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精髓的八字(77句精选句子)
阳明心学的精髓的八字
1、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在北京有一个公园叫东风公园,在里面有一个四合院,叫致良知四合院。四合院很小,大体只能容纳50人左右在那里学习。这是我们第一次走出四合院,把我们学习致良知的感受跟各位报告。
3、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阳明心学的精髓的八字)。
4、这样,一个完整的、堂奥的、格局宏大的阳明心学体系就出来了。
5、黄奇帆:人生和事业就是一场不断的重组...(附新书推荐《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的问题与对策》)
6、因为简洁所以才容易理解,才容易实践,才容易践行。这也正是阳明心学伟大之所在——简洁而有力量。每个人不需要繁文缛节,只需要回到自己的内心,你就可以打开自己心灵的宝藏。每个人都可以。
7、――――――――――――――――――――――――――
8、我再讲两点:“致良知+领导力”,上午康恩贝胡总分享了领导力,就是“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致良知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致良知是真理的力量融入到人格的力量,使之合二为一。因而,真正的领导力不是能力,也不是力量,真正的领导力是能量。作为企业家,如何提升和培养你以及你团队的能量?(阳明心学的精髓的八字)。
9、他提出“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八字真言时,正值江西的宁王造反,而他作为当地的最高官员负责平叛。当时,他的一个下属抱着一腔爱国热情,想与宁王奋不顾身地作战,王阳明问他兵法的要义是什么?这个下属答不上来。王阳明随即讲了他的兵法要义,就是这八字真言。
10、前面讲的这两点,第一点叫政治意识,政治代表着方向,方向决定着路线,路线决定着你的出路。第二点叫大局意识。在座的各位作为企业家,我们谈“致良知+”,加什么?“致良知+战略”,就是让你的团队拥有这份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
11、作为企业,我要向最优秀的企业看齐,同时,我们要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协调、融合起来。这个世界看起来纷繁复杂,可是,当你回到那个本质的时候,它又如此清晰而简洁。
12、(解读) 一个‘傲’字,是人生最大的毛病。身为子女的傲慢,必然不孝顺;身为父母的傲慢,必然不慈爱;身为朋友的傲慢,必然不守信。“傲”与谦虚相反,与人交往不屑与人为伍,学习上蔑视他人,似乎自已远远超乎于知识之上。所以,阳明先生告诫人们:“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
13、小偷有点懵逼,摸了摸前胸后背,很诚实地说,这个真木有。王阳明说,这个可以有。然后,他就像个老流氓似的,让小偷脱衣服。小偷不敢不从,脱,脱,脱……脱到内裤时,有点小羞涩、小犹豫了,不知道官人到底什么取向啊?!
14、也就是说,如果你自己没有感知到这个东西,他就是“不存在”。比如,你只有自己感知到了“你爱上了这个美女”,你才能知道“爱是什么滋味”。别人是无法替你感知“你爱上了这个美女的”。
15、先生曰:“此事归辞于亲者多矣。其实只是无志。志立得时,良知千事万事只是一事。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因叹曰:“此学不明,不知此处耽搁了几多英雄汉!”
16、――――――――――――――――――――――――――
17、先生说:“在心如此,在物亦如此。世上儒者只是不懂这一点,舍心逐物,把格物之学认错了。成天向外寻求,只做得一个‘义袭而取’,终身仅是行而不明,习而不察。”
18、可见,王阳明的心学的第一个“好”,就在于继承和发挥了陆九渊的思想,扬弃了“二程”、朱熹等人的思想,提出了新的心学学说,重新解释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说法,创造性地提出了“致良知”学说。
19、因为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时,我们的心理活动会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会一直在行动、想象或思考,心从来没有留下空隙。而只有当我们的心理活动能够停顿下来,我们的心才能感应到世界的真实存在。
20、先生说:“思虑念头,怎么能打消它?只能让它归于正统。”
21、各位可以体会一下其中的道理。如果本文对您有启发,可以分享给您亲近的人,让对方也能体会哲学魅力,活得更加通透。
22、在法律与道德的阶梯上,在保障自己最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去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不要管别人如何说——因为你永远无法让所有人满意,因为你做得再好也会有人说你的不是!听从你的心就足够了!
23、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24、我们可以从王阳明用兵如神的事迹看到,他对付江西土匪、广西民乱和宁王朱宸濠造反没有一次失败,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他在多方面考察和大量资料搜集后,一旦订下战略就绝不更改,这恰好就是“致良知”的理念。
25、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本次论坛有600余位企业家共襄盛举,100余位志愿者无私奉献,10余位知名企业家深度分享致良知心得。精彩不容错过!
26、可惜,这个概念已经泛滥成灾了,以至于多数人都不知道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到底有什么高明之处?
27、这就像是一个笑话一样,我们大部分人都是骑驴找驴,而不知道驴就在自己的身下。我们的心中有良知这个宝藏,却不知道,到处去找,而良知却就在自己的心中。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像是拥有无限宝藏的乞丐!
28、――――――――――――――――――――――――――
29、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有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30、第二部分:王阳明如何践行知行合立下赫赫战功。
31、2021放假安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1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32、“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要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践密不可分。知行合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这两个字说的是一件事,不存在脱离知的行,当然也就不存在脱离行的知。
33、薛侃经常悔悟反省。先生说:“悔悟是去病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里,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34、先生说:“草有所妨碍,道理上应该拔除,就要拔除。有时虽没有拔除干净,也不放在心上。如果在意的话,便会成为心体上的累赘,便会为气所动。”
35、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直接的源头是“陈湛心学”。阳明心学始创于“龙场悟道”,其“悟道”的理路,与陈献章的“静养端倪”堪相一致,这一看法已是学界的共识。
36、刚才我们看了《历史的天空》,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是如此平凡又如此幸运。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看清大势。
37、――――――――――――――――――――――――――
38、有人问:“《论语》中有一段‘叔孙武叔毁仲尼’的记载,怎么连孔子这样的大圣人也免不了被人毁谤?”
39、(解读)我们自己以为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未能付诸行动。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知是行的开端,行则为知的完成,二者互为始末。一件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后,才能体悟其中顺、逆的切实情境。
40、先生说:“毁谤是从外界来的,就是圣人也在所难免。人贵在注重自身修养。若自己的的确确是一个圣贤,纵然世人都毁谤他,也不能说倒他,将他能怎么样?这就如同浮云遮日,如何能损坏太陽的光辉?若自己是个外貌恭敬庄重,内心而空虚无德的人,纵然无人说他坏话,他隐藏的恶终有一天会暴露无遗。因此,孟子说:‘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毁誉来自外界,岂能躲避?只要能加强自身修养,外来的毁誉算得了什么?”
41、所以,“致良知”的魅力依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理论体系,而是知行合一。是让一个立志向上、追求进步的人,去坚持做对的事,改掉做错的事。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
42、笔者认为,王阳明对《尚书·大禹谟》所记载的帝舜传给大禹的“十六个字诀”从心学方面的创新性解释,最能体现他的理论贡献。王阳明明确地解释说:
43、遇到恶人,最好的办法是别理他。对于那些不地道的人,讲理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满脑子的歪理邪说,永远能拿来跟你胡搅蛮缠,要说服他们等同于改造他们的整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怎么可能!你跟他们探讨下去,不但说服不了对方,他们还会不断愤怒失态。你如果跟着呛,他们就会变本加厉。看来王阳明也是遇到过这样的人。所以碰着了,趁早闭嘴吧。
44、佛家的静是为了撇弃万物,不与社会发生关系,静是他的目的;儒家的静是为了入世,拿起万物,治理社会,静是他的手段。
45、 王阳明也曾经以此典故写过一首诗:“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46、良知是心之本体,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47、问:“‘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愚的人与之语上尚且不进,况不与之语可乎?”
48、心就是宇宙与人的主宰,你之所以忙乱,是因为心忙乱,把握了心,安定了心,就是安定了人,安定了世间主宰,心宁静了,你就万事不忙乱了!
49、经常让我们困惑的是,自周敦颐之后,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与以陆王为代表的心学总是进行着喋喋不休的争论。这个问题的展开讨论显然超出本文的范围。
50、 回来之后,小和尚问师父,我们出家人不是不近女色吗?老和尚说,我早就把她放在岸边了,你却还背在心里。
51、每个人的“小我”都是不同的,有人喜欢追求快乐,将快乐视为最重要的事情;有人经常沉溺在痛苦中,视痛苦为必然;有人视助人为绝对原则,有人则将索取视为理所应当……总之,我们都在“小我”之墙所围成的院落内,过着自以为是的生活。
52、其次,把握这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局。我们如此的幸运,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是全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第二大经济体,拥有第三大国土面积,在今天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当中,有4家来自于中国。
53、如何做到心不动?答案就是:让念头自然流动。
54、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55、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56、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57、实际上,用最为简单朴素的话说,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就是告诉你“知”与“行”是一回事儿。因为他已经告诉你了,世界只是你自己感知到的世界,你的“行”怎么可能从另外一个“你没感知到的世界”里进行呢?所以,“你的行”只能在“你的知”里进行,这叫做“知行一体”,他们本来就是同一个东西。
58、《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阳明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它是王阳明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59、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学说,是从学者必须在日常用功中体察本心和日用事为出发,体会、探究、亲身实践,实实在在地用功。这当中要经历多少阶段、要多少积累啊!凡此种种,才能达到这般境界,并没有脱离实际,正好与佛家空虚顿悟的学说相反。
60、王阳明盯着竹子看了七天七夜,试图弄明白竹子里包含什么道理,但直到头昏眼花,身体虚脱,他也无法将竹子的道理上升到人生的道理。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很高,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松、竹、梅又被称为“岁寒三友”,竹子常以其“有节”代表骨气,“中空”代表谦虚,“耐寒”代表坚强,而其外形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深受文人喜爱。按照朱熹的观点,所谓“格物致知”,需要把竹子从发芽到开花、结果,一直到枯萎,中间详细的过程都弄得明明白白,然后进行很复杂的升华过程,最后明白竹子有这么多好的品格,就是代表了君子。但王阳明经过七天七夜的观察,他感觉朱熹那一套是有问题的。所有这些品格不都是人内心本来就有的吗?难道是通过格竹子格出来的?
61、王阳明心学理论主要包含三方面,用十个字概括,就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62、这个特别容易被经过中学政治课教育的我们,放在粗糙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框架下批判。记得在高中政治考卷里面,就曾经出过相关的题考问王阳明为啥是个唯心主义,用的是那个很著名的典故:
63、王阳明的心学的独特价值在于,强调心的作用,强调人的生命洒脱活泼的灵明的体验。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心境澄澈,则心无挂碍,才能达到大境界。
64、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他还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哲学绝非是书斋里的空想,而是实实在在的可以学以致用的学问。用到政治上,王阳明成了第一流的政客;用到战争上,王阳明则成了最可怕的军事家。
65、――――――――――――――――――――――――――
66、致良知,往最简单了说,其实就是说要学雷锋做好事。当然这个“雷锋”,不是外在的人为塑造的榜样,而是你内心天然知道的是非善恶。
67、陆九渊说“明心”,要尊德性,强调为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增进知识,而是为了实现道德的至高境界。儒家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把握,都不可能直接有助于实现增进道德境界的目的。
68、怎么才对?看到自己的念头,并且不做任何抵抗,让心中的念头自然而充分地流动。心的澄明,不是没有念头,一念不生,而只是“不住”。所以禅宗《坛经》里六祖慧能说:“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
69、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十分古老的命题。中国哲学天生具有实践品格,所以求知问学与道德践履,就成了一对既相辅相成又彼此冲突的概念。用《中庸》里的语言表述,知又称为“道问学”,行又称为“尊德性”。理想的状态当然是二者不可偏废,但在具体的修学实践中,学人经常会顾此失彼或者是此非彼。朱熹和陆九渊就曾在这个命题上分歧巨大、争执不下:朱熹强调“道问学”,即以求知问学作为人格完善的前提;陆九渊强调“尊德性”,即以体认本心作为圣贤之学的关键。到了王阳明的时代,历史无疑赋予了他整合二者并且超越二者的使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命题:“……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卷上)
70、每个人的“小我”都是不同的,有人喜欢追求快乐,将快乐视为最重要的事情;有人经常沉溺在痛苦中,视痛苦为必然;有人视助人为绝对原则,有人则将索取视为理所应当……总之,我们都在“小我”之墙所围成的院落内,过着自以为是的生活。
71、返身自省,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如果只是去指责别人,只会看到别人的不是。每天当你要指责别人的时候,就当做一大私欲予以克治。如果实在无法沟通相处,远离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72、王阳明据此而把他的理论传播给他的学生,建立了新的心学,并提出了“知行合一”理论。他认为,真正的“知”,是一定能够“行”的;而真正的“行”,也一定是包含“知”的。王阳明说:“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传习录》)知与行其实都是一种功夫,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当然,二者既有区别,又是本质一致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和行是不能隔离的,先知而后行是不对的。
73、问:“叔孙武叔毁仲尼,大圣人如何犹不免于毁谤?”
7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75、朱子从探究道心与人心出发,提出“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进而进一步提出“精则察乎二者之间而不杂也”。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了,人心通达道心的关键在于“不杂”。所以,自然就有朱子说的“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
76、在今年两会期间,习主席讲过政商关系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亲”和“清”。“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就是儒家的精髓;“清静天下正”,“清”是道家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