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7句精选句子)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2、有一位楚国人喜爱剑术,总是随身佩带一把宝剑。一天,他搭乘一条渡船过江。船行至江中,他不小心让那把宝剑滑落到江里去了。
3、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楚人捞了半天,始终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宝剑不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吗?我还在这里刻上了记号,现在怎么会找不到呢?”
4、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找剑,不也是很糊涂吗?(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旁人劝他赶紧跳下江去打捞,这位楚国人却笑着摇摇头.他眼前浮现出樵夫刻记号的一幕。接着便镇定地说:“别慌张!我自有妙法。”
6、 下列停顿正确的是( A ) A.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C.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7、希望同学们,可以在成语故事之中,感受中国成语的文字之美,明白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8、《刻舟求剑》讽刺了思想死板,认为事物一直是静止的,没有发展的眼光。
9、它想让我们思考什么呢?恐怕对于每个人来说,所思考的内容都不同的吧。
10、 “初竖执之”中的“执”对应现代汉语的解释是( C )A.施行 B.坚持 C.握,拿
11、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揭示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12、要知道,船已经航行了很远,但剑在水底并没有动。从船身上的记号处跳下水去找剑,这样的行为难道不是傻吗?
13、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14、王小顺,男,27岁,正在上海从事程序员这种很有前途的工作。
15、所以说,在船上刻记号船停后入水找不到的原因,不在“船在航行,但剑不动”,也不在好品德的水,也不在落入水中的剑。
16、他突然间泪流满面,复又纵身一跃,要跳下去找一把旧剑。
17、但他不明白,船在航行,但是剑落入水中后不会随着船而移动。在船上做了记号,之后下水去找剑,是找不到的。
18、剑掉入水中,等船靠岸了下水找,结果找不到。这样做了之后,这个“道”才能得到。
19、那如果此人是个有钱人,一把剑而已无所谓,掉入水中也不可惜,对身外之物都无动于衷,这样行吗?也不行吧。
20、有位人,坐着船,带着剑,剑掉入水中但人还在船上,船在水上行驶着。需要把剑捞起来,怎么办?眼看也只能在船上先做个标记了。
21、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22、假如剑从船上落入水中,却挂在了船底,随着船一起航行的话,等到船停了,从船上刻着记号的地方跳入水中,就可以得到丢失的剑。
23、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含贬义。
24、世间的人很多都是这样的愚昧,总是在结果上想办法去解决。况且,在船上做记号来找回剑这件事,船也不是真正的结果。所以这样做,最终是不会得到期望的结果的。
25、船夫说得对,明天与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来临更早。
26、 从“跋山涉水”“远涉重洋”可以推断,“楚人有涉江者”中的“涉”是( B )A.经历 B.渡 C.牵涉
27、古时的《吕氏春秋.察今》有个记载,是这样说的:
28、船夫:废话,早就缘尽了,你当人家姑娘傻啊,能看上你这种刻舟求剑的智障?
29、(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30、剑掉入水中,在船上做记号来找回它,船航行但剑没动,船停了之后到水里去找,找不到剑。这样找剑的方法,难道不傻吗?回答说,不。
31、船夫: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做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会更早来临?
32、 寓言“刻舟求剑”中的主人公找不到掉入江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3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刻舟求剑启示我们什么《刻舟求剑》故事启示:刻个记号便于打捞宝剑,原本并无错,可是把记号刻在了移动的船上,那岂不等于没有记号吗?这个故事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34、(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35、故事的寓意是:用静止、教条、僵化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用这样的思维来考虑问题。
36、 这是从治国的角度解释刻舟求剑的道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楚国人错在什么地方呢?
37、刻舟求剑是《吕氏春秋·察今》中记述的一则寓言,说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江时不小心把剑掉进了江里,旁人劝他赶紧跳下江去打捞,但这位楚人却笑着摇摇头,说自有妙法。
38、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多。他们内心贫穷,看重身外之物。越看重,身外之物越多。身外之物多了,就会担心失去。
39、在船上刻记号,船停之后跳入水中找,结果找不到。那当剑掉入水中之时,即刻跳入水中去找剑,能找到吗?
40、 下列词语中的“依”,意思与“遂依而截之”中的“依”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A.依次 B.依偎 C.依赖
41、所以,吕不韦不明白孔子所修编的《春秋》的真正意义,自以为地写了《吕氏春秋》,结果就是让世人笑话他的浅薄的见解。
42、 从“初试”“初出茅庐”可以推断,“初竖执之”中的“初”是( B )A.最低的 B.刚开始 C.原来的情况
43、《刻舟求剑》讽刺了墨守陈规,不能与时俱进的人。
44、王小顺叹了口气,摸摸自己越来越高的发际线,决定还是不想这些有的没的,继续睡觉。
45、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走到江的中间的时候,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到了水中。他赶紧用手去抓,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46、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B )A.做事不能前后不统不协调。 B.不能墨守成规、死守教条,要灵活变通地处理问题。 C.做了多余的事情,有害无益,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