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美育书简(86句精选句子)

2023-11-13 09:33:55

席勒美育书简

1、审美能让人暂时忘却现实的压抑,有助修身养性,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至于到底是审美还是审美过程中遇到的绝对否定者导致人获得自由就有待考证了。我们可不可以猜测真正使审美有助于人格教育的是存在于审美活动过程中的绝对否定者,而席勒并未意识到这点。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美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16ZDA110)的阶段性成果

3、该书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是人性分裂的根源,它切断了人性的内在联系。因为“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回报彼此脱节,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片断”,必然导致人性的分裂。席勒认为,人性既受到“感性冲动”,即自然必然性强加于人的物质性的限制,也受到“理性冲动(形式冲动)”,即精神必然性强加于人的意志性的限制。从而造成人性的分裂。要恢复分裂的人性,“通过经验解决政治问题,必须通过审美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才能实现自由”。革命和国家政权解决不了人性分裂的问题。完美的人性应该是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的和谐统而这只有通过“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的中介才能实现。一个原因是,只有在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和谐统一的游戏冲动中,即在审美境界中,人才能实现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被动与自由的统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其次,感性的人只有通过审美状态才能进入道德状态,成为理性的人,美是人的第二创造者;再次,由于自然的片面性和综合立法的理性限制,人被剥夺了人性的自由,只有处于审美状态的人才能摆脱任何限制,使失落的人性得以恢复。书中还探讨了不同性质的美,即有融化的美和令人兴奋的美,前者使人放松,后者使人紧张。

4、席勒的《美育书简》是美育理论的奠基之作,也是美学现代性的开山之作。

5、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柳宗元《马退山茅亭记》。

6、1983张玉能论美书简武汉大学出版社刘纲纪主编《美学述林》第1辑收录。

7、……这一工具就是美的艺术,在艺术不朽的范例中打开了纯洁的源泉。艺术,象科学一样,摆脱了一切独断的和人的成见所产生的东西,两者都为绝对避免了人的恣意专横而感到欣慰。政治立法者可以封闭这两个领域,但却不能在这两个领域中支配一切。他可以驱逐真理之友,但真理却永在。他可以侮辱艺术家,但他却不能伪造艺术,没有什么东西比科学和艺术更忠于时代精神的了。创作者的审美趣味接受着批评家的审美趣味的法则。在性格变得严峻而僵化的地方,我们就可以看到,科学严守着它的疆界,艺术却陷入规则的沉重桎梏中。在性格软弱而松散的地方,科学就尽力去讨人喜欢,而艺术就尽力供人消遣。

8、第二十五封信 美既是主体的观照对象,又是主体的行为状态

9、诗不可有我而无古,更不可有古而无我——刘熙载《艺概》。

10、席勒认为,人之本性的确是一种二元分裂的结构,兼具着感性和理性两种特性;前者是由物质性、有限的身体所引起的盲目冲动(Trieb),促使人投身于流变的物质生活中,后者则是源自于绝对且无限的精神力,是形式冲动(Formtrieb)的表征,为人形构一种理想的人格。表面上看来,感性和理性——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是彼此对立的,但是根本上,此二者之间具有一种相互从属和相互奠基的关系。席勒解释:因为人于盲目的物质生命中,意识到其感性冲动必须被理性规范,而在建构理想人格时,意识到其形式冲动必须被肉身化成为现实个体——真实的人——才具意义,所以感性和理性二者皆在各自运作的当下发现对另一方的需求,而且基于这种需求,产生了与对方结合的冲动——席勒称此冲动为「游戏冲动」(Spieltrieb)。

11、美育定义由狭义而广义的过程中夹杂的另一个维度的变化就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实质美育。所谓“形式美育”指的是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如审美观、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12、黑格尔把道德放在“客观精神”即有限的精神领域,把艺术与宗教、哲学一并放在无限的精神领域,显然,他是把艺术美置于道德上的善之首,这是他视审美兴趣高于实际兴趣的表现,和康德有相似之处。但在无限的精神领域范围内,他却把哲学放在高于艺术的位置,这说明他置真于美之首,美受真的主导。正是因为这个原故,黑格尔对艺术美及其发展的过程,完全是用认识和概念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来解释的,他把美转化成了理性上的真的变形:美是感性面前的真(就像真是理性面前的理念一样)。(席勒美育书简)。

13、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极力提倡再探人之本性的文化运动,而且其最终的目的是尝试恢复古代的理想人性。所谓古代的「理想人性」,是指由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Cicero,公元前106-公元前43)和塞内卡(Seneca,约公元前4-公元65)所建立的有关「人之典型」的观念(Ideaofhumanideal);此观念规范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意义——亦即「人格性」(Personality)一词的内涵:人应通过自身之精神性(即理性思考)和物质性(即身体感受)的统合运作而去实现福德一致的圆满生命。这种理想人性的观念曾于中世纪长时间隐没在以信仰为本的基督教神学-哲学的权威之下,直至文艺复兴时期(TheRenaissance),在人欲超越神权控制、建立自身之存在尊严的企图下,它才通过古代哲学的复兴而重新受到重视,从此不仅成为该时代之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更影响到整个近代之哲学人学(PhilosophyofMan)的发展——其中包含了启蒙时期的文化运动。

14、这也是在《唐·卡洛斯》中宣扬的开明君主思想的延续。尽管如此,席勒始终没有放弃寻求德国统一和德国人民解放的道路。他的美学研究和社会变革等问题结合得非常密切。

15、▎艺术的本质The essenceofart.

16、席勒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审美的人”、“游戏着的人”才是获得最高自由的人,才是完全的人。(席勒《美育书简》第15封)从这里也就可以看到,在席勒的思想中,美实居于统一真和善的地位。席勒所谓美是由感性到道德理性的“路径”的看法,与康德把美视为自然必然性与道德自由间的“桥梁”的看法有相似的意义。

17、只要一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更明晰的思维使科学更明确的划分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国家的越来越复杂的机构使等级和职业更严格的区别成为必然,那么人的本性的内在纽带也就断裂了,致命的冲突使人性的和谐力量分裂开来。

18、国家不仅应该重视个体身上的客观的和一般的性格,而且应该重视个体身上主观的和特殊的性格。

19、联系到我国当前一些人一味沉迷于感性欲求的现实,另外又有人从另一个极端企图用封建的或变相封建的道德法则来约束人的社会现象来看,席勒的美学思想难道不是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吗?

20、从古代经中世纪到近代,真正把美提到首要地位并作出专门系统的美学研究的哲学家是康德。康德认为自然界的秩序和道德领域的秩序有其同一性,这就是审美意识,审美意识能体悟到自然界的必然性和道德自由之间的超感性的统一。从这个角度看,美高于真和善,美不再受自然和道德的束缚。

21、美学和艺术打破了自身的“自治”或“孤立”状态,为消除认识、伦理和审美三大领域的长期隔离作出了贡献,也为促进整个文化的审美升华作出了贡献。而当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全都艺术化时,整个文化就成为审美文化。

22、 「Alevel物理」多普勒效应Dopplereffect,你能拿满分吗?

23、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美育书简》提出了两种美的概念——“融合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这两个概念分别对应于美学经典范畴——“优美”和“崇高”,又分别针对两类人——“紧张的人”和“松弛的人”产生作用,形成席勒美育功能论体系的核心结构。王元骧认为:“一般把美育等同于‘美’(优美)的教育,并认为这种‘美’(优美)的形态只有在艺术中才能得到充分而集中的体现,因而不仅对于其他审美形态,特别是崇高在美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还导致把审美教育等同于艺术教育,忽视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以及它们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这就把美育的内容狭隘化和浅俗化了。”也就是说,“崇高”在美育中一直不被人们重视,因此无法培育出人格健全的人。张玉能指出:“崇高的艺术对于人性的完整具有不可替代的动能,它可以使得阴柔的人在矛盾冲突中变得坚强,从而成为人性完整的人。”正如他们所言,相对于“优美”,“崇高”是使人性完整不可缺少的成分,“振奋性的美”比“融合性的美”更具有超越性价值,最后真正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的关键在于“振奋性的美”。

2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

25、(FriedrichWilhelmJosephSchelling,1775-1854)

26、酒神精神:醉、感性、冲动迷狂——尼采《悲剧的诞生》。

27、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王国维《人间词话》。

28、只要人在他最初的自然状态中只是受动地承受感性世界,只是感觉到它,人就仍然与这个世界完全是一体的,正因为他自己仅仅是世界,所以对人说来还不存在世界。只有当他在审美状态中把世界置于自身之外或观照世界的时候,他的人格才与世界区分开,世界才出现在他面前,因为他不再与世界是同一的了。①

29、以后,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率先使用了这个概念,并把它当作审美社会学的中心范畴,认为审美文化不是一个封闭、孤立的文化形态,而是一般文化这一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审美文化就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不仅包括各种艺术作品,也包括具有审美属性的其他人工产品(如服饰、日用工艺品等)和经过人力加工的自然景观,以及传播和保存这些审美化产品的社会设施、审美意识与人的审美行为方式。

30、但是人还有第二种冲动,即“理性冲动”(又叫“形式冲动”),“它产生于人的绝对存在或理性本性”,这种冲动要求从时间上流逝着的个别东西之中见出和谐、法则(包括认识中判断的法则和实践中意志的法则)与永恒性。

31、不管席勒的美学思想中还存在着一些令后人困惑不解之处,不管它存在着一些遭到后人批评的缺点,但他的美学思想中所贯穿的一个基本思路却至今仍然是值得肯定的:一个“审美的人”,既超越了感性欲望的限制,又超越了理性法制包括道德法则(“义务”)的限制,因而是一个自由的人。这个基本观点用席勒所使用过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来说就是,美乃是“无限出现在有限之中”,乃是在与有限感性物的“结合”中上升到无限的自由。席勒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最崇高的人性的实现”。

32、在《美育书简》的16和17封信中席勒重点论述了“融合性的美”以及它是如何对“紧张的人”起到缓和作用,从而使它恢复完美的整体。何为“紧张的人”?席勒说:“如果一个人既受到感觉的强制,又受到观念的强制,那么我就把他称为紧张的人。在人的两种基本冲动中,每一种的单独统治对于他都是一种强制和暴戾状态。”也就是说,“紧张”是人感觉自己受到束缚而无法获得真正自由的状态。“紧张”有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是“感觉的强制”,另一种是“观念的强制”。关于这两种强制,在《美育书简》的第4封信中席勒称:“人可能以这样两种方式对立起来,或者当他的情感支配了他的原则时,成为一个未开化的人;或者当他的原则摧毁了他的情感时,成为一个野蛮人。”无疑,第一种对立指的是“情感”与“原则”的对立,而“情感压倒原则”正是“感觉的强制”;第二种对立则表现为“原则压倒情感”,亦即“观念的强制”。无论何种,都是感性与理性相矛盾的表现,所谓“紧张的人”则是这种矛盾的结果。

33、“显隐说”主张美不在于超越感性从而以感性的东西显现超越性的抽象概念世界,而在于超越在场的、具体的东西从而以在场的具体的东西显现不在场的,然而同样具体的东西。我把这里所说的不在场的、然而同样具体的东西理解为隐蔽于在场东西背后、作为在场东西的背景与根源的无穷的现实联系。这里的在场,不仅指感性的东西,而且也包括理性的东西如法则、普遍性、必然性之类,西方现当代哲学称之为“恒常的在场”,以区别于变动不居的感性在场者。

34、席勒认为他那个时代的人都是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之所以分裂是因为人性中感性和理性没有和谐统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够使人性完满从而走向自由。在他看来感性和理性应该是相互依存的,人是可以达到“神性”的完满状态的。在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就必然会同时产生两种冲动: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它们相互作用可以形成松弛和紧张两种不同的美。这两种冲动看似相互对立,一个要求变化,另一个要求不变;二者是在不同的客体中发生的,感性冲动源自“物质存在”,也就是人的肉体—自然之维,理性冲动源自“绝对存在”,也就是人的精神—神性之维。游戏冲动通过“扬弃”将两种冲动结合在一起,使人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获得了自由,而游戏冲动的目标就是“活的形象”,也就是席勒所说的“广义的美”;无论是“活的形象”还是“广义的美”,事实上指向的都是一种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交融的主体体验,换言之,即一种超验的、理想的审美状态:“……美的最高理想要在实在与形式的尽可能完美的结合与平衡里去寻找。这种平衡永远只是一种观念,它在现实中绝不可能完全达到。”无疑,席勒认为在经验领域中这种高度理想化的美是不存在的,不是偏向感性就是偏向理性,往往以“融合性的美”(gentleandgracefulbeauty)和“振奋性的美”(energeticbeauty)的形式出现;而“融合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又分别对应于“紧张的人”(excitedman)和“松弛的人”(relaxedman)

35、 英国人最喜欢的Alevel学科,你知道吗?

36、现实的美只在内容,艺术则把它融化在美的形式中——别林斯基《艺术的观念》。

37、谢林认为“理智直观”是哲学家们特殊的精神所需要的,却缺乏客观性,常人不会有这样的直观;“审美直观”乃是“理智直观”的客观化,因而具有客观性,易为常人所接受。艺术与哲学的区别就在这里。谢林断言,他的先验哲学的整个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审美直观”,美比真要高。

38、1984徐恒醇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附《论美书简》中席勒写于1793年1月25日(节译)、2月18日(节译)、2月23日和2月28日四封书信。

39、观照(思索)是人对他周围世界的第一种自由的关系。如果说欲望是直接抓住它的对象,那么观照就是把自己的对象推到远处,使其不受热情的干扰,从而把它变成自己真正的和不会丧失的财富。在思索的时候,那种在单纯感觉状态中绝对支配着人的自然必然性脱离开了人,在感官中出现了瞬息的平静,永远变化的时间本身停止不动了,分散的意识之光集中在一起,形式——对无限事物的摹写——反映在短暂的背景上。只要人的内心点燃起烛光,身外就不再黑夜茫茫。只要人的内心平静,世界上的风暴就不再喧响,自然中斗争的力量也会平息在静止的边界上。上古诗歌把人内心的这一伟大事件描绘成外在世界的一次革命,并用那灭亡了撒旦王国的宙斯形象来体现这种战胜时间法则的思想,这就毫不足怪了。

40、首先,如前所述,两种美是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的:“融合性的美”对应的是“紧张的人”,“振奋性的美”对应的是“松弛的人”,但是两者有着共同的目标,都是将人从不和谐分裂的状态拉回到和谐完满的状态。其次,在整个美育中,两种美有先后顺序,“融合性的美”在前,“振奋性的美”在后。在《论崇高Ⅱ》中席勒说:“自然赐予我们两种天赋作为生活历程的伴侣,一种是倾向于社会的、和蔼可爱的天赋,它给我们用它欢乐的游戏缩短艰难的旅途,减轻必然性的枷锁并引导我们愉快而嬉戏地走到危险的地方,在那里我们必须作为纯粹的精神而活动并使自己摆脱一切物质的东西,直到认识真理和义务。在这里它离开我们,因为它的领域只是一个感性世界,尘世的双翅不能使它飞越这个世界。但是,另一种严肃而沉默的天赋就走到跟前;它以强有力的臂膀带领我们越过令人眩晕的深渊。”“两种天赋”指的是美感和崇高感,也即“融合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美感”用“游戏”帮助我们摆脱了物质,离开了自然力量和理性力量的束缚,直到我们开始触碰到精神世界。这并没有结束,“美感”的领域终究也只是感性的,它无法带领我们离开这个感性世界。因此,我们需要“崇高感”带领我们跨越这个会使我们“松弛”的深渊,真正地踏入精神世界。也就是说,在美的状态中,感性和理性是和谐统一的,我们感到的仅仅是自由;但是我们仍然是在感性的范围内活动,如果想要到达席勒理想中的目标——成为理性的人,就必须超出这个感性的世界。“美”只能带领我们进入审美的“过渡”状态,而真正帮助我们跨过“深渊”的是“崇高”。这是自然人从审美人变成道德人的重要一步,这是一种主动的道德,是主格的我。

41、你应该同自己的世纪一起生活,但不要成为它的产物。给予你的同时代人以他们所需要东西,而不要给予他们所赞赏的东西。

42、席勒提出,“游戏冲动”,游戏冲动的对象是美,而美是活的形象。根据这种冲动,人将努力使变化与持恒、接受与创造相结合;自然的强制和精神的强制将互相抵消,感性和理性互相调和。现实中的人存在于两种状态中:紧张状态和松弛状态。美在现实中的作用,根据它作用的对象,即人在经验中的不同状态,对紧张状态具有溶解作用,对松弛状态有振奋作用。提出“自由心境”,在这种心境中通过感性规定和理性规定的对立达到彼此之间的平衡,种心境中感性和理性同时活动从而彼此抵消,心绪既不受物质的、也不受道德的强制。这种实在的和主动的可规定性状态叫做审美状态。美在心绪中不产生任何具体的个别的结果,只是给人以自由。美的作用就是通过审美生活再把由于人进入感性的或理性的被规定状态而失去的人性重新恢复起来。美是自由观赏或反思的产物。从审美状态可以向任何更高的阶段发展。人摆脱了动物状态进而具有人性的标志,是喜欢假想、爱好装饰与游戏。假象是一切美的艺术的本质。审美游戏到了高级阶段,美本身就成为人追求的对象,这时就建立起美的假象王国,在这里人摆脱了一切(包括物质的与道德的)强制,通过自由给予自由是它的基本法则,平等的思想得到实践。 

43、(美育书信)译为《美育书信》,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的代表作。是作者于1793年至1794年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钱公爵的27封书信,于1795年整理出版。追求人性的完美,崇尚理性的自由,是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

44、◆ 艺术欣赏artisticappreciation

45、正因为美同时是这两者,所以它为我们成功地证明了:受动丝毫不排斥能动,素材丝毫不排斥形式,有限丝毫不排斥无限,所以人的道德自由决不会被他的必然的自然依存性所消灭。美可以证明这一点,我应该补充一句,只有美才能为我们证明这一点。因为在我们享受真理或逻辑统一的快乐的时候,感觉不一定和思想是结合成一体的,而是偶然地随之产生的。它只能为我们证明,感性的本性只能跟随着理性的本性,反之却不能证明:两者是并存的,是相互作用的,两者绝对必然地结合在一起。恰恰相反,在思考的时候要排除情感,在感觉的时候要排除思想,由这一情况可以推论出两种本性是互不相容的。的确,进行分析的思想家们对于纯粹理性在人身上的存在,除了说明它存在之外,实际上不能提供更好的证明。但是由于在享受美或审美统一的时候,产生着素材和形式的实际的统一和交替,受动和活动的实际的统一和交替,所以这两种本性之可以结合,无限之可以出现在有限中,因而最崇高人性之可能实现,就都得到了证明。

46、人们的活动局限在某一个领域,这样人们就等于把自己交给了一个支配者,他往往把人们其余的素质都压制了下去。不是这一边旺盛的想象力毁坏了知性辛勤得来的果实,就是那一边抽象精神熄灭了那种温暖过我们心灵并点燃过想象力的火焰。

47、2008李光荣席勒:美育书简重庆出版社《大师谈美:全译彩图本》收录。 

48、美的历程:《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创作的文艺理论著作,作者以深邃独具的目光,雄浑凝炼的笔触,囊括了历史悠久的中国美学的整个历史。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一直讲到明清工艺,宏观地描述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发生、形成和流变的历程,指出这也是以实践理性为特征的民族审美意识的积淀过程。该书为中国美学史“勾画了一个整体轮廓。

49、席勒的著作《美育书简》,是一部对美的本质特征作出深入探讨的哲学著作,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阐释。席勒就是古典美学发展中的桥梁,有了他的存在,美学的发展才变得那样顺畅,那样有根有据。

50、为什么单个的希腊人可以成为他的时代的代表,而单个的现代人却不敢呢?因为希腊人所获得的形式是来自把一切联合起来的本性,而现代人所获得的形式是来自把一切分离开来的知性。

51、徐恒醇,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52、人之本性的二元分裂和对立,使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人性迟迟未能真正实现;直到康德提出「判断力」(PowerofJudgement)的理论,二元论难题似乎才可能被消解。严格说来,康德并不依循传统二元论的路线去处理人之心与身沟通的问题,但是,在他明确分判纯粹理性(为物质自然设立必然法则)和实践理性(为人之实践行为设立意志的自由和自律的法则)二者各自独立支配的领域之后,即必须面对以下问题:人如何在具体的存活中——即由物质性身体和精神性心灵共构的具体生命——使受制于自然法则的身体能与自由的心灵相互配合,一起完成统一之人格性的养成?

53、艺术必须摆脱现实,并以加倍的勇气越出需要,因为艺术是自由的女儿,它只能从精神的必然性而不能从物质的欲求领受指示。

54、对“融合性的美”与“振奋性的美”,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的解读是:“用中国文论的术语来说,理想的美是‘阳刚’与‘阴柔’的统而经验界的美却往往偏于‘阳刚’或‘阴柔’。”当然,朱光潜用的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去阐释席勒的这两种美,这种阐释本身具有鲜明的本土意义。“阴阳刚柔之说源于《周易·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在此之后,三国魏曹丕将“阴阳”用来阐释文学;南北朝时期用它们区分文章的风格;姚鼐还将二者提升到了审美的范畴。也就是说,“阳刚”和“阴柔”在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是两个相互统一的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美的两个类型。并且,二者的地位是相同的,它们仅仅是美的两种表现方式;而席勒所说的“融合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它们在西方美学中的作用和地位都是不同的,并且“振奋性的美”对“融合性的美”存在一种超越性的价值。

55、从席勒的美育理论出发,可以看出他与孔子所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有相似之处。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兴于诗”的作用就类似于“融合性的美”。它将人们首先带入一种审美体验之中,只有完成了这一步才能达到最后的“成于乐”。王国维在《孔子之美育主义》中说:“最高之理想存于美丽之心(beautifulsoul),其为性质也,高尚纯洁,不知有内界之斗争,而唯乐于守道德之法则,此性质唯可由美育得之。”这个“美丽之心”并不存在于“融合性的美”使人们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状态之中,而存在于“振奋性的美”所给予人们真正的道德内化之中,这是一种主动的道德。也就是说,不是我应该这么做,而是我从内心觉得要这么做,是自律而非他律。正如朱光潜所说的:“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这是构成道德完成的最终状态和理想状态,亦即德育与美育的交融,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状态。所以王国维认为“审美之位置犹居于道德之次”,因为审美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成为道德内化的人。美育是德育的完成形态,它们都是人格教育,而最终使美育达到最终境界的是“崇高”。

56、这样,他对美的理解实际上是缺乏诗意的。事实上,他在具体分析人的意识发展过程时曾明确断言,诗意的惊异之感只是在人从不分主客到能区分主客的“中间状态”时才发生,在此以后,人则完全处于“散文式的”意识状态。黑格尔的散文意识决定了他的整个哲学只能是散文式的,他以真的意识抑制了美的意识,哲学变成了枯燥的概念体系。

57、总之,这里所谓的“万物一体”的内容与意蕴是在西方经过了从古到今几千年来的思想发展过程以及哲学与美学的理论研究过程才逐步丰富起来的。我这里只是借用中国的“万物一体”来概括西方现当代所达到的在场与不在场相结合的整体观点。中国的“万物一体”的思想虽然比西方在场与不在场综合为一的观点早了几千年(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却是非常简单、非常素朴的,尽管也包含了上述思想理论的某些火花和闪光,但它们都没有得到明确的、充分的说明以及逻辑上的细致分析和论证。

58、本文选自:(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59、美证明了道德自由和感性依存性完全可以并存,还证明人为了表现出精神并不需要抛弃素材。因此我们不再为找到从感性依存性到道德自由的过渡而感到惶惑不安。如果象美的事实所证明的,人在与感性的结合中是自由的,正如自由的概念本身所说明的,自由是某种绝对的和超感性的东西,那么人如何从有限上升到绝对、在他的思维和欲望中与感性相对立,就不再成为问题了。因为在美中已经发生过这一切。总之,人怎样从美达到真理就不再成为问题了,因为真理就其能力而言已经包含在美中了。问题在于人怎样开辟一条道路,使他从一般的现实达到审美的现实,从单纯的生命感达到美感。

60、情报| 智库 |朝鲜 | 朱可夫 |海参崴 

61、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62、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急迫的需要,这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改善对人生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

63、“人不只是物质,也不只是精神”。单纯的“感性冲动”使人受自然的感性欲求的强迫,是一种“限制”,单纯的“理性冲动”使人受法则(包括意志上的法则如义务)的强迫也是一种“限制”,人性的完满实现则要求把两者结合起来,要求超出有限以达到无限的自由,这就是人身上的第三种冲动,席勒称之曰“游戏冲动”。

64、第二十三封信 审美教养使自然规律和理性法则都不能束缚人的自由选择

65、耳朵里听到的永远是由他推动的机器轮盘的那种单调乏味的嘈杂声,人就无法发展他生存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印刻到他的自然(本性)中去,而是把自己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科学知识的一种标志。

66、尽管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文主义提倡古代哲学,主张人以自身的理性能力去支配自然本性,借以实践具体而完善的生命意义,但是在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以「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sum)的命题为基础而严格区分心与身——即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实体之后,人即面临一个生命的难题:人无能驱使自身的理性心灵与物质身体进行统合运作,以至于无法为己建构一个具有完整人性的存有生命;因为理性心灵的运作只依循自由法则,物质身体的活动则只服从于机械决定论式的自然因果原则,二者不仅于本质意义上相互对立,于实质运作上也无法兼容。(1)这种二元论难题纠缠着笛卡儿之后的哲学家;不管是理性主义者(Rationalist)或经验主义者(Empiricist)皆无法克服之,前者过于强调人之理性思辨的能力,以至于完全无视身体感觉对于人格养成的影响,后者则过于看重身体感觉在知识建构上的角色,以至于贬抑了人之理性的价值。

67、(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

68、伊藤虎丸在《鲁迅与终末论》中提出“将作为人格的人对置于作为物质的自然,是笛卡尔以来的欧洲近代学问的出发点,自由的‘个’,‘不仅仅是全体当中的一部分,而是具有不可被全体所无视,所否定的个有性’,其人格的尊严性‘只有通过超过全体,并且能够否定全体的绝对者与个的直接连接方有可能,只有直面这种作为绝对否定者的神,人才会被从自然有机体秩序的埋没中拉将出来,获得自由(主体性),并由此而重新朝向具有主体性和互相伦理契约关系的共同体的形成。”“只有具那种自由的人,其作为‘人格’才有别于自然的、生物的、物欲的人。而只有当人直面作为绝对否定的超越者时,只有当他获得前者的启示时,才会从埋没于‘多数’(亦可以置言为‘多数’所造就的既成秩序和价值观)当中被呼唤出来,成为作为自由的‘个人’(或‘个性’)的人格。”也就是说,只有当人遇到绝对否定着,人才能获得自由;只有人超越绝对否定者,人才成为自由的“个人”的人格。   

69、在现时代,欲求占了统治地位,把堕落了的人性置于它的专制桎梏之下。利益成了时代的伟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服侍它,一切天才都要拜倒在它的脚下。在这个拙劣的天平上,艺术的精神贡献毫无分量,它得不到任何鼓励,从而消失在该世纪嘈杂的市场中。甚至哲学家的探索精神把想象力也撕成了碎块,艺术的领域在逐渐缩小,而科学的范围却在逐步扩大。

70、如果理性对人的企望过高,它为了一种人性(这是人还缺少的并且由于缺少而无损于他的生存的)甚至于夺去了人作为动物性的手段,那么就等于是夺去了他的人性存在的条件。

71、①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界的美,培养学生对社会美的正确观点和感受社会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艺术美的能力等。

72、而“实质美育”则以上述目标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已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这样,美育概念就应在从狭义走向广义的同时,也实现由形式向实质的革命。

73、现当代“显隐说”的美学观点告诉我们,正是从在场的东西中显现出与之相联系的不在场的东西,才能看出一个在场者的真(真实面貌),反之,把在场者与不在场者割裂开来,则只能得到抽象的东西,而达不到在场者的具体真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就完全有理由说,正是审美意识才能使我们达到一事物之真。

74、席勒对此作了详细解释:在“美的直观”中,由于感性现实与理性法则的结合,一方面,法则不因抽象而难于被人所接受,义务不因缺乏欲求而令人有强迫之感;另一方面,感性事物也不致于因无法则而被生硬地接受,生命的感性欲要也不致于因缺乏理性尊严而变成主宰一切的东西。于是,“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所分别给人的“限制”就“都被排除了”,人性在“游戏活动中、在“美的直观”中就得到了“完满的实现”。

75、艺术乃是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艺术》。

76、苏联不死 | 纳粹欧洲 |苏联解体 |中苏分裂|秘密演讲

77、席勒用游戏冲动去消解人之本性二元论的难题,用美去表征理想的人格性;这些思想都展现在《美育书简》之中。但是,席勒书写《美育书简》一书的目的并不只是去提供一个建构理想人性的理论而已,亦同时去呼应启蒙一词的时代意义——人应通过理性自觉而进行自我教育与成长,而这才是他倡导美学教育的初衷。对席勒而言,美学教育并不是单一个人进行自我修养的事件,而是国家应该介入和统筹的政策;因为个体的理想人格必须在政治自由的基础上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78、融合性的美;振奋性的美;人性的完整;审美教育

79、但这里所讲的“万物一体”的境界,决非一蹴而就的。它的内容包括从重实际兴趣到重审美兴趣的跨越,包括对主客关系思维方式和主体性原则的超越,包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以及对感性与理性的超越,包括对在场与不在场的理解,包括对想象力的新的解释和对超越在场的意识的重视,如此等等。

80、席勒认为,视艺术形象高于实际兴趣,乃是文明人的标志。一个完全的人、有文化教养的人,是“审美的人”,或者说是“游戏着的人”。“游戏”不是指轻佻的嬉戏,而是“自由的活动”之意。席勒的这一论断最能代表西方近代意识之重审美兴趣的特点,这和古代柏拉图所代表的观点是大不相同的。席勒把人的发展分为“物质状态”、“审美状态”、“道德状态”三个阶段,如果要把物质状态下感性的人变成道德状态下理性的人,“惟一的途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席勒《美育书简》第23封信)

81、人们似乎可以根据这里的说法推断席勒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审美放在第二位。但联系席勒总的美学思想来看,则这种看法是表面的:席勒明确地把“审美意识”即他所谓“游戏冲动”看作是“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统一。他认为单纯的“感性冲动”使人受自然的感性物欲的强迫,是一种“限制”,单纯的“理性冲动”使人受理性法则(例如作为道德法则的义务)的强迫,也是一种“限制”,人性的完满实现要求把两者结合起来,即超越(不是抛弃)有限以达到无限、达到最高的自由。

82、邮箱:meixuewenzhai@1com

83、人生的最高境界应是经受得起痛苦的超越|超越有限

84、在《美育书简》中席勒用了较多的笔墨来论述“融合性的美”怎样通过缓和作用使“紧张的人”恢复和谐状态,而较少论述“振奋性的美”如何通过恢复精力使“松弛的人”回到统一状态,但是这并不代表“振奋性的美”不重要。相反“振奋性的美”是在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环节。如果说,“融合性的美”总体而言是感性压倒理性的一种体验,那么振奋性的美就是理性压倒感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融合性的美”使无论何种紧张的人进入了审美体验的状态之中,都会使之产生停留在其中的冲动,进而因沉醉美的幻象之中而忘却现实;换句话说,使本应直面现实的理性丧失力量,于是,在这种状况下,就必须通过振奋性的美来“压倒”那耽溺于幻象之中的感性冲动。事实上,对感性体验的愉悦品质而言这也意味着一种拯救,席勒无疑同样认识到耽溺于美的幻象之中的感性经验本身也面临着危机,“松弛状态”意味着双重意义上的“衰退”,绝不仅仅只局限于理性本身。

85、人摆脱了自己的感性混沌状态,认识了作为人的自身,环顾四周并在国家中发现了自己。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求知的成语(40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