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内容(87句精选句子)

2023-06-17 10:30:54

王阳明心学内容

1、那么久而久之,自然就把自己耽误了。人心不正,则事事不正,处处都会耽误自己。其中的值与不值,一目了然。

2、感悟:王阳明这句话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易怒、爱怒、暴怒,那都是修养不足的表现。修养不足则意不定、心不正,既失去了廓然大公的本心,也违背了中正之道。这样的心,有两个词可以形容:偏激,邪气。注意和克制自己的怒气,则正是矫正涵养之路。

3、摘要:王阳明的心学主要汲取和综合了孟子的“心”思、禅宗的“心”境和陆九渊的“心”本等思想,孟子的影响是间接的,陆九渊的影响是直接的,禅宗的影响是启发式的。这些影响使得王阳明成为心学集大成者,这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王阳明心学内容)。

4、大意:悔悟是去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里,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5、心学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或哲学,心学是明代中叶之后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思潮,其影响之广大,远极于日本等国,从而使王阳明成为一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

6、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本质就在于如何与他人,与社会相处。这是一种社会实践的大智慧。“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知行合一。这就需要听从你的那个“本”。你需要听从你内心良知的指引,去判断和取舍各种各样的价值。

7、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

8、至于心外无物,这里的物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客观事物,而是指有主体——人参与其中的事,如事亲、治民、爱人等等,这些事情离不开人的参与,也就离不开人的心,所以说心外无物。王阳明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他说山中花木自开自落,但如果离开了人的良知,它们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这些客观事物的意义是人所赋予的,离开了人心、人的良知,事物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9、原文: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10、感悟:王阳明告诉我们,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这,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11、感悟:很多人都以为圣人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即。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圣人其实很简单、很平常,就是知道善恶,并能从善如流、嫉恶如仇。这就是大道至简。可说起来容易简单,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12、大意: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13、(2)(3)秦家懿.王阳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

14、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15、葛鹏大夫个人网站http://collector.haodf.com/

16、阳明心学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的指导,为我们提供方法论。

17、王阳明心学除了受孟子和禅宗的影响之外,最直接的是受到了陆九渊“心”本论的影响。虽然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但是两者的心学有很大的区别。

18、心学,吸取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19、王阳明(1472—1529年),名守仁,子伯安,浙江余姚人。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心学集大成者。他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被称为儒学“第一完人”。在儒学发展史上,王阳明的心学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学和宋代理学。熊十力说:“阳明之学,确实是儒家正脉。”(熊十力《十力语要》)我们认为,王阳明心学是儒学发展史上无法绕过的存在,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王阳明思想体系的宗旨就是“心”。他说:“诸君要识得我立言宗旨,我如今说个心即理。”(《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下》卷三)王阳明心学从理论渊源上说,他是继承了孟子的“心”思、禅宗的“心”境和陆九渊的“心”本。

20、王阳明得罪了大太监刘瑾,被流放到人烟罕至,孤独,胀气弥漫,鸟不拉屎的贵州龙场,近乎极刑,随时面临死亡。

21、天资较低的领悟不到王学的真谛,学无根柢的只知夸夸其谈。王阳明是经历过朱熹的繁琐,才抵达简易的。而王学第一步便教人简易,其实很容易流于空疏。由此而言,顾炎武认为王学空谈误国,是有一定道理的。 关于王学,再借用《中庸》中的一句话:“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意思是说,我们这些普通人不知善,却择善,不明白王学并没关系,因为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

22、 对王阳明而言,普遍天理与个体之心紧密相连,普遍天理的作用也离不开个体之心,在人的知、行活动中,心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心与理的交融,构成了独立判断和独立思考,并进一步批判性地理解观念世界外部世界的前提。事实上,王阳明的心学中确实不仅仅为人的独立思考、批判的观念提供了根据,而且在其思想中也不难看到实际的自思、自得趋向。 如所周知,王阳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即“良知准则论”:“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7 良知即人自身具有的内在准则,按王阳明的理解,判断是非对错,并不仅仅取决于外在的意见,而是需要诉诸人自身的良知。由此,王阳明进一步指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8“求之于心”,也就是诉诸自身的独立判断,如果良知告诉你某一观点是错的,那么,即使这个观点是孔子提出的,也不能认为是对的;另一方面,如果内心判断某一看法正确,那么,即使这一看法出自普通人,也不能认为是错的。这里的关键在于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自己认为不正确,就应加以拒斥,而不必理会这一观点已为权威所认可;反之,自己判断是对的,则即使是常人提出的观点,也要坚持。这可以被视为王阳明心学所体现的另一重浙学精神。 前面提到,现实的关切构成了浙学的又一特点,在王阳明的心学中也不难看到这一点。王阳明曾提出知行合一说,这一理论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从认识论上看,知行合一的涵义之一在于将知和行的统一看作动态的过程。如前所述,王阳明认为每一个体先天就具有良知,但这种先天良知并不是一开始就为个体所自觉意识,要真正理解和把握良知的内涵,需要经过行的工夫。在这里,知与行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从先天之知出发,经过行,最后达到自觉之知。以“行”为中介,作为出发点的“知”与作为终点的“知”既呈现不同形态,又相互交融。 

23、感悟:耽误人的其实不是诋毁,而是看不到自己的一颗心狭隘戾气,不够宽容和涵养,又把精力放了太多在诋毁上,那么就既在加剧心中恶疾,又没有时间精力去改善这种状况。

24、知行合就是要致良知。王阳明中年之后很少提及知行合原因在于知行合一已经融入到致良知这一更为简洁凝练的命题。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致良知就是知行合诚如明儒刘宗周所言:“良知为知,见知不囿于闻见;致良知为行,见行不滞于方隅。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动即静,即体即用,即功夫即本体,即下即上,无之不一”。

25、“致良知”的实践活动,要真正做到我们的意识活动、语言表达、行为实践都是合乎“良知”本来面貌的,就必须要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最早建立的观点,也是他最后坚持的观点,可以说是贯穿于他一生的根本思想之一。“知”的意思,既指“知识”,也指“良知”。在“知识”的意义上,他强调任何知识的获得,作为一个过程,必然同时是一个“行”也即是实践的过程,“知识”与“实践”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分离的。在“良知”的意义上,他更强调“良知”必须由人的实践活动来表达与体现,所以“致良知”的展开形式,就是“知行合一”。

26、要强调的是,这一“本心”原来是包含着最高的“天理”或者天道的,“天理”不外乎人心,天道即是人道,所以“天理”就存在于人心,天道即是我们的“本心”。说“心即理”,就是要我们都要明白这样一点:我们的“本心”或者本质原本就是与天道相一致的。人之所以可能是高尚的,根本原因正在于此。“心即理”的观点,其实就是要我们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本质原本与天一般高明,与地一般博厚,这样我们才能够光明正大,在天地间堂堂正正地做个人。“心即理”就是我们生活当中立足的基点,有了这个基点,我们的生活才不至于会迷失方向;有了这个基点,我们才能够真实地把我们自己的本质表现在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

27、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扩展资料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28、 以上所论,涉及人和外部对象(外部自然)的关系。同样,社会领域中的存在与人的关系,也是如此。按王阳明的理解,对于没有伦理意识、缺乏政治观念的人来说,君臣、父子等关系,便难以呈现伦理政治的意义:“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去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5对于无伦理意识的人来说,父母仅仅只是生物学意义上之物,并不构成道德视域中应当加以孝敬、关怀的对象;对于没有任何政治意识的人来说,君主也只是具有生命的存在,而并不表现为应当加以效忠的对象。社会上的各种人物、对象究竟呈现什么样的意义,与人所具有的多样意识难以分离:没有相关的意识,对象就不会呈现如此这般的意义。 要而言之,无论是自然领域中的对象,抑或社会领域中的存在,其具体意义的呈现,都离不开人自身所具有的意识。这样,心学对世界以及人的考察,便不同于完全离开人自身的存在而展开的抽象观照。从哲学角度来说,这里体现了哲学视域或形而上进路的转换,亦即由构造基于理气的思辨存在,转向关注与人相涉的意义世界。这种视域转换无疑具有理论创新的意义。 心学在理论创新上可以提到的第二个方面,关涉本体与工夫的关系。本体与工夫之辩是明代心学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哲学论题,这里的本体与心或良知相关:与作为外部世界的根据或本源的实体(substance)不同,它更多地表现为本然的精神结构或精神的形态(originalstateofmind);工夫则是指知和行的展开过程:这一意义上的工夫既包括知,也兼及行。本体工夫之辩所指向的,是人的内在精神结构、内在意识形态系统与人所展开的多样知行活动之间的关联。对两者的关系,王阳明从两个角度做了具体分疏:一是从本体上说工夫,一是从工夫上说本体,王阳明的学生钱德洪对此曾有如下记述:“先生起行征思、田,德洪与汝中追送严滩。汝中举佛家实相幻相之说。先生曰:‘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汝中曰:‘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是本体上说工夫;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是工夫上说本体。’先生然其言。”6 

29、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其中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30、阳明说:“致者,至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尔。”“致”就是“至”的意思,“至”既可以表达“极”的意思,也可以表示“至极”。因此,“致良知”一方面是说,要使人的良知发挥到极致,另一方面也指这个发挥到极致的过程。而发挥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孟子扩充四端之说的发展,阳明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体。”其实,良知是事物本有的,但是却为私欲所阻,亦即“常人之心,如斑垢驳蚀之镜,须痛刮磨一番,尽去驳蚀。”所以“致良知”就是要冲破私欲,不让良知受阻,从而扩充到事事物物之上。

31、他还提出,“人若复得良知,就可以达到,与天地万物同体超然自然自乐的人生境界 ”。这种体验哲学可以说是体验美学。

32、郭德纲有一句话说的好,你绝对见不到早上起来要饭的乞丐,如果他能早起他就不会做乞丐了。

33、  意义: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

34、大意:一个人在忿怒时,较容易感情用事,有时会怒得过分,就失去廓然大公的本体了。因此,有所忿怒,心就不能中正。

35、心学,大致由三个方面的理论所构成:(1)心即理;(2)良知与致良知;(3)知行合一。这三个方面理论的相互联系,构成了王阳明思想的有机整体。“心即理”的观点,是心学的基础性理论,也是心学全部思想所建立的基点。

36、 考察王阳明的心学与浙学的关系,首先需要对浙学本身有一大致的把握。宽泛而言,浙学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加以理解:狭义上的浙学曾为朱熹所论及,在他看来,“浙学却专是功利”这一意义上的浙学主要指宋代的事功之学,包括永嘉、永康等相关的学派;广义上的浙学,则是与“浙”地相关的思想流派。后者在时间上既可由宋代的事功之学向前追溯,也可以由之向下延伸;往前可以推到汉代的王充,向下则至少可延至清代。谈心学和浙学的关系,其中的“浙学”主要是就广义而言。 浙地之学不仅仅与“浙”这一地域相联系,而且在内在的思想层面和思维倾向上,亦有相通之处。尽管从外在形式看,同为“浙”地之学,有的侧重于哲学,有的偏向历史,其中的学术进路、学术方向也各有不同,然而,其中不同的人物、学派又具有某种家族的相似性。具体地看,浙学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浙学或浙学中的人物,都呈现注重理论思考或理论阐发的趋向。早期的王充虽常被称为经验主义者,但事实上在理论上也有不少建树,其思想不乏独特的哲学见解。后来浙学中的人物也从不同层面上表现出类似的趋向,以前面提到的永嘉、永康学派来说,尽管他们在总体上被称为事功学派,但同时又从物、道、势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对传统儒学作了阐发,其思想并非仅仅“事功”这一概念可以简单加以概括。相对于就事论事、就材料论材料的学术进路,浙学更注重理论的创造。 其次,浙学具有批判的意识。浙学和主流的文化学术常常并不一致,其中的人物往往很有个性,并勇于质疑、挑战主流的思想。王充在汉代“问孔“”刺孟”,完全无视儒学独尊之后孔孟已逐渐成为重要文化符号,其锋芒指向的是当时的正统意识形态。后来宋代浙地的事功学派,也展现了与主流的理学不同的进路。浙地的心学同样如此,其思想以抗衡正统理学为特点。可以说,批判精神和批判意识体现了浙学的普遍趋向。 其浙学的共同思想取向,体现于对现实的关切。浙学中的人物,不同于书斋型的思想家,他们也并非仅仅限于闭门涵养,而是更多地将目光放在社会现实及其变迁过程。从王充之学,到宋代浙地事功学派,再到清代浙地学者,都从不同的层面上表现出对现实、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并试图为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提供思想的资源。 其浙学的特点还表现在其内含的历史意识。浙学中的不同人物和流派,都关切历史,注重社会、思想的变迁。王充对学术、思想问题的思考,往往与历史的回溯相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于特定的问题本身。后来事功学派同样注重历史沿革,注重整个历史过程中的变化以及这种历史变迁的原因,注重历史人物的作用。如后文所论,直到王阳明、黄宗羲都是如此。 

37、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邮箱:243073012@qq.com)

38、我们之所以不一定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完善,不是因为事物本身有什么毛病,而是我们自己的心灵状态有不端正。

39、感悟:如今是个看脸的世界,注重的是颜值,整容更是遍地横行。这些人,真该看看王阳明这句话。好在还有一句“主要看气质”,倒还合乎阳明心学的宗旨。

40、知行合是强调知行一体,不要把知和行分作两节工夫来看。这个是阳明针对很多人知而不行的弊病提出的命题。

41、大意:谦虚是一切善的基础,傲慢是一切恶的源头。

42、所以说,阳明的心学,是在“感悟”引发的思考中产生的。

43、首先王阳明心学不是一本书,而是对王阳明思想学说的概括,所以不能用书名号。

44、我们今日的社会,物质资料可谓已经是极大地丰富,但物质的追求是不是就是我们人生的全部意义?物质欲望的满足是不是就是我们人生的全部价值?如果不是,那么我们是不是还需要关照一下自己的心灵状态?

45、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理论渊源首先是继承了孟子的“心”学。孟子曾多次谈到“心”。孟子谈到的“心”,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心”指人的本心和人的认同与拥戴之情。如“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另一方面,“心”指的是对善意、正义、公正的追求。如“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孟子·离娄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孟子“心”学最大的贡献不是对人本心的阐发,而是对人心致“良心”的发现。所谓良心的发现,是指认识到心至良善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道德的生命和世界。(1)但是,孟子并没有正确解释“心”之良善的来源是什么,他只是把“心”的良善诉求于人先天的道德世界,认为人心的良善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是与生俱来的。他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46、大致了解了阳明心学的最基本观念之后,我们才可以来谈论他的思想的当代意义。

47、以王阳明自身所具的事功和气象,自能驾驭心学,而入王门有所成就的,只有两种人,一是天赋较高而敢于创新者,如王艮等;二是学有根柢而勤于思考者,如邹守益、罗洪先等。

48、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49、告诉你它为什么可以让人觉悟,蜕变,功成名就?怎么把它应用在实际工作生活事业中发挥你惊人的潜能?

50、 从知与行的具体互动看,其中又涉及行要由知来引导,知本身则需要得到行的确证。就知行活动与现实的关系而言,知是否真实,最后要通过面向现实的践行来判断,这既体现了对行的注重,又包含着对现实的关切。在王阳明看来,一个观念正确与否,不能离开现实之行而只在头脑中加以判定。同样,要了解人们是否真正把握了某种观念(如“孝”),也必须诉诸现实,根据其是否实际地践行(如是否切实行孝)来加以确认。从这方面看,知行合一之说也为现实的关切提供了理论上的前提和根据。 作为儒学的传人,王阳明对成就自我(成己)十分注重,然而,对他来说,人格的修养和修炼工夫并不表现为闭门静坐的过程。当时曾出现如下主张,即通过闭门静坐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心性境界,王阳明对此明确表示不赞同。与单纯的静坐涵养相对,王阳明主张事上磨练,后者表现为在日常的做事、处事过程中锻炼自己。王阳明心学的一位信奉者曾对王阳明说,心学固然甚好,但他自己为官,需处理簿书讼狱等繁难之事,无法从事于学。王阳明的回应是:“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因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需精细省察克治,唯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杜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9这里的为学,也就是通过学习、践行心学而成就自己,在王阳明看来,这一过程无法离开现实的做事过程,所谓“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便强调了这一点。总之,心性涵养并非远离现实的作为;事上磨练在成就自我的同时,也体现了现实的关切。 王阳明自己也身体力行了以上主张,他一生的建功立业,便从不同方面体现了这一点。从早年开始,王阳明就关注边关外患,留心于边事,后来他在平定宁王之乱等军事、政治活动中,都表现出现实的关切意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实际努力。他不仅在理论上通过知行之辩而肯定了真知要付诸践行,而且又在实践上提出并践行事上磨练等要求,这些方面既表明心学不是书斋上的学问,也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关切而展现了心学作为浙学的特点。 历史意识,构成了浙学的又一重要内容,它在王阳明的心学中同样有其体现。 如所周知,王阳明曾提出一个著名论点,即“五经皆史”:“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10 在他看来,从实际的形态看,儒家历史上的经典都涉及历史的展开过程,其内容包含多样的事:人所做之事在社会演化中展开为古今历史,五经则是历史的记载。 

51、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52、感悟:王阳明所说的情况,放在现在,叫“逃避”,根本就不是清静,所以王阳明才说那是“放纵沉沦”。事情是要面对的,人是要在事上磨的,逃避是永远没有出息的。

53、原文: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耳。

54、大意: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

55、王阳明一生写过许多文章,被收入《古文观止》作范文的有三篇,其中有两篇是被贬贵州时所作。在《象祠记》一文中,阐述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发出“致良知”的思想。

56、从此阳明心学正式诞生,王阳明的人生也开始翻身逆袭,绝地重生,屡创奇迹。王阳明心学可以说是微言大义,真传一句话的典型代表。他的核心思想就三句话:

57、王阳明心学具有多方面意义,既是形上哲学又是人生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是认识论又是实践论,既是修身论又是功夫论,而核心却是人生哲学,教人如何做人,如何成人成圣。

58、良知首先是指凡人必具且随时知是知非的能力,所以它是不同于一般的知觉的,而良知之所以能够知是知非,又在于它是人人必具的至善之性,又是善性之知觉的落实与体现,所以阳明又说“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那么,它也就与天理,与心之本体联系起来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总的来看,良知是至善之性及其发用流行两面的彻底统一与灵活运用的表现。

59、  前面提到,王阳明的心学不仅仅自身体现为浙学的特定形态,而且对浙学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黄宗羲曾提及“浙中王门”,其中谈到了很多浙地的人物,如钱德洪、徐爱、王畿等,心学对这些浙中人物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从更具有思想史意义的角度来看,不能忽视王阳明的心学对明清之际浙学的影响,具体地说,需要关注心学对黄宗羲思想的影响。黄宗羲是明清之际浙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思想的层面上,黄宗羲多方面地受到心学的影响,可以说,王阳明的心学乃是通过制约黄宗羲的思想而在这一时代的浙学之上留下了具体的印记。与王阳明一样,黄宗羲思想也包含丰富的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讨论。此处主要联系浙学的一般特点,简略地考察王阳明的心学对同为浙地思想家的黄宗羲之影响。

60、大意:处理事情出现有时好有时不好的情况,并伴有困顿失序的弊端,这都是由于被毁誉得失的心所连累,不能实际地获得他的良知。

61、原文:凡文过掩慝(tè),此是恶人常态。若要指谪他是非,反去激他恶性。

62、很多人都以为圣人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及。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圣人其实很简单、很平常,就是知道善恶,并能从善如流、嫉恶如仇。

63、王阳明说,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诸如金钱、名利、地位。不过,有的人是在“良知”的指导下追寻这些,有的人却只是一门心思地追求外物。如果我们的内心永远盯着那些外物,必然会累得死去活来。

64、从上文可以看出,阳明对于“知”“行”的定义是不同于普遍意义的。在阳明,知是指意识上的知,是个纯粹主观性的范畴,而不包括通常意义上的知识,以及求知的行为。而“行”则一方面包括人的一切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包括人的心理行为,这就比通常的定义范围广的多。而阳明在运用时会在不同层次上一起使用,因此,不免会引起误解和误读。总的来说,阳明知行合一中的“合一”,并不是说知行指向同一对象,或者说二者是一回事,而是强调二者是不能割裂的,或者说,在阳明的规定中,二者是相互包含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圣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件事。”“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若识此宗旨,说知行做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否则,便说做一个,亦有甚用,只是说闲话。”其实,这和宋儒通常意义上讲的“真知”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这里的“真知”包含着“必能行”,如程子就说“须以知为本。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之而不能行者。知之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

65、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或生理状态。他认为,人的这种生理心理品性和人的社会行为之间虽有联系,但并不是必然的、唯一的关系,即人的气质并不能决定人的善恶贤愚,并不能决定人的最后归宿,学能变化气质。

66、即使朋友间的互相帮衬时,帮衬的一方也要避免高高在上的态度,以平和的心态去帮助朋友,才能让彼此心无隔阂。

67、大意:持守志向犹如心痛,如果心思全在痛上,哪里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呢?

68、怎么办呢?就从安安静静做好和享受当下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走路的时候就好好走路,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这些,正是收摄心思,正是修行炼心。

69、朱熹认为心是分为“人心”与“道心”的,道心是天理的体现,是“原于性命之王”,是义理之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是气质的表现,故而必须接受道心的主宰和统领,此即“心统性情”。

70、而傲慢者恰恰相反,他的心必定狭窄阴鸷、封闭自恃,言行之间充满私心私欲,从而挤压和伤害到他人,不恶又会怎样?一谦一傲,值得深思。

71、大意:与朋友相处,彼此间应当少一点规劝指责,多一点开导鼓励,如此才是正确的。

72、它大致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本心”,这一本心实际上也就是我们生命的本原或本质。我们之所以具有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不仅能够视听言动,而且能够分辨善恶、能够感知外物,能够就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推理,根本原因即在于我们具有这样一个“本心”,如果没有这一“本心”,那么我们的全部生命活动就都是不可能的了。

73、《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74、如果你理解并掌握了这三句话,你肯定会开始重视建设自己的内在工程,你肯定开始相信自己的内在力量,不再毫无章法,漫无目的的向外抓取了,你肯定开始努力的去学习宇宙天道的真相规律法则,不再跟它对抗为敌了,你肯定会开始训练自己的大脑不断的思考,挖掘出内心世界隐藏的金子,在大脑里创造出具体清晰有完整的影像,并在现实世界用心搭积木,拼拼图。

75、但是,陆九渊在谈论“心”的时候,会遇到一个很大的理论困境,那就是如何处理“心”与“理”的关系问题。陆九渊承认“理”是指外在世界的“存在”。他认为,作为宇宙本体的“理”,充塞于天地万物之中,无一物能逃遁其间。(4)但是,这个“理”却需要人“心”去把握,是“未外乎其心”。这样就很自然地让他得出“心即理”的结论。他说:“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陆九渊集·与李宰》卷十一)而且这种“理”不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或者消失。此“理”,“至当归精义无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陆九渊集·与曾宅之》卷一)这样他就顺理成章地得出“心即理”的结论。

76、大意: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77、而在其统一的整体之中,始终贯穿着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天人合一的理解可以从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来看,对于人来说,面对外物,就是要做到见机察势,顺应事物本有的规律,不把一己之意强加在外物之上,而是要使事事物物都按照天理自在,而面对自身,则应顺应自我之本有的良知明觉,让其不为私欲所阻,从而与天理为一;从物与物之间的角度来看,万物都应该是彼此相适的,是按照应有之理而存在发展的。同时,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这一概念之中所贯穿的精神是始终相同的。也就是说,整个宇宙的一切是一个整体,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都应是按照自己的应有之势,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始终是变动不居的,随宇宙之大化,而天地万物为一体,蕴藏生生之机。因此,在阳明的三大主张中,其实都是在说,良知天理人本有之,但却为私欲意见障蔽,不能朗现,因此,识得此本心之良,人就应当使自己本有之良知扩充全体,由此,更落实在事事物物之上,便可使事事物物呈其本有的状态,从而与天地合一。在阳明,其哲学思想“居越以后,所操亦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现。”

78、“知行合一”,不论在何种意义上,它都强调了人的精神世界与行为活动的一致性,这叫做“人格完善”。我们自己的生活世界,是“人格完善”意义上的人自己所开辟与创造出来的。“我的生活我做主”,也就是“我的世界我做主”,那么我们需要一种怎样的生活与世界呢?

79、很多人理解成伦理道德层面的良心善心,慈悲心,责任心,这个只是良知的表层,这良知可不仅仅是凭良心做事那么简单,如果这么肤浅的话,是没有任何威力的,良知最重要的是下面三层东西:

80、如果这一点是需要的,那么毫无疑问,王阳明的观点,包括他关于“良知”的学说,就会显示出它独特的价值。“心即理”既是一种理论预设,更是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全部的生活实践,实际上都是出于我们自己关于生活意义的预设的。如果我们没有一种精神境界的建立,那么我们的生活完全有可能是漂浮的,是随着不断变化的物质生活面貌而迁移流转,没有根基的。而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当然也并不是要反对物质资料的富裕,而是要为富裕的物质生活建立起“主宰”,建立起“脊梁骨”。要把丰富的物质世界与物质的生活纳入到崇高精神的“主宰”之下,而不至于使真实的自我丧失在物质资料的丰富之中。

81、● 王阳明十句话,解决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

82、你能想象你在这样的状态下,通过长时间专注聚焦的努力还不能实现富贵人生吗?

83、在外王方面,王阳明认为,致良知要把人的本心和善性推而广之,惠及他人和社会,“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84、大意:如果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道。然而,平常人大多被物欲牵累蒙蔽,不能遵从良知。

85、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86、(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狄更斯远大前程(82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