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99句精选句子)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1、希望每个孤独的灵魂都能被看见, 每个人的心事都能找到答案。
2、⑨退化:个人遇到挫折时,以较其年龄而显得幼稚的行为来应付现实的困境。
3、如果父母是滋养性的,那么孩子就不会有严重的考试焦虑,而是会有考试兴奋;如果父母是惩罚性的,那么孩子势必有比较强烈的考试焦虑。
4、本我想为所欲为,而全能自恋性的本我则追求彻底的为所欲为,觉得自己像神一样,念头一动,世界就得遵从自己。
5、性蕾期(四岁至五岁之间):恋母恋父性别认同本我与自我冲突激烈
6、本我: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生来就有。由人类的基本需求构成,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遵循快乐原则,要求欲望的即时满足。弗洛伊德说:“我们整个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乞讨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的受唯乐原则的调节。”
7、他把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8、弗洛伊德于1923年提出了“人格的三重结构”说, 认为心理过程是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种力量冲突的结果。本我是“一团混沌, 云集了各种沸腾的兴奋”,本我受本能的驱使, 遵循“享乐原则”, 尽最大努力使原始欲望和冲动获得满足。自我处于本我和感官意识之间, 用理性和审慎来“保护”本我, 使之遵循“现实原则”, 以获得本我的安全和成功。超我是本我的压制者,是外部世界在人内心的反映, 表现为人人都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准则。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可以看出, 自我是本我与超我的调和者与平衡者, 使自身能够做出恰当的选择, 更好地走出困境, 实现个人发展。
9、第一阶段:口唇期(0--1岁),儿童的快感主要来自嘴唇和舌头的吸吮和吞咽活动。
10、潜意识则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进入意识中。而且他认为,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11、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前意识和无意识却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意识即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
12、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超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而自我则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因此,在人格的三方面中,自我扮演着难当的角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能够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否则,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13、儿童5岁左右,人格结构的第三部分---超我,开始形成。
14、肛门期(两岁至三岁左右):前期——排泄—解除内部压力—快感体验;后期——保持—痛与性刺激—引起关注
15、①口唇期(0-5岁)。婴儿通过口腔活动满足其本能需要,如果婴儿口腔活动受到过分限制,必将影响以后的发展,可能出现“口腔性格”,表现为悲观、依赖、退缩,并具有吸烟、贪吃、酗酒等行为。
16、第二个阶段:肛门期(1--3岁),这个时期的快感区主要集中在肛门周围。
17、这其中的问题在于太过弱小的自我无法对抗强大的超我。
18、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扩大与外界的交往,逐渐学会了不能完全凭冲动随心所欲,而必须要考虑后果考虑现实的作用,这就是自我。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的功能是去寻找能够满足本能需要的现实的方法。故而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例如,当孩子在练习走路时,他能够抑制随便行走的冲动,考虑什么地方可以避免碰撞,这就是自我的控制作用。弗洛伊德把自我和本我的关系比作骑士和马的关系,马提供了运动的力量,而骑士则具有决定方向和指导马的权利。
19、弗洛伊德可能见过其他人的著作。在弗洛伊德的工作之前,许多“弗洛伊德”思想就曾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弗洛伊德捍卫者认为,弗洛伊德是第一个把许多零散观点组织成一套人类行为理论的人。根据弗洛伊德理论提出的许多假设是不可能验证的,支持者认为不能指责他不努力寻找证据支持其理论。
20、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是个体出生后从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的。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一般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就必须顺应现实,并学习如何在现实中获得满足,因此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与超我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21、自我不仅仅控制本我的冲动,还会以考虑后果的方式,尝试着满足本我的需要,以减轻本我需要没有被满足的紧张感。
22、弗洛伊德认为,人刚出生的时候只有一个人格结构,即本我。
23、然而值得深思的是:疯人院的病人都是自愿来的,很少是被迫的。即使病人不情愿忍受超我的压制,但因不具有面对外界环境的能力,所以又不得不依赖于超我。在他们看来,异常执着于制度的护士长以及院内这个规范化世界似乎是其脆弱灵魂的避难所。
24、人格是一个整体,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每部分都有相应的心理内容和功能,三部分始终处于冲突—协调的矛盾运动中。
25、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考官,父母是鼓励孩子伸展自己,还是禁止孩子伸展,拿自己的好恶管束孩子,这至关重要。
26、对于病人的转变,我们可以理解为,自我从本我中获取了能量从而得以壮大。酋长身上的转变尤为明显:第一次开口对默菲说“谢谢”、当默菲被警卫制服的时候出手相救、打篮球时由僵硬变得活跃快乐。他原本是“病得最厉害的一个”,但与默菲最为亲近,因此他获得的本我的力量最多、恢复得最快。
27、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
28、未满足的后果:成人阶段可能形成相应的人格特征。(如贪吃、酗酒、吸烟等行为表现及悲观、依赖、苛求等性格)
29、①压抑:将意识不能接受的痛苦性冲动和经验,从意识层面放逐到潜意识中。
30、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主要包括潜意识与人格理论、本能论、人格发展理论、梦论、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和社会文化理论。
31、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以前,传统心理学除了行为主义外,都以意识为研究对象。虽然历史上也有学者论述过潜意识问题,但是真正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体系只有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打破了理性主义的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首创了潜意识心理学体系。
32、全能自恋性本我和绝对禁止性超我随处可见。例如,当父母要求孩子彻底听话时,他们就是在追求全能自恋,而对孩子构成了绝对禁止。
33、当你觉得整个世界都对你极其苛刻时,这不是真的,这只是因为你内在有一个无比苛刻的批评者。你内在的这个批评者在吹毛求疵地批评别人和世界,让你感受不到爱和暖意。
34、潜伏期(六岁到12岁左右):学习、活动、性本能受到抑制、种族系统天赋
35、自我:派生与本我,最理智和符合现实的部分。帮助本我根据现实可能性来满足。
36、绝对禁止性超我还集中体现在一些考试上。不少考试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察你的能力,而是为了压制你、为难你,让你丧失自发性。
37、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情感。
38、口腔期(出生到一岁左右):前期(0-8月)——吸吮吞咽;后期(8月-1岁) ——吞咽咀嚼吞食产生对养育者的亲密感,把自己与现实环境相分离—自我
39、在发挥其功能时,本我寻求解除兴奋和紧张以及释放能量。它依据快乐原则来运作,即追求快乐和回避痛苦。依据这样的运作方式,本我寻求立即的完全的释放。
40、②超我:价值观的储存处,包括从社会习来的道德态度,遵循道德原则。超我经常和本我出现矛盾,本我想要做感觉上快乐的事情,而超我则坚持做那些正确的事情。
41、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力比多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有固着和倒退。
42、超我代表社会的理想、价值观,尤其是父母的价值和标准,对个体行为的好坏与善恶有着道德规范的限制,通过抑制本我的冲动,说服自我以合乎道德方式来取代现实的目标,属于人格结构的社会成分。
43、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其中一个获得了主要能量,另外两个就要失去一定的能量。
44、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是人格中最后形成的而且是最文明的部分,它反映着儿童从中生长起来那个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理想部份。
45、超我: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按照道德原则行事。本我要满足专横本我的欲求,要应付严酷的现实环境,还要遵从神圣超我的规范。
46、⑧固着:个体的行为方式的发展停滞和反应方式的刻板化。
47、生殖期(青春期):青春期开始,异性恋。性快感由口腔、肛门逐渐转移到性器官上。
48、在这些阶段中,如果满足过多或过少,都可能产生固着现象,发育停滞在某个阶段,延迟甚至倒退,也可能产生病理现象。
49、这一切源于他父亲的死因,从以下对话可见一斑:“我父亲才是真正的强。他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他喜欢,所以人家都不放过他。” 酋长的父亲其实是酋长原来的本我,因为过于放纵而受到外界社会即超我的强有力压制。因为害怕自己会和父亲一样,酋长选择逃避这个世界。
50、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情感。
51、⑥合理化:用自我能接受、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或理由。分为两种:酸葡萄心理,当自己希望达到的某种目的未能达到时,就否认这个目的的价值和意义;甜柠檬心理,因未达到预定的目的,便抬高自己现状的价值和意义。
52、1923年弗洛依德建立起了精神分析更为正式的结构模式,这一模式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概念所定义,它们代表了人类心理功能的不同侧面。依据理论,本我代表所有驱力能量的来源。个人心理功能的能量根源于生与死的本能,或者是性和侵犯性本能,这些本能是本我的一部分
53、默菲最后没有逃出疯人院,但当酋长砸烂窗户越身而出时,他已然光芒万丈。他帮助酋长找回了自我,就代表他的精神已超越个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已经成功了。
5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55、影响到别人时,就构成了对他们的绝对禁止性超我,即你的任何自发性举动都是错的。在绝对禁止性超我的影响下,你会觉得向左不对,向右也不对,站在原地还不对,你的意志好像已经从你的心灵世界被移除了,你只有听话才是对的。
56、(2)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57、特点: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时所生的刺激快感获得满足。此时培养孩子对排便的控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孩子是至关重要的。
58、梁宁建「心理学导论」第十六章第五节「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59、睿泽心理线上依恋三部曲读书小组(周三晚8点)
60、特点:此时期个体性器官成熟生理上与心理上所显示的特征,两性差异开始显著。异性爱的倾向占优势。性的需求转向相似年龄的异性,开始有了两性生活的理想,有了婚姻家庭的意识,至此,性心理的发展达到成熟。
61、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构成: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62、现实中,由于本我的冲动并不为社会所接受,因此会对自我构成威胁。自我的任务是将本我的冲动控制在无意识当中。
63、自我:个体出生后,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遵循现实原则,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弗洛伊德说:“每个人都有一些心理过程的连贯组织,我们称之为他的自我。意识就隶属于这个自我。”
64、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应付各种紧张性刺激时,减轻或防止焦虑、愧疚等精神压力,维护自己心理安宁的潜意识心理反应。
65、弗洛伊德认为,他的理论的很多部分都是“发现”是他在精神分析的各个阶段仔细考察患者的陈述后得出的结果。一些批评针对弗洛伊德理论强调的重点和他的理论色调。他们认为弗洛伊德忽视或低估了人格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
66、⑤生殖期(青年期)。兴趣转向异性,通过各种活动,人格向着准备结婚和建立家庭方面发展。
67、比如:婴儿看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去拿,无论这个东西属于谁。
68、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开创潜意识心理的研究,开创了人格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新领域,并促进自我心理学的发展,并且在心理治疗领域,影响了很多后来的治疗方法体系。
69、2022全年深度小团体招募||动力性成长团体
70、潜意识: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中介环节,包涵了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进人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
71、自我和本我的关系:弗洛伊德曾说过:自我好像是骑在马背上的人,驾驭着这匹桀骜不驯的马(本我),约束着它前进的方向。
72、在早期,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在晚期,他进一步提出了新的人格学说,提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是指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其中蕴含着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一些本能性的冲动。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指意识的结构部分,处于本我和自我之间,监督自我,予以适当满足。它按照现实原则行事。超我是人格中的最道德的部分,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相应地发展为研究这三部分的内容和相互关系。
73、传统的精神分析属于本我心理学的范畴,有些心理学家虽然对自我有独到的见解但并没有把自己的理论系统化,唯独弗洛伊德是自我心理学的奠基者,哈特曼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自我心理学体系,艾里克森则是当代自我心理学的最大理论权威,把自我心理学发展成为毕生发展心理学。
74、“本我”包括本能、欲望等,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本能冲能。“自我”能调节和平衡“本我”与理性,道德之间的关系。“本我”与“自我”的关系,被他比喻成骑士(“自我”)与马(“本我”)的关系。“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处于人格的最高层,代表良心监督和控制着“本我”的活动。
75、成熟期(青春期以后):心理结构平衡不需要多少心理能量来压抑自己的本我冲动。恋亲情结已经完全或几乎完全消除。
76、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是自我理想,即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是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支配超我的是道德原则。
77、口腔期(出生到一岁左右):前期(0-8月)——吸吮吞咽;后期(8月-1岁) ——吞咽咀嚼吞食产生对养育者的亲密感,把自己与现实环境相分离—自我
78、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只关心如何满足个人需要,不受任何物质和社会的约束,属于人格结构的生物成分。
79、②投射:把内心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等在潜意识中转移到他人或周围事物上。
80、这三个成分相互影响,处于动态相对平衡状态之中,共同构成整体人格。一旦平衡遭到破坏,就会产生精神病或心理变态。
81、④认同:潜意识地向某个对象模仿的过程,以使自己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归属感。
82、超我:由自我理想和良心组成,代表社会道德标准,是人格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道德化了的自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他是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育而逐渐形成的。超我遵循“至善原则”,监督管制本我活动,并指导自我,它具有下列三种功能:(1)抑制本我的不容于社会要求的各种行动,特别是性欲和攻击行为,因为这两种行为最受社会谴责。(2)诱导自我,用合乎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3)使个人向理想努力,达到完善的人格。
83、如果因为教养方式的错误,导致一个孩子没有充分建立起超我,那么成年以后他就会缺乏对偷窃和撒谎等行为的内控机制。
84、宏苑1区9号楼二单元201号(阳泉市睿泽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85、①本我:原始驱动力的储存处,包括生本能和死本能,追求即时的满足感,遵循快乐原则。
86、弗洛伊德早期提出过“二部人格结构说”,认为人格的体现是处于无意识与前意识之中的内部心理动机相互作用的结果。实际上是把人的心理机制看成由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所构成。后期,他把人格结构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与“超我”。
87、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是指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
88、本我(与无意识):最有力、能量中心(利比多)。生本能、性本能与死本能。自我遵循快乐原则。
89、(1)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是一个混饨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90、第一阶段:口唇期(0一1岁)也称口欲期、口腔期。
91、人格的基本动力是本能,包括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保证人的生存,死本能主要表现为各种破坏力。其中,性欲(力比多)是行为的根本动力。
92、在生活中,可以满足本我需要的解决办法并不是都能够被社会所接受的。当一个饥饿的孩子偷吃了一块烧饼后,他会受到道德的谴责。而道德就是超我的成分,它告诉孩子该怎样去做。在道德心的帮助下,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在做了违背道德的事情后,他们会产生羞愧和负罪感。超我的另一个成分是自我理想,它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所构成,希望个体为之奋斗。
93、咨询师基础培养计划十三——自体心理学1(10节课)
94、生殖期(青春期):青春期开始,异性恋。性快感由口腔、肛门逐渐转移到性器官上。
95、温暖的陪伴、专业的分析、全新的视角,打造一个有温度、有力量、接地气的心理咨询港湾。
96、超我代表着奖惩。不仅对人的行为进行惩罚、使人形成内疚感和自卑感,也会对合乎道德的行为提供奖励、使人形成自尊和骄傲感。
97、③性器期(3-6岁)。通过对自己或他人性器官的好奇、捉弄获得快感,满足需要。开始模仿父母中同性别者,表现出认同作用,对父母中异性者表现爱恋,称为“恋母(或父)情结”。
98、②肛门期(5-3岁)。通过肛门排泄活动获得快感,满足需要。如果受到限制,日后可能产生“滞留现象”,出现肛门性格,表现为冷酷、固执、刚愎、吝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