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书的内容和译文(98句精选句子)

2023-12-08 11:15:51

论语全书的内容和译文

1、记录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2、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

3、曾子说:“有雄心壮志的人必须坚强勇敢,因为他们有伟大的责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把促进“仁爱”视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重要吗?难道这场斗争直到死都没有停止吗?它离我们很远吗?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5、3(国学经典)《论语》为政第二 (1-12章)

6、孔子说:“回顾你所学的知识,你可以获得新的理解和经验。因此,你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7、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8、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论语全书的内容和译文)。

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10、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11、《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神秘莫测。

12、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头、牛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

13、译文:孔子说:“金钱和地位,人人都想要有;如果不用正当方法获得,君子是不接受的。贫困和低贱,人人都厌恶;如果不用正当方法摆脱,君子是不逃避的。君子离开仁德,怎么能够成名呢?君子连一顿饭的时间都不违背仁,紧急关头是这样,颠沛流离时刻也是这样。”

14、(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15、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16、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学习的正确态度,第三句讲教育人的正确态度。

17、教育家钱穆认为:《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

18、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1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0、21(好文分享)读完这五句话,你会明白很多

21、孔子说:“学了,然后按时实习,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相会,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3、(星云大师《迷悟之间》《结缘 幸福箴言》1-95合辑(全书完)

24、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2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6、30(国学经典)《论语》季氏篇第十六(1-14章)

27、18(好文分享)和明白人说话,和踏实人做事,和厚道人谈情

28、译文:孔子在河边上感慨地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啊!日夜不停地流走了!”(孔子这两句富哲理的名言,时刻在提醒人们,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能让片刻的光阴白白流走。)

29、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

3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

3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2、大意: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相结合。

33、大意: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多学、多思、多问)

34、(星云大师《迷悟之间》《自在 人生哲学》1-94合辑(全书完)

35、1 (好文分享)1 新的一年,要让自己坐前排

36、译文:子贡问道:“乡里都称赞的人,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乡里都厌恶的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不如乡里的好人称赞他,坏人厌恶他,这才是真正的好人!”

37、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38、为每章论语“注释”“译文”,尽管可以参考很多有关论语译注的版本,可真正形成让人相对满意的文本,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并要从不同的诠释中梳理出合乎本义的内容。仅这一项,不但要耗去很多时间,更需要有一定的儒家文化的功底。本书中的“老张说”,则有创新的意蕴。它类似于李泽厚先生《论语今读》中的“记”,是其对某章论语更有说服力的解说,乃至更深意义上的探寻;有些地方,还有属于作者自己的感悟。读论语不读到深处,是不可能抵达如此境界的。

39、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孔子以松柏傲霜雪为喻,赞颂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坚强不屈、忠贞不渝的高贵品格。)

40、(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4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42、18 (国学经典)《论语》乡d篇第十(1-14章)

43、(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44、字词解释:川:河、河流,逝:流逝,斯:这,舍:舍弃。

45、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46、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47、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4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49、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50、1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9)乎?”

51、《易经》:“乾,元亨利贞。”——玄妙深邃。

5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5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54、29(国学经典)《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22-42章)

55、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

56、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57、飞鸟相与还。Thebirdsflyfromandbacktotheirnestsearlyandlate.

58、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59、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60、译文: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61、(tr.bySunDayu1997:76—77)

62、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呀!

63、22(国学经典)《论语》颜渊篇第十二(1-12章)23(国学经典)《论语》颜渊篇第十二(13-24章)

64、33(国学经典)《论语》微子篇第十八(1-11章)

65、译文:子贡问怎样做才算一个君子。孔子说:“首先把他想说的话实行起来,然后再把已见之行动的想说的话说出

66、字词解释:时:按时说:通“悦”,愉快朋:志同道合的人愠:生气,发怒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67、④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68、(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69、1(国学经典)《论语》学而篇第一(1-8章)

70、(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71、字词解释: 故:旧的知识,知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可以凭借。 以:凭借为:做,成为。

72、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如果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浮夸,二者配合适中,才算是大雅君子!”

73、(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74、(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75、(译文)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76、7(国学经典)《论语》里仁篇第四(1-13章)

7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78、(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79、15(国学经典)《论语》泰伯篇第八(1-21章)16(国学经典)《论语》子罕篇第九(1-16章)

80、(翻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81、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2、问君何能尔?Beingaskedhowitcouldbethus,Ireply,

83、译文:孔子说:“听到马路消息就到处传播,那是违背道德的。”

84、27(国学经典)《论语》宪问篇第十四(23-44章)

85、大意: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86、史译本:TheMastersays,“Invain,invain.Ihavemadefutileeffortsforlongtoseeamanwhocanseehisownweakpointsandpracticeself-criticism.”

87、(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88、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子。”(《子路》)

89、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90、译文:孔子说:“在真理面前,对老师也不让步。”

91、孔子说:“该是‘恕’吧!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应强加给别人。”

92、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3、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94、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95、(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96、(选自郭尚兴《新编中国文化史》p.244)

97、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于气象的谚语有哪些句子(25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