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100句经典语句(71句精选句子)
大学中庸100句经典语句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3、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大学中庸100句经典语句)。
4、出自《中庸》。诚实是天道的自然法则,做到诚实,是为人到的法则。即诚实的人,合乎天道人道,不必去考虑言语是否得当。
5、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6、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7、(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8、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9、『2』「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1、译文: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鱼去取得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欢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生命去取得大义。
1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3、大意: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14、大意:积累善行善德的家族,这个家族的福报不会断绝,家族的后代也会享受福报。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这个家族会经常发生灾祸,甚至连累后代。
15、(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像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16、(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17、大意: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18、(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19、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21、『18』「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22、释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23、『1』子曰,「素隐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24、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25、《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
26、译文:树梢大于树干,树就要折断;尾巴大了就一定不能摇摆灵活。
27、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8、译文:所以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
29、『13』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30、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31、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32、译文:所以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
3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4、译文: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35、上个星期五的朗诵比赛,我们班又拿了一个一等奖。这个一等奖也是来之不易的。老师一接到通知,就抢先进行了计划和选题,接着就组织我们进行练习,开始的那几天,我们除了在学校练习之外,老师还要求我们每天回家练习朗读,实际上,这就是在作充分的准备。离比赛还有两天的时候,老师每天又抽两节课给我们排练,此时,她专门注意纠正我们的舞台效果。正式比赛的时候,我们全体同学无论是字正腔圆,还是精神面貌、感情投入等多方面都比别的班要好。现在来看,如果不是老师抢先计划并组织我们充分准备,我们就很难拿这个一等奖啦。
3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37、『22』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於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38、『3』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39、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0、(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4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看完这部分,使我懂得学习和工作都要有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这对于在法院工作的我来说非常重要,在开庭之前要认真阅读每一本案卷,做好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在庭审中抓住庭审过程的争议焦点,围绕争议焦点调查和审理案件,但是实践中,一般当事人大都缺乏出庭经验和技巧,在庭审时提不出观点,抓不住重点,找不到焦点,而是采取平铺直叙的方法或是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的方法。这就需要法官有安静和平的心智,神思安稳,思虑周详问题,以平等宽容的心态注意观察当事人的心绪,体察当事人的心态,揣摩当事人的心理,以便及时准确地“对症下药”,找准妥善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及时化解纠葛。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就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案件。
42、(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43、(虽然熟读《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应对;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44、大意: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4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论语》
47、出自《中庸·治国》。喜欢学习知识,就是接近了智慧,努力的去实行,就是接近了仁道,知道了羞耻,就是接近了勇敢。
4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9、(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自己的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诚;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遇到疑惑,要考虑是否向别人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
50、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5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
52、『4』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53、译文: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
54、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55、(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5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57、大意: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
5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论语》
59、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60、(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61、大意: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6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3、(译文)君子依据中庸之道行事,有的人却半途而废,可是我却不能中途中止。
64、大意: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6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66、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6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8、『14』「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69、译文: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
70、(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