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106句精选句子)

2023-06-30 11:02:14

加西亚马尔克斯

1、《族长的秋天》创作于1975年,小说聚焦一位虚构的拉美军阀独裁关于权力孤独的思考,讲述他穷极一生维持的地位与财富如何反过头来驱散他渴求的爱与幸福。透过将军长达百年的岁月,读者在个体残留的本真与权力异化所致的扭曲间隙,窥见的是马尔克斯以深藏不露的笔法所描述的拉丁美洲这片土地的孤苦与飘摇。

2、“我一向认为,比起信仰来,圣灵更关心的是爱情。”

3、本内容系经济观察报独家原创,经济观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4、无论帝国主义如何贪得无厌,政府压迫如何粗暴残忍,心底梦想如何难以启齿,我们都不会屈服。革命也是一种文化产物,是志向与创造力的宣泄,要求我们、同时也让我们有理由去相信未来。——加西亚·马尔克斯《我不是来演讲的》

5、政府和反对派发表了结束战争的联合公报之后十天,传来了奥雷连诺上校在西部边境发动第一次起义的消息。起义部队人数不多,装备很差,不到一个星期就溃败了。但在一年之中,正当自由d人和保守d人尽量让全国相信他们的和解时,奥雷连诺上校又组织了七次武装起义。有一天夜里,他在一条纵帆船上向列奥阿察开炮,列奥阿察警备队的回答是:把城内最著名的十四个自由d人从床上拖出,就地枪决。奥雷连诺上校占领了边境的海关哨所两个多星期,从那几向全国发出了开始全民战争的号召。另一次,他在丛林里游荡了三个月,打算实现一个最荒唐的计划——在原始丛林垦走过将近一千五百公里,到首都郊区去展开军事行动。有一次,他出现在距离马孔多下到二十公里的地方,可是政府军把他逼进了山里——到了距离一个魔区很近的地方,许多年前他的父亲曾在那儿发现过西班牙大帆船的骨架。

6、《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著名的作家马尔克斯的巨著,它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闻名于世,智利诗人聂鲁达曾称赞他是“塞万提斯之后最伟大的语言大师”。马尔克斯也因此获得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

7、我不戴帽子,免得要在别人面前摘下来。——加西亚·马尔克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8、这部讲演稿中,涉及到了拉丁美洲的不少文化、政界名流,对读者的猎奇、学者的作家研究都颇有益。第这本书让人感受到作家的超尘拔俗的文学才能。且不说作家少年成名,一步步登上拉美乃至世界文坛巅峰。这本并非小说的演讲集的部分篇目,堪称经典的短篇佳作。如《我是如何走上创作道路的》讲了作家编的一个故事。说村子里有个老太太,一天,突然有天觉得村里会有大难。儿子嘲笑老娘的胡思乱想,却被这种妄想影响了打台球时的状态,意外输了比赛。球友因而得知老太太的妄想,回家后,跟其家人提起,他的家人也被这种恐慌情绪裹挟,开始变得神经兮兮。老太太的妄想,逐渐变成了瘟疫一般的谣言,传遍了整个村子。终于有人不愿“等死”,开始逃亡,随后,大家跟进,整个村庄被遗弃。老太太的一句无心之言,终于变成了“现实”。(加西亚马尔克斯)。

9、“其作品有着永恒的魅力”。(《时代》周刊,1982年11月1日评)

10、Docecuentosperegrinos

11、于是,在我写的小说的开头,就是模仿了郭敬明的《幻城》的开头,多年以后,当我站在丘海边,看着什么什么,看着什么什么,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

12、展示当代拉美的社会面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代的代表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3、在马尔克斯的作品序列中,《族长的秋天》处于《百年孤独》与《霍乱时期的爱情》宏大叙事的暗影之下。但这部小说曾被作家视为自己的最重要作品。它的内部驻留着马尔克斯作为作家核心要素:创作母题——孤独不断伸展,魔幻现实主义描画腐化与斑驳,现实幻觉在时空扭转中亲密融合;它的外衣——散文诗式的华丽语言则成为了其内在本身。

14、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其中有《枯枝败叶》《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恶时辰》《格兰德大妈的葬礼》。

15、当然,他也是一个深刻的智者,时有发人深省的思想。他曾说,“凡是幸福无法治愈的,任何药物也都无法治愈。”

16、”世上的人分两种,会勾搭的和不会勾搭的。”他不信任后面这种人:他们一旦越轨,便觉得这件事太不可思议,于是四处炫耀爱情,就好像那是他们刚刚发明出来的似的。而经常做这种事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这个。他们感觉良好,也守口如瓶,因为知道谨言慎行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17、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记忆里,故乡阿拉卡塔卡非常特别,既神奇又普通:是那样一现即逝,好像一种预感;又是那样永恒,好像某种被遗忘情景的重现。它与其说是一个地方,倒不如说是一种气氛。存在于每个角落。但又不完全存在于任何一个地方。马尔克斯对自己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过的环境的这种永恒的、漂浮的、带有神秘和魔幻色彩的印象,成为他后来小说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在他的小说里,阿拉卡塔卡成了“马孔多”。从他的处女作《枯枝败叶》到《百年孤独》写的都是“马孔多”,可以说是“马孔多”系列小说。

18、瑞典文学院决定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这并不意味所选择的是一位不见经传的无名作家。

19、“我认为所有我们觉得是恶魔作祟的那些东西,都是黑人的习俗,是那女孩被父母弃之不管的情况下学会的。”

20、就象拿母鸡跟良种公鸡交配一样,让姑娘去跟著名的军人睡觉,这种风习是乌苏娜从没听说过的,但在这一年中,她坚决相信确有这种风习,因为奥雷连诺上校的其他九个儿子也送来请她命名。其中最大的已经超过十岁,是个黑发、绿眼的古怪孩子,一点也不象父亲。送来的孩子有各种年龄的,各种肤色的,然而总是男孩,全部显得那么孤僻,那就无可怀疑他们和布恩蒂亚家的血统关系了。在一连众孩子中,乌苏娜记住的只有两个。一个高大得跟年岁不相称的小孩儿,把她的一些花瓶和若下碟子变成了一堆碎片.因为他的手似乎具有碰到什么就粉碎什么的特性。另一个是金发孩子,长着母亲那样的灰蓝色眼睛,姑娘一般的长鬃发。他毫不腼腆地走进房来,仿佛熟悉这里的一切,好象他是在这里长大的,径直走到乌苏哪卧室里的一个柜子跟前,说:“我要自动芭蕾舞女演员,”乌苏娜甚至吓了一跳。她打开柜子,在梅尔加德斯时期留下的、乱七八糟的、沾满尘土的东西中间翻寻了一阵,找到了一双旧长袜裹着的芭蕾裤女演员——这是皮埃特罗·克列斯比有一次拿来的,大家早就把它给忘了,不过十二年工夫,奥雷连诺在南征北战中跟一些女人个在各地的儿子——十七个儿子——都取了奥雷连诺这个名字,都随自己母亲的姓。最初,乌苏娜给他们的衣兜都塞满了钱,而阿玛兰塔总想把孩了留给自己,可是后来,乌苏娜和阿玛兰塔都只送点礼品,充当教母了。“咱们给他们命了名,就尽了责啦,”乌苏娜一面说,一面把每个母亲的姓名和住址、孩子出生的日期和地点记在一本专用册子里。“奥雷连诺应当有一本完整的账,因为他回来以后就得决定孩子们的命运。”在一次午餐中间,乌苏娜跟蒙卡达将军谈论这种引起担忧的繁殖力时,希望奥雷迁诺上校有朝一日能够回来,把他所有的儿子都聚到一座房了里。

21、不久,他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同时从事文学创作。

22、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加勒比沿海小镇马孔多·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在过去100年中的兴衰传奇,反映了拉丁美洲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不断变化的历史。马尔克斯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大量神秘因素融入到这本书的创作中,巧妙地将现实与幻想融为一体,展现了一个富丽堂皇的想象世界。因此,这本书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杰作之一。

23、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JosédelaConcordiaGarcía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24、从正面看上去,他还是那么忧伤、孤寂,我想起了马孔多节目的时候,人们发狂地焚烧纸币;我想起了像没头苍蝇般乱撞、目空一切的”枯枝败叶”,在浑浑噩噩的泥塘里滚来滚去的”枯枝败叶”,憧憬著挥霍无度的生活的”枯枝败叶”。我想起他们到来之前他的生活状况以及后来的变迁。他使用廉价香水,穿著一双擦得锃亮的旧鞋,身后像影子似的跟着那些流言蜚语,而他却一无所知。——马尔克斯《枯枝败叶》

25、虽然当时对马尔克斯的“社会主义情结”有些隔膜,但现在的赵德明已经很能体会他当年的心情。“马尔克斯一把年纪了,一定要来一趟中国,看看中国怎么了,这种关怀我们很难体会。因为从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之间,中国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的期盼。他们的国家很多问题,很希望有个榜样,开始是苏联,后来苏联也有各种各样的麻烦,再后来就是中国,老希望有条好的道路,是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

26、阿玛兰塔一看见他,就立即明白他是为什么回来的,尽管他还没说什么。在桌边吃饭时,他俩不敢对视。可是回家之后两个星期,在乌苏娜面前,奥雷连诺·霍塞竟盯着阿玛兰塔的眼睛,说:”我经常都想着你。”阿玛兰塔竭力回避他,不跟他见面,总跟俏姑娘雷麦黛丝呆在一起。有一次,奥雷连诺·霍塞问阿玛兰塔,她打算把手上的黑色绷带缠到什么时候,阿玛兰塔认为侄子的话是在暗示她的处女生活,竟红了脸,但也怪自己不该红脸。从奥雷连诺·霍塞口来以后,她就开始闩上自己的卧室门,可是连夜都听到他在隔壁房间里平静地打鼾,后来她就把这种预防措施忘记了。在他回来之后约莫两个月,有一天清晨,阿玛兰塔听到他走进她的卧室,这时,她既没逃跑,也没叫嚷,而是发呆,感到松快,她觉得他钻进了蚊帐,就象他还是小孩几时那样,就象他往常那样,于是她的身体渗出了冷汗;当她发现他赤身露体的时候,她的牙齿止不住地磕碰起来。“走开,”她惊得喘不上气,低声说。“走开,要不我就叫啦。”可是现在奥雷连诺·霍塞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他已经不是一个孩子,而是兵营里的野兽了。从这一夜起,他俩之间毫无结果的搏斗重新开始,直到天亮。“我是你的姑姑,”阿玛兰塔气喘吁吁地低声说,“差不多是你的母亲,不仅因为我的年龄,也许只是没有给你喂过奶。”黎明,奥雷连诺走了,准备夜里再来,而且每次看见没有闩上的房门.他就越来越起劲。因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她的欲念。在占领的城镇里,在漆黑的卧室里,——特别是在最下贱的卧室里——他遇见过她:在伤者绷带上的凝血气味中,在面临致命危险的片刻恐怖中,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她的形象都出现在他的眼前。他从家中出走、本来是想不仅借助于遥远的距离,而且借助于令人发麻的残忍(他的战友们把这种残忍叫做“无畏”),永远忘掉她:但在战争的粪堆里,他越污损她的形象,战争就越使他想起她。他就这样在流亡中饱经痛苦,寻求死亡,希望在死亡中摆脱阿玛兰塔,可是有一次却听到了有个老头儿讲的旷古奇闻,说是有个人跟自己的姑姑结了婚,那个姑姑又算是他的表姐,而他的儿子原来是他自己的祖父(注:一种乱婚)。

27、1965年开始创作《百年孤独》,1967年小说出版后被誉为杰作,短时间内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饮誉全球,奠定了作家在文坛上的地位。随后又创作了《家长的没落》和《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等小说。

28、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在表现手法上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将真事隐去”,用魔幻的、离奇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反映、体现、暗示现实生活。这样一种表现手法,一来可以为在小说创作中继承本民族文化遗产(传统意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信仰)创造条件,二来为题材的开拓、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创作艺术的发挥提供极广阔的天地。“马孔多”本身就是一个神奇的魔幻的世界,所以它的历史、人物怎样的离奇、怎样的古怪可笑都是可以理解的、自然的。这样一来便为作者更深刻地开拓主题思想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29、《百年孤独》里有很多奇异的、魔幻的东西,然而又都是不难理解的东西,都有特定的含义和所指。如乌尔苏拉的曾孙女,人称俏姑娘的雷梅苔丝,是那样的妩媚,使得男人们神魂颠倒,一位外乡绅士因为得不到她的爱而丧了命。而她自己直到停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刻,丝毫不知道自己迷人女性的万劫不复的命运.每天都在给人们带来灾难。

30、又如,他的短篇小说《巨翅老人》虚构了一个天使落难人间的故事,表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文本中“天使”的人间之旅不仅是展示人间的虚伪、残酷、自私以及人间与上帝,即人间与美德之间隔膜的过程,更是对传统形而上学中宗教信仰、理性文明以及终极意义里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消解过程,是揭示不确定因素,使读者摆脱时空界限,从不同角度切入文本,审视文本,根据现实,重构文本的过程。在《礼拜二午睡时刻》这篇著名的短篇小说中,作者通过母亲为儿子上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南美洲人民的生存状态。她庄严的神情与意味深长的回答拷问着小镇人的心灵,也在拷问着南美洲人的心灵。人物角色戏剧性的置换,使母亲坚韧的形象跃然纸上,也深刻地隐喻着拉丁美洲人的民族性格及精神存在方式。在小说《家长的没落》中,他通过繁杂的细节描写,表现独裁者的兴盛衰败,暴露他们的残忍暴虐、腐朽无能的本质,同时揭露外国侵略者的罪行。小说的主要人物尼卡诺尔是一个地道的独裁暴君。他身为共和国总统,却权欲熏心,心肠歹毒,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作品对他的揭露是淋漓尽致的,对侵略者的掠夺本性的暴露也是深刻有力的。

31、“难道可以跟亲姑姑结婚吗?”惊异的奥雷连诺·霍塞问道。

32、心灵的爱情在腰部以上,肉体的爱情在腰部往下。——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33、(10)《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逝世曾获诺奖.新浪网(引用日期2014-04-18)

34、距拉美文学巨匠加西亚·马尔克斯离开我们已有八年之久。在他诞辰之际,选择阅读他的一部小说,或许是与之连结的最好方式。而这部《族长的秋天》则是最佳选择。

35、我记得自己当时想,这样的悲痛只能是伪装,为了掩饰更大的耻辱。——加西亚·马尔克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36、加西亚·马尔克斯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

37、因此遭到邻居阿吉拉尔的耻笑,何塞杀死了阿吉拉尔。从此,死者的鬼魂经常出现在他眼前,鬼魂那痛苦而凄凉的眼神,使他日夜不得安宁。他们只好离开村子,外出寻找安身之所。经过了两年多的奔波,来到一片滩地上,由于受到梦的启示决定定居下来。后来又有许多人迁移至此,建立村镇,这就是马孔多。布恩迪亚家族在马孔多的历史由此开始。

38、塔蒂斯·格拉提到传记作家达索·萨尔迪瓦(DassoSaldívar)曾对自己说过,“我有个可信任的同事证实了英迪拉(Indira)的存在,她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女儿”。哥伦比亚记者塔蒂斯·格拉讲述,萨尔迪瓦同样花了很多时间来证实这则流言,并告诉他曾见过一张女孩坐在马尔克斯腿上的老照片,萨尔迪瓦还补充:“这张照片我永生难忘”。他甚至和同是马尔克斯传记作者的杰拉德·马丁(GeraldMartin)讨论该由谁或者如何讲述这段历史。

39、Enlacrónica,quehasidopublicadatraselfallecimientodeMercedesBarcha,esposadeGarcíaMárquez,TatisGuerraexplicaqueIndiranuncahausadoelapellidodelescritorcolombiano,sinoeldesumadre,conlaqueGaboescribiólosguionesdevariaspelículas.

40、在我看来,马尔克斯更擅长描写细节,被疯狂的现实扭曲的历史,被难以置信的传说弄得晕头转向的人们。小说笔法幽默风趣,细节生动活泼,又与人物和情节浑然天成。

41、魔幻场景的处理。小说中太多的魔幻情节,比如长着猪尾巴的孩子,有特异功能的人,神奇的炼金术,下了四年不停的大雨......虽然现在的影视制作技术很高超,处理魔幻场景没问题,但要表现这些镜头下面隐藏的人物心理、情感,就有一定难度了。

42、2013年5月16日,马尔克斯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握手言和”

43、“人类正是因为缺乏和马的交流才止步不前的,如果什么时候消除了这种障碍,我们就可以造出半人马来。”“爱情是一种违背天性的感情,它把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带进一种自私的、不健康的依赖关系之中,感情越是强烈,就越是短暂。”

44、然而“马尔克斯热”放在历史的长河里虽然是短暂的,却也可以说是永恒的,因为它在一个最“对”的时刻永远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

45、“到这边来了,”她竭力解释道,“一个吓人的东西,好像一间厨房拖着一个镇子。”——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46、让我们再回到将军及母亲的家庭结构上,它也曾出现在作家的短篇小说《纯真的埃伦蒂拉和她残忍的祖母令人难以置信的悲惨故事》、《幽灵船的最后一次航行》中,这种摇摇欲坠的依托缺失之感常常出现在马尔克斯的作品中。这种肉身的孤独牵引出一大堆其他的孤独:权力的孤独、性的孤独、暴力的孤独、、时光的孤独,而最终,一直潜伏左右的大自然将会以雄伟的永恒扩张进而吞噬这抹微小又庞大的人类的孤独。在小说的开篇处,作家已完全呈现将军的死状,除却我们在前文中所提到的死亡姿势与他生前的习惯睡姿一致外(而这也是读者在继续读下去才能了解的),最引人注意的当属大自然的销蚀功能:“他周身长满了细小苔藓与深海寄生虫,以腋下与腹股沟最为密集”(第6页)乐室镜中隐现的那头已死的母牛将死神引至到将军的身上。当然,正如我在开篇所述,马尔克斯的书写根植于拉丁美洲的命运,将军本人曾多次体现出其作为意象的象征意义——他既是是残害拉美大陆的独裁者,但也可依靠拟人化表达幻化为这片土地:沉睡前,当作家写到将军的身体轰然倒地,这的确可以引发关于夸父的联想;当我们读到将军的呼吸随着涨潮而渐,他和大海之间的神秘的感应使得他如同大海般广阔;当涉及到将军苍老衰弱的身体时,作家这样写道:“他解开衬衫向我展示他那在旱地溺死的人紧实而明亮的身体,它的缝隙间已长满了深海礁石上的寄生物,背上吸附着印鱼,腋下长着珊瑚虫和极小的虾蟹……”(第244页)

47、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48、明面上,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书中铺陈的叙事线,无非是围绕流亡导演暗中回国拍摄纪录片这一行动的实施过程展开,细读之下,却很难不留意到他还维系着与之平行的另一条脉络,即诸如文学、音乐、电影、戏剧等艺术表现形式与承载记忆、抵御恐惧、留存历史之间的关联。米格尔想要通过拍摄一部纪录片重新与祖国建立起情感连结,而随着拍摄行动的展开,他的“乡愁的中心”始终围绕着与艺术相关的记忆:曾经看过《广岛之恋》以及无数其他影片的影院;公园旁边的美术学院,他在门前台阶上表演过平生第一场戏剧;路过的人哼唱着米拉内斯的歌,“那一瞬间,我感到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城市,变回了我自己”;正午十二点,大教堂的钟琴奏响比奥莱塔·帕拉的《感谢生活》,他在震颤中想到“只有当她亲手结束了自己生命,她的祖国才能发现她的歌声里蕴藏着最深沉的人性真理和美”。

49、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他的童年时代在外祖父家度过。

50、西语匠分享资料全公益,欢迎分享转发,不希望以盈利为目的作他用。

51、马尔克斯与妻子梅塞德斯·巴尔查的婚姻经历了56年

52、小说《百年孤独》主要表现了“拉丁美洲的孤独”。它通过马孔多的变化和邦迪亚家族的经历,揭露和批判了哥伦比亚国内外反动独裁的残酷性和美国侵略者对拉美民族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呼吁拉美人民团结起来反对专制,预示着拉美人民将告别愚昧和孤独,走向觉醒和文明。

53、这本书并非十全十美。具备较强实用性和功利性的演讲稿,纵然是马尔克斯这样的大作家,依然免不了单调乏味。

54、他打破的不仅是个人的孤独、他的祖国哥伦比亚的孤独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孤独,而且还打破了世界的孤独。

55、初中的时候,第一次阅读了郭敬明的《幻城》,当时就惊为天人。如痴如醉,欲罢不能。大家不要吐槽我,我当时也只是个孩子。

56、马尔克斯的创作立足于拉美大地,怀着深厚的民族感情,表现人民的生活和斗争,鞭挞各种各样的邪恶势力,同情弱小,反对强暴,表达人民对民主、自由和美好未来的渴望,揭示重要的社会问题,暴露形形色色的社会流弊等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实。

57、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独创的世界中,置身于一切事物幕后的总导演也许就是死亡。整个情节围绕着死亡——一个已经死亡、正在残废或将死亡的人开展。作者的这种生命的悲剧意识集中体现了他的作品特点,即至高无上的命运和历史对命运的无情的毁灭。

58、拉美人对美国人又爱又恨,美国人来了,带来种植园、工业,把拉美大量物质财富运到外界,当地人成了美国人的打工仔,受美国人的压迫。美国人带来了酒、舞蹈,也带来了梅毒。他们憎恨美国佬。

59、“唉,奥雷连诺,”他叹了口气,“我知道你老了,可我今天才明白,你比看上去老得多了。”——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60、加西亚马尔克斯1940年迁居首都波哥大。1947年考入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并开始文学创作。1948年因哥伦比亚内战中途辍学。不久他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

61、有时,他又比较正常,比如,他不赞同撒谎是一种艺术天分的想法。

62、1990年,马尔克斯与代理人卡门到访京沪,随处可见的盗版书惹恼了马尔克斯。此行后马尔克斯撂下狠话,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自己的作品,包括《百年孤独》。1999年得淋巴癌,此后文学产量遽减,2006年1月宣布封笔。马尔克斯家族有老年痴呆遗传史,马尔克斯在患淋巴癌后为了抗癌接受了化疗,导致大量脑部神经元缺失,这加速了他罹患老年痴呆症。据悉,今后可能无法再从事创作活动。在2008年。卡门等人来到中国,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考察、评估。终于,2010年,中国得到了《百年孤独》的出版授权。之后,《我不是来演讲》、《霍乱时期的爱情》等多部马尔克斯作品在中国陆续出版。

63、临近尾声的第九章中,还是在武器广场,活泼的学龄孩童自发地在米格尔的相机前摆起姿势,几个孩子坐到他身边说,“给祖国的未来拍张照片吧”。导演忽然想起,自己不久前在空烟盒上随手记下的感受竟与此情此景呼应,眼前出生长大于军政独裁之下的孩子们,无从了解另一个或许更好的时代,却不妨碍他们对未来满怀信念。不由得联想起,在乌拉圭最黑暗的时代,加莱亚诺的朋友埃里克说,二十年后他会给自己的儿子“讲现在这些事,讲我们这些国家的生活一度多么艰难,我希望他看着我的眼睛不相信我,希望他说我骗人。我希望他无法相信所有这些曾经可能发生。”

64、若从诺贝尔文学奖的意义来说,莫言和马尔克斯完全可以并列,并驾齐驱的两位诺奖获得者。谁也不输谁,谁也不怵谁。

65、(图源:YouTube@007hernyvideos)

66、“不仅可以跟姑姑结婚,”有个士兵胡说八道地回答他。“要不,咱们为啥反对教士?每个人甚至可以跟自己的母亲结婚嘛。”

67、真正的爱情需要什么?需要两个人在一起是轻松快乐的,没有压力。——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68、(16)刘长申.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创作与“魔幻现实主义”

69、拉丁美洲之所以在当今的文化领域中得到赞扬、在某些文学体裁中显示了活力,是因为古老的印第安民间文化。

70、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的主题在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揭示贫穷、落后、闭塞、守旧、愚昧,渗透精神毒液、病入膏育的“马孔多”。读者读完他的小说便自然稗出这么个结论:“马孔多”必然要崩漫。要在地球上完全消灭。马尔克斯小说里的“马孔多”很大程度上是哥伦比亚的缩影,它的生活现实反映了整个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大陆的生活现实,有着深远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

71、Delamoryotrosdemonios《关于爱和其他恶魔》

72、“今晚别出去,”她向他说。“就睡在这儿,卡梅丽达·蒙蒂埃尔早就要我让她到你的房间里去了。”

73、其实当时担任中央编译局常务副局长的尹承东并不是很想去“凑热闹”,因为他觉得自己跟马尔克斯多少算是有点“过节”。1984年尹承东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做访问学者时,就曾差点与马尔克斯见面。“那个时候,《百年孤独》已经翻译成中文了,我去了之后,有个当地作家在《时代报》上写了一篇文章,说中国有个西语一流的学者来了,吹捧了一番。然后就有人张罗着见面,马尔克斯已经答应了,当天记者、摄影师都来了,他突然又说不见了。他说见我主要就是要谈版权,我只是个访问学者,没权力谈。”

74、他再次跳读去寻索自己死亡的日期和情形,但没等看到最后一行便已明白自己不会再走出这房间,因为可以预料这座镜子之城——或蜃景之城——将在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全部译出羊皮卷之时被飓风抹去,从世人的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在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75、替人效劳,她向来不收报酬。她从不拒绝别人的要求,就象她从不拒绝男人一样;即使她到了青春已过的时候,这些男人也追求她,尽管他们既不给她钱,也不给她爱情,只是偶尔给她一点快乐。皮拉·苔列娜的五个女儿象母亲一样热情,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就走上了曲折的人生道路。从她养大的两个儿子中,一个在奥雷连诺上校的旗帜下战死了,另一个满十四岁时,因为企图在沼泽地带购另一个市镇上偷一篮鸡,受了伤,被捉走了。在一定程度上,奥雷连诺·霍塞就是半个世纪中“红桃老K”向她预示的那个高大、黝黑的男人,但他象纸牌许诺给她的其他一切男人一样,钻到她的心里人迟了,因为死神已在他的身上打上了标记。皮拉·苔列娜在纸牌上是看出了这一点的。

76、奥雷连诺·霍塞没有理解母亲话里的深刻涵义。

77、(8)《百年孤独》终于来了.新浪网(引用日期2015-08-26)

78、此外,他还是一名活跃的新闻工作者,除了创作小说,在其他多种方面都具有独创性的、也是常常引起别人争议的著作问世,而且在题材上决不受政治生活的限制。

79、如果不能确知命运指派给我们怎样的角色和使命,我们就无法继续活下去。只有那些追寻生命探求人性的人才会这样呢。——加西亚·马尔克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80、加西亚·马尔克斯先生,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仅能抽象地描述一番您的作品的基本情况,只有您的那些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本身才是全面的,具有对全人类的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

81、就在这时,维希塔香死了。她是象她希望的那样自然死亡的,由于害怕失眠症使她过早死去,她曾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这个印第安女人的遗愿,是要乌苏娜从她床下的小箱子里掏出她二十多年的积蓄,送给奥雷连诺上校去支援战争。可是,乌苏娜并没去碰这些钱,因为听说奥雷连诺上校似乎在省城附近登陆时牺牲了。大家认为,关于他已死亡的正式报导——最近两年中的第四次——是可靠的,因为几乎六个月来再也没有听到他的消息。尽管以前的大事还没过期,乌苏娜和阿玛兰塔又宣布了新的丧事,然而今人震惊的消息却突然传到了马孔多。奥雷连诺上校还话着,可是显然停止了跟本国政府的战斗,而同加勒比海其他国家节节胜利的联邦主义者联合了起来。他已改名换姓,离自己的国家越来越远。后来知道,他当时的理想是把中美洲所有联邦主义者的力量联合起来,推翻整个大陆——从阿拉斯加到巴塔戈尼亚(注:阿根廷地名)——的保守派政府。乌苏娜直接从儿子那里接到了第一个信息,是他离开马孔多几年之后捎来的——那是一封揉皱了的。字迹模糊的信,一直从古巴的圣地亚哥经过不同的手传递来的。

82、对政府军的卑劣行怪感到恼怒的霍塞·拉凯尔·蒙卡达将军,运用自己的政治影响,重新穿上制服,掌握了马孔多的军政权力。但他并不指望自己调和的态度能够防止不可避免的事情。九月里的消息是互相矛盾的。政府声称控制了全国,而自由d人却接到了内部地区武装起义的秘密情报。只有在宣布军事法庭缺席判决奥雷连诺上校死刑时,政府当局才承认战争状态。哪一个警备队首先逮住上校,就由哪一个警备队执行判决。“可见,他回来啦,”乌苏娜想。

83、七月末,加西亚·马尔克斯又一部作品的中文版问世,作家戴上智利导演米格尔·利廷的面具,在《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中以报告文学的笔触记录这位流亡艺术家的暗中归乡之旅。中国读者对加西亚·马尔克斯新闻记者属性的创作并不陌生,无论是《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还是《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都已呈现过作家纪实书写的功力。不过,当这则“新闻”故事的主角是艺术家,背景是蔓延的政治瘟疫,《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的与众不同,就很耐人寻味。

84、人物错综复杂,时间跨度长。小说讲述了一个家族七代人的故事,是一部史诗级作品。要将书中的各个人物、各种细节表现出来,需要很大的功夫,剧情短了会觉得没有深度,剧情长了又会觉得拖沓。

85、她原本是幸福的,可她自愿放弃了幸福的生活。今天能稍偿所失,也算心满意足。——马尔克斯《枯枝败叶》

86、而她却从来没有想过,好奇心也是爱情的种种伪装之一。——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87、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88、除了之前提到过的传记作家,塔蒂斯·格拉声称已经向作家的几位家属证实了这则消息,并坚称他们保持沉默“是出于对梅赛德斯·巴尔查的尊敬和对马尔克斯的忠诚,他们不敢提起这个秘密,更不敢告诉自己的儿女”。“加西亚·马尔克斯(GarcíaMárquez)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哥伦比亚文学天才,他已经超越了善恶;而如今我们从他身上所知的一切只是再次肯定了他光辉的人性以及愈加伟大的形象,这不会因随着他的死亡而消逝。这个秘密也无法摧毁作家内心最深层的人性。这只是一颗男人的心和一颗女人的心之间的故事。这也是如加西亚·马尔克斯这样的天才身上发生的微妙的情事。”

89、1961年到1967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妻子梅尔塞德斯、两个儿子罗德里戈和贡泽洛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在那里他担任记者、公关代理人,从事电影脚本写作,并继续创作小说。1967年《百年孤独》出版后,立即被评论家誉为一部杰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为他赢得各类奖金,并使马尔克斯可以全身心投入写作。1972年,他的又一部非凡的短篇小说集《一个难以置信的悲惨故事——纯真的埃伦蒂拉和残忍的祖母》出版。1975年,他又发表了《家长的没落》,这是一部关于一个独裁者的长篇小说,马尔克斯花了很长时间才写完它。同年,他为抗议智利政变举行文学罢工,搁笔5年。

90、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马尔克斯

91、说来惭愧,作为西语专业的学生,百年孤独的原版是读了研以后才看完的。虽然高中时读过译本,但几年后读完原版,才真正为荒诞不经的人物命运惊叹,为命运背后的隐喻扼腕。革命,战争,情爱,历史,新奇,百年来七代人的故事狂风中以羊皮卷的破译而结束,让人荡气回肠。说来也奇怪,我在看过全Macondo的人们患上失眠症的章节后,自己也染上了失眠(hhh说句闲话)

92、尹承东说,2006年他再次去哥伦比亚,遇见一个朋友,说自己和马尔克斯夫人的弟弟关系很好,很热心地张罗再跟老马见一见。但那时候老马因为癌症身体很差,已经任何人都不见,也不再写东西了。

93、(3)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豆瓣(引用日期2019-10-08)

94、(13)《马尔克斯的一生》中译之失误令人叹息.光明网(引用日期2020-04-28)

95、(5)张绘.马尔克斯的文学观与文本特征云南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3

96、蒙卡达将军知道一个秘密,不愿在午餐时透露,那就是奥雷连诺上校已在回国的路上,准备领导最长久的、最坚决的、最血腥的起义,一切都超过他迄今发动过的那些起义。

97、……题儿都快跑丢了,还是说回《爱情和其他魔鬼》吧。其实这书的主线情节非常简单,说穿了就是一个美丽少女短暂而悲惨的一生,她遭遇的一连串不幸如同一张巨网,牵扯着宗教与世俗,纠缠着阴谋与爱情……她的最终结局,早在序章里就有过预告——

98、甚至于在一个语段之中进行转换:“我的灵魂他的母亲本蒂希翁·阿尔瓦拉多”(第44页)

99、Elamorenlostiemposdecólera《霍乱时期的爱情》

100、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他虚构的马孔多镇,为他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人们在他写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中,常被引导到这个既神奇又真实的独特地方,在这些杰作中不禁令人联想到威廉·福克纳。

101、过了不久,传到马孔多的战争消息就变得互相矛盾了。尽管政府本身公开承认起义者取得了接二连三的胜利,可是马孔多的起义军官们仍然拥有难免投降的机密情报。四月初,有个特使来找格林列尔多·马克斯上校。他证实,自由d领袖们的确跟内部地区起义部队的头头们进行了谈判,很快就要和政府签署下述条件的停战协定:自由d人取得三个部长职位,在议会里成为少数派;赦免放下武器的起义者。特使带来了奥雷连诺上校十分机密的指示:他不同意停战条件。他命令格林列尔多·马克斯上校挑选五个最可靠的人,准备跟他们一起离开国内。命令是极端秘密地执行的。在正式宣布停战之前一个星期,各种互相矛盾的谣言涌到马孔多的时候,奥雷连诺上校和十个忠于他的军官,其中包括罗克·卡尼瑟洛上校,在夜色的掩护下,秘密地来到了马孔多,遣散了警备队,埋藏了武器,销毁了档案。黎明时分,他们同格林列尔多·马克斯上校和他的五个人一起离开了马孔多。这次行动是迅捷无声的,乌苏娜直到最后一分钟才知道情况,当时不知是谁轻轻地敲了敲她的卧室窗子,低声说:“如果你想见见奥雪连诺上校,就赶快出来。”乌苏娜从床上一跃而起,穿着睡衣奔到街上,可是已经看不见什么人,只听到黑暗里传来疾驰的马蹄声——一支马队在尘土飞扬中离开了马孔多。乌苏娜第二天才发现,奥雷连诺·霍塞跟他父亲一块儿走了。

102、马尔克斯的创作文本,都有一个关键性的追忆往事的细节,涉及一个成年人对自己孩童生活的回忆,而追忆又涉及到自我身份的认同和对自身使命的认识。身份不是一种本质性存在,而是通过文学的讲述,从细微的追忆碎片中建立起来的。文学的追忆不是单纯的再现,而是通过想象的重构。在他看来,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不仅包括真实地再现客观事物,还包括对主观世界的真实再现,神奇与魔幻在拉美真实存在,他的作品只是真实再现而已。他一直强调,只有对处在理性和体制双重压迫下的记忆加以钩沉、开发、重组和重构,把散乱的记忆整理为叙事,让分散的经验凝聚起来,使之变得更为强烈、更为集中、更为深刻,才能建立起个人的或族群的身份认同。马尔克斯丰厚的生活底蕴和非单一性的接受和吸纳,使马尔克斯的创作显示出一种诡异多变的风格。马尔克斯常说:“学习写作总归要以前贤为楷模。”从他的创作中可以看到卡夫卡、海明威、福克纳、塞万提斯等艺术大师的影响。

103、这本书的21篇文章,特别值得一看的不过以下几篇:《我是如何走上创作道路的》《拉丁美洲的孤独》《致新千禧年》《我的朋友穆蒂斯》《敞开心扉,拥抱西语文学》。

104、1940年,马尔克斯迁居首都波哥大,1947年入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并开始文学创作,在大学期间,马尔克斯如饥似渴地阅读西班牙黄金时代的诗歌,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05、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诗意的表达随处可见,另一名年轻的法国记者赞叹不已。羊羔一个劲德悲鸣,吵得孩子谁不着觉,孩子说:“简直就是路灯。”——加西亚·马尔克斯《我不是来演讲的》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诸葛亮哭周瑜台词旧版(34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