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论语全文(59句精选句子)

2023-06-06 10:48:52

孔子语录论语全文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语录论语全文)。

2、子在陈,日:归与!归与!吾d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孔子语录论语全文)。

3、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卫灵公》)

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5、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的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6、《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

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8、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0、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11、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12、有教无类。——摘孔子《论语》(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13、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14、译文:孔子说:“见到自己应当做的正义的事项而不去做,便是没有勇气。”

1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19、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20、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论语》(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21、解读:要选择好的并向其学习,是不好的就要对照,反省并改掉它。

22、子曰:岁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子罕》)

2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4、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2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摘孔子《论语》(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26、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2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2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3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32、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日: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见《论语-雍也》)。

33、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扩展资料《论语》产生的影响:

3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5、孔子说:我15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30岁,完全成熟。到40岁,已经不会陷入迷惑了。到50岁,懂得了天命。到60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到70岁,可以做到随心所欲,而又不越出应有的规矩。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孔子十则经典语录论语孔子十则经典语录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36、译文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

37、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3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4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摘孔子《论语》(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4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3、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44、子曰:岁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子罕》)

45、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46、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47、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48、第九则:修身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的”。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然后(古今词):然,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士:有抱负的人。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

4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5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3、《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5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5、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56、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57、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学生评语简短20字左右(29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