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简介及代表作品(35句精选句子)
茨威格简介及代表作品
1、1942年,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丽莎白·绿蒂(33岁)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茨威格简介及代表作品)。
2、由作者本身的题记,我联想到罗曼·罗兰作《巨人三传》时的一种期许:世界简直透不过气来,让打开窗户吧!把自由的空气放进来吧!让呼吸英雄们的心灵吧!
3、阅读《感情的混乱》是让人着迷的,跟随人物的视角,像侦探破案一样,逐渐抵达一个灵魂的核心;那过程:心痒难揉,大跌眼镜,长吁一声。
4、于是,他感到心力交瘁。这不是肉体的疲劳,而是心灵的疲惫。所以他在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之后,选择和夫人服毒自杀。
5、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6、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
7、190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银弦集》,收录50首诗歌;1902年,转入柏林大学攻读哲学;维也纳《新自由报》刊出了第一篇小说《出游》,取材于《圣经》;出版了《波德莱尔诗文集》;编选了《凡尔哈伦诗歌集》。(3)
8、喝下毒药的是绿蒂。她对茨威格的爱是那么卑微,他竭尽自己去写作,她竭尽自己去处理他的文字,因为自己的哮喘而害怕拖累。然而即使在茨威格的自传中,绿蒂也只有在结尾处出现。甚至这一场自杀,也早有预谋,《与魔鬼作斗争》中的那篇《克莱斯特》,绿蒂被描述为一个“过去对他来说谁也不是的”“身患绝症的女人”,在主人公克莱斯特决定与这么一个“注定要死”的女人共赴死亡时,他想的还是“为他所爱”的玛丽·冯·克莱斯特。
9、《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写一个贵妇人企图用道德去感化一个赌徒而最终失败了。作者探讨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表面看似冷若冰霜的贵妇人,也曾有那么一天激情似火,莫名其妙地爱上一个赌徒,被非理性趋势去做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10、在罗丹朴素的乡下住宅里,我们坐在一只小桌子周围吃了一餐家常便饭。他慈祥而柔和的顾盼,坦率的神情,立刻使我忘记了局促。
11、宁浩最新上映的电影《疯狂的外星人》,探讨了人的身份和地位的话题,这部电影的让人玩味的荒诞在于用服饰和科技区分文明高下等级的方式导致一系列的阴差阳错。
12、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13、女性视角:《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偿还旧债》
14、从皇帝拿破仑到南极探险家斯科特,从“逃犯”航海家巴尔博亚到创作出《马赛曲》的普通小兵鲁日,茨威格的目光不只是朝着那些功成名就身居高位的大人物,他同样看到了更多平凡小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他用一个个故事,向强者致敬,向失败者还以其应有的尊严。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作家茨威格追求一生的精神品质:平等,尊重,美。
15、法西斯上台前,茨威格的创作如日中天,在德国作家中拥有读者之众,很少有人能超过他。他的作品雅俗共赏,销售量直线上升,他思想深邃而不流于晦涩,文字平易而不流于肤浅,情节动人而无斧凿的痕迹。
16、后来,他大功告成似的松了一口气,丢下小刀,把刚才的那块湿布给塑像盖上,那种小心翼翼的神情,宛如一个男人给他情侣披上披肩。然后转身向外,那魁梧的老人恢复了初见时的样子。
17、除了巴勒斯坦和美国,布宜诺斯艾利斯收容的难民最多。早在1934年,纳粹吞并奥地利的四年前,他就已经开始了逃亡,这在之后逃亡成为茨威格安身立命的唯一方式。1934年他被德国归入“德意志不欢迎的、有毒作家一号名单”,出逃至英国时,签证上也赫然标注着“敌侨”二字,只能有五英里的活动范围。从萨尔茨堡-伦敦-纽约-里约,物理的空间逐渐扩大,但内心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少。
18、1942年,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丽莎白·绿蒂(33岁)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4)
19、乔治•普罗尼克:我开始读茨威格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感受。后来,茨威格弟弟的养女告诉我,作家本人觉得自己会被彻底遗忘。茨威格曾预测他的作品会由于各种原因在大众视野中渐行渐远直至消失。
20、这么一个胆小懦弱又记仇的茨威格,也只有在这个女人面前尽显自己的自私和懦弱。弗里德里克·玛利亚·冯·文特尼茨,那个著名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原型。茨威格想要写自传了,要完成这项工程,需要这个女人,她曾经陪伴自己三十余年,曾经见证过自己光荣显耀。
21、时间:2019年9月20日周五14:00-15:30
22、这身体魁梧、肩膀宽阔、一脸灰白胡子的老人后退了一步,侧着头细加端详。“是的,我想没有什么毛病了。”
23、于是,格鲁西坚决地回绝了。已经是这么小的队伍了,还要再分一次。不行,这可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他的任务是追击普鲁士的部队,心无二用。他拒绝去做不符合皇帝命令的事情。军官们沮丧地沉默着。他的周围出现一阵沉默。在这沉默中,不可挽回地流逝了那决定性的一秒钟—这是后来用词语和行动都再也无法抓住的。威灵顿胜利了。他们继续前行:热拉尔和旺达姆(Vandamme)生气地握着拳头。格鲁西也变得不安了,他越来越没有把握:很奇怪,普鲁士人还没有出现,很可能他们已经离开了开往布鲁塞尔的方向。不久以后,侦查员报告了可疑的迹象,他们的撤退转成了直接开赴战场。现在全速赶去增援皇帝,那也还来得及,但是格鲁西还是越来越焦急地等着信使,等着皇帝让他回军的命令。但是,没有任何消息。只有对面越来越远的沉闷炮声滚过颤抖的大地:这是滑铁卢的铁骰子。
24、混乱而碎裂的生存环境,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造成了大量情感沦落者,内心的孤独无助常常促使他们表现出一些僭越情理的行为,那完全是一种不自觉的挣扎,是溺水者妄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的徒劳。正因为此,茨威格作品的人物都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勇气和高傲。(6)
25、茨威格自杀了,用一种孤绝到极致的方式,他内心的坍塌,以一种相当释怀、安宁的方式呈现,不再担惊受怕了,他给前妻弗里德里克写了封信,里面写道:“带着我的思念和友谊,望你勇敢起来——你知道我现在是怎样的安宁,幸福。”
26、或许这么多年了,茨威格还是会想起《耶利米》的那句台词:“我诅咒上帝,在精神上将他杀死。”
27、阅读这篇小说可谓惊心动魄,情节虽简单,但心理起伏变化的出色描写成为小说的最大看点,大人们任何一个平常的举动或言辞在男孩的心里都可能掀起惊涛骇浪。埃德加的跟踪和偷听为平常之事增添紧张的色彩,可见在小说艺术里视角选择的重要性。
28、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归类并非绝对可靠,事实上,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联系纽带比我们看到的复杂得多,有的篇章独一无有的篇章则仿佛是好几篇作品杂糅的结果。这恐怕是连作者本人都没有意识到的。
29、茨威格从世界文坛上选择了三位作家作为他研究的对象,从心理分析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来研究这三位作家的生活和创作,他们是意大利作家卡萨诺瓦、法国作家司汤达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茨威格认为,这三个作家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创作阶段,一级高于一级。卡萨诺瓦是原始阶段,他的作品无非是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白描一番,一一诉之于纸,未加评论,未作分析。而司汤达是心理学阶段。到了托尔斯泰则更进一步,进入道德、宗教阶段。
30、乔治•普罗尼克是斯台芬•茨威格的传记作者。他所著的《不能承受的流亡:世界尽头的茨威格》(TheImpossibleExile:StefanZweigattheEndoftheWorld)于五月由OtherPress出版
31、《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是著茨威格的代表作,最早出版于1927年,由最初的5篇文章历次增订,扩展至14篇。茨威格选取历史上的关键时刻,在这些千钧一发的紧张瞬间,集中展现人类命运的跌宕和伟大心灵的力量。
32、人为的给它冠上第三个亮点。这些事件彼此间似乎毫无联系,但经过上面思维导图的分析,我们可以触碰到断藕之间那些似乎不重要的丝,正是这些丝将独立的事件连成一个整体,产生1+1>2的效果。我并不清楚作者本人的想法,但我希望他有此深意,我相信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33、 (英)斯蒂芬·茨威格著,舒昌善译.人类的群星闪耀时(M),三联书店,2015:4-5,13,213,256
34、在阅读本书之前本书所言的14个历史时刻中,我略有了解的仅有五个。但生僻归生僻,茨威格用心擦亮的这些历史的瞬间,却让我这个并不熟悉这些历史的人怦然心动。其描写的细腻与独到的见解,是亮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