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名言及翻译(88句精选句子)

2023-08-05 10:24:12

老子的名言及翻译

1、(感悟)人要符合天的道,做事达成目的,功业已经到达巅峰时,就引身后退,懂得急流勇退,这是符合“天道”的。

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老子的名言及翻译)。

4、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6、  揭示了量变与质变的深刻道理,只有从实际出发,一点点积累,才能成就大事。

7、人身和谐,阴阳平衡,百脉畅通,身康体健,心旷神怡,颐养天年。

8、  (翻译讲解):善于为将帅的人从不夸逞勇武;善于作战者不轻易冲动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

9、老子的大智大慧,对于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轻易许诺的人必定信用不足。这句话一方面告诫我们不要听信花言巧语,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守信用,重诺言,不做言而无信的轻薄之徒。

10、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道德经》

11、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3、此句老子意在解释为什么“道”的存在而常人难以理解。因为大道具有无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难以体察,是“无状之状,万物之象”。

14、德字诀: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要延年益寿,返老还童,须不离常德,要做到先人后己、厚人薄己,过归于己、功归于人,勿执我见,我是而人非,勿非人而自高,贬人以自大,勿逞强用术,逞才运巧,仗势欺人,盛气凌人,言笔缺德嫉谤别人,更宜自食其力,自修自度。切记抢骗钱财,贪污腐化。若能甘苦如饴,宅心仁厚,功德常修,正心抱自能反朴还真,明心见性。

15、译文:人必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家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16、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7、  (翻译讲解):两军势均力敌,哀痛的一方胜利。

1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9、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0、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道德经》

2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2、译文:必须让百姓的思想行为有所规范,保持纯洁朴实心态,减少私心杂欲。这就是崇高而快乐无忧的学问。

23、(翻译):大道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

2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

25、无为而无不为。(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译文)处于无为的境界之中,没有什么不能做到的。

26、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27、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28、译文: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就会越发让人感到难过。因此人要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如此方可长久。

2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出处)《道德经·第二十章》(译文)众人都很聪明睿智,唯独我却显得糊里糊涂。众人都很精明,唯独我看着很笨的样子。

30、(翻译讲解):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发生之前。

3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2、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老聃

33、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3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5、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36、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37、  (翻译讲解):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

38、国政和谐,上下同心,百官尽职,百工尽技,百姓乐业;

3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道德经》

40、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41、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4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43、当我在空中建起楼阁,我就不再有老子的名言警句篇4《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4、(翻译讲解):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45、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出处)《道德经·第四十章》(译文)天下的万物都产生于“有”,而“有”却从“虚无”中来。

46、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47、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老聃

4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9、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老子《道德经》

50、(翻译讲解):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感悟)揭示了量变与质变的深刻道理,只有从实际出发,一点点积累,才能成就大事。30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翻译讲解):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感悟)做事贵在坚持。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3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出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翻译讲解):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感悟)老子提出了“真善美”之说,这是《老子》五千言的精辟结语。3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七章(翻译讲解):我有三件宝物永不放弃:一是慈爱,二是俭约,三是不逞强好胜。(感悟)老子提出“三宝”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慈爱是“三宝”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上节俭及为政简约,是“三宝”的关键;“不敢为天下先”,才能处处争先,这是老子“三宝”的核心。3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八章(翻译讲解):善于为将帅的人从不夸逞勇武;善于作战者不轻易冲动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感悟)“处下”与“不争”是老子思想的重要方面。此处结合用兵、用人,阐述了“不争之德”,强调“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在军事上的运用。34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九章(翻译讲解):两军势均力敌,哀痛的一方胜利。(感悟)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最强。3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翻译讲解):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大乱的威胁将要到来。(感悟)赢得民心,关注民生,是社会安定的根本。36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二章(翻译讲解):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感悟)自知自爱,是人的自身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体现。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翻译讲解):当人民连死都不怕时,还会怕你以死相威胁吗?(感悟)治理国家,当施仁政。以暴治民,民必反也。38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六章(翻译讲解):坚强者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者属于富有生机的一类。(感悟)弱可能转强,而强还会转向衰落。39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八章(翻译讲解):柔弱胜刚强,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人能做到。(感悟)柔弱胜刚强。世人皆知而不能行。众人难以做到的事,往往是品行高尚的人所追求的目标。40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六章(翻译讲解):江海永远处于(百川)最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之王。山海争水,水必归海。只有善于为下,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戴和支持。(感悟)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出处:《道德经》第二章(翻译讲解):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一定是因为有的丑恶;天下皆知善之所以为善,一定是有了恶。(感悟)美与丑,善与恶相对立而存在。42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翻译讲解):深知本性雄强,却守持雌柔,(将成为)天下所归的沟溪。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将成为)天下的范式。深知身份荣耀,却安守卑辱的位置,(将成为)天下归附的川谷。(感悟)此句成为历史上众多名士的诉求。43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二章(翻译讲解):塞信私欲的通道,关闭情感的门户,终身不会窘困。(感悟)老子此语,道出洁身自好,抑欲生安的道理。4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出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翻译讲解):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感悟)老子对“道”作了总结性论述。“天之道,利而不害”,是老子的自然观。“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他的政治观。45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出处:《道德经》第二章(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感悟)器小易满,海纳百川。浅陋的人才居功自傲,做大事的人总是谦虚的。46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翻译讲解):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然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想不到的困难。(感悟)一诺千金,言出则必行。遇事思虑周详,才能成竹在胸,成就大事。4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出处:《道德经》第五章(翻译讲解):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感悟)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人们尽管把他装饰得很漂亮,但用后就扔掉,不是爱他,也不是恨他,人们对待刍狗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圣人无偏爱,还百姓以自然。48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出处:《道德经》第四十章(译解)天下万物生于(看得见的)具体事物(有),而具体事物(有)由看不见的“道”产生。(感悟)这是老子关于宇宙观的诊断。49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出处:《道德经》第四十章(翻译讲解):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感悟)这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是一样的道理。50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九章(翻译讲解):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

51、淡字诀:名心宜淡,利心宜淡,色心宜淡,爱心宜淡,嗔心宜淡,疑心宜淡,胜心宜淡,无所不淡则无所不安。

52、(翻译讲解):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53、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老子·俭欲第四十六》

5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55、  (翻译讲解):踮起脚跟不能久立,跨步过大无法远行。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见功,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

56、译文:我有三宝,我一直都在持守着它。一个是慈爱,一个是节俭,一个是不出人头地。

5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

58、人们认为,节俭则办不成大事。但老子则认为,要节俭地运用资源,才能办更多的大事。你要俭用心神、精气,才能保持心神、精气的充沛旺盛;你要俭用财富,才能投资更多更大的企业。所以“俭故能广”,是从实质上说的。

59、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60、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61、  ——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62、  只有由易入难,积少成多,才能成就大事。

6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名言警句吧,名言警句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老子名言名句大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老子名言名句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6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6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做易事开始;做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做小事开始)

66、福祸互化:福祸之事相互倚伏,福可转祸,祸可转福。得福得祸,皆因每个人自己的行为所致,正所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积善可得福,积恶可得祸,因果之理循环往复,相互转化,并无定律。

6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6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69、老子说,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7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出处)《道德经·第八章》(译文)至上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益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居处于众人所讨厌的低处,所以,水的性子很接近于道。

71、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7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73、  “处下”与“不争”是老子思想的重要方面。此处结合用兵、用人,阐述了“不争之德”,强调“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在军事上的运用。

74、  (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

75、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不仁义的人虽然富有和尊贵,但对于我来说,他们轻得如天边的浮云一样。

7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77、“退”并不是指隐退逃避,消极避世,而是告诉人们在成功的时候要懂得收敛、反思,不能一味前进,而是要适当后退。

78、天下之祸莫甚于私欲,天下之患莫大于相争,衣食起居,人之性也,然过之则为欲也,庶民争利,大夫争权,诸侯争地,皆私欲所致,天下焉能不乱。

7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8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8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82、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译文)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能力,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能力,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83、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8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8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8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译文)言语无法表达“道”的真意,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说“道”,如果有人在说“道”,肯定不了解“道”的真意。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2022年最新的梗出来了(65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