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解释(35句精选句子)

2023-05-19 09:32:27

农谚解释

1、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释义: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农谚解释)。

2、冬至进九后,就是数九的时候了,天气极其寒冷,真正意义的冬天已经到来,野外气温非常低,冰封雪地,各种绿色植物,便进入冬眠期了。

3、意思是是指如果一年中有两次立春,一定是多雨的年份;如果一年中没有立春,农耕就会很顺利,很适合农业生产。

4、  (小麦)种在水上,收在火上。小麦虽然不像水稻,在水里泡着生长,但是,它是喜水的农作物,只要水肥充足,增产潜力很大,但是,到了夏至,被干热风一吹,三两天就到了收割期,即所谓的收在火上。

5、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小雪或者是大雪节气的时候,如果能降一场大雪,那么第二年准是丰收年。而如果晚上的霜比较大,那第二年就是大晴天。其实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冬季的时候正是田间管理和农田基本建设的阶段,而这个时候降雪,不但能缓解北方部分地区的旱情,而且还能冻死地里的害虫,所以对于越冬的小麦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在民间还有着“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6、在小雪节气的时候,本来是应该要下雪的,如果没有降雪那天气就有点反常。而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在小雪节气没有降雪,那第二年小麦的收成就不好,麦粒也不饱满。因为在农村里还有着“小雪大雪不见雪,来年灭虫忙不撤”、“小雪大雪不见雪,小麦大麦粒要瘪”的农谚。所以,北方的农民朋友都是希望在小雪的时候,能多多少少降点雪。

7、  一步三棵苗。该话是朝着玉米说的,当时种的品种是白马牙,秸秆高,一是不抗倒伏,二是苗密了爱出枪杆(光长秸秆不长棒子的玉米),所以在定苗时,株距要大。

8、1927年,海陆丰12000女青年参加粉枪队

9、  菜园子没神没鬼,靠的是肥和水。菜园子没有神秘可言,只要肥水充足,蔬菜的产出就多,质量也好。

10、  秋垡如施粪。秋后垡地,有利于土壤疏松,改良土壤,又能冻死土壤里的害虫。有利于来年春耕。

11、  春到来年加十一。这是过去农民们历年对每年立春时日的一个总结。比如说,2016年的立春是腊月廿而2017年的立春则是正月初相差十一天;但是,这种算法只限于农历纪年。2017年是丁酉年,正月初七立春,这年闰六月,照样是这个丁酉年,腊月十九立春,就是说一年两个春,因为,两个春在一年,就没有加十一这个说法了。其实,丁酉年的腊月已经是公历2018年的2月4日了。如果按公历纪年计算,不会出现一年双春。而当农历非润月年立春的时日加定是来年立春的时日了。

12、这句农谚的字面意思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其说的是在小雪节气当天如果降雪了,那么来年准是一个丰收年。这句农谚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小雪的时候降雪了,那就会冻死地里的一些病虫害。而病虫害少了,自然庄稼长得好。并且融化的雪水还能缓解旱情,自然第二年更容易大丰收。这句农谚和“瑞雪兆丰年”是一样的道理,村里的老农民也表示,小雪天气降不降雪,是可以预测来年收成好坏的。类似的农谚有“小雪雪漫天,来年必丰产”。

13、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释义:春天的天气象是孩子的脸,一天之内也会有不同的变化。

14、  夏至五月半,麦子都是面。适逢农历五月中旬夏至,风雨调和,麦子长得籽粒饱满。

15、在潮汕经常流传着“早出日头唔成天”这条关于天气的谚语。意思是说:早晨,当我看到太阳较早出现时,天气便要变坏;如果看到太阳较迟出现,便是晴天。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潮汕地区的春夏秋常刮西风,朝霞将随空气自西向东流动,渐渐向上空会聚为雨。潮汕先民虽然不知什么道理,但对此现象却有深刻的认识,因而每见早出日头,就会在出门劳作时带上雨具。

16、春到三分暖。 释义:一到春天气温就开始回升转暖。

17、"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18、  干耪如施粪,湿耪如夹棍。所谓干耪,土壤水分少,耪上去的土疏松,对禾苗生长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而土壤潮湿耪地,烈日一晒,土质板结,制约了禾苗的生长,所以有以上的总结。

19、北方谷雨食香椿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

20、  以上,是对我县多年来气象谚语的总结,但是在解析上难免出现偏颇,谬误,请读者多加指正。

21、意思是立春时节下雨,淋湿了牛头的话,那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天气就会比较异常,这样一来会影响春耕、春播,不利于秋天的收成。

22、  夏至五月初,麦子一把麸。该五月,指的是农历五月,适逢农历五月初夏至,麦子多受干热风袭击,当时缺乏灌溉措施,看着麦子干旱而死,麦粒很秕。

23、  腊月三场挂,来年收棉花。树挂,即雾凇,景色很美。而冬天尤其是腊月下树挂的年头,预示着来年棉花收成好。

24、别小看潮汕的“厝”,四点金、下山虎、驷马拖车,美到你晕

25、  气象谚语种中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被窝缩狗;五九六九背阴消,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黄牛遍地走。一九二到了冬至,进入小寒,告诉人们,天冷了;三九四九的时候,小寒已过,进入大寒,滴水成冰,冷到极致,狗能钻被窝吗,值得印证;到五九六九的时候,春,迈着蹒跚的脚步走来,冰雪暗中消融;雨水到了,河开了。大雁闪着翅膀,报春来了;再过两个九的时候,蛰伏在地里,叫黄牛的甲虫跑出来了,预示着,要种地了。

26、  燕子低飞沙燕叫,蚂蚁搬家蛇过道。根据动物的特有本能,预测天气,将要下雨。

27、  种地不施粪,就是瞎胡混。用另外一则农谚做解:要长好庄稼,全靠肥当家。可见,种地不施粪,只能是胡混了。

28、躲雨,大家自然也会聊一聊关于雨的话题。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句徐闻农谚:“雷打秋,有作无收;秋打雷,稻籽结成束。(束,其实这里应读如徐闻话中的锤(tui),与雷(lui)字同韵,难以找到相应的字,姑且以“束”代之。为某物数量多且簇拥在一起的意思,类似“一束束的、一团团的、一簇一簇的”。)”打,也有人根据语境用“压”字。作,意指劳动、干农活。秋,收,在徐闻话里同韵。为了讲清楚这句农谚的意思,我特意上网查一查今年的交秋时刻。网络显示交秋时刻是“阳历2020年8月7日09:06:03”。这则农谚的大意是说,交秋前,即9点06分之前,如果听到雷声,便是雷打秋,预示着这个秋天干旱,水稻因缺水而收获甚微。反之,如果是交秋之后才打雷,便是秋打雷,预示着这个秋季雨量充沛,将看到稻穗一束一束地、颗粒饱满地低垂的丰收景象。

29、  由于农历闰月与非闰月年的原因,有的年份二月里寒食,有的年份三月里寒食,按历来习惯,二月里寒食春短,三月里寒食春长。因此,到了种地的节气,就有了头寒食种地和过寒食种地的区别。

30、  棒子不出手,能打五六斗。这是在过去,对玉米亩产的估产。就是说,用手攥玉米棒子,尖儿和根不能出手的情况下能打五六斗,当时一斗是40斤,一亩地的产量是200至240斤。

31、鸣鸠拂其羽:谷雨后五日,“鸣鸠拂其羽”。鸠即鹰所化,布谷鸟。明朝刘伯温有诗:“鸣鸠语芜声相应,又是人间一度春。”芜是杂草。可“春谷终期吹羽翼”,鸠鸣预示着春要结束,此时田野里到处回荡着它“家家种谷”的殷切呼唤。

32、妈,你当年咋看上我爸的?!网友晒出爸妈结婚照,笑抽了!

33、  天上骆驼云,雹子要来临。对天气的突变,实际的观察,往往预测正确。

34、意思是如果立春在农历腊月,那么春雨来得比较早;如果立春在农历正月,那么春雨下来的就比较迟。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写给老师的祝福语毕业赠言(51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