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运动(59句精选句子)

2023-10-23 09:42:37

古文运动

1、同时,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兼并日剧,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政治斗争日趋尖锐,一些开明的中下层士大夫文人感慨国耻,满怀国忧,要求改革政治,提倡写作反映现实的诗文,推崇韩愈、白居易,便形成了对立的文风。

2、隋朝时,有个人叫李谔,他给皇上上书,说骈文“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意思是骈文的内容皆是风云、月露这些虚无变幻、没有实际价值的东西。这句话给骈文下了个十分准确的评定,不仅如此,他还说骈文导致了齐、梁两朝“文笔日繁,其政日乱”,将朝代灭亡的责任推给骈文。

3、即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主张对诗、文进行革新。晚唐时期,古文运动趋于衰落,出现了讲究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

4、至晚唐,出现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的小品文,短小精悍,笔锋犀利,为晚唐文坛增添了光彩。五代至宋初,浮靡华艳的文风又一次泛滥,北宋真宗年间还出现了以杨亿、刘筠等人为代表的西昆派,“务以言语声偶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古文运动)。

5、所以,韩柳一生的遗憾,就是没有完成复兴古文的大业。但他们“文以明道”的理论被后人继承了。到了北宋,在欧阳修的大力提倡之下,在“三苏”父子、王安石、曾巩这些巨星的摇旗呐喊之下,宋代兴起了古文运动,而且声势浩大,最终复兴了散文,骈文作为没落的文体不再有影响力了。

6、宋代古文运动的主要特点,第一是主张明道。欧阳修说:“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苏轼说“吾所为文必与道俱”(《朱子语类》引)。

7、古文运动:唐宋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8、虽然韵律非常的好,但是也是有缺点的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时候会受到很多的限制。因为都是四六句所以很难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例如江南赋中提到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等句子,都是在我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文体。

9、隋文帝时下诏禁止“文表华艳”,李谔上书请革文华,都没有扭转颓风。唐朝初期文坛,骈文仍占主要地位。唐太宗为文也尚浮华。史学家刘知几曾在《史通》中提出“言必近真”、“不尚雕彩”的主张;王勃提议改革文弊,但他们自己的作品,仍用骈体;陈子昂也揭橥复古的旗帜。

10、不过在中国,要想改变全社会的思想环境,只靠几个文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很幸运,这群文人遇到了宋仁宗。宋仁宗曾经下过一份诏书:当念文章所宗,必以理实为要,探经典之旨趣...庶有裨于国教,期增阐于儒风。意思就是说,写文章最重要的是要有内容,要符合儒家的思想,而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有实际的作用,能够参与教化,有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有助于国家的治理。

11、古文运动的核心主张:文以明道。什么叫文以明道呢?文章将道讲明白就是了,不要有形式上的束缚。就是说文章是传道的手段,要有补于时,对时代有所帮助。内容第形式次要,突显出文章的社会意义。在韩愈看来,道就是儒家之道。柳宗元进一步扩大道的内涵,道不仅是儒家之道,还有社会之道。

12、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也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仅有的两个唐朝作家。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为了复兴儒学。

13、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复兴儒学。韩愈说,“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所以,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不过韩愈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而柳宗元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

14、也不知道是不是骈文的问题,隋朝不到40年就灭亡了。然后就是唐代了。唐代建国不久,就有人反对骈文,提倡写古文,但他们写出的文章不怎么样,没有成气候。

15、(1)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到冲击。(8分)

16、除了主考官这个身份之外,对于古文运动的成功,欧阳修还有另一大原因,这就是他文坛领袖的地位。可以这么说,欧阳修就是当时文人的偶像,史书记载:修文一出,天下士皆向慕。说他的文章很牛X,只要有新文章写出来,天下人都争相传阅模仿。而欧阳修写的,正是古文。比如说《醉翁亭记》,整篇文章算不上华丽,而且一共用了21个“也”字,这种写法,在喜欢骈文的人看来,简直就是低俗小说,可你没办法,整篇文章人家写得就是好: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那真是典雅平淡、清晰明快、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有了榜样,文人们就开始模仿,比如说苏轼,就写了一篇《酒经》,全文模仿欧阳修,一共用了16个“也”字。

17、于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韩愈振臂一呼,提出了“文以载道”,发起了打倒时文的古文运动,他希望可以扭转这种不正之风,让文人抛开种种顾虑和束缚,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说白了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反对形式主义。既然如此,韩愈为什么不直说呢?因为改变现状并不容易,他需要一个理由,而这个理由就是“复古”。所以从这一点看,古文运动和欧洲的文艺复兴很相似,都打着复古的旗号,来阐发自己的思想,而它们的根本目的也是一样的,这就是解决现实的问题,救治当前时代的弊病。这种复古名为复古,本质上却是创新。

18、王禹偁也主张宗经复古,倡导写作“传道明心”的古文,强调韩愈文论“文从字顺”的一面。他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反映现实的诗歌,反对晚唐以来淫放颓靡诗风,并在创作上实践了自己的主张,他的诗文具有现实内容,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悦目,显示了诗文革新运动的最初成绩。

19、从古文自身发展的情况看,古今文体之争从骈文鼎盛的齐、梁时代已经开始,后经“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力主恢复风雅比兴传统和汉魏风骨。安史之乱前后,又涌现出一大批倡导古文的作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和更高级的层次上推动了古文的发展。

20、这一次,挽转文坛、诗坛颓风的使命落到了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的身上。由他们掀起的诗文革新运动的浪潮,就文的方面来说,是直接继承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的,也可以视为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所以在文学史上,也常常连称为唐宋古文运动。

21、所以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一开始便是适应政治斗争需要而起的。其发展过程大体有三个阶段。

22、王禹偁也主张宗经复古,倡导写作“传道明心”的古文,强调韩愈文论“文从字顺”的一面。他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反映现实的诗歌,反对晚唐以来淫放颓靡诗风,并在创作上实践了自己的主张,他的诗文具有现实内容,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悦目,显示了诗文革新运动的最初成绩。

23、他的创作在诗文革新运动中起了典范作用。欧阳修爱惜人材,把一大批新老作家团结在周围。特别是他推重王安石、曾巩和苏氏父子,作为诗文革新的中坚力量,鼓励他们积极创作,保证了运动继续蓬勃发展。欧阳修采取的上述措施,作用很大,影响深广,使革新运动达到高潮,取得胜利。

24、当然,这并不是说经过一场古文运动,文坛上就再也不会出现形式主义逆流了。实际上,韩柳之后,唐代古文运动的一般发展情况,大致有两种趋向:一是以李翱为代表的偏于阐道,反映现实的范围窄了,一是皇甫湜、孙樵等的“趋怪走奇”,使文章晦涩难晓,这都是不利于古文发展的。

25、②阐明理论,指引革新。他提出了“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又认为道可充实文,而不能代替文,主张作文须简而有法,流畅自然,反对模拟与古奥。他论诗重视美刺劝戒,触事感物,提出“诗穷而后工”的著名论点,强调诗人的生活遭遇对于创作的重要作用。

26、(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家发展的作用。(7分)

27、当然还有散文,不过散文相对于这种骈文来讲是相对立的,因为散文能够很好地运用各种文字进行组合成自己想要表达的语言文学,可以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带有感情色彩的散文读起来是很受人感触的,散文的特点是非常的简单,相对来说比骈文更加的自由一些,人们写文章一般都是散文比较多,所以骈文的兴起相对来说对于文字上是比较独立的语言。

28、北宋时期,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一些文人,极力推崇韩、柳,掀起一次新的古文运动。一面反对晚唐以来的不良文风;一面提倡继承韩愈的道统和文统,强调文道统道先于文的观点,写了大量平易自然、有血有肉的散文,共同扫清了绮靡晦涩的文风,使散文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道路。

29、以韩愈为代表的儒家复古思潮成为古文运动的推动力量和指导思想。韩愈在散文上提倡“古文”,他的古文是指与当时流行于文坛的骈文相对而言的散体文,因为他是以先秦汉代的古代散文为号召的,故称“古文”。文以明道,“道”就是儒家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融化在作家身上,就是要求作家加强道德修养。

30、两次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31、宋代的散文作品,更多地朝着“文从字顺”的方向发展,比韩、柳的古文更进一步缩短了与口语的距离,因而更有利于表情达意,也更容易为人们接受。

32、第三阶段从宋英宗朝至哲宗朝,约11世纪50年代至11世纪末,是运动的完成阶段,主要代表作家是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以及黄庭坚、秦观等人。

33、这就是北宋古文运动整体的发展历程,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短暂的辉煌之后,便重新归于黯淡。但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思想史上,古文运动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它不仅留下了大量需“背诵全文”的千古名篇,启迪着一代代中国人。更为重要的是,古文追求平淡、言之有物的理想,一直影响着我国文学的写作和发展,直到今天。在中华民族一次次遭遇危机之时,文人也拿起自己仅有的一支笔,继承先辈的遗志,发出自己的声音,做出自己的抗争,延续着中华文明的火种,并将其不断推向新的高峰。

34、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复兴儒学。韩愈说,“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所以,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不过韩愈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而柳宗元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

35、对奢靡的文风,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师古的同时又强调创新,主张“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答刘正夫书》),“唯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反因袭,贵独创;强调作家的思想修养,主张文章要反映现实,干预现实,“不平则鸣”。这是一次名为复古、实为革新的文学运动。

36、唐代古文运动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就是扭转了长期统治文坛的形式主义潮流,继承了早期散文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创新和发展,从而开创了散文写作的新局面,拨正了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宋代及宋以后的散文,其主流就是在唐代古文运动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

37、尽管近年来读经运动在中国得到各方重视,但是作为一门学科进入教育体制特别是中小学,还有很大的难度,当下最紧迫和现实的也不在于此。

38、但他很重视文学艺术的特征,一再指出:文学本身有如精金美玉,自有定价(见《答刘沔都曹书》等)。他又提出了“随物赋形”、“辞达”、“胸有成竹”、“传神写意”、“诗中有画”等著名论点,指导当时的创作。

39、内容:反对当时流行的骈文,提倡恢复先秦、两汉的古代散文,名为复古,实则创新,力图开创文学发展的新局面。

40、隋朝皇帝一听,这还了得,我大隋要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不能因为写骈文给玩儿完了啊!于是下令天下不准写骈文。但没有用,为何啊?骈文太根深蒂固了。有意思的是,李谔的上书也是骈文。以骈文骂骈文,如同站在雾霾当中,边吸着雾霾边说:“雾霾真是他妈的可恶啊!”但能怎么样呢?雾霾还是雾霾啊!

41、(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8分)

42、主张“养气”,即提高作者的道德修养,作者的道德修养决定文章的表现形式,所以“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韩《答李翊书》)。

43、首先,中华民族的复兴本质上应该是文化的复兴。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因此,文化复兴是中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44、明代的朱右曾将韩愈、柳宗元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的散文作品合编为《八先生文集》,后来茅坤又继之编选了《宋八大家文钞》,从此,“唐宋八大家”便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人写作散文的楷模。

45、主张“养气”,即提高作者的道德修养,作者的道德修养决定文章的表现形式,所以“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韩《答李翊书》)。

46、骈文的特点是:是以对偶的句子为主写成的文章。它讲究用典、讲究文字的声律,讲究辞藻华丽,要求很多。这种文体发源于汉代末年,盛行于南北朝。骈文本身不算是什么不好的东西,只是由于后来过于追求形式,骈文变得少有深刻的内涵。

47、当时宋代的儒家士大夫,处境不是很好,对外,宋朝国力不强,外敌虎视眈眈,北方的幽云十六州,早就被辽国人给抢走了,使得宋朝丢失了北方屏障,随时处于威胁之中。而对内,佛学思想依然盛行,渐渐成为了思想界的主流。所以宋朝的士大夫们,始终认为自己肩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文人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经世致用,写文章别整那些没用的,多讨论讨论怎么可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史书中记载,范仲淹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听到天下大事,他就抗不了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使命感,范仲淹才在后来写下了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安石也说: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评判一篇文章好坏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对于现实有用。

48、人们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共称为“唐宋八大家”,把唐代和宋代的两次古文运动称之为“唐宋古文运动”。

49、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

50、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唐代古文运动之后,又一次把古代文学、特别是散文以及文论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此后,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一直为元明清散文家奉为正宗,而明清散文更多取法于欧阳修、曾巩、苏轼等。

51、既然皇帝老儿都发话了,那就干吧。具体来看,在古文运动,发挥最重要作用的,当属欧阳修。其实早在欧阳修之前,宋朝也不是没有人要搞古文运动,但他们的努力,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而欧阳修之所以可以成功,原因正在于他掌握了一项重要的工具。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身为当时文坛领袖的欧阳修,担任了那一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你想想,欧阳修当主考官,学子们自然要迎合他的品味和偏好,你比如说假如我当主考官,好文章的最后,肯定要以一个“干”字结尾。而在欧阳修之前,还没有一个古文家,有机会获得这么重要的地位,于是利用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欧阳修开始带节奏了,他对外宣称,哥们我喜欢古文,文人啊要文以载道,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就这样,古文运动在宋仁宗时期,一举成功。后来苏辙写过一篇文章,说这一届科举考试“所取率以词义近古为贵...文章自是变而复古”,意思就是说,欧阳修选出来的文章,都是那些古文风格的文章,从此,天下文章为之一变。

52、即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主张对诗、文进行革新。晚唐时期,古文运动趋于衰落,出现了讲究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

53、④大兴创作之风,努力提举后进。欧阳修积极写出了许多优秀散文作品,内容充实,形式新颖,平易自然,流畅宛转,曲畅旁通地叙事、说理、抒情,从而开辟了一条散文创作的通衢大道。他的诗歌在艺术上吸收了韩愈诗散文化的特点,却避免了韩诗的险怪和生僻。

54、为了实现这个核心主张,韩愈和柳宗元写了很多文章,当然是古文形式了,来展示古文的优秀,而且这两位做到了这一点。而且韩愈还收了许多学生,让他们加入古文运动的大军,还有其他的一些文人,也纷纷加入到古文运动的大军中,热热闹闹,跟梁山聚义一样。

55、①有意把诗文革新同范仲淹领导的政治改革结合起来,使古文、诗歌和文学理论批评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从而把运动更加引向了自觉和深入。

56、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资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57、王安石把诗文革新作为推行“新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文章的内容应有关“礼教治政”,“务为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上人书》等)。他一再痛斥“章句声病,苟尚文辞”(《取材》)的倾向,在诗歌方面独尊杜甫。

58、反对盲目地厚古非今,认为“古人亦人耳,夫何远哉”。对“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的状况表示愤慨,“若皆为之不已,则文章之大盛,古未有也”(《与杨京兆凭书》)。故,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在文学上是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邓稼先的故事50字左右(93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