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与小裁缝(44句精选句子)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
1、2004年第十一届中国歌曲排行榜《看海》获2003年度金曲奖
2、当然,无论是哪个年代的知青,无论他们是作为“援助者”或是“再受教育者”,他们的身份、知识背景都早已留下了不一样的印记。他们仍是不同于普通的乡野山民,在艰苦的劳动生活之外,他们的学识和艺术素养总会吸引村民的耳目。至少,他们的出现,让一些未受教化的人们产生了对知识和艺术的原始向往。哪怕知识不一定能改变人的命运,对知识的追求至少让人可以去追寻改变命运的机会。我的老师抓住了这个机会,电影里的“小裁缝”在追逐这样的机会。
3、周迅在片中饰演妓女东东,并凭借该片获得了第3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本片还获得了第58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
4、正是小裁缝的出走,这个原本用浪漫主义笔墨描绘了许久的画卷终于定下了现实主义的基调。而且这样令人难过的现实主义结局留给人的却不仅仅是面对现实的伤感和悲痛。小裁缝走了,让两位知识青年显得那样渺小又无能,连一个人也留不住。小裁缝走了,也让他们显得那样伟大而有力,他们终究改变了她。
5、我想,这就是关于知识、艺术、爱与美的启示,它们不能让人完全克服自身的毛病,但仍能给人面对生活的希望和力量。即便是在崇高里夹杂了私心的知识分子,也有足够伟大的仅属于自己的使命去完成。(巴尔扎克与小裁缝)。
6、这一切赋予了她一种奇特的性感,一种优雅的姿态,宣告了一个略带笨拙的漂亮村姑的消亡。而那个时候,阿罗还经常在“我”耳边喃喃道:“咱们这几个月的阅读终于没有白费。”当时的阿罗沉浸在一种幸福和成就感中。
7、就在艺术、现实的拉扯之间,就在这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之间,对过往记忆和艺术创作真伪的追问都无必要了。表述一旦完结,叙述人便再无垄断解释的权力。至此,只剩下观者的声音,只剩下观者在心中与自己的交谈和独白。(巴尔扎克与小裁缝)。
8、《苏州河》是周迅主演的高分电影,由娄烨执导,该片主要讲述了马达先后与纯真少女牡丹以及和牡丹长相酷似的美美两人之间的恩爱纠缠的故事。该片于2000年9月7日在中国香港公映,她也凭借该电影获得了第15届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9、2007年第二十六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夜宴》
10、2005年新浪2005网络盛典年度女演员:周迅
11、电影开头提到过一位米歇尔神父,并引用神父的记载,讲出了汉文帝和邓通的故事,只是,略过了小说里提及的“鸦片种植”。小说里写到,这些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的村民,很可能以前就是种鸦片的。没错,有这个可能。民国时期,四川、西康(含今康定、雅安、马尔康地区)都是贩烟大省。《让子弹飞》改编的原著《盗官记》讲的也是这段时期的事。我曾听县城里的老人讲过,当年,似乎是刘湘军队还来抢过鸦片,被县里的“袍哥会“(四川地方武装组织)打跑了。后来,当地的袍哥会又在解放西康时出了力,并借此入了编制,不过,在接踵而来的的三反五反、三年饥荒、十年文里革,熬到寿终正寝的袍哥似乎不多见。按照电影里的时间计算,如果村长在1971年是60岁,那么,在鸦片黄金期,他确实正是合用的青壮劳动力了。
12、老磨工是无产阶级中的无产阶级,穷得一塌糊涂,连无产阶级都要嫌他穷。在我看来,他却是这群人里最具小资情调的人,也从来不和“劳动人民”这样的词沾边。
13、马剑铃是幸运的,靠着罗明一句“莫扎特想念毛主席”的鬼扯蒙混过关,能在这穷乡僻壤享受演奏《莫扎特奏鸣曲》的乐趣。在那个年代,这种情况虽不算稀奇,但也要碰运气。文革时,文学家、艺术家、翻译家,要么去死,要么洒脱地作践自己、作践艺术,以此谋求一条活路。我的老师不如马剑铃幸运,没有蒙混过去。在十年文革里,他少有碰琴的机会,更多时候只是躲在被子里偷听奥依斯特拉赫的录音。
14、在原著小说里,叙述者“我”(马剑铃)的身份投射总是在唐泰斯、费尔南之间摇摆,甚至有更多如费尔南一般“背叛”行为的描写。此外,在小说里,马剑铃甚至与小裁缝开始玩起了表演的游戏。在小裁缝扮演起《基督山伯爵》里的梅尔塞苔丝时,马剑铃借唐泰斯的身份,短暂地享受着似乎他与小裁缝之间曾有过爱情的假象。
15、因电影不同于小说的表现手法,戴导在这一段没有使用小说里的“虱子歌”,而是另外选用了“鸟之歌”。让我们来看看这段浪漫至极的淫词吧。在这一部分,我将选用更原始的用词,对电影给出的台词做些修改,希望各位不要在字词上过多纠缠。如下:
16、2000年这本书在法国出版后,获得了第二届意大利电影节“文学电影剧本创作奖”。
17、乡下贫乏的生活令年少气盛的二人感到厌倦,整日自寻乐趣。
18、对于马剑铃、罗明两位知识青年,这无疑是极大的打击。他们自认与山民不同,自认与四眼不同,哪怕是在插队、做工,他们仍自认是巴尔扎克的信徒,是爱与美与自由的坚定拥护者。他们身上有知识分子的崇高、单纯、骄傲,也混有同样的虚伪、盲目、自负。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与小裁缝的关系是如锁链一般难以斩断的,甚至,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将小裁缝看作自己的造物。而现实却是,知识分子和普通人一样,同样伟大而渺小。
19、2009年第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李米的猜想》
20、也只有慢下来以后,才能投入到这样一部美好的文艺电影
21、2005年7月24日第七届CCTV-MTV音乐盛典内地年度最受欢迎女歌手:周迅
22、2003年中国歌曲排行榜2003年度第一季度 最佳新人奖
23、电影里说,凤凰山(原著小说里的天凤山),就是铸币的铜山。或许是时代有变,地理名称有变,或许是戴导的艺术加工,在我记忆里,只有天凤乡,没有天凤山。文献里的铜山,就是现在的宝子山,山峦北边有一座天池,再往北走,就到了天凤乡,要是再往北些,就出了荥经县界,到了天全县。为了记述方便,无论是现实里的宝子山,还是作品里的凤凰山或者天凤山,我都统一把它称作铜山吧。
24、周迅演过的电影中《香港有个荷里活》也是部好评作品,该片讲述了在大磡村开设烧腊店的朱家三父子,由于烧腊店的镇山之宝母猪失踪和主动在大磡村找生意的东东的出现,生活掀起巨浪的故事。
25、2009年第二届中国电影铁象奖最佳女主角《李米的猜想》
26、知青的到来让这个贫穷闭塞的小村充满了活力,山顶的吊脚楼一时间成为村民会聚的中心,因为阿罗有一只鸡啄米的闹钟,“我”带来一把可以弹奏《莫扎特想念毛主席》的小提琴。更重要的是,阿罗和“我”有讲故事的本领。村里大都是文盲,又兼穷乡僻壤,没人看过电影,知青口述电影,成了大多数村民了解外界的唯一途径。
27、同名电影由作者本人担任编剧、导演,周迅、刘烨、陈坤饰演三位主角,影片围绕巴尔扎克的小说,讲述了70年代知青的故事。该片于2002年在第55届戛纳电影节上作为“一种注目”单元的闭幕电影首映,并获得2003年美国全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28、2009年第15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女演员提名 周迅《画皮》
29、很多关于《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电影、小说的简介都说,这是一个山野里的浪漫爱情故事,似乎默认了“山野”和“浪漫”总是捆绑出现的美好事物。不,不是这样。在很多乡野地区,就像在电影里的天凤乡一样,“浪漫”是一种稀缺物。在这里,《莫扎特奏鸣曲》必须假以“莫扎特怀念毛主席”之名才能够被演奏、被聆听。人们看重“名义”甚于“本质”太多,用“名义”划分人群、书籍、艺术,制造了太多的隔阂,而忽视了同为人类所共同经受的欲望、诱惑。看看这群同是被时代摒弃的人们吧,他们甚至拒绝相互的慰藉。
30、2006年第十一届香港电影金紫荆)最佳女主角:周迅(《如果·爱》)
31、所以,我偶尔会故意地放慢脚步,即使眼前工作堆积如山,这一刻也要走得慢慢悠悠。
32、2005年度“雪碧”中国原创音乐流行榜十三大金曲:周迅 《大齐》 (内地)、 内地最受欢迎女歌手:周迅
33、现在丑媳妇要见公婆了,小裁缝终于可以和中国读者见面了。“中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此话是永恒真理。尤其书中所叙的禁书年代偷书的故事,恐怕我们这一代人都经历过。哪一个年轻人当时没有摸过一本禁书呢?一代文学青年,世界史上恐怕没有哪一代人像我们一样对文学如此崇拜和倾倒吧。
34、石子泡盐水的法子绝对不是杜撰。不只在荥经山区,在重庆码头地区,一些老头也有这个习惯。可见,这个穷苦的解馋方法,在巴蜀穷人的亚文化圈里是有广泛流传的。据我猜测,这可能是晚晴闹盐荒时候传下来的秘法。很多人都不了解近代四川闹盐荒的事。这是对当代四川民风影响深远的大事件,甚至影响了现代川菜的成型。
35、在这一个的环境里,无论是罗明对小裁缝的爱慕,还是马剑铃听老磨工唱的山歌,都是在追求稀缺的浪漫主义。如果把小裁缝看成萌芽阶段的浪漫,那么,老磨工便是浪漫主义的终章。
36、在这一个月里,“我”充当了小裁缝的守卫者。有一天,小裁缝跟“我”说,她遇到了麻烦,她好像怀上了阿罗的孩子。“我”的心揪得紧紧的,失落和担心一时间让我痛苦万分。面对小裁缝的眼泪,“我”决定帮助她。
37、在这段满地捡钱的日子里,再没有人愿意好好上班了,况且,县城单位总是没太多事可做的。有些人胆子大,能空手套白狼;还有的人胆小些,但稍微精明些,也能靠借贷把资金链盘活;剩下的老实人,只得眼睁睁看着别人发财。在这段时间里,县城总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连街头的无名服装店也能把普通的polo衫卖到300块,很多工薪家庭的小孩也有机会去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学习。在我小学的时候,50人的班级里,连我在内就有3人在学习小提琴,除了我,另两位后来都去了川音附中,直到念完川音本科、研究生。
38、想把这事写出来,我与电影《巴尔扎克和小裁缝》。
39、2006年四十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如果·爱》
40、其实下乡知青与农村姑娘的爱情,作为文革时期屡见不鲜的故事,在多数文艺作品中都能见到。但《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这个故事与知青抛弃农村姑娘的套路不同,故事最后是农村姑娘抛弃知青,独自一人进城闯荡。而姑娘离开亲人,离开故土的理由竟是一个大陆彼岸的已故老先生——巴尔扎克。
41、乡下贫乏的生活让人厌倦。有一天,我们从一个叫四眼的知青那里偷偷借来一本书,是巴尔扎克的小说——《于絮尔·弥罗埃》。“这本小小的书,就像一个擅自闯进家门的人,唤醒了我们对欲望、冲动、激情、爱情的感受,而所有那些东西,对我来说,还始终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42、我在天池的时候,正遇上雨过天晴。空气里是落叶、虫豸腐烂的味道。太阳照耀过来,在竹林的泥地里投下了星星闪耀。石板都被清洗过了,雨水顺着石板的痕迹勾勒出它表面的高低纹路,又在太阳的照射下映照成银色的线条,随着微风轻轻抖动。
43、我家还开着农家乐的那几年,除了裁缝阿姨,先前在奶奶家做饭的小保姆也在夏天做过一段时间帮工。我还是先说明白吧,她便是这段故事的女主角。而男主角,则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厨师。我不确信他们之间是不是旁人嘴里明确的“恋爱”,我隐约记得,后来听说厨师在老家还有相好,没多久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