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说过的名言(84句精选句子)

2023-06-19 12:35:39

萨特说过的名言

1、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蒋介石,就是不讲老规矩,不按老路子打,一切看情况,打赢算数——邓小平

2、如果人人都弱志,恪守本职,不追求非分的欲望,国家自然安康太平。

3、要了解和表现矛盾百出的、错综复杂的具体的人,在萨特看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不失为一种彻底的方法。尽管他对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下意识的渴望,性意识等论点不以为然,但他身体力行“弗洛伊德的有名理论:在实际生活里不能满足欲望的人,死了心作退一步想,创造出文艺来,起一种替代品的功用,借幻想来过瘾”。对萨特来说,“写作的欲望包含着对生活的绝望”,幻想不仅是存在的先导,而且是存在的本身。他说:“没有人知道我来到世上干什么”,“我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但家人千方百计让他相信他“是奇迹造成的孩子”,“上天的礼物”,“天赐”的“神童”。在十九世纪度过大半生的外祖父向他“灌输路易·菲力普时代流行的思想”,即救世渡人的理想,他“乍学时就比别人的思想落后八十年”。外祖父喜欢在各种场合扮演上帝老人,小普卢自个儿扮演孤胆英雄,救世主总是孤立无援的:“既然别人把我看做想象中的孩子,我就以想象来自卫”;“我是没有父亲的孤儿,既然我不是任何人的儿子,我的来源便是我自己”;“我没有超自我”。萨特此处用反讽的手法借用了弗洛伊德的术语(“自我”人格的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自我”),是一种文字游戏,但赋予新的含义:他不像贾宝玉那样成天感到贾政无形的威慑,心头没有父威的阴影,只有外祖父的宠爱。他,“先知先觉的神童,小预言家,纯文学的埃利亚桑”,“把书房看做教堂”,天地万物层层铺展在他的脚下,谦恭地恳求有个名字,“给每个事物命名,意味着创造这个事物又占有这个事物”。有了这个幻觉,他就自以为是命定永垂不朽的,必将写出伟大的作品:“上帝的创造物和人类伟大的作品是一脉相承的。”为了拯救全世界受苦受难的芸芸众生,他“一个人反对所有的人”,“引天下为己任,逆转乾坤救人类”;他“混淆着文学和经文”,自信用他的作品“保护人类不滚入悬崖深渊中”。然而,他痛苦地发现没有人发给他委任状。但卡夫卡说过:“我有一份委任状,但不是任何人授予我的。”于是,他“自授委任状,旨在保护人类”,深信文学能救世。

4、《萨特自述•六•人生:经历和体验•11•面对一个濒临饿死的孩子》(萨特说过的名言)。

5、为什么?因为“推恩令”并不像“削藩令”那样,得罪的是诸侯国整个家族的集体利益,从而激起反抗。推恩令并没有直接收回诸侯王的土地和权力,只是给了诸侯王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儿子们——一个争夺“家产”的合法性理由。

6、如果人人都虚心,谦恭虚己,不自以为能,忠臣贤良还会受到排挤吗?

7、造一个草原要一株三叶草加一只蜜蜂。一株三叶草,一只蜂,再加一个梦。要是蜜蜂少,光靠梦也行。——狄金森

8、萨特这部自传是别出心裁、洗旧翻新之作,不同于一般的自传。作者独辟蹊径,不以叙述悲欢离合、时运兴衰的经历取胜,而把笔墨集中在自身内心的追求和心迹的剖白上,多层次地抒写自己潜在的心声。萨特的著作卷帙浩繁,内容庞杂参错,博大精深,文字又艰深晦涩,令人望洋兴叹。但他的这部自传却表现出他还有纤细入微、玲珑剔透的一面,且文字洗炼,言简意赅,新颖脱俗,不落窠臼。他在琐碎的家常和世俗的应对中挑选一个片断,一个见闻,一个情绪,一个印象,一个想象,一个幻觉,间或穿插英雄传奇、历史掌故甚至神魔灵异,寄托他的哲理,以小见大,化寻常为卓异,给人以透视感,甚至细枝末节也可用来揭示人生的重大问题,好像一切事情都包容在他的哲学之内。由于他对自己的童年和童年残存的一切以及外祖父这一代“世纪末”的残晖采取否定和批判的态度,全书弥漫着反讽的基调和揶揄的笔触。时而正面叙述,时而反面烘托;时而正话反说,时而反话正说;间或运用夸张甚至漫画的手法,诙谐、俏皮而潇洒、超脱,妙趣横生地向读者展示他自我发现,自我扩张,自我认识的过程,同时也向读者展现当时的世态习俗,这也可说是刻画颓俗的讽世之作。书中的绝大部分素材取自作者六岁至十一岁的经历,但已足够构成一部完整的内心生活的自传了。萨特认为在人生的长跑旅途中至关重要的是“起跑突破的能力”,“一旦冲破束缚,便能腾空而起”,然后就是“重复”,“不断再生”,一直跑到终点。的确,我们细心阅读,掩卷凝思:萨特的主要哲学思想和伦理观仿佛都已历历在目。无怪乎,作者虽然不止一次说要续写自传,但始终未成其美。大概没有必要了吧。再说,谁想了解他的具体经历,去读西蒙娜·德·波伏瓦写的回忆录好了,那里有详尽的记载。

9、把艺术作品看作超验的成果,以为每件作品的产生都有益于世人。

10、无疑,萨特属于西方左倾的知识分子,他的存在主义实质是极其个人主义,那就是独立的,具有挑战性的,和体制对立的理论和姿态。在这一点上,他并没有离开西方知识分子的传统。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下,所谓独立和体制的对立呈现出不同的图景。在我们这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对极权主义的反抗,如同中世纪启蒙时代的呐喊,它是在铁的黑屋子里挣脱出去的求生欲望,它是东方专制主义巨石下顽强生存的野草。无论多少次的芟夷和焚毁,它仍然不屈不挠,死而复生。归根结底,这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人不是工具,不是泥偶,不是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指挥统一步调下的大兵,不是极权主义的砖窑里烧造出的规格一致的砖坯。既然如马克思所说,你不能让紫罗兰和玫瑰呈现相同的色彩,散发出同样的清香,你就应该允许人有不同的面貌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行为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萨特的存在主义对我们很有价值,在我们这里,它成为对抗极权主义的思想武器。清高、自主、昂头前行,蔑视威权,选择并且行动……这有多么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挣脱奴隶的锁链,做一个独立的大写的人,这不是我们常说的吗?那么,行动吧!这有多么好!老迈的萨特刚刚死去(他死于1980年4月15日),在他的故国,这个古怪甚至稍有些可笑的斗士已不被他的同胞所理解,他思想的光辉渐渐黯淡下来,但是,他的思想却漂洋过海,在威权体制逐渐崩塌的中国找到了知音。中国人很少有个体选择和行动的自由,没有人不在“组织”中。现在,萨特来了,不,这次是他的思想来了(他的肉身二十年前已经来过,我们以后再说)。觉醒的中国人力图突破思想的钳制,他们从萨特那里嗅到了久违的自由的气味,把存在主义做为反抗的武器抓到了手里,在八十年代的思想启蒙运动中,存在主义功不可没,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确实需要萨特。

11、拷打别人的人竭力去摧毁他的同类的人性,作为后果,他也摧毁了自己的人性。

12、汉景帝的“削藩令”就属于不明智的决策,因为它激发了人性当中恶的一面。那应该如何制定政策呢?

13、语文好提示:自我,自信,遵从内心,保持个性。

14、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是无意义的。

15、行动就好比是一个什么钥匙都可以开的匣子。〔法〕萨特:《肮脏的手》

16、这就是是时光,赤裸裸的时光,它慢慢来到存在中,它让你等待,可是当它来到时,你感到恶心,因为你发现它早已在那里了。 ——萨特 《恶心》

17、不得不说,黑格尔在哲学上或许继往开来,自成一代宗师。但在政治思想的领域里,可以说十分幼稚。如果只是幼稚也就罢了,问题是他还自以为高明至极。他曾贬低说:

18、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是无意义的。——《存在与虚无》

19、我不再爱她,这是确定的,但我也许爱她,爱情太短,而遗忘太长。——聂鲁达(我喜欢你是寂静的,就不列了。)

20、我回到了我的城市,对它如此熟悉,像眼泪、血脉、儿童肿胀的腺体。——曼德尔施塔姆

21、我是在书堆中开始我的生活的,就象毫无疑问地也要在书堆中结束我的生命一样。

22、萨特还从世界观的高度对自己进行了剖析,承认自己“骨子里是柏拉图学派的哲学家,先有知识后见物体”。他把概念“作为实实在在的事物加以接受”,认为“概念比事物更真实”,以致他“对一切的理解都是颠倒的”。譬如,“动物园里的猴子反倒不像猴子,卢森堡公园里的人反倒不像人”。从而“把文字看作是事物的精髓”,对他来说,“写作即存在”,他的“存在只是为了写作”。他说:“由此产生了我的唯心主义,后来我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方始摆脱。”他长期把他的笔当作利剑,此时不无感叹地承认“无能为力”:“文化救不了世,也救不了人,它维护不了正义”。这个认识在他是长期而痛苦的努力的结果,得来不易。他终于“心明眼亮”了,“不抱幻想,认清自己真正的任务”:全心全意地投身于人民大众为自身解放的运动,这才是使他“彻底获救的事业”。

23、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当理解许多东西。

24、一切哲学都要有个起点。萨特哲学思想的出发点是他多次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句名言:“倘若上帝不存在,一切都是可能的。”上帝不存在的假设使萨特处于窘迫的境况,但也使他获得“人注定是自由的”这个立足点。上帝不存在,人的价值失去了终极的依据、尺度和目的,人“被抛入这个混沌的世界”,“没有根据”,“没有意义”,面临这个敌意的、充满威胁的世界,人必然感到“焦虑”、“恐惧”,与生俱来的自由意味着“痛苦”、“苦恼”。那么人来到世上干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我是谁?这样,人的实在,人的地位,人的意识(即“自我”,主观之我),总之,“人”成了萨特存在哲学的中心问题。大凡哲学家把目光盯着人的共同性、人的本质这一普遍概念上,再根据这个普遍概念确定道德标准:“人的本质先于存在。”萨特把这个论点颠倒了过来:“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指出人赤条条来到世上并无本质可言,人“自我存在”以后才获得“自我本质”。萨特不同于弗洛伊德,后者否定社会现实世界对“自我”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而他却承认人的存在决定人的意识:我们的思想“自然而然产生于我们所接受的文化”,但他认为可以摆脱外在世界的决定性作用而进行“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这种自由在他看来是绝对的。战争的悲剧使他明白:“单在任何情况下选择总是可能的结论是错误的,非常错误,以致后来我自己批判自己。”

25、投稿邮箱:xinduxie211@1com。

26、我只是个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席慕蓉(席慕蓉好诗不少,散文也值得一看。)

27、这就是是时间,赤裸裸的时间,它慢慢来到存在中,它让你等待,可是当它来到时,你感到恶心,因为你发现它早已在这里了。——《恶心》

28、萨特回顾自己的生活历程,不无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全部著作原是十足疯狂的产物:“我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是天生的作家”,“我是赋有天命的”。

29、你不是爱情的终点,只是爱情的原动力。我将这爱情献给路旁的花朵,献给玻璃酒杯里摇晃着的晶亮阳光,献给教堂的红色圆顶。因为你,我爱上了这个世界。——黑塞(哼哼哼,谁还说偏题。)

30、所有的人把时间花在了互相解释以及庆祝他们意见相同上。我的天,他们是有多看重“所有的人意见相同”这件事。

31、就这样,他夜以继日地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亿人躺着安睡,唯有我,孑然一身为他们站岗放哨”,他“仿佛成了世界的代言人”。他塑造的主人公往往是作者自身的投影:“我按自己的形象塑造我的人物,并非原封不动照搬我的形象,而是按照我渴望成为的形象加以塑造。”他笔下的人物多为畸零人,孤立无援、只身奋斗的个人英雄,哈姆雷特式的人物,其悲剧在于“一项伟大的事业落在一个不能胜任的人肩上”。尽管自己选择的使命是美丽的、崇高的和神圣的,但责任太沉重了,到头来被重负压得粉碎。回首往事,就像从失恋中解脱出来的斯旺所说:“真想不到我为一个对我不合适的女人而糟蹋了一生。”究其原由,他说:“对大众的需求我一无所知,对大众的希望我一窍不通,对大众的欢乐我漠不关心,却一味冷若冰霜地诱惑他们”,“我是一个不买票的旅行者”,自以为肩负着关系到全人类的使命,有权占一个席位,“荒谬绝伦地把生活看做史诗”,“把艺术作品看做超验的成果,以为每件作品的产生都有益于世人”,以为“文人的唯一使命是救世,他活在世上唯一的目的是吃得苦中苦,使后人对他顶礼膜拜”。这就是他说的“始终不渝的幻觉”,“十足的疯狂”:“我自称是受百姓拥护的救星,其实私下里为了我自己得救”;“内心贫乏和感到自己无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义舍不得放下”。其结果,如同一顶以自我为中心的“陀螺转啊转”,“最后转到一个障碍物上,停住了”。失败是必然的。

32、你最可爱,我说时来不及思索,但思索之后,还是这样说。——普希金(非常朴素的情话,细思颇觉有味。)

33、西方哲学史中49位哲学家的核心思想|收藏!

34、“国家的责任,是把青年锻炼成一副有用的工具。⑧”

35、人有选择的权利,人通过选择获得自己的本质。

36、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

37、好的文章分享给那些迷茫困惑的人.点击右下角《在看》

38、你是自由的,所以你选择吧--这就是说,去发明创造吧。没有任何普遍的道德准则能指点你应当怎样做:世界上没有任何的天降标志。

39、我知道再也遇不到能激起我们热情的人或事了。你知道,去爱人可不是小事,需要毅力、慷慨、不顾一切……在开始甚至还得跳过一道深渊。要是深思熟虑,我不会这么做。而现在,我知道,我永远不会再跳了。

40、人性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上帝提供一个人的概念。人就是人。这不仅说他是自己认为的那样,而且也是他愿意成为的那样,是他从无到有从不存在到存在之后愿意成为的那样。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

41、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黑格尔眼里“停滞的帝国”,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都知道君主做了错事要放下脸面,要承担责任,要颁布《罪己诏》以服膺众臣,挽回民心,从而增加整个国家的公信力和凝聚力。而且历朝历代效仿汉武帝的国君并不在少数,这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国政治传统当中的一种基本共识。

42、所以如果你有机会采访问当代的知识分子,问他们最愿意穿越到哪个朝代?他们一定会异口同声的回答:宋朝。也正因为如此,宋朝被儒家骨子里那种“重文轻武”的思想毒害最深。

43、澶渊之盟的本质,其实就是花钱买平安。北宋每年必须向辽国提供30万岁币(约30万两白银),但在当时来看,这却是一笔十分成功且合算的买卖。为什么?因为北宋当时每年的财政收入高达一亿贯钱,也就是一亿两白银⑤,上供给辽国的赔款只占全国总收入的0.3%,简直是九牛一毛。

44、拷打别人的人竭力去摧毁他的同类的人性,作为后果,他也摧毁了自己的人性。

45、萨特说,人的一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无论我们的存在是什么,都是一种选择,甚至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即你选择了不选择。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的选择是无条件的,不需要什么根据和标准。因此人愿意自己是什么,他就能成为什么,“懦夫是自己变成的懦夫,英雄是自己变成的英雄。”

46、人是注定要受自由之苦的。因为他并没有创造自己,但却是自由的。因为一旦被扔进这个世界里来,他就必须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负责。

47、内心贫乏和感到自己无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义舍不得放下。

48、你千万别跟任何人谈任何事情。你只要一谈起,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来。——塞林格

49、萨特承认自由选择是“无目的”、“无着落”的,为选择而选择,为行动而行动,“除行动外,别无现实”,存在主义所遵循的格言是“不冒险,无所得。”

50、今天是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19021—1915)的忌辰。他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鼓吹者之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51、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

52、我想要在茅亭里看雨、假山边看蚂蚁,看蝴蝶恋爱,看蜘蛛结网,看水,看船,看云,看瀑布,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觉。——朱生豪

53、人不外乎是他意图成为的东西。人实现自己有多少,他就有多少的存在。因此,他是他行动的总体,是他的生活。

54、可是萨特其人绝非我们思想的旗手。尽管知识分子们需要一个领袖人物,萨特也曾经扮演过这个角色。但如果我们把他当成旗手,我们就应该掉转枪口,先把我们自己消灭。在极权主义最猖獗的六十年代,在思想受到钳制的中国,我们从来不知道有一个叫萨特的人,更不知道有什么存在主义。可是,萨特其人却跑到中国来了。他的思想没来,他的肉身到了。他热烈地歌颂毛泽东的红色中国。他推销他的存在主义哲学了吗?似乎不可能,因为他知道这是不合适宜的。据当代英国文化史学家保尔·约翰生说:一个叫阿尔弗雷德·沙维的地理学家在1952年发明了“第三世界”这个名词,推广它的则是萨特。第三世界的理论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曾以第三世界的领袖自居),这个理论的形成是否和萨特的鼓吹有关,这有待考证。六十年代,萨特和他的性伙伴波伏娃成了同一些亚洲独裁者在一起说话和拍照的常见人物,萨特穿着第一世界的西服和衬衫鼓吹第三世界的理论。早在1952年,斯大林可怕的罪行在西方已经得到确凿的证实和确认,大批的知识分子纷纷脱离共产d,此刻的萨特选择站在共产d一边。1954年,萨特访苏归来接受《解放报》访谈,保尔·约翰生评论说:“这次访谈可以说是西方重要知识分子自从三十年代初期萧伯纳的臭名远播的访苏以后最奴颜婢膝的关于苏维埃国家的论述”。他说,苏联人不出国旅行不是因为没有出境的自由,而是因为他们无意离开他们非凡的了不起的国家。他坚称:“苏联公民比我们能更多地和更加有效地批评他们的政府。”“在苏联有完全批评的自由”。那么,这是萨特被苏联当局蒙蔽而使他看不到真相吗?否,他在昧着良心说谎。多年之后,他承认说了“自己也不信”的谎话,他的理由竟然是“一回国就说主人坏话是没有礼貌的”。这样的解释竟然出自被人拥戴的哲学家,成千上万青年的思想偶像,所谓“社会的良心”的知识分子重要代表人物萨特之口,让人匪夷所思。1968年5月,法国爆发了学生运动,萨特站在学生一边,公然鼓吹使用暴力。他说:“对于还没有融入父辈体系的学生来说,暴力是唯一办法……目前在我们虚有其表的西方国家里,唯一反既有体制的力量是由学生代表的。”这个事件的最后结果使他名声扫地。但萨特并不罢休,他是一个彻底的反体制主义者,1970年春天,法国的极左派企图把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在欧洲推广,这个运动名为“无产阶级左派”,其纲领是极端暴力和反知识分子的,号召把工厂厂长关进监狱,把议会议员私刑处死。萨特参加了这个运动,时已六十七岁的萨特在街头叫卖文笔粗糙的报纸,向厌倦的路人手里塞传单,戴高乐讥讽地称他“亲爱的大师”。他站在汽油桶上向工人发表演说,但工人并不听他的,听众只有他带去的少数几个毛派分子。他试图跑到另一家工厂去声援绝食罢工,被工厂保卫人员赶了出来。他的信徒主要是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工人并不买他的账。萨特的存在主义进一步发展,是对暴力的热中。非洲有一个叫法朗兹·法农的黑非洲种族主义空想家,萨特为他一本鼓吹暴力的书写了序言,比书本身还要嗜血猛杀,他写道,黑人枪杀一个欧洲人是用一块石头打死两只鸟,是同时毁灭一个压迫者和他压迫的人。萨特声称:“就我而言,根本的问题是拒绝接受那种以为左派不应该以暴力对付暴力的理论。”由于萨特文章广为流传,他因此成了六十年代作祟社会的恐怖运动的精神教父。他没有预见到的是,他所鼓吹的非洲暴力,并非是黑人施加于白人的,而是黑非洲的内战和大规模的种族屠杀。保尔·约翰生指出:“红色高棉”在国内屠戮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人口,萨特也难辞其咎。因为“红色高棉”的八个领导人全是留法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仅在法国参加了共产d,“而且吸收了萨特的行动主义哲学和‘必要暴力’的理论。这些大规模屠杀的凶犯都是他在意识形态上的子孙。”萨特认为现存秩序等同暴力,从而有理由通过杀人来推翻它。所谓存在主义的行动哲学,完全可以作为当代恐怖主义的思想武器。

55、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一点。——三毛(缘于三毛和荷西的一次谈话,我认为,这算是三毛说过最动人的话了。)

56、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

57、世界的历史是由宗教和经济——这两大力量同时构建和形成的③。

58、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 无缘无故在世上哭, 在哭我。

59、萨特是一个写作非常勤奋的人,他从来不放松自己,工作时总是坐在硬椅子上,从不坐有扶手的安乐椅,也从不躺着看书。为了提高写作速度,他还大量服用兴奋剂。但他又不是一个书呆子,他的工作速度惊人,他总能找出时间旅行或度假,享受喝咖啡的乐趣并不停地演绎风流韵事。

60、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是无意义的。

61、什么是无知无欲?许多学者将其解读为一种阴暗的愚民思想。其实,这是不公平的,起码在这一章当中无法成立。其实老子所谓的“无知无欲”,是说:

62、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村上春树(这是村上春树的作品里,我第二喜欢的句子,第一嘛,你们懂的。)

63、 要感觉到它们,只须稍微孤独一点就够了,孤独到正好能够在适当的时机摆脱那个可能是真实的事情就够了。 ——萨特 《恶心》

64、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 无缘无故在世上走, 走向我。

65、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得上孩子悄悄所怀的爱情。——斯蒂芬·茨威格

66、人就像是骰子一般,把自己投掷到人生之中去。

67、多年前,我曾经在《方法》杂志上发表一篇关于萨特的文章,题目叫《无票乘客》,对萨特儿童时期既已形成的自大、自恋和狂妄的心理进行了分析。大约与此同时,我发表过另外一篇关于萨特的文章《为谁视死如归》,写的是对他的剧本《死无葬身之地》的读后感。好多年过去了,《方法》杂志已经被消灭了,萨特在中国的思想界早已不再流行,他似乎已淡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西方思想家如潮汛时期的鱼,一拨一拨地涌进来,又一拨一拨地涌过去,这一拨和那一拨绝非相同的品种,萨特和他的存在主义如今很少有人提起了。

68、萨特生前,人们称颂他卓越的才华与富有正义感的人格,但也一直有人抨击他的政治信仰,并在他的生活作风上大做文章。如今,法国人纪念萨特,更多的是对逝去时光的一种留恋和向往。在一篇纪念萨特的文章中一位受访者说道:“我怀念萨特生活的那个时代,当时的法国只有两张面孔,那就是戴高乐和萨特。”

69、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那么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张爱玲(出自倾城之恋,第一次在图书馆里读到时,感触颇深,是从前的你让你演变成如今的你。)

70、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写《幸福之路》这本书以前,曾经到世界各地明察暗访。结果发现:

71、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清算账目。

72、我是个百依百顺的孩子,至死不变,但只顺从我自己。——萨特

73、无需赤热的烤架,地狱就是他人。他们可以通过观念的灌输,把你烤的迷迷糊糊。

74、无需赤热的烤架,地狱就是他人。他们可以通过观念的灌输,把你烤的迷迷糊糊。

75、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

76、在这一生里,我们是被他人界定的,他人的凝视揭露了我们的丑或耻辱,但我们可以骗自己,以为他人没有看出我们真正的样子。——《密室》

77、如今在巴黎,上了年纪的人都不无感慨地怀念着当时那个人文荟萃的左岸,怀念着咖啡馆里咖啡飘香,烟雾升腾,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年代。

78、有多少人为正义事业捐躯,就有多少人为非正义事业死亡——范·洛恩

79、我们举个例子来看,中国历史上最重文轻武的朝代就是大宋王朝,尤其是北宋,对文人士大夫的优待可谓空前绝后,开国皇帝赵匡胤甚至给子孙定下一条祖宗家法:

80、(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81、澶渊之盟的签定不仅不是丧权辱国,反而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一桩。

82、“人就像是骰子一般,把自己投掷到人生之中去”。

83、若我会见到你,事隔经年。我如何向你招呼,以眼泪,以沉默。——拜伦(下面知友提到的另一版本:若我遇见你,事隔经年,我将如何致你,以眼泪,以沉默。)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海明威个人介绍50字(66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