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全书(34句精选句子)
鬼谷子全书
1、他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
2、何以知其然耶?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网罟屋州闾乡里者,曷常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朝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耶?并与其圣智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代而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智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3、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壁帛、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箝之,其事用抵戏。
4、对眼睛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明亮;对耳朵来说,最重要的是灵敏,对心灵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智慧。人君如果能用全天下的眼睛去观看,就不会有什么看不见的;如果用全天下的耳朵去听,就不会有什么听不到的;如果用全天下的心去思考,就不人有什么不知道的。如果全天下的人都以像车辐条集辏于毂上一样,齐主协力,就可明察一切,无可阻塞。以上讲察之明。
5、钩钳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璧白、采邑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钳之,其事用抵巇。(鬼谷子全书)。
6、《鬼谷子》强调的摩意,在先秦预测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使预测技术的发展重点,从搜集政治、经济、军事等外在信息进行分析预测而扩展到对中心决策人物的内在心态等进行分析预测的更为广泛的范围。这是战国时期人文思潮的出现带来的重人观念和注重人事人为思想发展的结果。后代面相术士奉鬼谷先生为祖师,也主要是因此术而为之。
7、理道本是混沌的万物之始,以变化之理研讨万物,内容是无穷无尽的。
8、一般人的常情是,说出话就希望别人的从,做事情就希望成功。所以聪明的人不用自己的短处,而宁可用愚人的长处;不用自己的笨拙,而宁可用愚人的技巧,因此才不至陷于困于困境。说到别人有利的地方,就要顺从其所长,就到别人的短处,就要避其所短。甲虫自卫时,一定是依靠坚硬和厚实的甲壳;螫虫的攻击,一定会用它的毒针去螫对手。所以说,连禽兽都知道用其所长,游说者也应该知道运用其所该运用的一切手段。(鬼谷子全书)。
9、是也;有为苏子纂集吕尚《周书》之言,如《符言》之录自齐太公《阴符》,是也。"
10、将为肢箧探囊发匮之盗,为之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扃橘,此世俗之所谓智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滕、扃橘之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智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故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其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
11、己欲平静以听其辞,观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符应不失,如□蛇之所指,若弈之引矢;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铁;若舌之取燔骨。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圆与方。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是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12、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用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者,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
13、⑤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假如识气只是单纯的暂时寄柱,那么奸邪就会乘虚而入。
14、如果意志力不强,势威衰弱,精神不专,那么就会把话说漏,引起对方疑心而导致时局变化。
15、语。他还认为刘向曾经著录《鬼谷子》,而刘歆"于古书多窜改,务合己意","非复乃父为学
16、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巧,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虫之捍也,必以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所长,而谈者知用其用也。
17、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少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18、故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异同之分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
19、故曰:“辞言曰病、曰恐、曰怒、曰喜。”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恐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汇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恐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仍于敢;一愚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是故与智者言,将此以明之;与不智者言,将此以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故事不乱。终日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20、对于《鬼谷子》一书,历来人们的毁誉褒贬不一。但书中所崇尚的隐匿阴密的权谋和奇诡变诈的数术,都有当时的背景和特定的含义。并不等同于现在的含义。对于这样一部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必须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吸收其精华,扬弃其糟粕,使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1、如果上层昏庸,不理国家政务,下层纷乱不明,大臣为百姓处理事情事事抵触,还自鸣得意;不接受外面的新思想,还自以为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朝廷诏命自己,虽然也要迎接,但要有所防备。如果要拒绝诏命时,也要设法给人一种错觉。就像圆环旋转往复,随机应变,运用自如,使人不能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如此才算真正掌握了进退的秘诀。
22、(19)收语尽藏而却之:收起以前所使用的威胁语言,从此矢口不谈。
23、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就是这套《鬼谷子全书》豪华珍藏版(文白对照)。其设计和排版,本身就是一门深奥的艺术,而珍藏版更是值得收藏以流传后世!
24、一个人心中有欲望,才会有一种想法,使欲望化为现实。所谓“志向”不过是欲望的使者,欲望过多了,则心力分散,意志就会薄弱,就会思力不畅达。
25、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财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宣之,此飞箝之缀也。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可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26、《鬼谷子》不仅在中国国内流传了两千多年,而且很早就流传到了国外,尤其在德国、日本、美国及东南亚等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德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对鬼谷子的评价是:“鬼谷子的察人之明,对历史可能性的洞察以及对当时外交合纵连横艺术的掌握,必然使他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日本著名企业家大桥武夫则把鬼谷子智谋运用到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当中,并写出了一本《鬼谷子与经营谋略》的著作而受到商界的普遍推崇。
27、当事情发生危机时,只有圣人才知道,能独自维护其功用。圣人总是顺应事物变化的原理来说明事情的原委,并且能通过各种谋略,来观察细微之处。万事万物刚刚萌芽的时候,就像秋天鸟兽之毛一样细微,一旦发展起来就像泰山的根基那样稳固。当这种圣人的德政推行外方后,那么奸邪小人一切阴谋诡计尚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加以堵塞,乃至于消灭,可见抵巇是一种道术。
28、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索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索应也,必有为之。故微而去之,是谓塞□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
29、只要自己说话就希望有听众,只要办事情就希望能成功,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一个聪明人不用自己的短处而用愚者的长处,不用自己的笨处而用愚人的擅长,这样就使自己永远不会陷于窘迫。说到有利的一面,就要发挥其长处。说到有害的一面,就要避其短处。甲虫防卫是用其坚硬的甲壳,而毒虫行动,一定用那有毒的螫子。连禽兽都知道用自己的长处,何况进谏的人,他们更应该如何使用游说术了。
30、纵横家(以《鬼谷子》为代表)的哲学观,深受《老子》哲学的影响。纵横家的道家思想体现在其纵横“捭阖”的社会活动之中;纵横策士们在道家思想的指导下,力求“变动阴阳”,从而达到“柔弱胜刚强”的目的。
31、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32、本篇首先从揣情与摩意的关系入手,论述了摩意的基本特征和对于“成事”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篇又讲述了摩意的种种手法和技术,论证了摩意的基本原理。
33、关于开放和封闭的规律都要从有阳两方面来试验。因此,给从阳的方面来游说的人以崇高的待遇,而给从阴的方面来游说的人以卑下的待遇。用卑下的来求索微小,以崇高来求索博大。由此看来,没有什么不能出去,没有什么不能进来,没有什么办不成的。用这个道理,可以说服人,可以说服家,可以说服国,可以说服天下。要做小事的时候没有“内”的界限;要做大事的时候没有“外”有疆界。所有的损害和补益,离去和接近,背叛和归附等等行为,都是运用阴、阳的变化来实行的。阳的方面,运动前进;阴的方面,静止、隐藏。阳的方面,活动显出;阴的方面,随行潜入。阳的方面,环行于绺和开端;阴的方面,到了极点显就反归为阳。凡是凭阳气行动的人,道德就与之相生;凡是凭阴气而静止的人,开拓热就与之相成。用阳气来追求阴气,要靠道德来包容;用阳气来结纳阳气,要用外来约束。阴阳之气相追求,是依据并启和关闭的原则,这是天地阴阳之道理,又是说服人的方法,是各种事物的先异,是天地的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