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评(37句精选句子)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评
1、姑娘听到这个就懵了,那广告公司岂不是没法去。里面的人,都处于怎样的精神状态呢?
2、即使是一生与刻奇抗争的的萨比娜,也会对夕阳中闪烁的两扇窗户动容,陷入个人刻奇的境地。
3、“……这是光环笼罩之神山。那么,来南周本身即是一个祛魅的过程。你会发现,神山之上也有暗流,也有虎豹狼虫。”
4、想想看,假如一个人可以长生不老,或者带着记忆不断轮回,体味世间百味,那么就不会存在“生命”这个词了。人会小心翼翼,有所畏惧,是因为有限的生命吗?人会急功近利,一昧追求速度,是因为有限的生命吗?人会及时享乐,逃避痛苦,是因为有限的生命吗?倘若人的生命是无限的,又会怎么样呢?心如风平浪静的水面,从容面对生活中发生的所有事。但是反反复复地轮回,是否会带来沉重之感带来乏味无趣?
5、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因为婚姻失败,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因此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有一天他爱上一个餐厅的女侍——特丽莎,他对她的爱违反了他制定的原则,甚至娶她为妻,但是托马斯灵肉分离的想法丝毫没有改变,依然游移在情妇之间,对全心爱他的特丽莎是一种伤害。
6、但是该小说目的不是讲故事,故事只是一个载体,小说好像由许多“哲思散文”组成。作者在书中,一章接着一章大发议论,发表哲学高见。就是这些高见影响了故事的流畅性,也加深了小说的思想深度和高度。不过,这些高见倒是合乎我胃口,我只是不喜欢小说写得如此艰深抽象。所以我在此好心提醒,没有一定人生阅历又不喜欢思辨的人不要看这本书,看了也白看,因为你看不懂。
7、老子认为重在下,是轻的根本,所以他倾向君子行事以“重”为准则。
8、没有人比政治家更深谙这一点。只要附近有一架照相机,一见到孩子,他们就会跑过去把他抱在怀中,亲他的脸蛋儿。刻奇,就是所有政治家,所有政治运动的美学理想。
9、昆德拉说,“小说人物并非产生于我履历表中任何一种情景,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我自己未曾实现的可能性。他们跨越了界限,而我只是绕了过去。这条被跨越的界限(我的“我”终结于界限的那一边)吸引着我。小说要探寻的奥秘尽在另外一边开始。小说不是作家的忏悔,而是对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
10、书中的人物在这些难题里挣扎着,逃离着,但似乎永远都摆脱不了。小说中令我经久不忘的一个画面是萨比娜对着一块墓石的沉思,她认为公墓就是石化的名利场,人们将各种名利显赫加之于其上,厚重的石板将坟墓封住,亡者将永远都无法出来。萨比娜由此感到了恐惧,她害怕自己也会被一块石板封住,“对于一个永不知停息的女人来说,一想到要被永远禁锢,不能再行走,那是无法忍受的。”萨比娜的一生都在背叛与逃离中行进,她会因自己的背叛而激动,但激动过后心灵感到的却是无比的空虚。她是一个不受世俗任何拘束的画家,许多东西在她面前似乎都无足轻重,甚至是为了她抛妻弃子的弗兰茨,萨比娜也同样会随着叛逆的金号角而离开。她似乎只想永远扮演露水情人的角色,永远做一个没有世俗负担羁绊的叛逆者。可是叛逆之后她感到的不是生命之轻带来的愉快,反之,则是无名的忧伤与空虚,这是否就在向人们说明生命之轻才是生命本身最不可承受的?我想失重的生命或许最为可悲。
11、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12、我问他们为什么不离职跳槽,都笑一笑不说话。
13、人们与群体中找到自身的重量,然而这重量同时又是逃避个人思考的轻,是为刻奇。
14、刻奇这个词按照自媚理解的话,可以分为个人自媚和集体自媚。
15、《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在198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从尼采的永恒轮回说落笔,围绕外科医生托马斯与特蕾莎(后来成为托马斯的妻子),萨比娜(托马斯的情妇)三人之间的感情生活展开。小说中主要讲述了长期推崇“性友谊”的托马斯,始终将“谁无感情投入,谁就无权干涉对方的生活和自由”作为感情生活的信条,成日游荡于众多情人之间,萨比娜是最能理解他的一个情妇,他与萨比娜的生命杠杆可以说始终向“轻”这一侧倾斜,而生命中的责任重担的那一端却飘飘然毫无分量。然而当特蕾莎进入了托马斯的生活,托马斯的生活杠杆开始重新晃动,并逐步偏移,砝码朝着“重”的那一端悄然移近,他最终与特蕾莎结婚,并回到乡下生活,自动选择承担起生命中的“重”。二人因车祸形毁身亡而告终。
16、机缘巧合,读过了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略有兴趣,就深入了解了一番,读过后,又找了许多其他人对这本书的观点与看法,比较一番,作了此篇读后感。
17、顺带,在这中间还完成了一次环海南岛骑行,自费。
18、上面那个说法,我第一次没有读懂,后来是看到了网上关于“刻奇”这个词层层推进的含义,才恍然大悟。它层层推进的含义如下:
19、由此,我相信,昆德拉并没有简单下结论,认为生命“轻”是好,还是“重”好。托马斯和特蕾莎在轻与重的互相妥协中找到了爱的契合点,轻和重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尊重彼此的存在,互相包容,不以苛求的姿态去“刻奇”他人,我们都可以做幸福的人。
20、现在书评写完了,发送关键词弹出的自然不会是照片。
21、总之,那半年时间完成了我今天简历的1/3篇幅。
22、在小说中,弗兰茨是最明显的媚俗的代表。在萨宾娜离开他之前,他一直像个未长大的大孩子,随着自己的感性驱使,而不做理性的思考。而萨宾娜离开他之后,他便把她当做一种女神的代表,那想象中萨宾娜的眼光作为生活中的动力。此时,他似乎长大了,男子汉了,做出了“真正”的决定了,但仍然是一个强壮的大男孩,走在媚俗的前线。
23、接上,当你理解了轻与重,当你理解了灵与肉。
24、师妹也觉得我赚了,额外地索要一份书评做弥补。我答应了下来。
25、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26、萨比娜一辈子与媚俗对抗,活的潇洒而轻,但她“轻”的背后,自有她不能言说的孤独和落寞。
27、社会责任的重,就是个人良知责任的轻,而个人良知责任的重,又成了社会责任的轻,每个人都在重与轻的搏击中苟活。
28、前两天,有个师妹要去某知名广告公司实习。来问我,一些职业规划的事情。
29、这本书最大的前提就是特蕾莎和托马斯的一见钟情,托马斯看见她浴水而出,一路跟随她到小酒馆,特蕾莎也在这个低俗中年男人的娱乐场所的角落注意到了正在看书的英俊的托马斯,还有一系列冥冥中的巧合,比如托马斯是代别人的班才来这个小镇做手术的;托马斯的房间号6是特蕾莎的幸运数字;特蕾莎六点下班刚好看见托马斯坐在她平时看书的的公园长椅上。也许托马斯当时带着撩完就跑的心态,但是在他打开自己布拉格的房间门望着特雷莎的窘迫紧张的神情,他被一种无法解释的爱吞没了。与特蕾莎的艳遇并非源自促使他追逐女性的迫切欲望。他不想在特蕾莎身上揭示什么。在托马斯眼里,她已经毫无遮掩了。在用想象的解剖刀划开世界这横陈之躯以前,他就已经迫不及待地与她做了爱。在耗费心思揣摩她做爱时是什么模样以前,他就已经爱上了她。
30、其实我第一遍读这本书时,对这本书所依托的价值输出感到震动,然后再被作者绮丽的梦境和美妙犀利的譬喻所折服,一直以为作者是一位女性,在我的理解中,只有女性作家的手笔才能这么细腻和丝丝入扣,才会专注于语言上的优美缠绵,将漂浮的幻想裹挟在笔下。但是仔细想,这本书其实是完全出自于一种男性的想象,无论三方怎样的来往,始终只有托马斯进行了一种身份的流动,托马斯为了特蕾莎而回到家乡,回归田园,其他两个女主公始终在一种缺乏想像和发展空间的叙事下活动。特蕾莎一直想要一种贴近生活的爱情,最后也在和托马斯的妥协下获得了满足,即使是曾经试图理解托马斯的关于爱情轻的观念,也在做出牺牲之前逃离了他。而托马斯确是经历了一场轻到重的转换,作者关于轻和重、灵与肉的探讨完全体验和寄托在他的故事情境中。
31、“句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性写作方式是让我着迷于这本小说的主要原因,而其对“轻与重,灵与肉”的哲学思辨更是有着启人心智醍醐灌顶的醒神作用。
32、我想,如果从“形而上”理解,整个世界是“轻”的,它是没有终极意义的。但我们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是鲜活实在的生活在“形而下”的人,那么该怎么理解这种“轻”呢?
33、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34、昆德拉问题研究的重要特征是拒绝得出结论,他认为是塞万提斯让人知道世界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一大堆相对的问题。昆德拉在书中提出轻、重、灵、肉、记忆、虚弱、晕眩、牧歌、天堂等一系列的生存暗码,并与人物一一对应,支撑起各自的生存状态,展现了心灵与肉体的两重性。
35、轻,往往是生命所不可承受。重,或许会好点。
36、此时依旧没有明白,为什么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因为我觉得过重也不可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