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32句精选句子)
枫桥夜泊
1、远在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僧人,敲起了夜半钟。突如起来的隆隆之声,如霜风,如洪流,不顾一切地席卷冲走了诗人“剪不断,理还乱”的浓愁思绪。只剩下一片难言的空明澄净,宛如落下的月亮再次升起,洞然观照人间的一切,无声,无言。
2、离开时,售票处大厅处,一张小方桌前坐着一妇人,秋日斜阳,懒洋洋的。我们打听票据上的“枫桥”景点。她将手向侧前面一指,“就在那里,没什么好看的,前几年刚造,全假的。”
3、据日本学者考证,早在日本南北朝时期,《枫桥夜泊》就风靡于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元朝时《枫桥夜泊》被收录到《三体诗》中,被来中国游历的五山文学僧人中岩圆月等携带归日,对五山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由此在日本广泛传播且逐渐为人所熟知。五山名僧绝海中津的作品《文焕章归姑苏》中可以明显看到《枫桥夜泊》的影子:“十年梦断枫桥泊,吟兴正逢长乐秋。”室町时代,谣曲《三井寺》就化用了《枫桥夜泊》的诗句。江户时代,盛唐诗风盛行,《枫桥夜泊》愈发受到日本人的重视和喜爱。晚清学者俞樾曾言:“吴中寺院,不下千百区,而寒山寺以懿孙一诗,其名独脍炙于中国,抑且传诵于东瀛。余寓吴久,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造庐来见,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者。”由此可见,到了晚清时期,此诗连日本儿童都已耳熟能详。曾经风靡日本的流行歌曲《苏州夜曲》中也有“钟声鸣响的寒山寺”的歌词。而到了当代,《枫桥夜泊》则被收录在日本中学教材中作为日本中学生的必读作品之其在日本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4、从感觉世界到情绪世界再到理性判断的层层深入。
5、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6、一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玄宗奔蜀,国家动乱不安。当时江南稍为安定,不少文人纷纷逃到江浙一带避乱,这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夜,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霜华满天,夜半无眠,诗人想到身处乱世暂无归宿,遂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作品。
7、《唐风怀》:南村曰:此诗苍凉欲绝,或多辨夜半钟声有无,亦太拘矣。且释家名幽宾钟者,尝彻夜鸣之。如于鹄“遥听缑山半夜钟”,温庭筠“无复松窗半夜钟”之类,不止此也。
8、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对夜凉的感觉变得格外锐敏。“霜满天”的描写,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霜华在地而不在天),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
9、午后三点,钟声轰鸣。众人纳闷,我自作聪明:哦,是和尚的晚课开始了。导游笑了,那是游客在敲。寺院后院,一座钟楼,敲击一次五十元。院内,果有众多游客聚集在钟楼前。
10、《庚溪诗话》:六一居士《诗话》谓:“句则佳矣,奈半夜非鸣钟时。”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
11、但寒山回到日本后历尽千辛万苦,终究是没找到这口古钟。于是他便募捐集资,铸成了一对青铜钟,一口留在日本观山寺,一口送回了苏州寒山寺。
12、全诗的字面意思: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面对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我忧愁难眠。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13、原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4、然而,这还不够,在这孤绝冷峻、清苦幽寂、羁旅凄然的深夜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5、清代国学大师俞樾在《新修寒山寺记》中说:“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造庐来见,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者。”在日本,小孩子几乎都会背《枫桥夜泊》。
16、苏州之行,偷半日清闲,受张继之邀,循千年钟声,首访寒山寺。从古城中心出发,坐车约十多分钟,七八公里路。“姑苏城外”已然移至“城内”。
17、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
18、不解其忧,略知其味也可。“月落”“乌啼”“霜满天”,一组意象叠加,勾勒出一幅辽阔、清寂的深秋夜晚。“月”在古典诗词中本就带有特定意义指向,李白笔下的月用来“低头思故乡”,苏轼酒中的月“千里共婵娟”,杜甫的“月是故乡明”就更加直接了。开篇“月落”二字,奠定寂寥凄惶的基调,一种飘忽渺茫的哀思落笔泉涌。
19、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20、不过,也有说法是,大唐和尚鉴真,在双目失明66岁高龄的时候,随日本使者东渡弘法,把中国的佛教和文化带到了日本。
21、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落ち烏啼いて霜天に満つ
22、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2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4、后来,日本的大阪和静冈等地都建起了寒山拾得寺。《枫桥夜泊》这首诗也被编入了日本的教科书。
25、张继虽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太多痕迹,他这首诗却安慰了无数孤寂的旅人,也让寒山寺和枫桥名闻天下。
26、民间甚至还延伸为不祥之兆,“乌鸦嘴”招人厌烦由此而来。所以第一次在日本京都神社周围大量乌鸦倾巢而出,深觉惊讶。原来在日本“乌鸦”有神鸟之意,中日待遇天差地别。
27、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28、张继诗中的钟,已经在明清时,被盗运到日本。
29、从此,人们记住了寒山寺,也记住了这个读书人的一夜清愁。
30、全诗如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1、《唐诗三集合编》: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