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四大家记忆口诀(76句精选句子)
汉赋四大家记忆口诀
1、张衡(78—139)东汉伟大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南阳县石板桥镇)人。生于官僚世家,父早亡,祖父张堪曾任蜀郡太守。永和四年(139),积劳成疾而卒。
2、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
3、班固所著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等四十一篇行于世。《隋书·经籍志》著有《班固集》17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有《班兰台集》,传于今。
4、 汉代,赋这种文体大盛,涌现出了一批善于写赋的作家,而司马相如则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除《子虚赋》外,司马相如还作有《上林赋》、《美人赋》、《长门赋》等。其中,《子虚赋》、《上林赋》内容相连,以子虚和乌有先生争相夸耀本国的故事为基本构架,极尽铺叙、夸张、想象、排比之能事,气势恢弘,典故堆砌,文字华彩,从各个方面体现了散体大赋特点,奠定了散体大赋的体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长门赋》为代表的骚体赋对我国宫怨文学有不小的影响。因其文学影响,司马相如被认为是与司马迁齐名的重要作家。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言:“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5、揚雄代表作有:《河东赋》,《羽猎賦》,《甘泉赋》。
6、《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二十九篇,其它古籍还引用了相如两篇赋的一些文句和篇名。其赋作多佚,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和《哀二世赋》六篇,其中《长门赋》与《美人赋》的作者仍有争论。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7、班固所著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等四十一篇行于世。《隋书·经籍志》著有《班固集》17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有《班兰台集》,传于今。
8、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被誉为“汉赋第一大家”。
9、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文誉其名。
10、司马相如有:《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美人赋》,《梨赋》,《魚赋》《梓山賦》。
11、第三个给大家介绍的是班固班固是东汉名儒和著名学者,他博览群书,诸子百家之言,无所不读。父亲班彪在光武帝时官至望都长,撰有《史记后传》百余篇。建武三十年父亲病逝,然后班固着手整理《史记后传》。他的代表作品有《两都赋》、《班兰台集》、《幽都赋》、《竹子扇赋》等。
12、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则以司马相如诸赋为蓝本,在文学史上首开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班固代表作《两都赋》,盛夸东汉之声威。张衡所著《二京赋》比之《两都赋》篇幅更长、结构更宏伟,被誉为“长篇之极轨”。
13、班固(32—92),东汉前期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出身官僚世家,其父班彪是东汉著名史学家。永元四年因窦宪事件牵连入狱,同年死于狱中。
14、接着就是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了,这一部分是最难拿分的,要想拿分需要把全部的知识点都给记下来,所以这科在复习的时候就不要再看教材了,有的知识点是看也看不懂的,可以跟着边文教资 红宝课进行学习,它是现在市面上帮助记忆知识点能力最出色的课程了,课程通过科学的方法把一些很难的知识点进行简单化,轻松记忆,我当时不到4天就把教能的知识点给记住了,节省了很多背书的时间,利用多出来的时间去大量的做题,根据老师所讲的题型分析和考点去做题超轻松,所以时间是完全足够的。
15、张衡,我想大家在课本上都了解过这个人物,他去所创建的地动仪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他虽然被称为古代科学家,但是他在文字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也是汉赋四大家之文字功底自然不需要人们怀疑。他同时也是历史上不可多得全才,在各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成就,让人对他的天生聪慧感到羡慕。而他的晚年也比前三位更加的平和和顺利。
16、一谈起汉赋,我们不禁会想起司马相如。但是汉朝有“汉赋四大家”之说,除了大家熟悉的司马相如,其他三位又是谁呢?
17、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美人赋》。现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六篇,另有《梨赋》、《鱼赋》、《梓山赋》三篇仅存篇名。明人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
18、《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
19、扬雄少时口吃,不善言谈,默而好深湛之思。其家贫而好学,博览群书,不慕富贵。扬雄早年酷爱辞赋,尤其仰慕同乡作家司马相如,曾模仿其作品著有《甘泉赋》、《羽猎赋》等。40多岁时,扬雄被推荐为汉成帝的文学侍从,期间写了一系描写天子祭祀、田猎的赋作。扬雄的辞赋在当时颇负盛名,但其后来却认为这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并不再写赋,而埋头于撰写时人并不懂的学术著作,以求传之后世。扬雄仿《易经》写《太玄经》,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仿《论语》写《法言》,主张文学应当宗经、征圣,以儒家著作为典范。另著有语言学著作《方言》,是研究西汉语言的`重要资料。因扬雄的重要影响,《三字经》将其与老子、庄子、苟子、文中子(王通)并称为“五子”。
20、班固自幼聪明早慧,年九岁,能写文章,诵读诗赋。所著《汉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中为司马相如、扬雄等赋家立有专传。史家之外,班固也是汉朝一位重要的赋家和赋论家,其赋今存有《两都赋》、《幽通赋》、《竹扇赋》等,赋论主要体现于《两都赋序》及《汉书》有关赋家的传论中。
21、原有文集,今已散佚,明人辑有《杨子云集》。《太玄经》有北宋司马光《太玄经集注》、正统道藏《太玄经集注》、明叶子奇《太玄本旨》诸本;《法言》有晋李轨《法言注》、北宋司马光《杨子法言集注》诸本。
22、扬雄:《河东赋》、《羽猎赋》、《甘泉赋》、《长杨赋》、《蜀都赋》。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提出以“玄”作为宇宙万物根源之学说,并强调如实地认识自然现象的必要,并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驳斥了神仙方术的迷信。明人辑有《杨子云集》。《隋书·经籍志》有《杨雄集》5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有《扬侍郎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23、班固自幼聪明早慧,年九岁,能写文章,诵读诗赋。所著《汉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中为司马相如、扬雄等赋家立有专传。史家之外,班固也是汉朝一位重要的赋家和赋论家,其赋今存有《两都赋》、《幽通赋》、《竹扇赋》等,赋论主要体现于《两都赋序》及《汉书》有关赋家的传论中。
24、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前118年),西汉大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本名司马长卿,因崇敬战国蔺相如,改名相如。少好读书、击剑,曾为景帝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辞官,游于梁会王门下。后回蜀,期间与才女卓文君私奔,留下千古美谈。汉武帝后来看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赏,召其入宫,司马相如由此成为宫廷辞赋家。晚年任文园令,后免官居茂陵,元狩五年前后病卒。
25、班固受汉明帝赏识入朝修史时,洛阳正修造宫室、浚缮城隍,而关中父老仍希望朝廷西顾,建都长安。班固对此持有异议,遂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后汉书·班固传》)此赋在萧统《文选》中位列第一篇,开创“京都大赋”一体,对后世影响较大。
26、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美人赋》。
27、 扬雄(前53—公元18),汉赋代表作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郫县)人。适值王莽篡汉,被迫投阁,曾自杀未遂,后抑郁而死。
28、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二十九篇,其它古籍还引用了相如两篇赋的一些文句和篇名。其赋作多佚,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和《哀二世赋》六篇,其中《长门赋》与《美人赋》的作者仍有争论。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29、扬雄,汉赋代表作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郫县)人。适值王莽篡汉,被迫投阁,曾自杀未遂,后抑郁而死。扬雄少时口吃,不善言谈,默而好深湛之思。
30、第二个给大家介绍的是杨雄,杨雄年少时好学,博览多识,虽然家庭贫困,但是不慕富贵。他40岁后,开始游京师,被大司马王音召为门下史,后来经蜀人杨庄的引荐,被喜爱辞赋的成帝召入宫廷,侍从祭祀游猎,任给事黄门郎。杨雄的代表作品有《河东赋》、《羽猎赋》、《甘泉赋》、《长杨赋》等。
31、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
32、汉代,赋这种文体大盛,涌现出了一批善于写赋的作家,而司马相如则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除《子虚赋》外,司马相如还作有《上林赋》、《美人赋》、《长门赋》等。其中,《子虚赋》、《上林赋》内容相连,以子虚和乌有先生争相夸耀本国的故事为基本构架,极尽铺叙、夸张、想象、排比之能事,气势恢弘,典故堆砌,文字华彩,从各个方面体现了散体大赋特点,奠定了散体大赋的体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长门赋》为代表的骚体赋对我国宫怨文学有不小的影响。因其文学影响,司马相如被认为是与司马迁齐名的重要作家。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言:“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33、班固:有《两都赋》闻名天下。著有《班兰台集》。完成了《汉书》,不仅为后世同类史书奠定了规模,而且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中的独特地位。
34、扬雄:《河东赋》、《羽猎赋》、《甘泉赋》、《长杨赋》、《蜀都赋》。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
35、扬雄(前53—公元18),汉赋代表作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郫县)人。适值王莽篡汉,被迫投阁,曾自杀未遂,后抑郁而死。
36、班固:有《两都赋》闻名天下。著有《班兰台集》。完成了《汉书》,不仅为后世同类史书奠定了规模,而且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中的独特地位。班固除给后世留下巨著《汉书》以外,他还写了大量的典引、诗赋、铭、颂等文章,在范晔(刘宋)写《后汉书》时尚存41篇,除《后汉书》中保留的三篇外,其余大多散失。班固的地理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汉书》中,尤其是《汉书·地理志》中。
37、作为一位文理兼修的大家,以科学家身份名垂后世的张衡,同时又是一位重要的文学家,作品具有独创性,尤长于诗赋。
38、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一作杨雄。西汉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以文章名世。
39、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前118年),西汉大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本名司马长卿,因崇敬战国蔺相如,改名相如。少好读书、击剑,曾为景帝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辞官,游于梁会王门下。后回蜀,期间与才女卓文君私奔,留下千古美谈。汉武帝后来看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赏,召其入宫,司马相如由此成为宫廷辞赋家。晚年任文园令,后免官居茂陵,元狩五年前后病卒。
40、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的作品,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其典型的代表作品:
41、因为考试紧张教材没有必要全部背诵记忆哦,咱们只抓重点就好,以一个过来人跟你说说每科的重点在哪就不要再无厘头的去复习了。首先是综合素质,其实这科考察的就是职业道德中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以及三爱两人一终生和教师职业道德等,只要把这几个知识点给记住,其他的都不用再记了,剩下的就是做题了,把你买的真题2天能做多少是多少;还有就是作文分数是一定要拿的,50分呢,切记在写作文的时候中心一定要以三观来写,并且整体的思路是站在老师的角度去写的,把这几点记住能拿40分以上,再拿点知识点部分的题轻松通过考试没有问题。
42、枚乘:《七发》(楚辞体)《柳赋》《梁王菟园赋》
43、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则以司马相如诸赋为蓝本,在文学史上首开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
44、班固受汉明帝赏识入朝修史时,洛阳正修造宫室、浚缮城隍,而关中父老仍希望朝廷西顾,建都长安。班固对此持有异议,遂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后汉书·班固传》)此赋在萧统《文选》中位列第一篇,开创“京都大赋”一体,对后世影响较大。
45、班固,从小学识渊博在汉赋方面更是一点就通,是难得的天才,在汉赋中的成就是最高的,不过最后由于小人的迫害而死于非命。结局让人感到悲痛。
46、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
47、汉赋四大家及代表作品,第一个给大家介绍的是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他年少的时候喜欢读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为景帝不好辞赋,,然后司马相如称病免官,来到梁国。梁孝王死后,他回到蜀郡,路过临邛,结识商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然后两人私奔同归成都。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等。
48、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人。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蜀郡太守张堪的孙子。
49、扬雄:《河东赋》、《羽猎赋》、《甘泉赋》、《长杨赋》、《蜀都赋》。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
50、班固,东汉前期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永元四年因窦宪事件牵连入狱,同年死于狱中。所著《汉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中为司马相如、扬雄等赋家立有专传。
51、杨雄,四大家之这位大家不善言辞,很多思想都是在心中进行碰撞产生的,他的谨言慎行还是没有躲过被他们牵连最后坠楼而亡。
52、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现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六篇,另有《梨赋》、《鱼赋》、《梓山赋》三篇仅存篇名。明人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
53、原有文集,今已散佚,明人辑有《杨子云集》。《太玄经》有北宋司马光《太玄经集注》、正统道藏《太玄经集注》、明叶子奇《太玄本旨》诸本;《法言》有晋李轨《法言注》、北宋司马光《杨子法言集注》诸本。
54、汉赋四大家指西汉的司马相如、扬雄和东汉的班固、张衡。司马相如是汉代辞赋家的杰出代表,他在继承前人辞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使汉代散体大赋臻于成熟,确立了固定的体式。扬雄、班固和张衡作赋,在体制上都沿袭司马相如,但各有特色。这四人代表了汉赋的最高成就,标志着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
55、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奠定了铺张扬厉的大赋的固定体制。此赋以涉猎之广、气魄之大,文物之盛和游观之乐来表现帝国的声威。而结构宏伟,词采绚丽,想像丰富,极尽铺张扬厉之能事。
56、班固(32—92),东汉前期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出身官僚世家,其父班彪是东汉著名史学家。永元四年因窦宪事件牵连入狱,同年死于狱中。
57、张衡17岁时离开家乡,出外游历,访师求学,到达当时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西汉故都长安,后来又在京师洛阳居住六年。沿途的山川风物、历史古迹,以及参观京城太学和结交文人学友,大大丰富了他的阅历、开拓了他的视野,为之后创作《二京赋》打下基础。东汉永初元年(107年),29岁的张衡“精思博会,十年乃成”《东京赋》和《西京赋》,总称《二京赋》。《二京赋》在模拟班固《两都赋》的基础上,注入新鲜内容,特别对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进行了讽刺,警告统治者不要乐极生悲,不要结怨于民,牢记“水所以载舟,水所以覆舟”。此外,张衡的小赋具有抒情的特点,打破了汉赋敷陈描写的老一套,将汉赋从长篇大论的堆砌文字转变为抒发心灵的短小篇章,为后来魏晋抒情小赋的大量出现打下了基础。
58、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现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六篇,另有《梨赋》、《鱼赋》、《梓山赋》三篇仅存篇名。明人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
59、汉赋四大家指西汉的司马相如、扬雄和东汉的班固、张衡。司马相如是汉代辞赋家的杰出代表,他在继承前人辞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使汉代散体大赋臻于成熟,确立了固定的体式。扬雄、班固和张衡作赋,在体制上都沿袭司马相如,但各有特色。这四人代表了汉赋的最高成就,标志着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
60、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奠定了铺张扬厉的大赋的固定体制。此赋以涉猎之广、气魄之大,文物之盛和游观之乐来表现帝国的声威。而结构宏伟,词采绚丽,想像丰富,极尽铺张扬厉之能事。
61、司马相如,在他所处的时期他被世人成为汉赋第一人,这个称呼足以看出他在汉赋方面的成就,不过虽然司马相如被称为“汉赋第一人”。他的人生经历却并没有这么美好,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用钱财为自己买来了一个官职,虽然不大却也展现出他对仕途的渴望,后来被武帝赏识正式获得官职,不过后来被小人迫害失去了官职,最后因病被免官,后半生过得很冷清,让人唏嘘不已。
62、张衡(78—139)东汉伟大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南阳县石板桥镇)人。生于官僚世家,父早亡,祖父张堪曾任蜀郡太守。永和四年(139),积劳成疾而卒。
63、张衡画像(1955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
64、扬雄:《河东赋》、《羽猎赋》、《甘泉赋》、《长杨赋》、《蜀都赋》。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提出以“玄”作为宇宙万物根源之学说,并强调如实地认识自然现象的必要,并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驳斥了神仙方术的迷信。明人辑有《杨子云集》。《隋书·经籍志》有《杨雄集》5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有《扬侍郎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65、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美人赋》。现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六篇,另有《梨赋》、《鱼赋》、《梓山赋》三篇仅存篇名。明人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
66、班固:有《两都赋》闻名天下。著有《班兰台集》。完成了《汉书》。
67、扬雄:《河东赋》、《羽猎赋》、《甘泉赋》、《长杨赋》、《蜀都赋》。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提出以“玄”作为宇宙万物根源之学说,并强调如实地认识自然现象的必要,并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驳斥了神仙方术的迷信。明人辑有《杨子云集》。《隋书·经籍志》有《杨雄集》5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有《扬侍郎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68、作为一位文理兼修的大家,以科学家身份名垂后世的张衡,同时又是一位重要的文学家,作品具有独创性,尤长于诗赋。
69、班固(32年-92年):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是东汉名儒和著名学者。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字孟坚。不死守章句,只求通晓大义。
70、班固:有《两都赋》闻名天下。著有《班兰台集》。完成了《汉书》,不仅为后世同类史书奠定了规模,而且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中的独特地位。班固除给后世留下巨著《汉书》以外,他还写了大量的典引、诗赋、铭、颂等文章,在范晔(刘宋)写《后汉书》时尚存41篇,除《后汉书》中保留的三篇外,其余大多散失。班固的地理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汉书》中,尤其是《汉书·地理志》中。
71、枚乘:《七发》(楚辞体)《柳赋》《梁王菟园赋》
72、班固:有《两都赋》闻名天下。著有《班兰台集》。完成了《汉书》,不仅为后世同类史书奠定了规模,而且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中的独特地位。班固除给后世留下巨著《汉书》以外,他还写了大量的典引、诗赋、铭、颂等文章,在范晔(刘宋)写《后汉书》时尚存41篇,除《后汉书》中保留的三篇外,其余大多散失。班固的地理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汉书》中,尤其是《汉书·地理志》中。
73、 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则以司马相如诸赋为蓝本,在文学史上首开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班固代表作《两都赋》,盛夸东汉之声威。张衡所著《二京赋》比之《两都赋》篇幅更长、结构更宏伟,被誉为“长篇之极轨”。
74、张衡:散体大赋以《西京赋》、《东京赋》最为有名。还有《思玄赋》和《归田赋》。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75、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当时有"千金难买相如赋"之称。扬雄早年所作《长杨赋》、《甘泉赋》、《羽猎赋》,风格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等赋。后来薄辞赋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转而研究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