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101句精选句子)

2023-07-25 09:51:15

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1、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老子、庄子、黄老学派,此外杨朱思潮可能影响了老子和庄子,同时又会于两者中。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重也不同,或偏于治国,或偏于治身。马谈所说道家,主要指黄老学派。

2、老子《道德经》第11章集中讨论了这一意义上的“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说,三十根辐条凑聚在一个轮毂的间隙处,于是就有了车子拉物的功用;用泥土制成的陶器,是因为有了陶器的空腔处,于是就有了器皿的盛物的功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子,是因为有了门窗的空间处,于是就有了房子居住的功用。所以,实体的存在是价值的凭借,而实际价值都是因为那空着的地方在起作用。也就是说,车子、器皿、房子这些“有”的价值和功用的体现和发挥正是因为有了空间意义的“无”的存在才成为可能。

3、被国际学界公认为世界上古今一百位“伟人”、“作家”之首,及“世界哲学之父”。

4、附录四篇文章,与道家、黄老道家学术与思想有关,但主要偏重于学术问题,不好纳入前三编的主题之中,但作者往往敝帚自珍、不忍割舍,故放在附录部分,以表明笔者对于道家思想研究的触角还旁涉当代学术的热点一并未固步自封。

5、魏晋时期,玄学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的思想潮流。玄学的主要思想来源于道家,玄学三玄中《老》《庄》占其玄学与道家的核心思想都是道法自然,且玄学是以道家思想统摄儒家思想,故又被称为“新道家”。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86页。因此可以说,玄学是先秦道家思想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魏晋时期正是玄学思想从理论建构到文学实践的成熟时期,故以往学界对魏晋玄学和文学关系的研究成果甚多。但是,不能将道家思想在魏晋的流衍完全归置到玄学思潮中。魏晋时期传统道家思想仍然有其发展的惯性与痕迹,与玄学在思想倾向、表述方式以及对文人心灵与文学创作的影响上都存在诸多差异。在将魏晋玄学“统化”与“泛化”的研究思路下,玄学仿佛成为这一时期士人对道家思想唯一的接受形式。这一差异一直以来似为学术界所忽视。因此,本文的立论就是在区别魏晋时期新旧道家思想的基础上,论述新旧道家思想在隐逸、游仙和玄言文学中的表现及影响。本章第二节将有对新旧道家思想的详细辨析。

6、第一节 先秦道家隐逸思想探析       11

7、“曲成思维”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品格, 由道家开启。道家文化的渊源是《易经》, 《周易》形成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阴阳转换理论架构, 《太极图》也准确表述出世界万物此消彼长、循环往复的和谐运动之道。

8、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以“道”为世界的最后本原,所以称之为道家。道家创立于春秋后期,创始人为老子(生卒年月不详)。由于对“道”的理解不同,到战国中期,道家内部开始发生分化,形成老庄学和黄老学两大不同派别。前者的思想以《老子》《庄子》《列子》为代表,后者的思想以《管子》中的《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四篇,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经法》《原》《称》《十六经》四篇,以及《淮南子》为代表。

9、“道散形为炁,聚形为太上老君”。——《老子想尔注》

10、  如今道教门派有主要是,南方正一道,北方全真道

11、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12、道家的养生观和休闲观对当代人们身心健康的启示

13、老子论“道”,首先是世界本原。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论到天,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才开始推求天的根源,并提出“道”。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所引《老子》,只注章名)关于道生万物的过程,他说:“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对于老子的“道”,历来解说不一。有的认为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末分的统一体,理由是老子说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的则认为是超时空的精神性的虚无本体,因为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章)又说:“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四章)事实上,这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矛盾,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分化的内在原因。归结起来,老子所说的道有三方面的涵义:①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②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③道无形无象。

14、道家由老子所创,他建立了道家思想体系以及这一体系所需要的诸多范畴。正因为如此,要说清楚道家老子的思想,那是需要通过对他所构建的一系列范畴进行详说才能够做到。所以,我们要“说道”“说无”“说自然”“说无为”等,以此来全面而又具体展现老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文化观、自由观、幸福观等。

15、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清楚地说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具有更高的地位。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人应法天、法地、法自然,即“道法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的意义不仅在于自然生态和谐统更在于人与宇宙的和谐统在于生命的主体和自然的客体在生态学和美学基础之上,实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美的合理结合。

16、吴根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哲学、明清哲学、比较哲学;曾于美国哈佛大学访学,分别在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德国特里尔大学、台湾中研院文哲所讲学并做研究;出版有《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等十余部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获教育部、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17、道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也是我们求索中国智慧的一把钥匙。道既指天道,也指人道。天道指宇宙、自然的法则,人道则指理想、规范。虽然中国传统思想都思考了道,但只有道家将道形成了自己思想的主题。

18、《淮南子》,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

19、根据处理问题不同,“无为”的态度既可用于政治,也可以用于修身。道家各派在坚持“无为”本质的前提中,通常给予了“无为”更丰富的内涵。

20、老子和庄子皆是代表小国贵族的思想家。他们反对侵略,鄙视富贵,主张均平,反对压迫。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们主张小国寡民,公社复归,并主张实行愚民政策,不尚贤,反对儒家提倡的礼制。从主流上说,老子、庄子都是反封建压迫的哲人。在哲学思想上,老子、庄子都认为天下万物出于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范畴。他们都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庄子是我国最早提出完整的宇宙观和认识论的学者。

21、阮籍、嵇康在政治上与司马氏集力处于政敌地位。为了揭露其虚伪的名教外衣,他们强调名教不合自然,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释私论》)。他们的“自然无为”以元气一元论为基础,脱离了玄学本体论“有与无”的轨道。他们公开蔑弃儒家的“礼法名教”,痛斥“六经为芜秽”,“仁义为臭腐”(《难自然好学论》),更加违背了玄学思潮的主旨。因而,他们的哲学批判在思想实质上表现出玄学异端倾向。但是,他们的“任自然”的片面观点被引向极端。西晋开国后的门阀士族贵族子弟坐享特权,清谈放荡,“任达”、纵欲之风恶性膨胀,乃至危及门阀士族集团统治本身的稳定。于是有了裴頠、郭象的纠偏之论。裴頠特著《崇有》《贵无》二论,提出“以无为辞,而旨在全有”,强调自然不离名教,贵无和崇有、自然和名教在理论上应当更好地统一起来。在裴頠崇有论的基础上,郭象以他的《庄子注》完成了这一任务,论证了名教和自然在理论上的一致性。他综合贵无与崇有的主张,认为名教即是自然,一切“尊卑上下之序”本来就合乎“天理自然”,从而统一了名教和自然的矛盾,把玄学理论推向了顶峰,为西晋门阀士族垄断政权暂趋稳定所形成的统治秩序,提供了理论支柱。魏晋玄学关于有与无、自然与名教的演变过程,曲折地反映了门阀士族集团由夺取统治权力到巩固统治权力的现实政治要求在理论上的发展。由贵无论的“名教本于自然”,到崇有论的“自然不离名教”,再到郭象的独化论综合二者,论证了“名教即是自然”,终于找到了服务于门阀士族特权统治的玄学理论重心。

22、在这里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要探讨的“无”,其更为深刻,更具有社会文化意义。人生生命价值,则是通过老子对充当宇宙本体和万物之宗的“无”的探讨而体现出来的。换句话说,老子《道德经》所要揭示的最主要的“无”的思想,都不是在“没有”的意义上而立论的。

23、类似的言词还有许多,但均说明了一个事实,即先秦道家作为一种富含哲学内容的思想体系,不仅原本不存在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思想,而且与这种思想还是相互对立的。道家关于养形不足以存生的见解,或“方生方死,方死方生”(13)等关于生命现象的阐说,并不仅仅在于要人们懂得追求不死成仙的荒谬,而更重要的是借助“死生”这一最能反映自然规律无法抗拒的事实,去说明自然规律和“道法自然”的思想宗旨。

24、(5)道是过程性存在。在老子那里,都是坚持认为作为天地之始、宇宙之根、万物之宗、事物之则的“道”是一个无限展开的过程和不断发展的进程。过程和进程所欲反映的是由“道”所构成的世界乃是一个运动不居,循环反复的存在。老子所提出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25章),“反者道之动”(40章)所要表达的正是这一深义。也就是说,“道”不断扩大而后离去,连续离去而后远引,持久远引而后返回。道正是在如此周而复始中按照它的规律性运动着,变化着,从而表现出它的过程性以及呈现出它的进程性。所有这些都在表明“道”是一个实践过程,“道”是一个无限进程,“道”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路程。在老子看来,“道”是空虚,但用起来却往往不会穷尽〔“道冲,而用之或不盈”(4章)〕,“道”是空虚,但不会穷竭〔“虚而不屈”(5章)〕。总之,“道”是如此连绵不断地存在着,作用无穷无尽〔“绵绵若存,用之不勤”(6章)〕。上述老子所谓的“道”之含义,倒是与“道”从头开始行进的“过程”之本义相契合的。

25、春秋时期,老子总结了古代道教的精髓,形成了完整的道教理论体系,表明道教已经正式形成。其学说认为“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26、道教不同于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它不是由外国传入的,它是中国本土生长出来的。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先秦王朝的道家,奉老子为教祖和最高天神(老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27、道家的“大道至简”的思想与书法艺术的精髓不谋而合,最顶端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是简洁。书法本身的点画之简洁是其他艺术类别所无法比拟的,纵观书法发展过程,是从繁琐到简约的发展过程,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由繁至简的历史。隶变是一场书法史上的深刻革命,将繁琐变成了简约,一直延续了数千年。行书、草书更是由繁至简的典范。

28、唐诗受道教渲染形成了古奥华丽的风格,宋词中大量词牌名源自道教,元曲中神仙飞升题材的曲目十分突出;明清小说包括四大名著都蕴含道教神学思想,形成了“智者形象道士化”的传统。

29、天地对万物不会厚此薄彼, 不会因为你是善人或是有益于人类的补药, 就多给你一点阳光雨露, 反之, 也不会因你是恶人或毒药就不给你或少给你一点阳光雨露。天地不是因为喜爱万物而让其繁荣生长, 也不是因为憎恶万物而使其衰败消亡。

30、有所作为,且不对人类的衍化产生重大影响——此即无为。故圣人只空谈,而不实干;只论道德,而不建功业。但常人,若无功业,则难以立足于世:所以,功名富贵之念,固不能重,亦不可太轻。于世无害,亦无大用;养家有余,济世不足:如此普通之业,平庸之辈,才是天地之幸,人类之福。

31、“无名”在老子那里就等于“无”,等于“道”。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1章),这里的“无名”就是指“道”。意思是说,道是天地的元始。而“道常无名”,“道隐无名”(41章)亦是强调“道”就是“无”。换句话说,在老子那里,“无”是对“道”的一种指代和规定。值得强调指出的是,我们“说无”乃是主要对老子这一宇宙论和本体体意义上的“无”之深义的揭示和探究。换句话说,哲学意义上的“无”之意蕴乃是我们“说无”所要呈现的。然而,要说清楚这一概念框架下的“无”的含义及其精神实质之前,还应该说清楚也是在老子《道德经》中存在的其他意义上“无”这个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说的通俗些,“无”在老子《道德经》中是有不同含义的,也就是说,老子的“无”的概念是在不同框架下显出它们的不同含义的。正因为如此,“说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毋宁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32、老子以“大”来表征“无”(道)是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存在。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25章)”。所谓的“大”,即是“无”也,即是“无限”也。由此可见,此“无”是对“道”作为“无限性”“无规定性”“无限定性”的一种指代。正因为如此,此“无”绝对不能被理解成“没有”和“不存在”。而实际的意思恰恰表示的是一种“存在”,且是更“大”,更“多”的“存在”。在此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老子的这一“无”,不但不是“没有”和“不存在”了,相反的是“大大的有”“多多的有”“丰富的有”。

33、第三节 道家思想与魏晋玄言文学   129

34、道家学说认为,宇宙万物莫不有道也莫不遵道,“道”是指天理,也就是自然规律,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也必须遵循这一自然规律。“天人合一”整体观是太极养生学的基本观点之是人类在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总的认识。古人认为,人处在天地间,生活与自然环境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具有相适应的关系,共同受阴阳五行法则约束,遵循着一样的运动变化规律。因此,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35、《菜根谭》有云:“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已。”心不死,则欲不绝:故圣人求备于内,而淡然于外;既无物累,也不枯寂。

36、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37、事进愈速,其终愈早;物长愈缓,其亡愈迟。留罪过,则延缓人类的衍化;立功业,则加速人类的灭亡。圣人不忍为大恶,亦不敢行大善,故庸德庸行;不愿碌碌无成,亦不敢赫赫有为,故空谈玄理。

38、而当我们表述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时喜用“孔孟之道,老庄之学”这样一句话,老庄之学就是道家思想。大凡有点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人生格言,“得意信儒,失意崇道”,或说“顺境信儒,逆境崇道”。清人纪晓岚直谓道家思想是“综罗百代,广博精微”。更有现代人对道家之作用的经典概括。胡适先生有云:“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以下一些情况亦是应该知道的,通过了解即可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学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了。当然一个欲晓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更应该知道,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史上,深入影响中国社会与人心的最重要的书有三本,一本是《周易》,一本是《论语》,一本就是《道德经》。林语堂的一句话最能体现儒道两家思想在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他说:“儒家及道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实际上中国人灵魂是有两面的,而这两面又是靠儒道两家来提供的,因而,如欲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尤其要深入中国人的灵魂,那一定要同时兼顾儒家与道家。

39、道教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始源於黄帝,集大成於老子,发扬於张道陵天师,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书法、美术、体育、史学、商业、军事等等影响极为深远。

40、那么,上述所确立的道性,其思想文化的意义在哪里呢?

41、  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书法,不论是从书学理论还是书法实践都受到道家自然观的深刻影响。“自然”即真,书法贵于“自然”,以“自然”为尚,是中国书法的传统审美理想。“道”是书法艺术的核心追求,“自然”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品位,书法审美的最高标准就是无拘无束的自然书写。

42、(1)在宇宙生成论意义上说“无”。这个“无”是天地之始的“无”,是混然不分的“无”,是生成万有的“无”,是生成“一”的“无”。老子将此种状态以“无名”“无”“道”等范畴来形容和描述。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1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25章),“有生于无”(40章),“道生一”(42章)。具体来说,老子是用此“无”表示万物尚未判分前的元始混沌状态,即“空虚无形”的状态。正是在此意义上老子又将此“无”说成“无物”“无形”,并以“渊兮”(深啊)“湛兮”(无形无象啊)“寂兮寥兮”(无声无形啊)等术语来形容它。此“无”是存在,而不是不存在。“湛兮,似或存”(4章),“绵绵若存”(6章),此之谓也。也就是说,此“无”是对“道”作为最原始状态的一种指代和规定。正因为如此,此“无”绝对不能被理解成“没有”和“不存在”,而实际的意思恰恰表示的是一种“存在”。

43、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属于儒释道的文化,儒家占主导地位。孔孟把“仁”作为儒家的最高精神追求,倡导“入世”的哲学,探讨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佛家自唐代六祖慧能改良以后,彻底改变了佛教的修为方式,把“心性”作为佛家的本源,倡导“即心即佛”,注重人与人的顿悟问题;道家虽与道教鱼水不分,但道家更强调思想的阐发,老庄把“道”归为至高真理,探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的是一种“出世”的哲学。道家学说既然探索的是一种“出世”的哲学,在思想审美上自然也就追求的是一种“无为”的精神状态。

44、当今天下非沉浊,故笔者以庄语言老子与庄子或以为以庄语言老子可,以庄语言庄子不可。笔者以为,庄子“三言”虽非庄语,庄子之意,实最庄严、深沉、闳大,足以开人脑洞,引人遐思无限。当今之世,君子若能“依道而看”,则将洞见“未成可成,已成可革”之理,进而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但开放的心态决不意味着“什么都可以”,《天下》篇告诫世人,一切皆当“调适而上遂”,这才是开放心态所应当具有的智慧、积极的处世哲学与人生哲学。好生活是可欲的,也是可能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生活中不断地“调适而上遂”。

45、随着工业革命大潮的到来,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满足。然而,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着掠夺式的开发,使得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引发了诸如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当前的紧迫任务,为此,d中央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道德经》中就有“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述。“天人合一”,这也是道家思想在对待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问题上的基本出发点。从这个基本思想出发,道家提出了“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认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强调“道法自然”、“自然之道不可违”。在现代生态学理论中,有这样一段内容:“在没有人类行为强烈干预的情况下,自然界通常都能够以它的最佳状态存在着,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和最高的效率,保持着最合理的发展速度和最长久的持续性。”所以,人应当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保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人的一切活动必然影响到环境,也必将通过环境反作用于自己,所以只有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才能真正做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46、这一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世界起源于什么?二是世界存在及其发展变化的根据是什么?归结起来,先后主要有八种观点:①“天本论”。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孔子、孟子都曾肯定意志之天、性理之天对世界、人世以及人的道德属性的决定作用。②“道本论”。这是道家的基本观点,为老子首先发明。③“气本论”。这是一条贯穿中国哲学史始终的主线,可溯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家,无分儒家与道家,但最著名的代表是儒家,如东汉王充,唐代柳宗元、刘禹锡,北宋张载,明代王廷相,明清之际王夫之。④“无本论”。以魏晋玄学为代表。⑤“理本论”。以北宋二程、南宋朱熹为代表。⑥“性本论”。以南宋张栻及湖湘一派为代表。⑦“心本论”。以南宋陆九渊、明代王守仁为代表。⑧“以太说”。以近代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孙中山为代表。

47、道家美学为纯自然美学。“道法自然”,是道家美学的审美标准,也是道家美学的总纲。它以自然结构的和谐有序为价值判断,认为合于自然的事物才是真的,真的事物也合于道,因而也是美的。道家的美学观主导着书法艺术技巧的展现。

48、关于历史的变迁,中国传统哲学有三种不同的观点:退化论,循环论,进化论。老子推崇太古的原始社会,认为人类文明是人类失去素朴本性的原由,提倡绝圣弃智,反朴归真,退回到结绳记事的年代。战国邹衍提出五德终始说,认为历史朝代是按照水、火、木、金、土五种德性相生相克的原则,周而复始,不断更替。先秦法家一般都承认历史发展,主张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实行不同的治国方策。董仲舒提出“公羊三世说”,把《春秋》所记鲁国十二公的历史由近及远分成“有见,有闻,有传闻”三个阶段。东汉何休发展了这一观点,称“传闻之世”为“衰乱世”,“有闻之世”为“升平世”,“有见之世”为“太平世”,认为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这样由乱到治,由低级到高级,由野蛮到文明,由落后到进步,一步步循序渐进,向前发展。公羊三世说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直到清末维新运动,仍然以其为基本理论依据。

49、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可以追溯到古代。道家用“道”来探讨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关系。道家主张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50、阴阳调和,方能长久。介于阴阳之间,不偏不倚,便是万物最稳定的状态。而中庸之理,易行难知;向阳之心,乃人之常情:圣人以己度人,故成人之美而尽心传道。

51、“始祖”黄帝,复姓公孙,因生于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

52、道家是主张“保身”的,但这一概念同样不包含追求长寿的含义。《庄子》曾以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而子州支伯却以“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却之,和子华子以“两臂重于天下”劝昭僖侯莫争邻国之地等事例,说明“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不可“见利轻亡其身”(14)的价值观念.

53、然而如果我们认真考察一下先秦道家对于“寿命生死”问题的看法,就不难发现上述观点并非道家宗旨。在《老子》中,虽然没有直接讨论人的寿命生死问题,但从其一切均不得违反自然规律的宗旨观之,是不可能相信长生不死的,即所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⑥)而成书于其后的《庄子》,对于生死乃自然规律这一点,则有较明确的说明,如:“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死生,命也。”(⑦)“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⑧)在《庄子》借寓言、故事阐发道家思想的表现形式中,虽然提到寿限“上及有虞,下及五伯”的彭祖;在南伯子葵与女偊的对话中有“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⑨);肩吾闻于接舆言:“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⑩)等等,但不能将这些描述作为道家追求长生不死的例证。因为道家引用这些故事传闻,目的在于说明凡事不可刻意追求,即所谓“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在,则世奚足为哉”另外,《庄子》在以封人与尧之名写成的对话中,更加明确地表达了道家“不知说(悦)生,不知恶死”,方为“真人”的思想:

54、齐物论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它是一种齐彼此、齐是非、齐物我的相对主义理论。他改造了老子关于对立面互相转化的思想,把事物的运动、变化加以绝对化。他说:“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齐物论》,下同)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其形态绝不固定。由于过分强调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他提出“万物一齐”,为老子的“贵柔”“不争”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从“道”的观点看来,一切事物都是无差别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没有确定不移的是非标准。他说:“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忄危?怪,道通为一。”认为小草茎与大屋柱、丑人与美人以及各种怪异乘戾的现象都是同一的。他反对“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认为人的名、言、概念总是把事物分割开来把握,根本无法表达“道”。由于“囿于物”,受条件限制,人们不可避免产生“成心”,即主观片面的认识。有了“成心”,便自以为是,以彼为非,于是就产生了是非之争。庄子认为:“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一切是非之争都是对道的割裂。而以“道”的观点来看,“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非的区分是没有必要的。庄子的齐物论有见于运动的绝对性,却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有见于知识的相对性,却导致否定是非标准,陷入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55、道家思想追求自然,书法艺术也把自然作为追求的最高标准,两者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56、安徽大学史向前教授强调指出,“(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的思想基础。道家哲学的自然本体论和宇宙生成论,比其他任何古代哲学都可能更接近于现代物理学的微观和宏观领域中揭示出来的科学真理。道家所提倡的怀疑精神与直觉认识也是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的致思方法之被誉为最具魅力和自由创造力的现代思维方式。”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类将自然规律加以合理的利用,转化为生产力后,不断提高着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并推动着自身继续研究自然规律的热情。对于这一点,我们也能体会到古代道家热爱自然的行为,比如现在的生命科学也都是在道家的气功、养生、医药等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现代人追求科学养生之道,实质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在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并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道家所提倡的形神兼养,正好符合现代医学对于健康的定义,即身心健康,由此可见,道家思想具有科学性。一直以来,道家思想就作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延续至今。当代人们对道家的研究,有利于社会科学特别是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家思想也始终推动着科学的发展。

57、  正一道是宋、元朝形成的道教宗派。全称作“正一盟威之道”。元以后为上清派,灵宝派和天师道等的总称。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命第三十五代张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赐号“观妙先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张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为正一道形成的标志。 明初,官方承认的道教只有全真、正一二派,天师派以外的符箓诸派,包括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东华派、净明道、太一道等,皆被视为正一派的分支。 正一道奉张天师为首领,以《正一经》(今已散佚)为主要经典,道术以画符念咒为主,正一道士一般娶妻生子,不必出家。嘉靖皇帝与兴献王朱祐杬也笃信正一道,嘉靖皇帝还特意向正一道长邵元节与陶仲文请教房中术。 正一派道士等不分住观与散居,戴庄子巾。 正一道祖庭——龙虎山嗣汉天师府    全真道也称全真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间由王重阳于陕西终南山所创。此外,张伯端一系(主要是白玉蟾)所创立的内丹修炼为主的教派后来也被划分在全真道,称为南宗,

58、道家思想起始于上古时期,以盘古为远祖、伏羲(或黄帝)为始祖、老子为道祖、张陵为教祖,道历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

59、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60、道家思想成形于先秦时期,直到东汉末“黄老”一词才与神仙崇拜这样的概念结合起来。

61、《庄子》,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

62、道家思想,是以阴阳为核心,以中庸为主体,以顺应自然为宗旨的思想体系;代表人物老聃、庄周、洪应明。

63、若参之以《韩非子·显学》中有关“身”与“寿”的议论,则更能清楚地看到这两个概念的差别:

64、现存《庄子》一书,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认为是庄周本人所作;其《外篇》十五篇及《杂篇》十一篇,有些学者则认为是后世道家学者所依托。

65、  历史上,道教内部门派众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称各异。   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妙真道)、符箓派(正一道)、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类。

66、黄老学兼容并包。一方面它继承了道家的无为政治,提出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思想,认为“贵清静而民自定”,君主治国掌握政治要领即可,不要作过多的干涉;主张“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让百姓休生养息。一方面又吸取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儒家的礼义仁爱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名家的形名思想等,提出刑德并举,恩威并施,循名责实,赏罚必信,并认为“不争亦无成功”。《淮南子》还对“无为”作了新的解释,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反对离道而妄为,主张循理而举事,因自然之势加以主观努力而有所作为。因此黄老学的无为而治是道、法、儒、墨、名、阴阳诸家思想的融合,是无为与有为的结合,是经世致用之学,在政治上具有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老庄的消极无为的思想。

67、               原作者信息不详 侵删

68、道家美学追求“自然”“朴拙”,它不同于儒家美学是建立在礼教规范之上的审美。道家以在“无为”中追求“有为”为审美特征。就艺术本质而言,道家为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自由思维空间,为人们营造了平静自然的审美心态。道家认为“道法自然”,“道”是“先天地生”的宇宙本体,“道”的运行要遵循自然规律,以“道”为本原回归自然的人生追求。道家认为自然中无为地存在着最高的美,从自然的本原来审视美,是道家审美的追求。

69、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

70、老子:《道德经》一书五千言,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

71、ISBN:978-7-5013-6717-7

72、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73、《淮南子》一书体系博大,思想深邃,在许多方面都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为汉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书中的许多观点,既考虑了前人的立说,又独辟蹊径,提出了自己的创见。

74、道家学派,实始于老聃,其最为核心的概念曰“道”。本书认为,作为一种看问题方法的“道”,“依道而看”的道家哲学方法论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个人生活而言,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它能向每个普通人揭示出属于他自己的“能在”,从而让人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道家之“道”并不是死的法则,而是动态、无限、生机活泼等一切具有正面价值意义的代名词;“道”能够最大限度地让人敞开自身,让他人或物性以最适宜的方式向自己敞开,从而形成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天地最适宜的良性关系。

75、  自然之道就是追求自我的释放。道家学派主张重视人性的解放,崇尚“自由”精神,无为而治的思想,就是主张不要过多干涉,要提供自由发展和创新的空间,这是道家审美推动书法艺术创新性发展的理论基础。书法的生命就在于创新。

76、“儒家,释家,道家”的内容和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呀?

77、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写过名为《论六家要旨》一文,把秦学派概括为道德、儒、墨、名、法阴阳六家,并阐述了六家要旨和得失汉初道家思想普遍流行,加之司马谈是道家思想信徒弟,所以他给予了道最高的评价。

78、庄子将老子的“无”和“无为”发展到极至,即“至人”与“逍遥”。人们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可以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找到答案。他所追求的真正的“逍遥”就是“无待”,就是无条件限制,无条件约束,任其自然。只有凭借天地的正道,驾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才是无待、无累的至人。庄子的理想人格是至人,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逍遥游,是绝对的无待、无累,绝对的自由。

79、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老子为了使这一表征“大大的有”“多多的有”“丰富的有”的“无”(道)得到具体呈现,于是他将具体的和个体的“有”(德)请出场了。也就是说,老子为了具体呈现这一丰富的有(“无”),他提出了一个“德”的概念来实现和完成这一“任务”。所谓“德”就是“得”的意思。《释名·释言语》中说:“德者得也,得事宜也”。也就是“得道之物谓之德”。此“物”当是包括了宇宙天地间的一切存在,通俗的说,是“物”“人”“事”的统称。老子用了“孔德”这样一个概念来表达这层意思。所谓“孔德”,就是“大德”,而“大德”,就是“全德”,即全体得道之物者也。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1章)。也就是说,所有的存在(“德”)都是只听从道的。简言之,德(所有的存在)是道的体现。“道”表征的是内在的“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和形而上的“无形无象”之“无”的存在呢!而此“道”,此“无”又是作为万物的本体而存在着;“德”表征的是“有”,而此“有”又是作为本体之道(无)的作用而存在着。换句话说,内在的道(无)必然显之于外在的德(有);形而上的道(无)必然形之于形而下的器(有);内心的道(无、理)必然现之于外在的德(有、行)。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39章)。就是说,天得到“道”就有了“清明”的属性,地得到“道”就有了“安宁”的属性,神得到“道”就有了“灵验”的属性,谷得到了“充盈”的属性,万物得到了“道”就有了“生长”的属性,侯王得到了“道”就有了“安正”的属性。

80、庄子将老子的“无”发展到极至,也将老子的“无为”发展到极至。这个极至就是“至人”与“逍遥”。庄子著《逍遥游》。所谓“逍遥”,指一种个人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他认为,真正的逍遥是无待,是任其自然。所谓无待,就是无条件限制,无条件约束。他例举小鸠、大鹏以至列子御风而行,都是各有所待,都是有条件的,所以都不是绝对的逍遥。他说:“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认为无为自然,有为徒劳;人只能顺应自然,不可能改变自然。又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应帝王》)认为只有凭借天地的正道,驾御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者,才是无所待、无所累的至人。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超越生死、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只有到达这一境界,才是绝对的无待、无累,才是绝对的自由。至人是庄子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二者都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极端发展。

81、“无”是道家哲学的本质特征。老子最先提出“无”范畴。《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一”指天地未分时的原始物质存在,是“有”。道生即“有”生于“无”。“道”与“无”都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体。但是,“无”是对“道”的本质界定。对于这个“无”,一般认为是精神、理念,也有人认为是物质。《老子》又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认为“有”所能为利,是因为“无”的作用。“有”与“无”互相依存,“无”比“有”更为根本。老子论“有无”对后来崇尚虚无的思想有过很大影响。

82、道家思想与两晋之交时期的隐逸文学       62

83、一般认为道家思想的特征之是幻想通过各种养生修炼而达到长寿不死,“因而开创了中医养生学”(③);或从考察养生学源流的角度说:“寿命的无限延长说,即源自哲学特别是老庄学说(④)。著名的中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强调指出:“道家思想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研究道家思想体系“对于了解全部中国科学技术是及其重要的”。但他也同样认为:“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迷恋于这样一个观念,即认为达到长生不老是可能的”;“道家迷恋于肌肉坚实、肤色丰美的青春,他们相信可以找到能够用以遏制衰老过程或返老还童的技术。”(⑤)可见,李约瑟乃至许多科学史家都自然而然地将追求不死成仙的思想和服食、导引、房中、行气等各种具体养生方法的起源归之于道家和道家思想体系。

84、道家视生命价值重于外物,此外物主要是指功名利禄。老子强调统治者必须重身(此身该作“体”),不迷名、货。其后各个学派都提出轻(不迷)物重身的观点。

85、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可以追溯到古代。道家用“道”来探讨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关系。道家主张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86、本论集第三编的最后三节有关庄子《齐物论》《大宗师》篇中的细节问题讨论的文字,笔者认为最值得学人们一读。当然,我并非意指三节文字目前提供的结论,而是得出结论的方法值得关注。近十几年来,笔者致力于乾嘉学派的学术思想研究,对于以戴震为代表的乾嘉学派所开创的“由字通词,由词通道”,“一字之义,当贯群经”,“大其心,以体古贤圣与天地之心相协”的语言哲学与经学解释学略有心得,并将此心得运用到老子、庄子研究上面来,以处理自己在本科教学中遇到的文本困惑。这三篇文字可以说是无心插柳的结果,惜乎目前还未能在老庄思想研究方面达到成荫的良好效果。至于本编中的“以道观之:庄子哲学的方法论及其语言哲学思想——以《秋水》篇为例”;“庄子论真人与真知的关系——《大宗师》篇‘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命题的现代诠释”;“《庄子》‘内七篇’与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之比较三篇”,读者若有时间,亦可花点时间耐心一读,或许会有些许启发。

87、黄老之学主张一切自然,万物都要以自然为本。物我之间都要有自然,共同自在逍遥。同时主张休养生息,恢复精力,一切从简,这种学派思想特别适合经历战乱后的国家。

88、阴阳是万物之源,“道”字最上面两点即是代表阴阳。道家思想静心自身,同宇宙秩序保持一致,要求人们遵循自然之法,随“道”去观察自身和周围的阴阳平衡

89、  王羲之是道学和书法都造诣高深的典范,他出身于晋代的名门望族,堂伯父王导是名闻于世的东晋丞相,另一位堂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他的整个家族都是虔诚的道学信仰者,他在这种书、道合一的氛围中长大,养成了飘逸放达的性格,他不恋官场,辞官专司书法,书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使道学文化与书法艺术的结合几乎达到了至臻至美的境界。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可谓千古绝唱。这幅书法艺术神品的字里行间散发着豪放飘逸、自然豁达的浓郁的道学气息。他的书法作品被奉为圭臬,犹如一把审美之尺,衡量着后世书法作品的美丑优劣。

90、因要上神坛, 人们便用精美的盒子和美丽的绣巾将之精心粉饰, 使之尊贵无比, 而当“刍狗”在祭典中完成使命后, 人们就将之废弃, 任路人践踏, 甚至当作柴火, 再也不会像在上祭坛前那样对之恭敬有加。

91、老子之所以指出和概括“道即无”及其道体的不可感知性特征,是要告诉人们:你所看到的只是“道”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你看见的并不是“道”的全部,这就叫“视之不见名曰夷”;你听到的并不是“道”的全部,这就叫“听之不闻名曰希”;你摸到的并不是“道”的全部,这就叫“搏之不得名曰微”(14章)。老子之所以要阐明这一道理,是要克服人类的自大与狂妄,时刻提醒人们,不要被你的所见、所闻、所得所限制和障蔽;老子之所以指出和概括“道即无”及其道体的无限性特征,是要告诉人们:你所面对的只是现在的“道”且是很少很少一部分的“道”,这就叫“迎之不见首,随之不见其后”(14章),这就叫“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35章)。所以你面对这一无限的“道”,没有任何理由为你当下所了解和掌握的那一点的“东西”而自满和骄傲;你永远用不完和穷尽不了这一无限之“道”。这就叫“道冲,用之而或不盈”(4章)(盈者尽也),“绵绵若存,用之不勤”(6章)(勤者尽也),“用之不足既”(35章)(既者尽也)。老子之所以要阐明这一道理,是要使人们相信“创造”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道”过去、现在和未来一直就在“无时无处”之“间”“处”,就等待着你去“发现”“呈现”“创造”。人类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切规律和理论的建立,无不证明着这一深邃的道理的真切性。所以,读懂了老子的“无”,也就懂了老子的“道”,从而也就懂得“创新是无止境的”,懂得了“文化”的创造是永远的,从而懂得了社会和人生当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存在。

92、佛家教义的主要思想就是鼓励人们行善,勿恶;忍耐,戒欲;生灵平等……

93、佛教传我国后,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庄子的启发。道家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这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94、道家的自然养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都有众多的崇拜者与继承者。他们一方面身体力行,体验效果,同时还阐述发挥补充老庄养生思想,撰述著作,指导后人。

95、道家以自然为美,以真为美,以善为美,以尊重为美,以利益为美,以节俭为美,以简单为美,以朴素为美,以慈悲为美,以不争为美,以谦恭为美,以退让为美。书法艺术的技巧都围绕道家的这些审美观展开。道家的美学观主导着书法艺术技巧的展现,无论何种技巧都必须合乎“自然”这个审美最高标准,这就是道家审美的终极目标,也是书法审美和创作的终极目标。

96、道家的哲学思想是以古代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对世界的生成和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认识,形成了修炼核心,从而达到了“虚静,守寂不争,为而不持”的精神境界。形体宜动,华佗作五禽戏是“动”,可以用于治疗疾病的具体实践中。由于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促进精气流通,使得气血畅达,增强生命力。心神极欲静,形体极欲动,只有动静有常,才能身心健康。人是具有高级思维的机体,人体中的动静是千变万化的,道家先哲创造的太极图说,充分说明了虚实动静的变化。

97、老子的哲学是从宇宙到人生再到政治。“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是由人生论、社会论和政治论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概括。

98、老子和庄子在很多地方都对“道”做了解释,但为什么还是不能被人理解呢?这是因为宇宙生成之初,那时究竟是什么也没有人能够理解。但我们知道它总有一个开始,所以老子就把这个开始称为“道”,所以道是先天地生的。其实“道”的内涵并不是老子开创的。《易经》中“太极”与“道”的概念非常相近。所以我们说道家思想是对易经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99、  汉代书法宗师蔡邕在他的书法论著《九势》中指出:“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这充分阐释了“自然”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道家思想在书法艺术创作上的影响。王羲之对此心领神会,他的书法自然天成,姿态绰约,没有任何人工雕凿之痕迹,一生追求书法的自然秀美、潇洒飘逸之风韵,达到了超凡脱俗的极高境界。成为中国书法千古之圭表。

100、如果要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一个概念所包含的面最广以及哪一个概念被各家都使用,那么,答案一定是“道”。群经之首的《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以及“形而上者谓之道”,儒家经典《中庸》说:“率性之谓道”,道家经典《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法家经典《韩非子》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而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以及“朝闻道,夕死可矣”,《礼运》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更是为人所熟知。但我们又说,中国古代圣贤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从经验的、有限的、可以言说的层次来谈论和运用“道”。换句话说,多是在先王、君子、人生等意义上来谈论和运用“道”的。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发展中将这一情况加以改变的,力图从哲学的高度来使用“道”这个概念的,并将其作为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的,那要当推道家的创始人老子。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慰藉读音拼音(48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