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最著名的名言(65句精选句子)
诸葛亮最著名的名言
1、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2、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3、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南征教》)。
4、高节可以厉俗,孝弟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
5、这句名言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大意是一个人必须恬淡寡欲才能有明确的奋斗志向,必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更深远的人生境界。这句话主要反映出诸葛亮出山之后,对二十年来的人生生活的体会,是诸葛亮一生立身处世的真实写照。
6、 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7、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8、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9、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10、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诸葛亮《纳言第四》)。
11、其中第二句,是“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诸葛亮本人身高八尺,志向远大,“自命不凡”,自以为他可以比肩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乐毅”两个名人,但是别人却不认可,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这两个诸葛亮的好朋友认为诸葛亮比管仲、乐毅只强不弱。
12、诸葛亮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迎娶她。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也有一种说法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诸葛亮最著名的名言)。
13、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如果能以吴、越的军力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为何不投降。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
14、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15、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
16、良将之趋时也,衣不解带,足不蹑地,履遗不蹑。——三国·诸葛亮《兵要》。
1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臣身在外,无别调度,随时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来增加些微财产。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20、1智者为之虑,勇者为之斗,故能战胜于外,功成于内(诸葛亮《将苑·出师》)。
21、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诸葛亮名言,欢迎阅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名人名言栏目!
22、10夫释己教人,是谓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诸葛亮《教令第十三》)。
23、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4、恩惠和荣宠并用,上下的关系和秩序就捋顺了这句话是诸葛亮对自己进入益州后为什么要坚决厉行法制的解释,指出这是针对刘璋统治益州时豪强横行、靠加官晋爵来笼络下属的弊政的。
2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
26、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其之事而观其性。
27、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28、选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已:止。(译文)恭敬谨慎地竭尽全力做事,直到死才停止。
29、诸葛亮随军回到刘备处;十一月,曹操大军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火攻,曹操军遭受了非常大的损失,而此时曹操军中又爆发瘟疫,曹操不得已引军北还。
30、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31、治理国家,无论圆通还是方正都不能失去规矩,主要的要抓住、次要的也不能放失,为政不能脱离理法道统,如此则万事可成,功业也可长久保持。诸葛亮主张用律法和规矩来规范官员和民众的行为,维持社会秩序,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政权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安定有序。
32、 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33、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诸葛亮
34、1危生於安,亡生於存,乱生於治(诸葛亮《思虑第十五》)。
3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36、1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诸葛亮《将苑·兵势》)。
37、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诸葛亮《隆中对》)。
38、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39、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40、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41、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住于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
42、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合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
43、早有人来濮阳报吕布,说曹操被火烧伤肢体,到寨身死。布随点起军马,杀奔马陵山来。将到操寨,一声鼓响,伏兵四起。吕布死战得脱,折了好些人马;败回濮阳,坚守不出。
44、出自诸葛亮《将苑》。(译文)军作战的将军不可以有骄傲的情绪,骄傲就容易对人无礼,对人无礼则容易失去人心,而失去人心则容易众叛亲离。
45、选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已:止。(译文)恭敬谨慎地竭尽全力做事,直到死才停止。
46、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4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8、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49、1思者虑远,远虑者安,无虑者危。富者得志,贫者失时(诸葛亮《阴察第十六》)。
50、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5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2、刘禅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前来问候,同时询问国家的大事。李福来到,诸葛亮谈话完毕,辞别而去,几天之后又回来。诸葛亮说:“我知道您返回来的意图,近来虽然整天谈话,有些事还没有交待,又来听取决定了。你所要问的事蒋琬适合。”李福道歉说:“日前确实不曾询问,如您面年这后,谁可以担负重任,所以就又返回。再请问蒋琬之后,谁可承担重任?”诸葛亮说:“费可以继任。“又问费祎之后怎么样?诸葛亮没有回答。
53、(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
5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55、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56、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刘璋派法正、孟达请刘备助攻张鲁。诸葛亮便与关羽、张飞、赵云等镇守荆州。至次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还攻成都。诸葛亮便与张飞、赵云等入蜀助阵,留关羽负责荆州防务,分兵平定各郡县,与刘备一起围成都。至建安十九年(214年),刘璋投降,刘备入主益州。
57、 夫为将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贪而无厌,二曰妒贤嫉能,三曰信谗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犹豫不自决,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诈而自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礼。
58、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诸葛亮《纳言第四》)。
59、每个人都是事后诸葛亮,我们只是在当时做出了自认为最好的选择。
60、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德,何患于不济(诸葛亮《戒外甥书》)。
61、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62、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63、吾乃诸葛孔明是也,得世人青睐,称吾卧龙。----《英魂之刃》
64、不爱尺璧而爱寸阴者,时难遇而易失也。——三国·诸葛亮《兵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