佶屈聱牙(37句精选句子)
佶屈聱牙
1、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2、鹈鴂都读作tíjué,就是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的杜鹃鸟。在古诗文中,杜鹃出镜率超级高,还有子规、杜宇等别称。
3、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承载着乡愁记忆的乡土文化地标,正面临着被损毁、破坏甚至消失的危机
4、咳咳,这两句中除了鹭、鸿这些常见字,其他汉字一个比一个晦涩生僻。我们来挨个儿研究一下吧:(佶屈聱牙)。
5、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6、空格2016年三月,春已悄至。按照约定,我来到立心馆,琅琅读书声,听着甚是悦耳。有幸,这一节刚好是安老师授课。早先只听闻安老师博学多识,腹藏海量经典,竟不知他授课是如此大气磅礴,浑然天成,字字句句又鞭辟入里深入人心。那节课上,我记住了什么叫责任。课后,安老师走到我跟前亲切的询问,如此的平易近人,让我如沐春风。我告诉自己,这就是我以后想要走的路。
7、白话文 “周的《诰》殷代的《盘庚》,结转聱牙。”
8、此外,有许多理念虽然不是《尚书》原创,但在尚书中得以弘扬,如“满招损,谦受益”“克勤于国,克俭于家”“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等。
9、七扭八拗 ( qī niǔ bā ào ) :形容十分别扭不通顺。
10、那句“华夏为何一体?自古就是一体”,立刻让我泪流满面
11、如果你眼前出现了重影,请不要担心!你的眼睛没有坏掉,这只鸟的确长着两个脑袋四只脚。
12、A项,“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对应转折前内容,非重点,排除;
13、第二空,代入验证,“夸夸其谈的说教辞令”搭配恰当,且“没有夸夸其谈”对应后文“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A项当选。
14、白话文: 那些京都的人士,狐皮袍子亮黄黄。他们容貌不曾改,说出话来像文章。
15、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重视修身的民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仁人志士最高的人格追求,而修身是摆在首位的。修身在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社会发展中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6、鹪鹩是一种小型鸣禽,善于鸣啭。古文中有个典故“鹪鹩一枝”,出自《庄子·逍遥游》:
17、D项,缺少主题词“肿瘤细胞”,偏离中心,排除。
18、鹍(kūn)鸡是传说中一种形似鹤的水鸟,也有人把它当作凤凰的别称。
19、释义:形容害怕或吃惊而惊呆了,也表示羞愧地说不出话来。
20、《进学解》以问答形式抒发不遇之感,此种写法古已有之。西汉东方朔作《答客难》,扬雄仿之而作《解嘲》,其后继作者甚多。但《进学解》仍能给人以新鲜感。这与它善于出没变化有关。如第二段先大段铺写先生之能,浩瀚奔放;再以寥寥数语写其不遇之状,语气强烈。
21、出处:唐·韩愈《昌黎集·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22、(例题)这本书没有 的生涩文字,也没有 的说教辞令。全书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将家训家教中的为人处世道理细细道来,如春风化雨般启迪心智。
23、2,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讲究文从字顺,如果佶屈聱牙,没人看得懂,便失了作文的意义。
24、诘屈磝碻 ( jié qū áo qiāo ) :形容语言生硬难懂。
25、魑魅魍魉、诘屈磝碻、钩章棘句、聱牙戟口、诘屈聱牙、七扭八拗
26、《典籍里的中国》以跨时空对话的方式,讲述典籍故事,对话华夏先贤,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
27、出 处:唐·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28、第二段写学生进行辩解,以先生在“学”“言”“文”“行”四个方面的努力、成就与自身遭遇对照,先扬后抑,驳斥先生的结论。
29、佶屈聱牙,汉语成语,拼音是jí qū áo yá,意思是形容文词艰涩生僻、拗口难懂。
30、鷫鸘,亦作“鷫鷞”,读音为sùshuāng。它是一种颈长羽绿的雁。
31、(2)在当年“文学热”的助推下,《美的历程》《美学》《纯粹理性批判》《西方哲学史》……这些佶屈聱牙的书籍成了孙小淳的日常读物。(《中华儿女》2014年第13期)
32、青州:山东半岛,黄河以南,泰山及其向东到大海。
33、意思是同老虎商量,要剥下它的皮。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绝不可能成功。后多指跟恶人商量,要他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定办不到。本作“与狐谋皮”。出自《太平御览》卷二0八引《苻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34、(4)因为表达载体的匮乏,古人选择了文言文,虽然佶屈聱牙,却博大精深,简洁唯美。(东方网2014年6月16日)
35、诘屈:同“佶屈”,曲折,引申为不顺畅。聱牙:读起来拗口、别扭。
36、4,佶屈聱牙的古书在青年实在不易理解,只徒糜费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