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经典名言(66句精选句子)
道德经经典名言
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德经经典名言)。
2、此外,还强调入不应妄为、不应乱为,不违背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要充分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然后根据自然规律去工作,而不要勉强去干那些违背于规律的事。不能随心所欲地为所欲为,也不能脱离实际,勉强胡乱地去做,而要顺其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办事。
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5、(名句赏析):柔弱胜刚强,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人能做到。
6、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7、(译文)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道德经经典名言)。
8、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9、第55章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第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0、3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译文)道,看起来无所作为,却无所不能。
11、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出来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就发生了。
12、(译文)轻举就会失去自身存在的根本,狂躁妄为就会失去主控的权能。
1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4、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15、(名句赏析):过分爱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过多的积聚财物,必定给自己带来不幸。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16、(翻译讲解):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17、因此,“知止可以不殆”是在告诉人们,凡事适可而止。这个道理应用于为人处世上,就是要懂得适时放手,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回复平和。
18、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9、(翻译讲解):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
20、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
21、(名句赏析):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自知自爱,是人的自身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体现。
22、1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译文)委屈圆转可以使之保全,矫正弯曲可以伸直,低洼可以使之盈满,破旧可以使之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变得疑惑。
23、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译文)合抱的大树,是从很小的小树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的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远行,一步步走才能到达。
24、这句话告诉我们,你做出的成果不要具有己有,你取得了成就不要恃功而傲。很多东西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怎么追求也没有用,所以人生要懂得淡然知足。
25、山海争水,水必归海。只有善于为下,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戴和支持。
26、《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看别人总是很容易,但是认清自己却是很难。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认清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一辈子都在做自己不适合做的事情,到头来碌碌无为。认清自己,坚守自己的本分,不做超出自己能力与本分的事情。道德经经典名句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27、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8、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29、我们平时也说“瓜熟蒂落”,又说“强拧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知道,“十月怀胎”。当胎儿不到时间,硬要提前把他生出来,就是“敢为天下先”。不到时间,不敢把他生出来,就是“不敢为天下先”。
30、(感悟)“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张禁欲,而是反对纵欲。
31、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2、(名句赏析):踮起脚跟不能久立,跨步过大无法远行。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见功,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
33、了解别人是智慧的,了解自己才是高明的;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克服自身弱点才是真正的强者。
3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5、5)为无为,则无不治。(出处)《道德经·第三章》(译文)做那些无为无欲的事,那么就没有什么不能治理的。
3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7、1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1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经》 1虚极静笃——老子《道德经》 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道德经》 1曲则全多则惑——老子《道德经》 1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老子《道德经》 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老子《道德经》 1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道德经》 1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老子》 1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老子》
38、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39、(解释)金玉满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贵而骄奢,容易引祸上身。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这才是自然之道。
40、(译文)大道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
41、(译文)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师范;不善人,又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
4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43、(译文)少发圣言号令扰民,就可以任运自然。
4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5、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46、(解释)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47、(名句赏析):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
48、《黄帝内经》:顺应春天,向阳而生,护肝养心
49、(翻译)遵循于自古以来就有的大道,来驾驭当今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实际。
50、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51、(翻译讲解):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52、(译文)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把宠辱这样的.大患看得和自身生命一样重要。
53、(译文)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5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55、(感悟)《老子校诂》云:“重谓寡欲自重,轻谓纵欲自轻,二者皆以治身言。静谓清静无为,躁谓急功好事,二者皆以治国言。”
56、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57、4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译文)言语无法表达“道”的真意,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说“道”,如果有人在说“道”,肯定不了解“道”的真意。
5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59、(解释)众人都觉得自己过得充实有余,我却遗世而独立。众人自以为清醒聪明,我却昏庸迷糊;众人都以为精明,我却什么也不知道。
60、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61、(感悟)“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对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62、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3、14)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译文)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他的内涵,只有一个字:“道”。
6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65、(译文)天下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看得见的有形质产生于看不见的无形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