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陈丹青是一对(64句精选句子)

2023-09-08 10:42:14

木心陈丹青是一对

1、然而绝大多数人坚持下来,不是靠毅力或者捧场,他们真的愿意在这一泓清泉边,沐风而歌,濯足而舞。

2、这段话不是在说美术史,而仍然是,他的偏爱。

3、这份阅读史,在世界范围也翻了过去。木心的生与长,适在同期步入印刷时代与新文化运动的民国,他这代人对文学的热忱与虔敬,相当十五至十九世纪的欧洲人,电子传媒时代的芸芸晚生,恐怕不易理解这样一种文学阅读的赤子之情了。

4、真正将木心带到大陆读者面前的,是画家陈丹青。陈丹青是木心的学生。1982年,陈丹青在纽约求学,在地铁上因为朋友介绍而认识木心。1989年,木心在纽约开设“世界文学史”课程,陈丹青听了五年,记了厚厚的五六本笔记。(木心陈丹青是一对)。

5、45岁前后他被多次单独关押,居然还敢偷偷写作,那就是幸存的66页狱中手稿。他缝在棉裤里,带出来,藏起来。

6、他去世快十年了,这就是个空屋子,很多东西放到了纪念馆和美术馆,我们需要移过来再放回屋里。这都是我们这些日子要做的事情。每个空间,只要人来了就会带来变化,我最高兴的就是竹林起来了,过去这是一溜墙,一根笋都没有。没有人,但是会有猫进来,爬上木心的沙发上睡觉,留下爪印和猫毛。

7、在早期现代主义萌芽中(亦即塞尚),中国人看到的可能不是“现代”,更不是塞尚的文脉与景深(譬如,17世纪的蒲桑),而是中国绘画的记忆。譬如“逸笔草草”(使用软笔的国度崇尚“笔性”),譬如“写意”(一个被任意解释的词)。但是够了,新绘画需要的不是理由,而是诚实的误解。

8、现在可以交代这场“文学远征”的缘起和过程了。

9、人不要到了一定的年纪就把自己活成老朽,仿佛从骨头缝里都透出一股阴风和腐败的气息。

10、陈丹青:现在台湾的作家回忆起来,说那是一个不会再有的时代。就是1986年前后,解严还没有实行,但是空气已经自由多了,大陆已经改革开放,而木心是第一个他们知道的对岸写作的人,但是不是来自对岸,而是来自纽约,而且跟他们想象的大陆作风,这种文风完全完全不一样。所以那个时候会有一个疑问,这个人是谁?文学不明飞行物。不能说那是一种民国味儿,而是语境上跟他们不隔。(木心陈丹青是一对)。

11、1982年,55岁的木心迁居纽约,盘桓欧洲,全力从事艺术创作。

12、对于传统文化,他一直以一种“卫道士”的身份固守着,绝非刻意,而是那种血液里的东西不肯轻易丢弃而已,这是他的徽章,如同宝剑之于勇士。

13、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笑嘻嘻地要学生替他作证:“木心不是妖怪,是个普通的健康的老头子。”

14、这是重要的讯息,是站在他的世界主义对面,属于他的基因的讯息。出入兰心剧院的孙牧心,忽而肖邦,忽而贝多芬,幼童孙璞,到底是江南小镇前现代民间社会的孩子。

15、当年本科毕业时,他带着铺盖去南方找工作,结果因为不谙世事,受骗上当,连铺盖都不剩,屁滚尿流地逃回来。

16、他形容莱蒙托夫的厌世,“人生舞会中退出的孤独者,在冷风中等待死神的马车”......

17、因政治与地域关系而长期隔阂的,譬如对岸的姜贵、朱西宁、洛夫、向明、罗门、蓉子、管管、痖弦、郑愁予、王文兴、七等生、司马中原、郭松棻……等等。

18、从此岸的语境看,他的文学从未被批判,因为从未见光,他的才能没被埋没,因为他不在文坛。他在最后岁月获得小小关注,人听说他,未必读他。他很老了,却不是老作家,而是不折不扣的新作家,因为他密集的写作期,和新时期文学同时发生。

19、在美术馆序厅大橱窗陈列的一份访谈稿中,木心将我们带回了他的中国背景:

20、《素履之往》书名何其雅奇。易言:素履往无咎。空杯心态前往艺术哲学圣地,唯有所得是也。我读木心书,也是素履往而听哲人言得之甚多。他说艺术是尖的,高级的阅读自然在尖顶。红楼与鲁迅都是艺术的尖。他说古代建筑越旧越有味,断垣残壁胜过修旧如旧。现代建筑却是越旧越难看,所以要时常翻新。木心的精警纯粹文字,要慢读,读不动,读几节便可掩卷长思,真是开卷有益,想来他也是艺术的尖。

21、其中那句“《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很多人叫好,其实还有很多更好的。而且老实说,《文学回忆录》讲《红楼梦》那一篇,算不得特别好。

22、我们来看看当年建成木心美术馆时候的报道情况:

23、现在回想,忽然能穿透时间,记起他说这话时脸上颇有些沉痛的表情。

24、直接导致这桩“童话般”的婚姻破裂的是查尔斯一直没能忘记大他三岁的旧情人卡米拉。这位卡米拉相比戴安娜“又老又丑”,但是头脑聪明、颇有见识、左右逢源,“在私下里,她是个热烈而放纵的情人。”据说“在查尔斯王子跟她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就不像别的小女生那样羞怯地上前问好。她当时对王子说的话是:‘我曾外祖母是你曾祖父的情妇,你怎么看?’”

25、所以,读《文学回忆录》时,我常感觉好像木心就在我面前,同我畅谈艺术,不亦快哉!不能像陈丹青他们那样亲聆木心先生讲课,看看这本书也算是弥补了遗憾吧。

26、他也看不起清人。有一阵我欢喜王原祁,他急了——大都会美术馆藏着王原祁晚年的《辋川别业图》,润得跟生葱一般——“丹青啊,山水要看北宋,四王到底柔弱的。”瞧我不服,于是他在课上重申他的“庭训”。我晓得宋画的好,尤偏爱隋唐的展子虔、李思训、郭忠恕……但我不跟他争。

27、我真想知道,有谁这样地评说文学家,谁曾如此这般讲过文学史——我多么盼望各国文学家都来听听木心如何说起他们。他们不知道,这个人不断不断与他们对话、商量、发出诘问、处处辩难,又一再一再赞美他们,以一个中国老人的狡黠而体恤,洞悉他们的隐衷,或者说他们的坏话。

28、1995年,三十三幅转印画为罗森克兰兹悉数购藏,木心的用度遂无后顾之忧,数年后,重拾绘画。2001年耶鲁美术馆为之办展时,他已全心制作新的转印画。2002年我去看望他,他因过度工作病倒,才刚复原,时年七十五岁:

29、木心先生是陈丹青先生的老师,旅居美国,现已作古,但是他对于中国文学的分析和品位是非常独特和到位的,可以感觉到木心先生是一个恬淡温和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写出《从前慢》这首诗吧。

30、先生曾在一首诗中写到:“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

31、“借我一个暮年,借我碎片,借我瞻前与顾后,借我执拗如少年。借我后天长成的先天,借我变如不曾改变。借我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借我可预知的险。”

32、但穷极一生,他都未能等来那个爱着的人,却在垂垂老矣的暮年,等到了世人迟来的认可。

33、节选自纪录片(号外07:你这个俏皮的老头)

34、(2)其学生陈丹青推崇:"木心先生自身的气质、禀赋,落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类拔萃。"一批当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深受其艺术影响。

35、木心一生作品很多,我以为他的代表作是《狱中笔记》。这部作品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他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单独监禁的地牢里写成的,竟然是用本作为“悔改书”的薄纸、正反面写下,达65万字。

36、真正将木心带到大陆读者面前的,是画家陈丹青。陈丹青是木心的学生。1982年,陈丹青在纽约求学,在地铁上因为朋友介绍而认识木心。1989年,木心在纽约开设“世界文学史”课程,陈丹青听了五年,记了厚厚的五六本笔记。

37、做一间“木心咖啡馆”,是李加文心心念念已久的事。2014年5月,乌镇木心纪念馆开幕,他以朝圣的心情前往,还穿了新衬衣和新鞋。见到了陈丹青,他斗胆上前求字,还真求成了——两周后,木心纪念馆的馆长王瑾专程将三幅字送到杭州,请他挑一幅,剩下的两幅,带回交还陈丹青,亲自销毁。

38、考虑到混凝土自然的颜色看起来较冷,调试中增加了颜色配比,形成目前看到的暖色调;因为是木纹混凝土,脱模后如果有问题,即使想修补亦不可能,浇筑时是从后往前一堵墙一堵墙、一个区域一个区域来做的,遇到问题及时规避,效果也越来越好。

39、另外,这些“椟”还有个基座,宝盒错落其上,基座上的灰砖红砖就是这个场地拆了的老建筑留下来的,“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基因’传承”。

40、近人他佩服齐白石。有次聊起国画,他想了想:“20世纪嘛,总归还是齐白石顶好。”他也佩服傅抱石和潘天寿。有次聊起潘天寿大尺幅花卉,他说:“伊倒是笔力凶!”我问他今人的国画如何?“败相!”我问怎样的败相,他怫然怒道:“全错!”

41、木心:他说,我们要走了,那我们有一个要求,就是说你要重新开始写文章,重新让文学加入生活。画当然你不会不画,一定会画下去,可是文学不能丢掉。他说,你假如答应我们就走,上飞机。你不答应的话,我们就一直坐在这里,不走。

42、巨蟹座的情绪化,毫无心机的喜怒无常,使她永远也学不会如何和王室成员相处。面对丈夫的背叛,她竟偏激到一次次以死相逼。而越是如此,越是在王室显得古怪孤立,腹背受敌。

43、此外,对一些作家的评价,我与木心并不完全一致。比如他对契科夫的评价,我就不太认同。我以为他可能没怎么认真看过契科夫,否则怎么会认为契科夫不如莫泊桑,而且只是什么含泪的微笑呢。又比如贝克特,木心没有多谈他,但显然对他有点小看了,对他的《等待戈多》似乎并没有深读过。还有里尔克,《文学回忆录》里提到他,只有一句“造型力强而流于表面”,但对里尔克这样重量级的诗人,仅此一句评语,显然是不够的。后来在匡文兵辑录的木心谈话录里,也提到了里尔克,木心说对他又喜欢又不喜欢,可惜未说明喜欢的是哪些不喜欢的又是哪些。

44、一个有趣的灵魂往往能看到许多东西最纯粹的部分。

45、70岁之前,他的名字在大陆鲜为人知,但在海外华人圈,被喜欢他的人尊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旗帜。

46、下面来简单分析一下这首诗,诗的全文是这个样子的: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47、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原则》一书作者)说过这样的话:

48、前面三间木心纪念馆开放的时候,我很激动,第一次我们要展示木心了。但是小杨和小代其实不太高兴,因为木心就像他们的爷爷一样,忽然手稿、老花镜这些都要拿出来给大家看,他们不太习惯,我也非常理解。“我要把木心扔到街上去了。”他们不说话,很难受。

49、自2012年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破土动工,为期四年,于2015年11月15日正式开馆。这是木心先生身后的大事,也是他家乡乌镇的大事。木心先生留下的全部文稿、画作、乐谱,悉数作为馆藏,成为今后展示、研究、交流、传播木心艺术的一流场所。馆长陈丹青与他的团队为美术馆开幕,策划了林风眠、尼采、圣经三项特展。出席开幕典礼的将近四百位来宾中,有国内二十多家美术馆馆长,木心先生的生前好友陈巨源、巫鸿、童明及陈英德夫妇,还有来自德国尼采故居和文献中心的艾岑伯格,来自美国的诗人科恩、学者彼得。

50、他永远属于那种老派绅士,却并无任何迂腐的拘泥。

51、木心讲文学课,深入浅出,又很亲切,充满了生命的温热,就像是一个智慧而可爱的朋友在和你聊天,而且你会觉得他和他谈及的那些文学家艺术家也像是朋友。

52、~双重标准。这也是他们的“杀手锏”之一。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审视中国,不惜以最大的善意诠释“外国”。比方说他们吹捧华盛顿如何的伟大,把“权力关进笼子”。而对中国中古时代的皇权,却以现代西方文明的标准鞭挞。

53、在公号“今日高邮”的一篇题为《梦故乡回故乡——汪曾祺纪念馆开馆侧记》的报道中,负责该设计项目的江院长表示,“汪曾祺纪念馆的设计理念紧贴汪曾祺的气质特点,从他丰富的文学人生和他自身的人物性格两方面入手,通过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法,将汪曾祺的文学成就藏于其中,并结合原址本身的特点,将原址的黑砖运用于新馆的墙面上,在立足于高邮历史的基础上又焕发新生,是面向未来的设计。”

54、一世梦魇,取艺为火,我是那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

55、比如,“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而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岂不尴尬狼狈”、“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智者,就是对一切产生讶异,而不大惊小怪的人”等等,这样的人生哲理精句,在《素履之往》中有很多,它们与《从前慢》一起,把木心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性推向了新的高度。

56、同时,我也目击他也非常心虚,并为此折磨,只是他有他的方式,缓解这种折磨。由于长期没有声誉,听不到回声,于是他自己做自己的评判者,同时,为自己辩护。

57、木心绝少诉说自己的生活。五年讲课间,难得地,他说出早岁直到晚年的零星经历,包括押送与囚禁的片刻。他说,和朋友讲课,可以说说“私房话”。本书编排时,我特意在每讲之前排几行摘录,并非意在所谓“关键词”,而多取木心谈及自己的略略数语,俾使读者走近他:经已出版的木心著作,刻意隐退作者,我相信,这本书呈现了另一个木心。

58、陈丹青说自己画的,只是眼前平凡的生活、原原本本的一些男人和女人们。这一席语气谦卑的告白,正是日后国内画坛”生活流”创作最早的宣言。

59、我的笔记,初起也颇仓促,总要三四课后这才找回画速写的快捷,同其时,与木心的讲述,两皆顺畅了—好在木心说话向来要言不烦,再大的公案、史说、是非、纠葛,由他说来,三言两语,惊人地简单。

60、据界面新闻报道,作为有着多年经验的景区规划者,乌镇旅游景区总规划师陈向宏对这一点格外担忧,“文化是强调个性的,对于江南小镇来说,小桥流水人家是共性,但文化是个性,它是区别于一个小镇和另一个小镇的重要标志物。”

61、乌镇木心美术馆,像广袤长夜中的一颗新星,给木心迷的情感和视线,提供了一个可期许可投注的方向。

62、据说,木心先生临终前,看着美术馆设计图,喃喃说道:“风啊、水啊,一顶桥。”

63、此后中断若干年,劫难过后的80年代恢复写作。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立志图片(52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