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金句(92句精选句子)
王阳明金句
1、一千个圣人也只是过眼云烟,真正的人生导师就是每人心中与生俱来的良知。
2、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3、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
4、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王阳明
5、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6、谦虚,不是虚伪的客套,而是一种永不满足,永远前进、自强不息的态度。而宽大的胸怀,不仅是一个人成熟、大气的表现,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绝妙法门。
7、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知孝悌。
8、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地
9、知行要合一。“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准备充足往往可以避免很多过程中的麻烦。事前经过仔细思考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错误。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思考与行动都应结合起来。
10、译文: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11、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12、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
1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4、源于《知行录之传习录上》。(译文)坚持不懈自己的理想化如同心痛。一心就在疼痛上,哪里有时间说闲话、多管闲事?
15、 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16、 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实之不受,物之恒也。
17、生活中要学会做减法,在“减”字上下功夫。内心装的东西太多通常会给自己的心戴上枷锁,心中装了太多得失、欲望,便会处处受其牵制,想要摆脱这些,就要学会做减法,回归原本单纯的心。
18、在对自然哲学和人性哲学的理解和两者间的统一上,王阳明可以说是开了中国哲学界的先河,是第一个如此明确、精深的解释自然万物与人性、人心之间的关系的哲学大师。
19、王阳明先生晚年始终再强调一句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纪录片项目叫“事上练”百发展基金扶持作品他说品人须再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做事是最靠谱的修炼,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炼自己,在过程中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是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淀的境界。五百多年过去了
20、源于《知行录之传习录上》。(译文)心即是理。天下有没有什么心外的事、心外的理吗?
21、译文:心,即是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22、译文:人需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制约束自己;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23、坚守好自己的志向,就像心痛一样,哪里有闲工夫管其他人呢?坚守自己志向的道路就如同在刀尖上跳舞,虽然痛但是前方有希望的召唤着你,这时的痛苦都在自己内心深处,别人看不到,也无从体会。闲言碎语无利于自己的内心成长,倒不如把说闲话、管闲事的功夫用来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24、第二点就是所谓一物一太极,所谓的一物一太极指的就是万物自成一体的意思。所谓的太极要从道家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太极成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说太极是万物的初始和容纳。
25、你对某事物或道理是否知道得深切是可以从行为中看出的;而行为的正确精准与否也反过来影响到对事物的理解。
26、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薛瑄王守仁名言大全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27、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28、人须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29、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30、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31、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人一落地,本心的差异并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时光的变化,有些人的内心已经污浊不堪,失去了做圣人的资格。人要想成为圣人,就必须摒除遮蔽内心的杂念。
32、心是快乐的根,世上事不如意者十之八倘若都以泪眼相对,恐怕剩下的两分快乐也索然无味。诗人说不要因为错过流星而哭泣,那样你还将错过月亮。世界上很多的烦恼与不快乐都是自己造成的。不满足、不知足、不能坦然面对失败,时时想着攀比,那你永远也不可能发现快乐的奥秘。快乐不是上天的礼物,而是你自己的心给自己的礼物。
3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34、源于《静心录之七》。(译文)繁华过眼仅有三更那么短,名利牵人也仅有一根线那么长。
35、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6、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王阳明
37、白光尽处火轮现,草木山河金潋滟;落日如人老更赤,初日如人少方艳。
38、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遇到了不少流言蜚语,别让他人的目光或言语阻断你前进的脚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太过在意别人,反而会在他人的目光中迷失自我。世上有太多人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自己,只管认准你前进的方向,今日的诽谤与嘲笑必将成为来日的掌声。
39、译文:唯有天下的至诚,方能确立天下的大本。
40、译文:志不树立,天下就没有可成功的事,即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没有哪个不是靠志气才能学成的。
41、译文:心,即是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42、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43、所谓的心物一元其实说的是你自己的内心与自然界的万物之间是存在着不可割舍的联系的,所谓的一元指的就是一身一体的概念。这种一身一体的解释,其实与心外无物是统一的。都是说自然界的万物是由个人的内心所反馈出来的。
44、大批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45、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王阳明
46、 人世间所有的战斗,剥除了各种外衣之后,都是心战。
47、自三皇以降,先秦诸子,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所有大大小小的命题最终都在这三字上归宗。三字一出,洞见全体,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功夫,任凭你考三王、叩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有如此简易精一者,致良知之教也。
48、不仅是做学问,做任何事都别太看重成绩。做学问是为了丰富充实自己的内心,名利的获得本来是个附加物品,倘若为了追求所谓的名望才去学习,这就本末倒置了。学习本是兴趣使然,若把成绩看得太重,则失去了学习的快乐与意义。
49、03: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50、这里的道就是:“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的道,从这里也能够明白王阳明先生在对道的理解中,其实对道的解释就是自然万物的根本。
51、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52、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53、古语有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再也没有比真诚更锐利的武器,一颗真诚的心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奇妙魔力。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别人,即使那人当时不了解,日后也会了解。做人做事最重要在于真诚坦诚,不弄虚作假,遮遮掩掩,你耍手段,总会叫人疑心,倒不如光明正大,谦卑诚恳。
54、译文:志不树立,天下就没有可成功的事,即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没有哪个不是靠志气才能学成的。
55、夫学贵得之於心。求之於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虽其言出於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於孔子者乎?
56、 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57、所谓心外无物就是说,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其实是来源于你的内心。如曾经的一位高僧所说过的:“不是风动、不是书动,是我心动”,意思就是说外界的变化其实是内心的反应。
58、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明代思想家薛瑄经典诗句摘抄年代:明朝
59、与人言,宜和气从容。气忿则不平,色厉则取怨。薛瑄
60、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61、善恶皆有心生,故人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人对世间万物的好恶评价不过是个人情感的投射。功名利禄不过过眼云烟,得失往往在一瞬,勘破,自在。
62、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63、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64、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薛瑄《读书录》
65、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66、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67、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68、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69、在年少之时王阳明曾经鄙视拒绝父亲对他的科举求仕的要求,这被他的父亲视为最大的背叛。而当时他的父亲更是明朝的内阁大学士之这样的家庭和背景可见王阳明的特立独行。
70、做人重要的不是不犯错,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不足而改过。
71、内心有什么样的种子便结出什么样的果子。若一个人内心被名利美色占据,那自然会因此生出种种情绪,或忧愁、或悲伤。心的空间需要自己经营。
72、源于《知行录之传习录上》。(译文)性是心的本体,天是行的本源,健全心的基本功能就是健全性的功能。
73、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7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75、先生曰:“未培未去耳。”少间曰,“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
76、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77、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78、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79、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80、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81、人须在事上磨,方立的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82、薛瑄(1389-1464)明代思想家,著名的理学大师,河东学派的创始人,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今稷山县)人。
83、古今异宜,南北异俗,自非投身处地,焉能随盂水为方圆也?
84、(出处)《静心录之续编二》(译文)治学的牙根在于立志,理想一旦立定那么治学的功夫现已取得成功一半了。
85、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唯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
86、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87、要想成为君子,既要做到“温润如玉”,也要有“铮铮铁骨”。做人要方,处事有底线,做人讲原则,事有所不为。做人也要圆,圆融却不油滑,懂得包容退让之道。既能方也能圆,既能屈也能伸,这样才能在纷繁嘈杂的人世间为自己挣得一方呼吸之所。
88、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89、释文:没有知道而不去做的人,知道而不去做的人,那是因为不知道。
90、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
91、释文: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在容貌上下太多的功夫,往往就不能照管到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