入“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此时,全国各地农民运动正在蓬勃发展,受中共组织派遣,杨靖宇从开封回确山开展农民运动。 1927年初,确山县农民协会会员发展到1万多人,杨靖宇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委员长。当年4月,杨靖宇参加并领导确山数万农民举行暴动,驱逐军阀武装,攻占确山县城。同年5月,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后,杨靖宇参与发动刘店秋收起义,先后创建由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最早的县级农工革命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和河南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确山县革命委员会,并组建河南省第一支革命武装——确山县农民革命军(后编为豫南工农革命军)。从此,拉开了河南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他历任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总指挥、确山县农民协会委员长和临时治安委员会代理主席、豫南特委委员兼信阳县委书记。 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29年春,杨靖宇调赴东北,中共满洲省委派他担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化名张贯深入抚顺煤矿,联系工人群众,恢复重建被破坏的党组织,领导工人同侵占中国煤矿的日本矿主进行斗争。日军接连遭到打击后,急忙调遣伪军索旅对付抗联第1路军,由1个骑兵团和两个步兵团组成混成旅,武器精良。杨靖宇得到情报后,率队在蚊子沟口一带设伏。经过激战,消灭索旅三四百人。8月初,索旅陷入我埋伏圈,被彻底消灭。
56、什么叫暗暗的死?为什么暗暗的死又是极其痛苦的事呢?
57、与我公别几许时,忽警电飞来,忍不携二十年刎颈交,同赴泉台,漫赢将去楚孤臣,箫声呜咽;
58、25日凌晨,天还没亮,阵地上一片寂静。战士们焦急地等待着总攻的信号。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共军强大的炮火,把苔山上的敌人火力全给压住了。在硝烟弥漫、烈火滚滚中,苔山顶峰的砖塔,被共军的大炮轰倒了,炮楼也被打掉了,不一会儿,胜利的红旗就插上了苔山的顶峰。5时25分,命令下达,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担任主攻,从城东北向隆化中学外围工事运动。国军的机枪严密封锁着他们前进的道路,但在各个战士们的配合下成功的突破一个又一个的关卡。3点30分,第二次总攻开始。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董存瑞主动申请去炸掉碉堡,但当他跑到碉堡下面时,却又犯了难。根本没有地方安置炸药,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就在他犹豫时,冲锋号吹响了,我们的战士们在机枪的火舌中倒下。看着我们的士兵一排排倒下,董存瑞变得坚定,他高举着炸药包并点燃,大声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
59、关于刑场留白的这段历史插曲,传统的历史论著并没有对他临死不惧的气魄和相关情况进行更多的发挥,这种感情往往只会停留在简单的叙述和剖析之中。而李敖《北京法源寺》中则对其场面进行了文学性的发挥,他写道:
60、其中一昆仑是指他的老师康有为,而另一昆仑正是为他毁家纡难的朋友王五。他将王五与当时精神领袖康有为并列,正是谭嗣同给予他一生的挚交好友人格上的最高回报。只是今人不禁要问,康有为配吗?
61、结缡十五年,原约相守以死,我今背盟矣!手写此信,我尚为世间一人;君看此信,我已成阴曹一鬼,死生契阔,亦复何言。惟念此身虽去、此情不渝,小我虽灭、大我常存。生生世世,同住莲花,如比迎陵毗迦同命鸟,比翼双飞,亦可互嘲。愿君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无喜无悲,听其自然。我与殇儿,同在西方极乐世界相偕待君,他年重逢,再聚团圆。殇儿与我,灵魂不远,与君魂梦相依,望君怀。
62、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
63、你大逆不道,屡违父训,妄言维新,狂行变法,有悖国法家规,故而断绝父子情缘。倘若不信,以此信作为凭证,尔后逆子伏法量刑,皆与吾无关。
64、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65、他文中所说的这个实例是他的学生和朋友柔石和几个青年作家遇害,‘当时的报章上毫无记载,大约是不敢,也不能记载,然而许多人都明白他不在人间了,因为这是常有的事。’这种暗暗的死,在那个时代里,当然是常有的事了。像宋教仁案那样引起全国轰动的毕竟只是极少数。
66、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67、1947年1月12日,天刚蒙蒙亮,敌人忽然包围了村子,把刘胡兰和乡亲们赶到了村头的广场。
68、1947年春天,毛主席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69、一日,董昭跟苏则同席议事,董昭困倦,顺势枕在苏则腿上休息。董昭先为袁绍效力,后来投奔曹操,苏则看不惯他一臣事二主的行为,便不愿与他为友,直言:“苏则之膝盖非佞人之枕也!”
70、1895年,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危机和灾难。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猖狂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谭嗣同怒发冲冠,仰天长叹:
71、苏武。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
72、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
73、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起,至1840年10月清廷革林则徐两广总督职止,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抗英军事斗争共19个月。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74、其实,你不是豪门,你不是知识分子,你不是朝廷官员,根本就没机会参与维新变法。大家知道公车上书吧,那都是全国各地上京赶考的举人,可以说他们都是当时中国的精英知识分子。
75、作为著名建筑学教授柳肃老师的弟子,她的硕士毕业设计就是为谭嗣同纪念馆广场设计,她在网上“致谭嗣同的信”微博点击过千万;徐博雯,初三女生,因为谭嗣同而写诗,她说她遇到了一个影响她一生的人;田润滋,八五后,因为喜欢谭嗣同,她爱上古琴和武术,能文能武。为了向英雄不利己而利人的精神学习,她将自己的一头秀发捐给了白血病儿童。
76、大刀王五则义薄云天,武师短打、一把大刀行走江湖,受人尊重。虽出生草莽,却除强扶弱。甲午战败,御史安维峻要求惩处误国者,被政府贬斥,革职戎边。因得罪人,一时杀机四伏,无人敢去护送。
77、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