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现代意义(98句精选句子)
知行合一的现代意义
1、我把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概念用现代一点的方式来解释,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2、知行是一物。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达成,知行是一不是二。把知行分开讲是因为便于理解,其实知行不可分。
3、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孟子滕文公下》)
4、他甚至还告诉自己,放弃是有好处的——可以紧跟时代的步伐。
5、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知行合一的现代意义)。
6、知行一体在阳明之前,我们前面讲了,学者们是把知和行分开来说的,知是知,行是行。而阳明则认为,知中就有行,行中就有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实际上,知和行是融在一起的,每个人关注的东西和每个人的兴奋点、喜好是连在一起的,这不完全是知的问题,这包含了每个人自身的感受偏向在里面。所以,知里面就有行,行就包含了知。平时做工作时,越是熟悉的工作,就越喜欢做。越是不熟悉的工作,就越不愿意做,甚至害怕去做,也是这个道理。简言之,一个人的行动当中包含着他本身的知识,知行是一体的。
7、现代化源起于西方,现代性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理性。世俗和理性在西方现代化的过程中是一并展开的。中华民族虽然较早地从宗教信仰中转到了世俗的人文主义,但它的理性是分阶段的。孔子的时代更多地停留在经验理性,到了朱熹的时代则有了明显的提升,思辨性的理性强化了。晚清之后,多样的西方文化相继涌入中国,人们选择与欢迎德先生与赛先生,其根源在于我们自身的思想文化中包含着民主与科学的因素。在接受科学的方面,朱熹的格物穷理显然是提供了思想基础的。
8、将知行合一的思想用在学习上也非常有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问题为导向,带着现实问题去学习,去找寻解决问题的理论,这样不但有明确的目标,还可以增加学习探索的兴趣。长此以往,我们就会精进,学习也会变得更有意义,逐渐形成良性循环。人生只会变得更加美好。扩展资料知行合一对中学生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学习知识不能够运用到实践中,那么也就失去了知识本身的价值,只有正真做到知行合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更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对知识的吸收和运用。
9、子思著《中庸》引孔子论“知行”之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这是明确将知行问题作为修身治国的根本。
10、首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王阳明的生平和悟道经历。王阳明的名字叫守仁,他生于明朝1472年,卒于1529年,早年的时候名字叫云,字伯安,别号阳明。他是浙江绍兴余姚人,因为曾筑室于会稽山的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所以我们后世称他为阳明先生,也称为王阳明。王阳明是弘治12年的进士,他这个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迁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那么担任了这个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为评定朱宸濠的这个叛乱,立了军功,所以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正新建侯,谥文成,所以后人也称为叫王文成公。
11、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重点是放在“行”上的。
12、今偏举格物而遂谓之穷理。此所以专以穷理属知。而谓格物未常有行。非惟不得格物之旨,并穷理之义而失之矣。此后世之学所以析知行为先后两截,日以支离决裂,而圣学益以残晦者,其端实始于此。
13、日本现代有一个很著名的企业家,叫稻盛和夫,他之所以能够完成那么高的一个成就,成为叫日本的经营之圣,就是因为他的思想。日本著名的倒幕英雄西乡隆盛,而西乡隆盛就是阳明心学的忠实追随者,西乡隆盛曾经就说过“修心炼胆,全从阳明学而来。”稻盛和夫实际上是通过西乡隆盛的这个他的这个训诫,也就是他的训诫后来这个编篡成册,叫《南洲翁遗训》。稻盛和夫说,我至今将《南洲翁遗训》置于案头,时时翻阅,然后从这里头汲取这种精神养分。换句话说,稻盛和夫事实上是通过西乡隆盛接受了王阳明的心学的思想。王阳明认为,“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培其养其心”。稻盛和夫说人类是积极崇尚真善美的,那是因为人类心中存在着具备真善美的出色的自我,正是因为心中具备的东西,所以我们才不停地追求。王阳明的思想其实对稻盛和夫影响非常大。稻盛和夫说,在高尚的思想里蕴藏着巨大的力量。稻盛和夫的思想的翻译者和传播者,曹岫云是这样解释的,他说“思考是人的显意识在发挥作用,如果你怀抱善念,针对某一难题日思夜想,你的愿望就会深入潜意识,在不经意间,潜意识就会突然给你灵感,使问题瞬间解决”。稻盛和夫当时他之所以能发明这个美橄榄石实际上就是这个曹岫云说的,就是他因为每天都在想着这些问题,所以某一天忽然这个伴上了这个松香纸容器,在这个时候一下子获得灵感然后发明了美橄榄石。在这种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像王阳明龙场悟道以及王阳明在这个擒拿了平定了这个朱宸濠叛乱之后,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的时候,他提出的“致良知”的思想,跟这种顿悟这种直觉是非常像的。稻盛和夫在《活法》里头有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非常像王阳明的这个思想,他在《活法》里提出“仅是知道不行,贯彻落实才有意义”,这明显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翻版。王阳明思想对这个近现代的影响我们就简单地介绍到这,上面就是我们对王阳明的基本思想以及对近现代的影响。
14、因为以上那三点他甚至一点都没有做到。他没有为这件事赋予重大意义,也没有告诉自己不这么做的后果。
15、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拓展资料:致良知,知行合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16、第知行关系,其实有三层涵义:其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二者是统一的,不能割裂,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可分离。其知是行的出发点,是用以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已在行中;行是知的归宿,是知的实现,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明察知在起作用。其知行工夫统一的目的,就是去除“不善的念”,使心恢复善性,所以,知行统一的本质是“致良知”,因为“知”实即是“吾心良知之天理”,其“行”实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知行合一”其实是“致良知”这一功夫的两个环节,是一致的行动。
17、毛泽东是有扬弃的。王阳明的思想是很明确的,因为他说“万物皆备于我”,万物的本源其实都存在着内心之中,我们内心中这个毫无疑问是唯心主义的。毛泽东在实践论里头已经扬弃了他的唯心主义的,而变成了辩证唯物法变成了唯物主义,这是第这是一个扬弃。还有一个就是,毛泽东把道家和禅宗思维方式中这种神秘主义的这个成分也扬弃了,这是他扬弃的成分。
18、朱熹——知行相须,知先行重。王阳明的心学是直接针对着朱熹的理学提出的,所以这里我们对朱熹稍微展开来讲一点。朱熹是宋代的伟大儒者,他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可与孔子相媲美。孔子继承上古中华文明的成果,并加以创造性转换,开辟了轴心时代的文明,也正因此,中华民族才在整个世界文明史中,独树一帜、自成系统。可是,文明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就像是长江、黄河一样,是由涓涓细流汇合而成的,它在奔腾的过程中,不断地转弯,不断地吸纳,不断地调整自己,形成了不同的样态。汉代以后,中国经历了巨大的思想文化的改变,这就是佛教的传入,使得孔子以来的思想文化有了新的变化过程。在佛教的刺激之下,中国文化的内部也发生了一些调整和整合。
19、事实上,在这个世上,真能做到这种低层次的知行合一也是凤毛麟角的,更多的人,是说一套、做一套,情况更糟糕。
20、怎样来理解这个理性主义光辉?在中国传统的原始文化中,宗教的气息、信仰的气息占很大部分,神话、传说、迷信都混杂在一起。孔子的贡献在于完成了一个世俗性的转换,使得上古的充满想象的虚妄的历史观念转化为世俗的人文的观念,奠定了我国以世俗文化为底色的传统。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精神就是人文的传统,是以人为主的世俗生活的传统。但是,世俗生活的传统是感性的,若只是感性的,当然是活泼却不深刻的。朱熹的工作就是在人文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升了理性的传统。
21、第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
22、最后,我觉得“知行合一"对每个人都非常实用。不知就学,学了就知道了,同时知道了就马上去做,并不是非要把所有东西都学会了才去做甚至不去做。就比如修理汽车发动机,你不知道修,你就得学,你得这样学,一边看书,看图纸,发动机参数等(另外就师傅现场教),一边自己找台旧发动机不断反复拆装。搞懂原理,这样就学会了修理汽车发动机。而不是把书里修理知识,发动机参数记住,把图纸记住,然后听听师傅的理论知识自认为也学会了,然而真正去修理反而并不会修。因为你学的就是些理论知识,况且不一定全记得住,到时还得查阅书里资料,查看图纸和发动机参数,并且还得师傅亲自教导,搞来搞去反而只会点皮毛。同理:你只知道修发动机的原理,一直不去实际操作,久而久之真的一台发动机摆在面前时你不见得会修。而那些一直在修理厂的师傅哪怕学徒(师傅指引)肯定会立马修好。这就是做到“知行合一"的好处。
23、教育孩子,关键是要培好根,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做到高层次的知行合一。
24、通常,第一种孩子长大后,会变得比较虚伪,人生因此痛苦纠结;第二种孩子则会分化成两极,要么很好,要么很糟糕。
25、为什么做不到知行合一?就是因为人们会把知行分成两件事,知是一回事,行又是另外一回事。
26、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若头脑处见得分明,见得原是一个头脑,则虽把知行分作两个说,毕竟将来做那一个工夫,则始或未便融会,终所谓百虑而一致矣。若头脑见得不分明,原看做两个了,则虽把知行合作一个说,亦恐终未有凑泊处,况又分作两截去做,则是从头至尾更没讨下落处也。
27、一个方面是知与行是不可分的,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意思就是如果有道德认知而没有促使自己去进行道德实践,那么,这也就不是道德认知了。
28、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关闭,可能只是听别人说这样很好。他还说,之所以只关一个月,是觉得不看朋友圈会与时代脱节。
29、王阳明的悟道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们前面已经讲到,王阳明在出生之后由于家庭的熏陶,已经很早就立下了,作为一个中国的传统的读书人,一个士大夫他就应该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就是他要做“内圣外王”的一个人物。因为他从小就建立了这样的人生理想,所以,在他的整个人生历程中他一直都是朝向这个目标进发的。所以他18岁的时候就拜谒著名的理学家娄亮,去请教理学就是儒家的学说,而娄亮本身是受到道加和禅宗思想很深的人物,那是他18岁的时候的一个经历。再往后,他就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所以我们说王阳明的悟道,37岁在这个贵州龙场的悟道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是一个重要的标志。37岁的龙场悟道就意味着,王阳明已经完全地建立了他自己一整套的思想体系,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龙场悟道是此前长期紧张的思想探索,和心性修炼在机缘和合的情况下,大彻大悟的结果。悟道以后的王阳明他的人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王阳明的在现实之中的功业首先是有37岁的龙场悟道,才有后来40多岁以后一直到他去世之前在政治和军事上,特别是在军事上的这些成。所以我们说,王阳明首先是一个专业的思想家,他把他在思想中达到的境界,达到的高度运用在现实的层面,所以他就建立了在现实中的这些功业。所以我们说,王阳明首先是一个专业的思想家,然后,他是一个业余的军事家和政府官员。我们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因为他彻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他获得了宽广的胸怀、高度的自信,所以他就修炼出至高智慧,他在因缘和合的情况下,平定了一系列的暴乱,暴动叛乱,成就了绝世功业。
30、在这段回答友人的提问中,阳明非常明白地阐明了他对于知行关系问题的理解。在友人的理解中,“先儒皆以学问思辩属知,而以笃行属行”,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观念,学问思辨那是属于知的问题,而扎实的行为则是行的问题,这里面的差别似乎是十分显而易见的,而现在要说知行是合一的,如何理解?在这里,阳明对行做了一个重新的界定,认为所谓的行就是踏踏实实去做事情,那么,如此一来,当我们说学问思辨的时候,我们都是扎扎实实去做学问思辨这件事情了,而不是先悬空地去学问思辨,然后再去做。在这里,阳明再一次强调了其对于知行关系问题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说法,“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由此非常清楚的是强调知必须得有非常扎实可靠得行为作为保证,而行则必须是建立在道德本性基础上的道德行为。所谓“吾契但着实就身心上体履,当下便自知得”,以“着实”、“体履”来说知,毫无疑问,这个知就是良知,不是知识意义上的知了,
31、对于阳明来说,讲知行合主要并不是一种理论建构上的需要,而是具有着非常强烈的现实关注和现实的忧患在其中,在嘉靖五年丙戌(1526)在《书林司训卷》中,阳明非常直接地表明了这样的一种旨向,
32、内在理路,本然如是。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也有自己的内在理路。在王阳明看来,如果理性是通过知识的探求、学问的追求而获得的,那么,人的精神就容易被吸引到外在的世界中去,从而使自我主体性丧失。所以,王阳明思想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其在理性的基础上确立起人的主体性,这也是阳明思想的核心。
33、知行二字,即是功夫,但有浅深难易之殊耳。良知原是精精明明的,如欲孝亲,生知安行的,只是依此良知落实尽孝而已;学知利行者,只是时时省觉,务要依此良知尽孝已;至于困知勉行者,蔽锢已深,虽要依此良知去孝,又为私欲所阻,是以不能。必须加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之功,方能依此良知,以尽其孝。圣人虽是生知安行,然其心不敢自是,肯做困知勉行的功夫。困知勉行的却要思量做生知安行的事,怎生成得?
34、所谓 “知行合一”,绝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有人认为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王阳明强调的是你认识到了你要做到才行,并且在做中强化你的认知。而理论和实践结合是一种辩证思维观,强调的是理论的活学活用。
35、再比如说,我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人,第一念就是不由自主的就想对她好,想为她做一些事,
36、从这可以看到,王阳明是一个非常认真、非常严谨的人。他早年的时候,确确实实是按照儒家的学说一步一步地去实践的,去践行儒家的学说的。20岁的时候,王阳明第一次参加乡试中举,中了举人,但是在这个时候他已经越来越喜欢讨论军事问题,他的射箭的水平也非常高。弘治12年的时候,28岁的他参加了礼部会试,赐二甲进士第七名,他当时考的这个分数是非常靠前的,他的名次很靠前,观政工部,也就是说到工部去实习。后来,受刑部主事,就在刑部工作了。后来又启用为兵部主事,都是在中央的机关里头做基层的公务员。明朝明武宗正德元年,冬天宦官刘瑾擅政,而且当时逮捕了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20余人,王阳明当时处于义愤,所以他也上书去救这些人,因此把刘瑾给惹怒了,当时就庭杖了40大板,贬谪到了贵州龙场。
37、摘要:知行合一是阳明学最为重要的观念之如何理解知行合一及其当代价值,也是当前阳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对阳明学自身的文献脉络的梳理出发,认为阳明的知行合一观念事实上至少包含现实批判和价值重建两个重要的维度。现实批判是知行合一的出发点和基本立场,而价值重建,则是知行合一的理论归宿,正是在这两者统一的意义上,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观念才具有了特殊的价值。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知行合一所具有的当代意义的时候,这两层对于理解和解读阳明思想来说,同样具有非常关键的现实意义。
38、《论语》以“学而时习之”开篇,这其实就包含了知与行两个方面,学就是知,习就是行。所以,知行问题是孔子学说中的重要问题。他把“知”的过程分成了学与思两部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若一个人只学不思,就容易迷茫。可是,若只重视思而不重视学,同样也是很危险的。以上均表明孔子对“知”已有深刻分析。
39、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鼓励大学生们不要坐谈道德,而应该坚持知行合把功夫用在实践和日常执行中。
40、王阳明“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关系,从现代扩展的意义而言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所谓“知行合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41、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42、由于知行合一思想在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层面的理论特质,因此,知行合一对于我们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尤其是公益精神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现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时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43、 在这里,知与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主要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同时,阳明先生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阳明先生曾对弟子黄直讲述过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后来,王阳明曾写过一篇《答友人问》,进一步阐述了“知行合一”的理由:“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元来只是一个工夫。” 奇怪的是,这种解释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遭到了巨大的责难和反对,各种原因是很耐人寻味的。在朱子学一统天下的时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不能理解其本意,惊讶者有之,非难和指责者层出不穷。王阳明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举世困酣睡,而谁偶独醒?疾呼未能起,瞪目相怪惊。反谓醒者狂,群起环门争……”
44、最后,阳明对于知行本体的总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需要指出的,这是阳明在知行作为两个概念的前提下,对于知行本体做的一种综合性的描述,在这个描述中,知就是良知,就是道德观念。因此,人的道德观念是人的行为的指导,人的行为则是其道德观念的实现。所以,道德观念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开始,而道德行为则是道德观念的实现。由此,道德观念(良知)和道德行为必然是一致的,将两者分开来说,只是为了从分析上来体现各自不同的特点,事实上,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是不可分割的,本来就是合一的。所以,阳明在回答徐爱的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反问,“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良知是不能仅仅作为一种纯粹的知识而存在的,它必然是通过人的行为表达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知行本体原是合一。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不管是从合一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分别的角度来说,都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合一是本来状态,分说是“补偏救弊”。
45、第知与行互相包含、相互转化。教育必须把握知与行的相互依存关系,促进知与行的相互转化,实现转知成识,转识成智,以文化人,持之以恒。严格地说,教育与所有其他专业活动一样,“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实践”,(6)知识无涉的教育是不存在的,但教育必须确立一种指向实践的知识观、学习观,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深化知识理解,通过知识学习内化知识凝结的逻辑与理性、德行与智慧、历史与文化、情感与审美、社会与生命的价值;在做中学、学中做,开展学科实践、道德实践、审美实践、社会实践,促进知行互动,使知识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身心和谐、美德养成和社会成长的过程。
46、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47、 毛泽东思想中知行合一最这个典型的一个表现,对实践重视最典型的表现,就体现在他的这个1937年的实践论中。实践论的副标题就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这个标题就可以看出,王阳明思想知行合一思想的痕迹。王阳明认为,“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就是知、行一定是一体的,这个是不能够分离的。毛泽东在《实践论》里头说,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从这里明显看出他们二者之间的这种继承关系。在实践论最后一段是,他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一直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唯物、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知、行统一是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提出的,而知行统一这个事实上就来源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48、王阳明曾用疟疾来形容这种知行不合一的情况,他说,只要心不正,哪怕一时不发病,一旦遇到合适的环境,也会原形毕露。很多孩子,见到老师一个样,自己独处又是一个样,都是患了同样的病。
49、高层次的知行合一非常讲究“慎独”,哪怕天不知、地不知、人不知,只要自己知道错了,就要去改正。完全不像一般人,只要天知、地知、我知,就可以蒙混过关。
50、从前面的讨论来说,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理解,阳明讨论的知行和朱子讨论的知行事实上侧重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朱子谈知行的时候,从一般经验的知识、一般的行为上来讨论,或者说是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说知行的。但是,在阳明这里,知就是良知(道德本性),行就是道德行为。因此,阳明的知行合一更多的强调的是在良知作为本性的前提下,人的行为必须时时事事体现良知,也就是阳明说的,要把良知扩充到事事物物上去,使得所有的事物都体现良知的要求,这就是致良知,这就是知行合一。所以,我们可以说,能致良知的,就是知行合一的。由此,在阳明的思想系统中,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事实上是一个层面的意思。因此,在良知的意义上,讨论知行合一是最为恰当的方式。
51、对此,作为阳明后学的黄宗羲心领神会。黄氏在其《明儒学案·姚江学案序》中指出,阳明先生“以圣人教人只是一个行。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皆是行也,笃行之者,行此数者不已是也。先生致之于事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穷理,只在知上讨个分晓之非。”
52、而现在的人,会把知和行分开,心里有了认知之后,并没有遵循这个认知,而是又另外起来一个念头,就是“行”,
53、有了这第二念,第三念,接下来会出现一大堆念头阻止你,让你不能把“对她好”这个“知”付诸于“行”。
54、知行合一的内涵应该包括了知行一体、真知真行、知行功夫、知行本体四个方面。
55、第这一消除的过程其实已经是“行”了,因而,王阳明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当然,二者既有区别,又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他批评那些将知行二者相隔离的(似乎是暗指朱熹的“知先行后”),认为是错误的,他要对症下药来治这毛病。他说:“今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传习录》)他还说:“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只为后来做功夫的分了内外,失其本体了。如今正要讲明功夫不要有内外,乃是本体功夫。”(《传习录》)
56、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对于当前反腐倡廉,诚信施政具有警示作用。
57、“如恶恶臭,如好好色”。闻到恶臭,不由自主就会厌恶至极,避之唯恐不及,并不是另外起来一个心念让自己厌恶。
58、首先看一下毛泽东思想中,他对王阳明思想注重实践思想的继承。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时候,他的老师,读书的时候他的老师是杨昌济,杨昌济本身就集成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就提出了知行统注重实践,反对空谈。早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候,毛泽东就写过一篇文章叫《星之力》(音同),后杨昌济就非常地欣赏。在这种影响之下,毛泽东对阳明心学做了深入的研究,所以当时他就提出“名世于今500年,诸公碌碌皆馀子。”他认为500年来以来最厉害的就是王阳明。根据历史学家王元化的研究,毛泽东很早就通读过王阳明全集,并且逐字逐句批注。毛泽东在一师的时候,湖南一师的时候的一个老师,他给黎锦熙写信的时候,他说“豫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我们从这里头可以明显看出王阳明心学的痕迹,然后他继续说“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宇宙之真理,各具人人之心中”。王阳明认为整个世界上实际上就是良知,而良知其实就是我们人心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之中。毛泽东早年的思想是受到王阳明这种思想很深刻的影响的。毛泽东又说“今吾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知识有不能为者乎?天下知识青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从这里仍然可以看到,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已经把这种大本大源全部都已经了解了以后,而大本大源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之中,如果我们的心已经动了的话,天下之心都动了的话,天下的事就可以做了,国家就可以富强了。从这里头可以看出,这个跟王阳明的“天下之事虽千变万化,而皆不出此心之一理”,“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矣”,表述是完全一致的。毛泽东早年思想是受到王阳明思想的深刻影响的。
59、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这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从“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的自问,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样对格物致知之旨的大悟,王阳明得出一个观点:心灵态度决定世界观,从而就决定了行为方式。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当我们梳理了这段历史后,我们才可能对“知行合一”做出更接近阳明先生本意的理解。
60、我们虽然与生俱来就有对父母的爱心,对兄长的敬意,这是无需人教,自然具有,这种心意是发自本心的第一念,这才是知,只存着这一个念头,自然而然就会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61、除此之外,他们往往也没告诉自己不健身的后果。不仅如此,他们在健身时脑袋里经常想的其实是:啊,时间快到了,好想去沙发上躺着。
62、第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63、悟道以后的王阳明实现了传统知识分子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理想。在37岁之后他的三立才能够彻底地实现的,所以我们说他的现实层面上的成功,实际上就是他圆融成策的思想的附产品而已。他真正的成功的产品其实是他自己,他融汇了儒释道,儒家、佛家、佛家主要说的是南宗禅,就是六祖慧能创立的南宗禅,还融汇了道家思想。他超越了生死,修炼出了不动心,创立了心学,所以我们认为他最成功的是这些,他的军事上的成功只不过是他顺其自然的一个附产品而已。
64、王阳明讲的格物致知与知行合一结合起来是什么样的呢?
65、阳明先生让我们不必去纠结到底知和行是两件还是一件,重点是要去知道他和古人立论的宗旨。人的私欲隔断了良知本体的自然涌现,所以(1)要去相信人人本有良知良能——自然我们就会对他们有近乎无条件的爱。(2)要经常精细觉知自己的情绪和态度,我们很多恶态劣行是没有思考过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也不知道还有其他的方式。
66、第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并不仅限于心性修养或道德实践方面,而是还要见诸于政治事功方面。他把践行“知行合一”也看成是“知行合一”所倡导的内容,他说:“君子之学,何尝离去事为而废论说?但其从事于事为论说者要皆知行合一之功,正所以致其本心之良知,而非若世之徒事口耳谈说以为知者。”(参看《传习录》)这“事为”指的是什么呢?其实,王阳明所指的是明德亲民的政治追求和政治实践。在王阳明看来,“内圣”与”外王”是统一的,“明明德”包括“亲民”,因为“亲民”的核心道德便是“仁”。他还说:“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传习录》)显而易见,王阳明强调“亲民”乃“明德”之举,是“明明德”核心内容,而“仁”也正是《孟子》中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基本含义。这对于明以后的政治哲学观念影响很大。
67、而一旦心里面有了“我要去做一些事情来孝敬父母,来尊敬兄长”的想法,想要为这些想法做一些事情,就已然离开第一念,离开知的本体,已然是一种妄念,这个时候,会有无数个妄念了来干扰甚至阻止你。
68、也就是说,“知”是你的真心,而有了行动的这个想法的时候,就不是真心了,而是妄心在起作用了。
69、从前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阳明先生之所以提知行合其主要目的是在批判现实的意义上重建儒家的价值理想。由此,其涵义并非是简单的从学理上对于知行观念的梳理,而是建立在对现实纠弊的意义之上。
70、他在《答顾东桥书》里头,还说到,“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名觉精察处即是知”。所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就是如果你对一个事物的了解已经非常透彻,非常踏实的话,这个时候你的行动就会马上就开始了。“行之名察、名觉精察处即是知”,如果你在实践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地稳妥,每一个事情都安排得非常得体得当的话,实际上就意味着你的知识,对这个方面的知识的了解也是很到位的,在这里仍然是强调知和行这二者的紧密联系。王阳明他还提出,“凡谓之行者,只是着实去做这件事”,这是明朝的口语。他说“凡谓之行者,只是着实去做这件事”。而王阳明说的是,“凡谓之行者,只是着实去做这件事”,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王阳明是非常强调你对一个事情了解了以后一定马上去践行,而且马上把它的落到实处。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一个基本思想,我们通过对一些王阳明的一些重要的论述,我们基本上就有一个了解了。
71、看书时不会想去看手机,平时也不会。并且这段时间以来,我相信自己可以永远不去看朋友圈。
72、意识即是行。就算是学习知识,了解一件事物时,虽然还没开始实际动作,但是已经有意识活动在其中了,这种活动也是行。
73、王阳明曾专门解释过为何提出低层次的知行合他说,正是因为世上有种人,整天懵懂而行,全然不去思考,就像行尸走肉,还有一种人,整天悬空思索,不肯付出一点行动,所以他才提出把知和行统一起来。
74、阳明先生是明代中叶人,其思想和孟子一脉相承,其学说思想被称为心学。阳明的心学不仅在传统的精英阶层影响深远,而且在中下层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明代的思想建设、社会民智的开发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产生巨大影响外,王阳明心学还对东亚文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75、如今我已经关闭朋友圈一个月了,每天节约了大量时间,这些时间被我用来修习冥想,非常有趣。而且我也不会觉得焦虑、老是想去看朋友圈,我可以把时间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面。
76、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选自《传习录》5节
77、当然,这两个说法在阳明的思想系统中还是有略微的差别的。阳明说致良知,其所针对的是朱子所谓的“格物致知”,否定了向外追求理的行为,而把天理落实在个人的良知上,是个体的到的本性,这样对于个人来说重要的是向内发明本心,然后向外扩充这个良知到事事物物,这就是致良知。所以,从致良知来说,阳明重要的是从心之本体的角度来确立道德本性对于人的决定性意义,在良知本体的基础上,扩充本体,也就成为了题中应有之意。而知行合其所针对的更多是现实知行分离而导致知而不能行的事实展开的,也就是说知行合一的讨论更多是从现实的层面展开的,所以,我们前面说事实上阳明是有很严重的以行代知的倾向的,这明显是出于纠正现实弊病的需要。如果简单地概括的话,那么致良知是从本体的角度来说,而知行合一是从现象的层面来说。当然,这只是分析着说而已了,因为阳明自己说的很清楚,工夫本来就只有一个,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致良知还是知行合都是彻上彻下、彻彻底底的工夫。
78、那么,就此而言,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的意思是要人们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紧密与道德实践相结合,不仅要认识到道德的真谛,而且要忠实地履行、践行道德的要求。
79、“知”与“行”是我国古代思想家论及为学、为事、为人等问题的基本范畴。孔子的《论语》开篇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的主张,“学”具有“认识”的含义,是指对“仁”“义”“礼”“乐”等观念的理性学习;而“习”则具有“实践”“体验”“行动”之意,不单是“温习”。关于“知”与“行”的关系,孔子进一步论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不知而作”,无知而行,必一无是处。“择善而从”,“择善”是指基于对仁、义、礼等的认识所作出的判断,善即良知,“择善”是对良知的把握与遵循。“从”即遵从、执行、行动或实践,“善”是“从”的根据。但是“知之次也”,仅仅是知道关于仁义礼智信的观念,是次要的,还必须去“从”而“作”,去实践,在生活中去表达与践行善的观念,说明了“知”必须走向一种作为伦理实践的“行”。
80、这里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良知对于个体行为的重要意义,个体行为的道德性取决于什么?阳明举了舜的不告而娶和武王的不葬而兴师作为例子,舜和武王的行为,如果以一个固定不变的道德原则(也就是知识)来说,都是属于不忠不孝的行为,但是,为什么舜和武王的行为是被认可并颂扬呢?因为舜和武王的行为都是发自于良知本体的,以其心一念之良知而发为大忠大孝的行为方式,很明显,对于个体道德行为起到最终决定性意义的是良知。这里阳明用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对比,用规矩和方圆、尺度和长短跟良知和道德行为之间做了一个类比,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尺度不知长短,所以,没有良知就没有道德行为。而良知则必然见之于道德行为,
81、不同的思维境界,导致不同的人生。低层次的境界导致纠结、压抑的人生,高层次的境界导致合幸福的人生。
82、应该来说,朱子的论述,事实上是比较圆融地解决了知行的问题。但是为什么会被阳明视为“邪说”呢?这里最为关键的一点,可能在于朱子讲知先行后。当然,如前文所说,朱子在讲知先行后的时候,事实上是在强调知行不能分离,以及知重行轻的背景上来说的。可是,在朱子这里,虽然有着严密的论证逻辑,毕竟在知行之间分了一个先后。再加上朱子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如我们前面多次提到的,是以即物穷理的方式来实现的。这就存在着一个把知识隔离出来的危险,知在朱子这里,极有可能成为一个纯粹知识的问题,这一点,阳明非常清醒地意识到了,
83、我们熟知的“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讲的就是这种境界。我们还往往自嘲“有色心、没色胆”,自我表扬在抵抗女色诱惑时做到了知行合一。其实,抛开思想去求的知行合一并非真正的知行合一。
84、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知道,还要练习团结“知识”和“去”,才能被称为“好”。对良知,知识和行为,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85、在《实践论》里头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我们耳熟能详,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王阳明说“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他说哑巴吃苦瓜他知道你不知道,所以你要想知道苦瓜的滋味你就自己尝一下,毛泽东只不过把苦瓜换成了梨子而已。毛泽东在这个实践当中还有一句话,他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与实践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王阳明说“又如知痛,须己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己自寒了,知饥,必己自饥了”。实践论和王阳明的这些思想之中的这种深刻联系,还有很多,我在这里头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是毛泽东对知行合一的继承的方面。
86、阳明先生的学说被人称为“心学”,显然是以认知为主导、主体(人心)为主导的一种世界观,而且主导者是同一个:本体,不是知和行有分别的主导。所以即使非要讨论知和行哪个更主导,也会是“知”。他后来的另一个主要概念就是“致良知”,也说明了这点。
87、我还是比较推崇度阴山的解说,王阳明心学有四个层次:无善无恶心之体——阳明心学的世界观“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世界太残酷,总感觉自己受到束缚,精神也不能自主。实际上,我们之所以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是因为我们和外物产生了对立,总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外物,于是就有了好恶之情”
88、第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
89、王阳明之所以那么多人崇拜,就是他不仅创立学说,还利用自己的学说做了很多业绩。比如南赣剿匪成功、平定宁王、平定广西戡乱,从来没有失败过,简直是战神。
90、王阳明论“知行合一”之说曰: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91、因此,从社会批判的意义来说,阳明针对的是当时的知行不合知而不能行的基本事实,而这个事实在阳明看来,很清楚是与圣人之学、圣人之道相背离的。这就意味着,在圣人之道、圣人之学的背景之下,知行本来就是合一的。所以阳明对于知行合一问题的讨论,首先是从知行本体出发的。这里所谓知行本体,就是知行本来状态、应有状态来说的,不是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言说的,
92、“知道是行的想法,行是知道的工作;知道是行的开始,行是知识。”它意味着道德是人类行为的指导思想,是按照道德要求实现“良知”的努力。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思想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是“良心”的完成。
93、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94、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个话题,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
95、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重新阐明了“知”与“行”的内涵。第为“致良知”学说提供功夫路径。在王阳明看来,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在于人有良知。朱熹强调天理,故而有了“有理走遍天下”“凡事要讲一个道理”之说,但民间也有“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的说法,这就等于是在天理之后又有了良心。所以,今天人们在日常生活之中,在对人、对事的过程中,都秉承着天理良心。做人要讲天理,做人要讲良心,这个良心的观念就是由王阳明强化了的。第重筑儒家修身传统中的力行特色。儒家并不主张空谈,孔子曾言:“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王阳明继承并重筑了儒家修身传统中的力行特色。总之,王阳明思想的光辉性,既在理论的方面,又在实践的方面。
96、王阳明到了这种状态,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呢?“学问功夫与一切声音利嗜好,具能脱落殆尽,尚有一种生死念头,毫发挂滞,便于全体有未来融释处”。他说如果你所有的荣华富贵都已经不在乎了,但是这个时候还有生死,这个时候的念头只要还有一丝一毫还留在你的心里头的话,你还没有达到这种最圆融无碍的状态。他说“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因为人的生死的念头是从你一出生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有的,他是一种最顽固的思想,念头,所以很不容易,把它的超越的。“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王阳明的“致良知”我们要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个是第二个方面,就是他的这个“致良知”之说。
97、第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