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诗风(33句精选句子)

2023-07-13 09:55:21

韩愈的诗风

1、鉴赏方法:表现手法又可以细分为:抒情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描写角度四类。(韩愈的诗风)。

2、《瑶池》借周穆王讽刺了妄想服药长生的最高统治者——

3、李煜词风的颓靡伤感、细腻感人;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语近情深;

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5、本诗集是著名诗人徐江的诗歌自选集,收录了诗人近三十年诗歌创作的精品。徐江是一位具有“身份自觉”的诗人,他的创作不断拓展着现代诗歌表达“边界”,本诗集呈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成就及对当代诗歌的重要贡献。 

6、(30)如独孤及喜用《诗经》、《史记》、《汉书》,权德舆喜用《诗经》、《礼记》,皆其例也。

7、②长于用典,精工贴切,含而不露,可以使人产生更多的联想,如《安定城楼》,作者表达了自己的不得志和失落之情绪,“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诗中以这两位古人自比,显得既含蓄而又贴切。“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竞未休”借用庄子寓言告诫一些人不要妄加猜疑,从而表明自己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典故的灵活运用比直抒胸臆有更好的效果,诗人通过典故可以表达更多的思想内容,这是直抒胸臆不能所做到的。  

8、(100)李杨《现代性视域中的晚清小说硏究》,《人文中国学报》第17辑,第289页。

9、(58)叶燮《原诗》外篇下,丁福保辑《清诗话》,下册第611页。

10、来书极言唐诗之弊,故以学宋为解……唐诗之弊,子既知之矣;宋诗之弊,而子亦知之乎?不依永,故律亡;不润色,故彩晦。又往往叠韵如虾蟆繁声,无理取闹。或使事太僻,如生客阑入,举座寡欢。其他禅障理障,廋词替语,皆日远夫性情。病此者,近今吾浙为尤,虽瑜瑕不掩,有可传者存,然西施之颦、伯牛之癞,固不如其勿颦勿癞也,况非西施与伯牛乎?(89)

11、在这个意义上,韩愈评价的变化就成了与时代更替相关的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现象。直到明代中期,王世贞仍认为:“韩退之于诗,本无所解,宋人呼为大家,直是势利他语。”(92)而一向对前代批评家尠有许可,独称“世贞评诗,有极切当者,非同时诸家可比”(93)的叶燮,却推崇韩愈为古来最伟大的三位诗人之一。这戏剧性的变化,足以说明叶燮对韩愈的认识和评价乃是一个新的诗学语境下的批评话语,它和陈衍的“三元”(开元、元和、元祐)、沈曾植的“三关”(元嘉、元和、元祐)一样,(94)都是一种新的美学价值观的体现。在陈、沈二氏分别划出的诗史三大高峰中,元和、元祐正是“同光体”诗人真正得力之所在,在这两个时代矗立着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诗人韩愈和黄庭坚。从清中叶到民国时代,韩愈和黄庭坚一直都是诗人们用心师法的楷模。

12、同理,将常见词语颠倒词序也是一种近乎生造的手法,历来为批评家所注意。顾嗣立《寒厅诗话》指出:“韩昌黎诗句句有来历,而能务去陈言者,全在于反用。”除了取意之反用外,他还举出用字方面的情形:

13、(53)杨勇《论韩愈之用字用韵与用俗语》,《钱穆先生八十岁纪念论文集》,新亚研究所1974年版,第280页。

14、(23)叶燮《原诗》内篇上,丁福保辑《清诗话》,下册第570页。

15、著名诗人的身份,远不足以定义徐江。徐江是一位有独立诗学理念,通过写诗,与时间拔河,对抗时空孤独的思想者。

16、五位诗人的诗歌创作,或早或晚,多起步于八十年代北师大中文系读书期间。 五四文学的上游之水,鲁迅、钱玄同、钟敬文、穆木天、沈从文、郑敏、牛汉等大师名家滋养而生成的厚重的北师大校园文学传统,在思想启蒙八十年代,被北师大中文系重新激活后,继而培养出了莫言、余华、苏童等璀璨群星。而“北师大诗群”这一概念,正是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教授回到历史场域,重新发现北师大厚重而绵长的文学传统后提出的。

17、韩愈在揭露现实矛盾与追求神韵的诗作风格上极有建树,但真正能代表其诗文成就的则是那些以雄大气势见长和怪奇意象的诗作,这可能与韩愈本人的性格特征有关。

18、(60)施补华《岘佣说诗》,丁福保辑《清诗话》,下册第983页。

19、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20、(52)翁方纲《石洲诗话》卷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第3册第1406页。

21、韩愈一生崇尚儒学,排斥佛老。作为古文运动的领袖,他的“文以载道”的道就是儒家理论。同时对散文进行文风改革,反对“骈四俪六”,提倡简约单句的先秦散文句式,讲究“文从句顺”、“词必己出”,是中国文学史上司马迁之后最优秀的散文家,傲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22、(15)焦竑《焦氏笔乘》卷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上册第108页。按:郑氏此论颇为人所重,施闰章《蠖斋诗话》亦曾引述。

23、韩愈诗歌语言这种种变异不用说都是他务去陈言的结果,但其背离日常阅读习惯的怪异性是否能被读者接受呢?索绪尔曾指出:

24、(参考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25、(22)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第12页。

26、杜甫之诗,包源流,综正变。自甫以前,如汉、魏之浑朴古雅,六朝之藻丽秾纤、淡远韶秀,甫诗无一不备。然出于甫,皆甫之诗,无一字句为前人之诗也。

27、③劫:围棋术语。 本题选用宋无名氏一首词牌为“阮郎归”的词为鉴赏材料。 此词最早见于宋曾慥编《乐府雅词拾遗》,另见《类编草堂诗余》,题名秦观。

28、幽怀不能写,行此春江浔。适与佳节会,士女竞光阴。

29、(参考答案)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30、(107)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第3页。

31、近十多年来,中国思想、历史和文学、艺术研究日益与现代性问题联系起来。在文学领域里,王德威“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诘问,將中国文學现代性的发掘上溯到晚清小说,认为以晚清小说为代表的晚清文学“其实已预告了20世纪中国‘正宗’现代文学的四个方向:对欲望、正义、价值、知识范畴的批判性思考,以及对如何叙述欲望、正义、价值、知识的形式性琢磨”。(96)他认为“以往现代与古典中国文学的分界必须重划”,只有“晚清,而不是五才能代表现代中国文学兴起的最重要的阶段”。(97)在美术史领域,美国学者乔迅《石涛》一书将中国社会的现代性提前到石涛(1640-1706)生活的十七世纪。(98)王德威的见解对大陆学界影响极大,在给学人带来启迪的同时也引发质疑的论辩。关键问题在于他的现代性观照仍落在冲击-回应式中国近代史观的思维模式中,未必吻合中国文学的语境,以致于他的“晚清现代性”给人主体和身份不夠明确、“空洞而游移”的印象。而这在李杨看来,又与长期困扰人文知识界的总体性范畴“中国现代性”的悖论性处境有关

32、但这种追求,到韩愈的创作中却被放弃,或者也可以说转到另一方向上去。在此之前,诗人们都以流利清畅的听感为目标,追求琅琅上口的和谐感觉,而韩愈一反此道,专门寻求生涩粗硬、喑哑拗口的韵调。其具体表现,首先就是好押强韵。这在贞元十四年(798)三十一岁所作《病中赠张十八》中已开其风,全诗押窗、逄、邦、撞、扛、双、摐、江、幢、杠、缸、釭、厐、降、肛、哤、庞、腔、泷、㟅、椿、淙等字,半数以上属于难押的强韵。前人指出的诗例,还有《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赵执信称“押强韵稳,开宋人法门”;(44)又《答张彻》,何义门谓“以强韵为工”;(45)又《送文畅师北游》,义门谓“未免好用险韵,减其自然之美”。(46)赵翼更举《南山诗》“突起莫间簉”、“仰喜讶不仆”、“堛塞生恂愗”,《和郑相樊员外》“禀生有剿刚”,《征蜀联句》“剟肤浃疮痍”,《陆浑山火和皇甫湜》“衁池波风肉陵屯”等句,以为“徒聱牙轖舌,而实无意义,未免英雄欺人耳”。(47)有时他押的字甚至不见于韵书,如《征蜀联句》,严虞惇就指出:“诗中用䶪、■(左吉右瓜)、■(左亻右眘)、䀣、䦪、■(左足右兀)、汃、痆、秳凡九韵,今韵不载。”(48)对读者来说,押强韵最大的麻烦是字僻难认,意僻难解,以致阅读艰涩不畅。这从明代以来,已招致许多诗论家的批评。如谢榛说诗“体贵正大,志贵高远,气贵雄浑,韵贵隽永”,(49)而“韩昌黎、柳子厚长篇联句,字难韵险,然夸多斗靡,或不可解”。(50)胡震亨也说:“韩公挺负诗力,所少韵致,出处既掉运不灵,更以储才独富,故犯恶韵斗奇,不加拣择,遂致丛杂难观。”(51)就连极度推崇韩诗的翁方纲也不能不承认:“一篇之中,步步押险,此惟韩公雄中出劲,所以不露韵痕,然视自然浑成、不知有韵者,已有间矣。”(52)今人杨勇还指出韩愈“用韵不拘常格,有重韵以穷其意者,有尚气而不拘用韵者”,这也是韩愈用韵的异处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二十四节气歌全文图片(14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