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64句精选句子)

2023-04-24 08:30:5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句,表达方式是议论——道理论证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  这句的基本结构是时间修饰复句。第①分句是时间偏句,其他的都是正句。时间偏句表示了它是正句所发生的时间背景,它的真正作用等于时间状语,只是结构上不是词组而是分句;相同的用法如:“与人辩论,事理必尽,必伸其意。”(《刘叟墓谒》)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文言里更多的是用“……之……也”,如“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五人墓碑记》)正句又是连贯复句。“所以”是介词结构,相当于“以此”,“所”指第②分句到第⑥分句的内容。清朝张文炳《虚字注释》:“‘所以’,顺上指原之辞,犹云唯其如此,所以如此。”连贯复句的第一部分又是并列复句,前一部分讲肉体受折磨,后一部分讲行为有拂乱,讲肉体受折磨的又是四个并列复句。连贯复句的第二大部分又是并列复句。

4、小结:“国恒亡”证明了“死于安乐”,这是从反面证明了作者的观点。这样作者的逻辑推理就是一正一反。师板书由正到反。

5、胶鬲原为商朝最后一个王——残暴昏庸的商纣王的大夫,遭遇商纣王的乱政,于是隐姓埋名,成为贩卖鱼和盐的小贩。胶鬲在贩卖鱼盐过程中,十分辛劳,最后被周文王发现,拟举为重臣。但胶鬲当时并没随周文王入周。受周文王嘱托,留在商朝为内应,主要做策反工作。

6、小结:作者列举一般人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人才的造就除了外在环境的磨,还需要个人自身的努力。以上分析可以证明“生于忧患”的观点,是从正面证明的。典型个例和一般泛例都是作者在内容安排方面通过列举事例的方式实现“辩”。师板书:列举事例

7、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集中展示自己的主要问题,这是一个需要精心准备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学会取舍,既会备教材,也会备学生,使课堂在难易适中中进行,不至于太紧张,也不至于太松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篇2那天在二(1)班给学生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预设的“情境导入”是: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而将青蛙放入温和的水中,发现青蛙乐于呆在里面,再将温水加热使温度“温和”地升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请问同学们——你们从这个实验得到什么启发?

8、成功逆袭的人物集锦,研究他们逆袭成功的原因(可参考《感动中国》、《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

9、  提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0、可燃之处二:经典名句赏析(读三遍:女生一遍、男生一遍、全班齐读一遍)

11、教案《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来自网!

12、小结:课文开头这六个名人的典型事例,共同点是虽然出身卑微,但是历经磨难,终成大器。师板书:典型个例

13、第三段(4)结论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点一盏眼前的灯,远比在天边种一个太阳容易得多。

15、  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16、在教学中,重点突出了文言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宗旨,且形式多样,有快速阅读,听读,跟读,背读,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读中获得知识,在读中明白道理。

17、  “生”“死”都是不及物动词增加使动用法,后面可以补上代词“之”。“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在”,译成现代汉,介词结构或者在动词前面,或者在动词后面。

18、(预设:个人成才和国家治理都需要磨难。文章正是从阐述个人成才的小道理上升到阐述国家存亡的大道理,这是运用了类比手法。)

19、不久,周武王以五万人的兵力讨伐纣王。微子得知武王出兵的消息后,马上命胶鬲去联络周武王,纣王拼凑了七十万人在牧野迎战周武王。由于微子、胶鬲等人的策反工作,战斗一开始,许多支商朝军队纷纷反戈,杀向纣王,纣王七十多万军队迅速士崩瓦解。纣王大败,逃回都城自焚而死,商灭亡。周武王建周之后,胶鬲被委任为重臣。

20、过渡语:这首歌很“燃”,关键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也很“燃”。

21、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把握文言文大意的习惯和能力,但对孟子及其著作知之甚少,初次接触论辩性质的文言文,在疏通文意以及把握观点和论辩思路方面需要多花一点时间。在学了第二章后,学生已初步感受了孟子论辩文的特点,本课教学,重在领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初步了解常用论证方法,进一步体会孟子的论辩特色。

22、  单句。谓语是主谓词组。就主语跟谓语的逻辑关系来说,又具有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者”字结构中有个很长的附加部分,它的内部结构是并列复句,并列复句的两部分各又是假设复句。假设复句各个分句的主语意思上是中心语“者”,不妨认为“者”代替“君主”一类人物。但结构上不能简单地说“者”可以移到前面作主语。

23、相同点:都是议论文,都运用了道理论证,都属于治国理想的议论文。

24、文章有不少美点,美在哪里呢?(排比美、对称美、结构美、论据美、思想美,美在详略得当、美在短而精辟)

25、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在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26、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文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明确)

27、①用比喻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    ②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     

28、  译文:“人们常常做错了事,这才能得到改正;心意困惑,思虑阻塞,这才能振奋有为;表现在脸色上,发泄在言论中,这才能有所领悟。”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孟子的话富于辩证思想。

29、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30、②从古到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多方面举例,内涵丰富,说服力强。

31、正方——逆境对成才更有利反方——顺境对成才更有利

32、反方——我国地大物博、国富民安、军力强大,不应该有忧患意识。

33、诗经有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我想说,“倜傥君子,淑女好逑”。

34、设计意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孟子告诉我们的,是作者的观点,这一观点的产生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很大关系,也一直激励着许多人奋发有为,直至今天我们也被孟子的思想影响着。但是,学生今天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已经大不同战国时期,学生的思想认识未必就和孟子一样。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读出自己的思想认识。

35、希望和痛苦本来就是人生的两面,这其中如何去取舍?积极心理学家弗兰克说,即使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也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这也就是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一再强调的:

36、接着,孟子进一步指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写的是生于忧患。这是一个并列复句,每个分句前半写“忧”,后半写“生”。人在客观世界中,不能无过,有过能改,就求得了“生”。能改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是指人的主观世界在客观世界中取得了相对的自由。能改,不仅指人在道德品质上符合了仁义礼智信的要求,还指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创造能力得到了提高与发挥。一个“能”是人的愿望、决心与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人的一生常常会因为主观愿望与客观世界的巨大矛盾,主观学识品行才能与客观处境的矛盾而忧心忡忡,内心充满苦恼压抑与困惑,思虑阻塞不畅。但是人也正是忧患困境中磨练了意志、提高了认识、超越了自我奋发而有所作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客观世界常常引起人们喜怒哀乐好恶忧惧等感情,他们被这些感情所困扰。表露在脸色上与语言中,然后得到别人的同情与理解。入就在这种与忧患的斗争中,找到了“生”的方式与途径,获得了“生”的意义与价值.,取得了“生”的信心与自由,这就是生子忧患的含义。“苦其心志”等主要是说物质上的忧患,这一层主要讲的是精神上的忧患。

37、  充分讨论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38、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39、经过痛苦的斗争过程,能得到怎样的益处?(用文中的三个字概括)

40、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41、  译文:“内部没有执掌法度的大家和辅佐君主的能手,外部没有可以抗衡的力量,没有外患,国家就经常处于走向来亡的困境。”

42、八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已经解除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对这种文体已经不陌生了,但是由于知识积累有限,因此在教学中,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加以引导与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43、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仲尼厄而作《春秋》;韩非囚秦,《说难》、《孤愤》.;马迁受腐刑而作《史记》;欧阳修两岁丧父,笃而成才。司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

44、总结:文章开头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摆事实)这些事例暗示: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

45、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悟到了什么?面对困难和困境,你将如何应对?

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48、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生的学情,设置本文的重点是,在朗读的基础上分析课文的论证思路及论证方法,并归纳出短文的论述的中心论点。难点为结合课文注释翻译课文,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都能体现出来,但不够深入。

49、  上古文言单音词为主,把这些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选用哪个词儿就得看语言环境,从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看,有的是古今一致的,如“过”“改”“心”;有的只是作为一个语素,如“困(苦)”“虑(思虑)”“色(面色)”“徵(表现)”。翻译时,不断地作古今词语内容和形式的比较和分析,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从而能作准确的翻译。

50、  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着重了解孟子的生平及主张并熟悉课文。

51、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经历,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强人的上进心。文中也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52、领会人处于困境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53、文章围绕“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立论,从正面论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从反面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从而再次重申文章论点。结构严谨,层层深化。

54、结合课后注释和有关资料,疏通重点字词意思、文意。

55、傅说出身于奴隶,但天资聪慧,勤学好问,善于思考,抱负远大。由于傅说掌握了不少生产技术,特别是他在治理水患中因发明“版筑法”而闻名远近,又懂得许多人间哲理,有很强组织能力。所以傅说成为奴隶中的领导者。

56、    2段:从事实中归纳出:“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观点。

57、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58、“衡”通“横”,梗塞,不顺;“拂”通“弼”,辅弼,辅佐。

59、   杨益华,一名普通的初中语文教师,喜欢语文,喜欢阅读,喜欢用一支拙笔抒写所见所思所感,喜欢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共享语文之美!才疏学浅却不甘平庸一生,愿与心灵相通的伙伴们跋涉在这诗意而厚重的语文之路上。

60、   依据书下注释,大致了解本文所讲的意思。

61、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2、自由读,思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祖国在我心中手抄报图片(53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