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解释(54句精选句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解释
1、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精编合集共12套(含答案)
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解释)。
3、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4、 在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他老人家却很有自知自明,他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5、但是仍然被谥为”文“(在谥法中极高的谥号),这不免让子贡感到疑惑。而孔子对错分明,不否定他的难能可贵的优点,告诉子贡他的谥的来由——虽然他聪敏而地位高,却不耻于下问,这是常人所不及的。
6、当初,太叔疾娶了宋国子朝的女儿,她的妹妹跟随一块嫁过来。
7、泉水叮咚:形容泉水流动时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
8、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9、《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
10、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11、孔子的这句话已跨越千年历史,却仍是至理名言。许多学识渊博,德行高深的学者或者名人,也正是用这样的古训不断地进取和端正自己的求学道路,才对世人有了卓越的贡献。孔子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他说“余非生而知之者”,有不懂的事情便求问于人。一次,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人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都问到了。当时有人讥笑他说:谁说孔子是有学问的“圣人”,懂得礼仪?你看,他来到太庙,见什么人都要问,遇到什么事都要问。孔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议论,说道:我对于不明白的事,遇人必问,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孔子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榜样。我国气象、地理学家丛可桢,84岁高龄时,当他得知外孙女婿来到他家,便迫不及待地叫他讲授高能物理基本粒子的基本知识。这种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甘拜人师,永不满足的精神,在一个大科学家身上得到了生动体现。
12、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13、 不耻下问(拼音):bùchǐxiàwèn (解释):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4、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15、 沧海桑田(拼音):cānghǎisāngtián (解释):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出处):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16、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造句: 帝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年十二则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17、(云说《论语》)《论语·公冶长第五篇》第十五章
18、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19、(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20、它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21、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2、卫国大夫孔圉(音yǔ)勤敏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23、 在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非常谦虚,为人正直。当时的社会有个习惯,就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要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人学习和发扬他的好学精神,特别赐给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好,不值得这样去赞扬,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赐为‘文’呢?”孔子回答:“孔圉聪明机敏,勤奋学习,又能向地位低微、学识浅薄的人求教而不以为羞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经过孔子这样一解释,子贡服了气。
24、“不耻下问”,已经成为一种良好的修养。其实隔行如隔山,人人各有所长,哪里有什么耻不耻的问题?应该改为虚心请教,更为合适。
25、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轻易鸣叫,但是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26、孔圉死于鲁哀公十五年闰月之前,其谥是“文”,取“勤学好问”的意思。
27、 请问孔子所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用英语应该怎么说?
28、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29、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30、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敏:聪明;好:喜好。敏而好学,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31、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8单元全册知识小结
32、孔文子有劣行,而谥号为文,所以子贡有过困惑而问。孔子德宏量广,乐道人之善,不愿揭人之恶,不因孔圉有错而抹煞其优点,故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来形容孔文子之长处,此章可见孔子之心胸。
33、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34、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35、出处《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36、好了,今天我们略微普及一下诗词文字。当然来源于“不耻下问”了。
37、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音dúshūbǎibiànéryìzìxiàn,汉语词语,意思是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不待讲解,即明其义。
38、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39、(反义词):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居功自傲师心自用自高自大
40、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41、“文”的意思,是勤学好问。孔子把它分开来说明,说成“聪敏好学”,加上“不耻下问”,使我们更加明白。孔圉凭这两个优点,追谥为“文”,是十分恰当的。
4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43、天子、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会根据他生前的品行、功绩等给他拟定一个谥号。如果肯定他,就选用美谥;如果否定他,就选用恶谥。谥所选用的字是固定的,赋予这些字的解释也是固定的,叫作“谥法”。所谓谥,是对死者一生的总体评价。
44、莺歌燕舞:读音yīnggēyànwǔ,意思是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出自于宋·苏轼《锦被亭》。
45、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46、元代诗人萨天锡有两句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很多人都赞誉有加,唯有一个不知名的老者含笑摇头。萨天锡求教,老者说:“此联虽好,只是‘闻’、‘听’二字意思重复,‘闻’宜改为‘看’。”并说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的名句。萨天锡即俯身叩首拜为“一字师”。“闻”改为“看”,不但为了避复,而且“看”比“闻”更直观,因而更能表现“厌”的情绪,改后成为:“地湿厌看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
47、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48、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白话译文: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
49、这里的”太叔“是姓,”疾“是名。目前,太叔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太叔姓并不多见,源起皇族姓氏。一是出自姬姓。
50、卫国大夫孔圉,天资很高,能做事,又喜欢研究学问。像这样的人,通常都自视甚高,看不起他人。有人劝他,大概也听不进去。但是孔圉不是这样,他肯向身份地位不如他的人请教,而且不觉得没有面子,实在十分难得。所以死后追谥为“文”,可以说当之无愧。
51、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52、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53、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