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写给李白的诗有哪些(49句精选句子)
孟浩然写给李白的诗有哪些
1、▶古人讲“五子登科”,指哪五子,有何来由?被孩子问到了可别蒙圈!(孟浩然写给李白的诗有哪些)。
2、一直觉得李白是唐朝最狂的诗人,“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4、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颔联是说,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5、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颔联、颈联照例是对被赠诗人的恭维,写得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点,其中“红颜弃轩冕”与“迷花不事君”语义重复了,却是败笔。一般而言,这种情况都是语料不够造成的,可能此时李白与孟浩然尚未深交,所以也没什么素材好写,于是写得比较虚,而且重复。虽然诗中写到了“吾爱”和“清芬”,但仍是流于客套,同此一理。
7、那时候,杜甫还是个未名文青,李白可是当红大诗人,杜甫看李白的眼神一定是眼巴巴的。一路上,杜甫写了诗给李白:“李大哥,帮我看一看。”“李大哥,我晚上还想跟你探讨一下。”于是乎,“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游”——看见没有?两个男人好得没办法,晚上喝多了睡一个被窝,白天继续手拉手到处溜达。结果怎么样?没见到仙人,没采到仙草,没炼成仙丹,加之高适先退群。杜甫说:“李大哥,我得回去上补习班。”两个人就这样分手了。
8、杜甫春天想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春日忆李白》)
9、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10、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子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
11、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尾联是说,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够仰望着他?只在此拜揖他芬芳的道德光华!尾联又回到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孟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经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的写仰望又翻进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拜,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12、孟浩然作为山水田园诗人,那么他的性格肯定是安静恬淡、与世无争的,那么这种性格的人,怎么会和李白成了好朋友呢,因为李白是一个豪放不羁又向往功名利禄的人,这俩人性格差太多了啊。
13、“醉月频中圣”,什么叫“中圣”呢?我们说“圣人”是指品德很好的人,而这里的“中圣”不是指品格道德的圣。古人往往把酒分成两等:一种是滤过的酒,叫清酒;另一种是刚刚酿好还没有过滤,酒上还有浮沫的,叫浊酒,所以你看古诗里边常常说什么“一壶浊酒”、“浊酒一杯”等等。
1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孟浩然之广陵~
15、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16、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17、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18、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李白出蜀后,游江陵、潇湘、庐山、金陵、扬州、姑苏等地,然后回头又到了江夏。他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巧孟已外游,李白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诗,表达敬仰和遗憾之情。“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句,即透出仰慕而未能一见之意。
19、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去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如果说颔联是从总的方面写他的生平,那么颈联则只是从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这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
20、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21、正如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所言:“一气舒卷,其质健豪迈,自是太白手段”。
22、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是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竣工于1985年。
23、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24、杜甫一生给李白写过十五首诗,而李白回赠他的诗却很少,只有似有若无的四首。杜甫喜欢李白,李白喜欢的人可不是杜甫。他喜欢的人是谁呢?
25、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26、▶人民日报发布中小学开学最全贴心攻略:孩子,请做好开学准备!
27、▶100种绝美中国符号,太惊艳了!值得珍藏~
28、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我今年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着百姓。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推测今年的自然气候,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29、裴迪,生卒年不详,字号不详,可就因为王维喜欢他而出了名。
30、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颈联是说,明月夜常常因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的意思,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
31、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3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33、在这里李白用这句话来形容孟浩然,他的德行就像巍巍大山,连仰望都做不到,使得他对孟浩然的仰慕之情又进一步升华了。
34、孟浩然年长李白十二岁,李白刚出四川时,孟浩然已是名扬天下的大诗人。
35、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36、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孟浩然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王昌龄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新、旧《唐书》有传。与王维并称“王孟”。李白诗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芳。
37、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38、然而就是这样一朵高岭之花,却对一人推崇备至,还为他写下一首千古名作,开篇便直接表达爱慕之情。
39、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40、“红颜”“白首”是从少年到中年,“轩冕”代表着官场名利,而“松云”则是隐逸的象征,他放弃仕途,选择归隐,这样的高风亮节让李白钦佩不已。
41、杜甫刚分手就想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
42、诗的第一句,诗人十分自谦地表示自己一事无所,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孟浩然是孟子的第33代孙,家里更是襄阳城中有名的书香门第,他自己也是少年有才,王维、王昌龄、李白都是他的好友,他的诗句更早就传遍京都。这样的才子,又怎能算是书剑两无成呢,这句不过是讽刺自己一身才华,却不得重用,是朝廷有眼无珠!何等的快意恩仇
43、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44、醉月句: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
45、开元十六年(728年),孟浩然在长安第一次见到王维。彼时,39岁的孟浩然科考不第,仍是白身,而27岁的王维已官至尚书右臣。王维20岁时高中状元,相貌出众,诗画书琴无所不精,深得玉真公主喜欢。王孟二人虽地位悬殊,但因为诗歌而结识,遂成为忘年之交,相见恨晚。王维为孟浩然画像,还经常带他去自己的办公室玩。有一天,两人正在办公室说话,唐玄宗进来了。慌忙中孟浩然藏在王维床底下躲猫猫,结果还是让玄宗发现了。玄宗问诗,他自诵所为,读到“不才明主弃”一句时,玄宗就很不高兴,让他哪里来的还是回哪里去。离别的时候,孟浩然写诗赠王维:“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46、“红颜弃轩冕”与“迷花不事君”语义重复了,是为败笔。
47、开元十七年(729年),28岁的李白自安陆前往孟浩然的隐居之地襄阳鹿门山,专程拜谒40岁的孟浩然。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早已誉满盛唐。二人一见倾盖,孟地主对李白也不错,那是天天好吃好喝好招待。不久,他们一起去江夏(今武汉)游历月余。孟地主要继续去扬州风流快活,李白有事不能同去。送别时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看见没有,李白喜欢孟浩然,眼巴巴目送他“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直到孤帆远影在他的视线里消失掉,什么也看不见。
48、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