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名句的意思(80句精选句子)
孔子名言名句的意思
1、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只是想要速度,却往往达不到目的地。急功近利,往往会出差错,反而适得其反。
2、⊙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名言名句的意思)。
3、译文: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4、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5、(译文)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睦相处。”
6、翻译: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孔子名言名句的意思)。
7、翻译: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这是一种比喻,即如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先具备做这件事的先决条件才能事半功倍。
8、 译文:聪明,爱好学习,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分
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1、误丨这句话出自《论语·子张》,多少父母将这句话视为家训:“好好读书,将来才能考上公务员!”、“读好书才能有好仕途!”、“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这些理解都不对。
12、翻译: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
13、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名言
14、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15、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语录
16、名不正,则言不顺。——释义: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17、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现在还抱有孩子一定要待在父母近旁的思想,这种做法连孔子都不同意。
1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9、⊙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0、译文: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21、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释义: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22、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2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24、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卫灵公》
25、误丨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一般在感情上受过伤害的男人比较喜欢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半句话来忧伤感怀,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却没有几个男人能说出后半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26、 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的了。
27、⊙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8、误丨“愚不可及”出自《论语·公冶长》。现在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愚蠢到了极点,别人都赶不上。但孔子口中的“愚不可及”并非这个意思。
29、⊙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0、⊙ ……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31、⊙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32、(译文)子夏说:“重贤轻色、尽心孝顺父母、尽力献身国家、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高等学历,我也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33、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34、(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35、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6、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7、(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38、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9、翻译: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40、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41、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孔子语录
42、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释义: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43、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4、翻译: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45、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46、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7、解丨孔子的意思是: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现在别人怨恨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去对待怨恨你的人。
48、(译文)孔子说:“我想不说话。”子贡说:“您如果不说话,谁教我们呢?”孔子说:“天说过什么?天不说话,照样四季运行,百物生长,天说过什么?”
49、 真相:后半句的意思就是:固执的庸士就是这样子。庸者,庸言庸行之庸,作平常义。“硁(keng)硁然”形容浅薄而固执。因此孟子同学直接就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惟义所在”——只要合乎道义。
50、 解释: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见得思义。
51、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衰,吾何以观之哉!”——《八佾》
52、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53、 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54、解释: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55、 前因后果是,孔子的一个弟子在向老师讨教。弟子问他说:老师,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以正直的态度去对待人,不卑不亢,事情该咋办咋办,以一个正确客观的态度去解决。
56、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57、子曰:“君子义以为质,厉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卫灵公》
58、文子辟恶逆,去无道,求有道。当春秋时,臣陵其君,皆如崔子,无有可止者
59、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6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6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3、 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6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66、子贡去见孔子。孔子说:“我们的学说难道有错误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子贡说:“夫子之道至大也,所以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是否可以降低一点标准呢?”孔子说:“优秀的农夫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的收成,优良的工匠擅长技艺却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够修明道业,用法度来规范,用道统来治理,但不能保证你的学说会被世道所容……”人当尽人事而听天命,居一求缺,当下不就是自得其乐吗?今人普遍求全、求满,古人却懂得求残、求缺,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人乎?
67、误丨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大家常常用这句话去劝人放下仇怨,殊不知“以德报怨”只是一句提问,并不是结论。
68、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6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70、赤之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7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7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释义: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73、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语录
74、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75、真相: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读”的过程,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
76、 译文: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77、(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
78、(译文)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以对付。太亲近了,他们就会失礼;太疏远了,他们就会怨恨。”
79、 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